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200000041

第41章 入门而问讳(1)

——汉字与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在语言交际中躲开那些忌讳的字眼。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再加上中国人的独特的文化心理作祟,一方面,避讳使古人本来简单的生活险象环生;而另一方面,避讳也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

唐朝“赤鲟公”——国讳

鲤鱼是有名的美味佳肴,唐朝法律中却明文规定:鲤鱼要叫“赤鲟公”,严禁捕食;若偶然捕获,必须马上放生,出售者要打60大板。

唐代统治者为何禁止人们品尝这种美味呢?这就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所特有的避讳制度——国讳。

国讳是指避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讳、字讳,前代年号讳、帝后谥号讳、乃至陵墓及帝王的生肖之类,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必须严格遵循的,甚至连皇帝也不能例外。国讳从秦代开始,历代都严格遵守,这已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维持最高统治者的尊严和地位的一种必备手段。通常,臣民们都不可以直呼皇帝及其长辈的姓名。这种神圣的国讳,甚至具有法的性质。《唐律疏议》中就规定:故意直呼皇帝的名字就是犯了“十恶”之一的“大不敬”罪。

严格的避讳制度与讳禁条例,构成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一个特殊画面。唐朝皇族姓李,根据避讳制之中的“嫌名”原则,“吃鲤(鱼)”也就是“吃李”。在执政者看来,这不仅是大大的“不敬”,而且是对李氏王朝公开的挑衅,于是就有了一个禁止捕鲤的通令,鲤鱼被尊称为“赤鲟公”。

据《左传》等史书记载,避讳大约起源于西周,秦汉时期渐渐完备。1975年底,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代《语书》竹简之中,有“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文。在这之中的“端”本应是“正”,这显然是因为避讳秦始皇名字中的“政”而改的。

汉代时,为避汉高祖刘邦的讳,“邦”变成了“国”;吕后叫吕雉,雉就成了“野鸡”了;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恒山”被改成了“常山”;汉代著名大臣蒯彻,因为汉武帝叫刘彻,只好改名叫蒯通。最严重的是,东汉明帝叫刘庄,姓庄的只好改姓严。

唐宋时,避讳的禁令则更加严格,不只当世皇帝的名号不允许有丝毫的触犯,连已死皇帝的庙号也要避讳。唐代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讳,将晋朝《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改成陶泉明;唐代哲学家李翱的《平赋书》中有一句“为政、理人”,让人颇有些难解。原来“理人”其实应为“治民”,只因为唐高宗叫李治、唐太宗叫李世民,“治民”只好变作“理人”;唐高宗太子李弘死后,被追封为孝敬皇帝,姓弘的因而改为姓洪;唐代姓姬的为了避玄宗李隆基的讳,只好改姓周。

到了清朝,尤其是雍、乾之世,讳禁之严格,更是登峰造极,触犯讳禁成了文字狱中重要的判刑根据。

乾隆年间,江西举人王锡侯批评《康熙字典》收字太多,难以贯穿。于是他自己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用字义贯串汉字,编成了《字贯》一书,以弥补《康熙字典》的不足。没想到被江西巡抚海成以私造典籍罪向皇上告密。乾隆皇帝亲自审查了《字贯》,见书中对康熙、雍正、乾隆等字没有避讳,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结果王锡侯被满门抄斩。告密者海成及其上司也因未看出此书有避讳而受牵连,革职治罪。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搞了帝制复辟后,大肆实行避讳。北京煤铺上原有的“元煤”两字,都一概涂掉,因为“元煤”与“袁没”谐音。“元宵”也成了“汤元”,怕真的“袁消”了,但袁世凯还是没当满三个月的皇帝就“消失”了。

封建帝王之所以避讳他们的名字,既有政治上的原因,又有历史文化的原因。

从政治上看,封建帝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保持他们神圣、至尊的威严,连他们的名字也不许臣民随意呼叫。谁要冒犯了,便是不恭、不忠、不孝,便要无情地进行惩罚。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封建时代的中国臣民受历史意识潜流的影响,对名字有一种迷信思想,认为说出了帝王及其尊祖的名字,便是对他们的亵渎、轻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官讳

北宋时,有个州太守名叫田登,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因为他名“登”,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谁要是触犯了这个忌讳,便要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要到来了,按照以前的习惯,州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的衙役贴出告示,让百姓按时来观灯。这次可让出告示的小官感到为难,用“灯”字要触犯太守的忌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清。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灵机一动,把“灯”字改成了“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告示贴出后,百姓们看了都很惊慌,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大火,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由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避讳——官讳。“官讳”是权势的产物,它体现的是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在封建礼法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官讳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一些官僚自恃权势,私下规定某一范围的人避他的名讳,这在封建社会里,被称为“自讳其名”。例如下面这个故事: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名叫徐申的徐州知府,自讳其名。一次,州属某邑有位县官向他回报公务,陈述道:“有件事一申再申,已经三次申报察署,也没听到回音。”徐申大怒,责备道:“你是县官,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竟然有意不避讳!”谁知那县官是个务实而不肯拍马屁的人,干脆大声禀报:“为民请命,应该申,必须申,非申不可!如果这件事申报府署不作处理,我便要申报到中央户部,申报到尚书台,申报到尚书省,申来申去,直到申死才罢休。”说完,拱手而别。徐申虽然怒火攻心,也只是长嗟短叹,却无法定他的罪名。

官讳的另一种情况是,有时上级长官或有权有势的人并没有明说,但一些下级官员或身份低微的人却敬畏他们的权势,或出于对他们的尊敬,避其名讳。有关这种情况,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笑谈。例如,五代时期,有一个叫冯道的人,曾做过几个朝代的宰相。他曾经提倡雕版印制,对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有一天,冯道令一个门客讲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中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与冯道的“道”同形同音。“道”乃官讳,门客敬畏主人的威望,于是就念道:“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冯道听了,也不觉笑倒。

杜甫诗中无海棠——家讳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写到“敏”字时总少写一笔,读作“蜜”,因为林黛玉的母亲名字是“贾敏”。杜甫和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做,起因于古代的家讳。

所谓家讳,就是在日常言谈或行文用字时,要求回避父祖以及所有长辈的名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族的血亲祖先是最重要、最该供奉的,父祖被认为是宗族或家族血统的象征。正是出于这种敬祖的思想意识,中国人的家讳思想根深蒂固。

同类推荐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我们只是讲道理

    我们只是讲道理

    写时评的人,常跟热点,最怕的就是文章速朽,似乎事件一结束,观点也就寿终了。何况,在时间逐步碎片化的时代,人们阅读似乎只追求一个“爽”感,替我骂够不着的人,替我把那帮讨厌的人归类,替我设立精准的鄙视链条……总之写作者成了大众情绪阀门的操纵者,“讲道理”渐渐成为当下写作群中的异类。消费情绪、收割焦虑、横贴标签,是如今讨喜的写作手法。然而,作为一个写字人,三表却认为,即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有些道理不会过时,值得被留下、他写作这本书的初心,就是,在追求“快”的时代,“慢”下来,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说。他相信,讲道理虽然不能快速见收益,却可以受益终生。
  • 中华美德智慧书

    中华美德智慧书

    本书是对先秦诸子经典的国学著作中圣贤智慧的总结,书中重新解读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和荀子的文化智慧。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汲取心灵的营养,并对其中的精华做到继承和发扬,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热门推荐
  • 小男孩受益一生的名人故事

    小男孩受益一生的名人故事

    本书精心编写了几十个伟人和名人的成长成才小故事,其中蕴涵着小男孩必须要懂得的成长道理。这些名人成长故事能够吸引小男孩阅读和效仿,并且能够让小男孩受到启发,进而激励自己,小男孩阅读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课外知识。
  • 无良总裁学生妻(全本)

    无良总裁学生妻(全本)

    虾米?不过是拿了奖学金第一次乘飞机吗?不知道说幸运好,还是倒霉,三番几次遇到那让人心动的帅哥。不过是多看了几眼嘛?干嘛瞪我?什么?飞机晚点?还抽奖?让我坐头等舱?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拒绝了!怎么又遇到了那个帅哥,还嘲笑我?嘎嘎!人生真是奇怪!不会吧,又遇到暴雨,飞机要在另一个城市迫降。不是吧,晕车晕船也就算了,还晕飞机?故事即将大结局,看了番外,才算真正地把这本书看完,很多前面没有提到的情节,都在番外里公布。不能错过哦!http://m.pgsk.com/a/115489/《亲爱的,请抓牢我》,新书。一群:33467386;二群:84080203;亲们可以加!
  • 甜爱N次方:颜少的绝密追妻计划

    甜爱N次方:颜少的绝密追妻计划

    【全文已完结,推荐新文《偷吻男神:萌妻一毛带回家》】【这是个一见钟情的故事,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第一次见面,他调戏了她。第二次见面,他又调戏了她。第三次见面,他再次调戏了她。箫瑶掀桌!凭什么她一直是被调戏的那个?!她不服!她要调戏回来!但每一次她都反被调戏!“颜泽,我要和你谈谈。”在被调戏了N次之后,箫瑶决定认认真真的和他谈一次,但……“好啊老婆,等我去铺好床。”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又被调戏了啊?!!(欢迎加入:225010947,一起happy~~~)
  • 我能具现GTA5物品

    我能具现GTA5物品

    【本书纯属虚构!】一觉惊醒,林文发觉自己穿越到了一个末日世界,而他,因为无法适应空气中的病毒,正在被逐渐同化。就在他即将丧失理智沦为丧尸之际,一个未知存在却轻而易举的挽救了他的生命。再次惊醒,林文发现自己穿越到一个头顶【物品】字样的人或物,疑似虚拟世界的GTA5世界,当他拿起手枪被弹出世界的那一刻,他看着漆黑手枪,内心赫然放松了下来。世界秩序的一个小小种子,就这样在一个挂逼身上如野草一般快速生根发芽扩散起来,牢牢的扎根这片废土之上。
  • 灭鼠纪

    灭鼠纪

    后瘟疫时代,救赎之旅,探寻生命意义所在,成长之路。
  • 取别人的经 理自己的财

    取别人的经 理自己的财

    如今,整个社会进入了全民理财的时代。中国一些城镇居民的家庭资产组合已由银行存款单一构成的局面,逐步被股票、基金、黄金、保险等更多金融资产组合所取代。许多人突然间发现,周遭的人们都已加入股民、基民大军,而自己变得落伍了。
  • 花雨下的爱情故事

    花雨下的爱情故事

    张小雪患了一种未知的病症,生命只剩下最后七天,这时医生陆苏正好研制出一种药物,对她的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谁知道效果没出来,副作用却是出来了……最后七天,且看陆医生怎么为他的病人负责吧。
  • 无仙岛

    无仙岛

    原名:魔教再起自华山一战过后,昆仑覆灭,魔主以大法力铸“昆仑境”,游走世间广收弟子,静待来日。十年后,昆仑境落在了武当山……真武降法旨,言定魔主七日内死。巍巍魔教,何去何从?
  • 我家师姐要上天

    我家师姐要上天

    预收新文【养的狼崽子他造反了】女强爽文哦,欢迎宝贝们收藏呀!【男强女强,1V1爽文!!】楚泱长到十八岁,突然就有了一个师弟。没见面之前,楚泱觉得这个人长得好看,桃花太旺,很不靠谱,这样的人不能多接触。见面之后——师弟真好看,师弟真听话,师弟真靠谱。脸打得啪啪响。裴衍被粉丝迷妹尊称为裴神,为人谦和温柔敬业,十项全能的完美男神。唯独到了自家小师姐面前——“师姐会永远保护我吗?不让任何人欺负我,也永远不离开我,会一一直和我在一起的,对不对?”楚泱觉得她家师弟年纪虽然大了点,但胆子真的小,真可怜又可爱。她拍着胸口保证:“当然,我是你的师姐,当然会一直都在一起,也会一直保护你呀!”裴衍微笑,他家师姐虽然凶残了点,但每次都乖乖往他坑里跳,真好!
  • 我的绯闻老公

    我的绯闻老公

    这是我首创的第一本小说,以豪门世家,平民百姓家千金爱情路为主。写豪门总裁与平民千金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最后结婚到因小三介入不得不分手,再到总裁追妻的艰辛路程。男主是一个颜值逆天的帅哥,他的父亲和爷爷是有钱人家,而他的母亲却是人人都不看好的工作,他的妻子来自平民家庭,受尽自己婆婆的陷害,差点被赶出家门,女主和男主的爱情路受尽了曲折,可还是不负艰辛。他们的爱情经历了相知相伴相许相爱,最后一世一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