登陆注册
5271200000006

第6章 认识你自己(1)

——汉字中的个体存在

人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都在参悟生命、参究生死。透过汉字,我们也能够体悟古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个体存在的关注。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字趣释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名言:人类乃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人”的造字和演变过程里可以证实这一论点。

“人”字从甲骨文至现今的楷书均为象形字,几千年来,“人”字由最早的图形化经过线条化变为今天的笔画化(一撇一捺)。 “人”的本义就是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表现在“人”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造“人”字时特别强调手、脚。“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手去创造工具,此外,还因为人能直立行走,所以,古人在造“人”字时便以侧面站立的人为字的形体。

草木初生——“生”字趣释

生是和死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是怎样为“生”字造字的呢?

《说文解字》云:“生,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甲骨文的“生”字像地面上刚长出来的一株幼苗,其本义即指植物的生长、长出。引申为事物的发生及人和动物的出生。

“生”本指草木幼芽生长,引申为年轻的、新鲜的、未成熟的、不熟悉的等义,生字的引申义非常广泛,可以组成的词汇也非常多。

“生”字还是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的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穷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

祭奠死者——“死”字趣释

当生命终结时,古人会有怎样的感慨?譬如“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论如何,死亡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古人是怎样造“死”字的呢?

甲骨文“死”字,右边是一垂首跪地的人形,左边的歹表示死人枯骨,整个字形像活人跪拜于死人朽骨旁默默吊祭的样子,传达出有人死了的信息,特指死亡、生命结束之义。

由于死去的东西不会动,所以僵硬的、不灵活的东西也称为“死”,如“死板”指不灵活,“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跃或精神消沉不振作;“死”字还引申为坚决之义,如“死心塌地”是形容打定主意,绝不改变。

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对于人之死,也有不同的称法:天子之死叫“崩”;诸侯之死叫“薨”;大夫之死叫“卒”;低级官吏和有身份的读书人之死叫“不禄”;平民百姓之死叫“死”。

关于“死”字有这样一个故事:老赵在砍自家种的大树时一不留神,压倒了邻家的一棵小白杨树。而这一棵白杨树只有手腕那么粗,可邻家却要索赔五百元。老赵十分气愤,就去请了一位律师。这位律师看了老赵写的材料,又让老赵带他到现场去察看。然后对老赵说:“行啦,等着开庭吧。”开庭那天,法庭最后判决:要求老赵赔邻家小树损失费10元,两家各付诉讼费15元。邻家收了老赵的钱后,又拿出了5元钱。原来,律师在现场查看时发现那棵压倒的小白杨树来已枯死,他就在“小白杨树”前面加了一个“死”字。而这个“死”字是法庭判决的依据。一棵活的小树索赔500元已经是狮子大开口,更何况是一棵已经死掉的树,诉讼书中增加了一字,就改变了判决的结果。

口为出纳官——“口”字趣释

先让你做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一个女孩一生当中,她脸上的某一个部位,爸爸碰过两次,妈妈碰过两次,男朋友碰过一次,老公一次也没有碰过。这是哪个部位?

再让你猜一则谜语:高高山头有口井,不见清泉不见影,四周玉石密密砌,唯有鲤鱼中间行。这是什么?

你猜出来了吗?答案是:口。

《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其意思是,口是人们用来进食和讲话的器官,故有口为出纳官的说法。

“口”字一望便知是一个象形字,像人的嘴巴。甲骨文的“口”更像一张嘴巴,上下唇及口角均描绘得惟妙惟肖。

由于“口”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人只一口,故以“口”作为计数单位。“口”字还引申为指“人”或“人口”的意思。如《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其意思是:一户有百亩的耕地,统治者们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那么几个人的家庭就可以吃饱不挨饿。

此外,与“口”有关的字大都为“口”字旁,如吻、吃、喝、唱等。

多面手——“手”字趣释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大约500万年到2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大约1000万年前,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古猿为了觅取新的食物和抵御野兽,前肢渐渐解脱出来,开始了直立行走。以后,前肢就从事一种专门的动作,如持石块打击野兽,或用石块碰砸石块制作工具,逐渐变成了人的手臂和手,由于不断地使用手,所以人类逐渐得到进化,可以说,手是人类形成的关键。

“手”字是个象形字,金文的“手”字,正像一只人手的形状,上面的分支代表五个手指,下面是手臂。后来篆书的写法仍旧延续了金文的象形意味,隶变后,“手”字已经演变成现在的模样。

手的本义是人体上肢腕以下能够持物的部分,多用作名词。手的引申义很多,例如“手下”,指所属的人,犹部下。“手册”指记事小本,也称各种专业资料或一般知识性小册子。人们还把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称为“××手”,例如“能手”、“多面手”、“选手”、“好手”,等等。“手”可作偏旁,在汉字中,凡从手的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如打、拍、扶、拿等。

目为检察官——“目”、“面”、“眉”字趣释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看到这个谜语,很多人都会心地一笑:呵,这不是眼睛吗?是的,这个谜语正是生动地描述了眼睛的形状,在人的五官中,眼睛是最传神的,古有“目为检察官”的说法。在古代,人们根据眼睛的外形创造了“目”字。

甲骨文、金文中“目”字的写法基本一样,是一只横置的眼睛的形状,篆书变为竖起来的眼睛,此后,“目”字变化不大。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相貌时,常常说“眉清目秀”,可见,眉毛对人相貌的影响同眼睛一样重要。古人造“眉”字,也是采用了象形法。

俗话说“画龙点睛”,人的面目因眼睛而生动,这个道理在古人造的“面”字中可以看出来,从古至今,“面”字中始终有“目”的影子。

在生活中,“面目”两字常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面貌,例如面目全非、面目一新等。

“自”原为鼻子——“自”、“鼻”字趣释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神谕是“认识你自己”。且不说认识自己,单看“自己”的“自”字,你认识吗?

看到上图,很多人会说,这不是一个鼻子的形状吗?它上面的一竖是人高高的鼻梁,最下面是鼻孔,中间还把鼻子上的横级和两旁的鼻翼也描绘了出来。这其实是“自”字的古文字,“自”原为鼻子,《说文解字·自部》:“自,鼻也,象鼻形。”下图即为“自”字各个发展阶段的形状。

在甲骨文辞里,“自”虽然有时作“鼻子”用,但绝大多部被借来作第一人称表示“我”,因为古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往往用手指点点鼻子来表示。今天,一般人们都还有以手指鼻子表示“自己”的习惯。

正如上文所述,在古代曾经有一个时期,“自”字既是“鼻子”又是“自己”,这样当然不大方便。所以古人便另创了一个以“自”表意以“卑”发音的形声字“鼻”,把“自”、“鼻”二字区别开来。

疾趋曰走——“走”字趣释

阅读古籍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注意到一个问题:现代人说的“跑”,古人说“走”,而现代人说的“走”,古人说“行”,所谓“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古人是如何创造“走”这一个字的呢?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走”字上半部分像一个摆动手臂的人形,下半部分是一个脚形,整个字形像一个人迈开大步朝前奔跑的样子。“走”的本义是跑。近古时代,走字才渐渐由跑步之义转变成行走之义。

同类推荐
  •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郭智勇先生的前一本书《被遗忘与曲解的古典中国——<吕氏春秋>对传统学术的投诉》提出了“古典中国”这一全新的概念,而这本书《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则进一步展示了古典中国的全景和真相。何为“仁”?何为“义”?“礼”从何来?等等这些,本书都会用一个全新的故事来告诉你。孔子是一个宗教改革家!墨子是对孔子的承接!儒家竟是对墨家的反对!秦始皇不可能焚烧诗书!《吕氏春秋》才是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总之,就让本书带你进入真正的文化中国吧。
  • 美不胜收:九寨沟(文化之美)

    美不胜收:九寨沟(文化之美)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热门推荐
  • 肆记

    肆记

    人类,大陆的寄生虫,掠夺大陆的血液,采食大陆的血肉,做成激素促使他们的文明发展。终于,他们迎来了最辉煌同样也是最肆意的时代——蒸汽时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龙玦印

    龙玦印

    “我曾爱这世间一花一木,爱这养我的山川青空,爱你眼中的黎明与日落,可你却杀我亲人毁我门派,你让我对这我曾无比热爱的人间厌恶至极。”钟落拓歇斯底里的说,如今的她,戾气满身。有些相遇,注定了杀戮。轮回中,仙魔正道在爱恨情仇中该怎样权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语多译英语

    一语多译英语

    本书内容丰富,分类明朗。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求职工作,休闲娱乐,出门旅行,友好交际,情感表达等。表达灵活,语言地道。多种灵活的表达,易于吸引读者的学习兴趣,多种表达源于大量英文作品,避免汉语式的英语,是说一口流利、地道英语的最佳选择。形式活泼,易学易用。让读者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易于接受。
  • 壮士,你家房顶有流氓

    壮士,你家房顶有流氓

    冷瑟瑟喜欢蹲在房顶看远处。手下总是问她:“老大老大,你在看什么?”冷瑟瑟总会回一句:“看美男。”“哪家美男?”“知县老爷。”方小安都会会默默地从房顶下面走过去。他只是个大厨,他不知道冷瑟瑟明媚的忧伤来自哪里,他只知道,冷瑟瑟开始看知县老爷了,他该做糖醋排骨了。
  • 木偶太子是病娇

    木偶太子是病娇

    金陵城来了个木偶师,名叫白青。木偶师十指有‘线’,是操纵木偶的关键。木偶师心脏有‘灵’,是赋予木偶灵魂的枢纽。白青是木偶术的唯一传人,做出的木偶有上天入地、移山倒海之能,她只身入金陵,只有一个目的——复仇,杀燕王。她改头换面、蛰伏等待。她做了无数木偶,最终只留下了两个。三天后,她拆卸销毁了其中一个,原因不明。半月后,天朝太子病危,钦天监断言,唯有木偶师白青能救太子一命。果然,白青入宫三日,太子病愈。但白青表示:这个太子怎么长得那么像她三天前销毁的残次品木偶?当夜,她暂住的宫殿内突起阴风,她一睁眼,发现太子殿下跪坐在她的床上,手里拿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刻刀在她的大腿根比划,似乎是在琢磨着如果要肢解她,从哪里下手比较好。太子殿下冷漠至极,“你的骨头可以拆卸成二百零六块、肉可以剐三千刀,我要动手了,有些疼,你忍着。”白青:“???”
  • 仙圣江湖行

    仙圣江湖行

    江湖之大,兼有武道、术道、佛道、谋道、心道,各修其道,还有鬼修、魔修,更有双修,终隐箭道高能,不意一曲“尘世心缘”谱尽武林之广,心释亘古至今的爱恨情仇。
  • 盛世唐魂

    盛世唐魂

    《起点历史精品作品》穿越贞观。盛世之音未响,异族却再次踏破了玉门关,躲不过的天灾、挡不住的人祸、还有兵锋过处那夜晚中一声声无尽的惆怅与悲哀!只求国泰民安!只求国泰民安!我愿手握秃笔,点缀江山如画,金戈铁马再开万里无边。......酌一杯清酒,在秋月中沉醉。家、国、天下,管他的盛世繁华还是老树昏鸦,我的大唐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