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200000020

第20章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2)

状元刘春霖写“染”字——“染”字趣释

据说,在民国初年,北京一家洗染店特地请来当时的书法家前清状元刘春霖为染坊写招牌,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犯错,当刘春霖写到“染”字时,居然在“九”字上加了一个点。不料,匾额挂出后,好多洗染店都仿效这种做法,有意在“染”字中的“九”字上加上一点,以此预示染坊的生意不同一般。

现在也有很多人将“染”中的“九”写成“丸”,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染”字的结构不了解。 “染”是一个由“水”、“九”和“木”字组成的会意字。裴光远云:“从木,木者所以染,栀茜之属也;从九,九者染之数也。”这就是说,古人常用栀子树的果实和茜草的花作染料,“染”字中的“木”指可染色的草木,“水”是染色必不可少的材料。“九”在古代常用作表示多数,这里指古人染色的次数很多,即指染色的过程。 “染”的最初义是给布帛等物着色,古人把用笔着墨或颜料写字以及作画等举笔落墨之事也叫染。关于“染”字,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词语“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我的食指又自己动了,今天肯定有好吃的。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子家将信将疑。两人进宫,发现厨子正在煮一只大鼋,这只大鼋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决定把这稀罕的东西分赐给大臣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笑了,郑灵公见状很是纳闷,子家就把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大臣们到齐了。那只已经切成块的大鼋盛在鼎内由厨子分发给各位大臣,唯独没有公子宋的。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见郑灵公和大臣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便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此举惹怒了郑灵公,差一点杀掉公子宋。原来,在古代,鼎是权力的象征,任何人不经君主允许随意蘸取鼎中之物,就是对君王权力的觊觎,是对统治地位的挑战。因此,从此以后,人们用“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

什么是纺专——“专”字趣释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发明制作了纺线的工具,这种工具叫纺专。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做的一个圆形的“盘”,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的时候,先要把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圆盘,向左或向右回转,就可以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于一定长度后,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去。这样反复,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专”字的产生,便与这种纺线工具有关。

甲骨文的“专”字,右边像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专”为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纺锤。“专”字后来多借用为单独、单纯、独一等义,例如“专断”,指独自决断。“专家”指专门从事某种事业或学问而有成就的人。在汉字中,凡从专的字多有盘旋、转动、转递等义,如抟、团(圑)、转、传等。

关于“专”字,有一个成语为“专心致志”,意思是:心思很专一,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该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成语的典故为: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另一个却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貌似认真听课,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鬼斧神工——“工”字趣释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懂得制造并使用工具,先民们开始使用文字后,就根据工具的形状创造了“工”字。

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工”字,像一把带柄的利斧形状。斧是先人劳动的用具,故工字的本义指用具、工具。

“工”的本义是“工具”,后来引申出凡使用工具干活的人都叫做“工”,如“百工”是指西周时期工奴和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工”,泛指工人。上古的宫,也有称作“工”的,以后,还派生出“工作”、“工程”、“工业”、“工夫”、“精巧”、“擅长”、“乐人”等意义。

“鬼斧神工”这则成语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鲁国有个技艺非常高超的木匠,人称梓庆。他能制作各种精巧的木器,尤其擅长砍削木头制造一种乐器,那时人们称这种乐器为鐻。有一次,他用木头削雕成一个鐻,它外形美观,花纹精细,见到它的人都惊叹不已,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而好像出于鬼神之手。鲁国的国君见了这个鐻后,也连声喊绝,特地召见梓庆,问道:“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真乃鬼斧神工之作啊!”梓庆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哪里有什么法术?”国君听了他这样说,有点不大相信,又问道:“那你是怎样制作它的?”梓庆说:“我从大王这里接受了使命便开始做准备。这时,我虔诚斋戒,让身心纯净。斋戒到第三天,不敢想到庆功、封官、俸禄;第五天,不把别人对自己的非议、褒贬放在心上;第七天,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时,心中早已不存在进见君主的奢望,给朝廷制鐻,既不奢求赏赐,也不惧怕惩罚,我只想着如何雕刻。于是,我进入山林,细心观察树木的天然生态,精心选取适合制鐻的材料,直到一个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动手加工制作,一气呵成。这可能就是我顺从自然,让自己的精神和树木的自然形态结合,使我做的器具可以比拟鬼斧神工的原因吧!”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精妙的手艺就像是鬼神用斧头做的一样,形容技艺高超神妙。

“丁”原为钉子——“丁”字趣释

有个成语叫“目不识丁”,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常用来挖苦那些不学无术的人。的确,丁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一横一竖钩,好写又易认。然而,看似简单的“丁”字,其来历却并不是那么简单,“丁”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甲骨文、金文中的丁字,原来只是一颗钉子的形象:从上面俯视,是圆形(或方形)的钉帽;从侧面看,则好似一个楔子,所以丁字的本义就是钉子,丁是“钉”的本字。

在古代语言中,“丁”字多借用为天干的名称。丁是天干中的第四位。“丁”字的本义,则保留在少数的口语中。如口语“丁是丁,卯是卯”,丁指凸出的榫头,卯即卯眼。“丁是丁,卯是卯”表示做起事来认真严肃,不肯随便通融之义。

《说文解字》中云:“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所谓“丁实”,就是健壮结实的意思,这是“丁”的引申义。成年强壮的人口,体魄“丁实”,因而也称成年男子为“丁壮”,或者为“壮丁”,成年的男女则分别称为丁男和丁女。又引申为家庭中的人口,如添丁、人丁兴旺等。“丁”还用来特指从事某种劳役的人,如兵丁、庖丁等,而园丁则是指从事园林培育护理的人,现在多用来比喻教师。

与“丁实”的意思相反,由于钉子是一种较小的物体,因此“丁”还引申为微小的意思,如“一丁点”、“鸡丁”、“肉丁”等。

门前的对联——“入”字趣释

古代社会原始人类所使用的石器、骨器等工具和武器,都是锐器多而钝器少,这是因为只有尖锐的东西才能起到刺进穿凿的作用。其实,我们的祖先正是用尖物有刺进穿凿的这个特性来创造“入”字。

从古至今,“入”字在各个时期的文字中,字形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像从上部一齐进入下面的样子。《说文解字》在解释其字形时说,“像从上俱下也”,就是这个意思。“入”字的本义和它的字形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示从外到里,也就是进入的意思。“入”字的引申义有加入、收入、符合等,如入学、入不敷出、入情入理。

关于“入”字的故事有这样一则:有一位爱谜的官员,经常在自己的房子里挂一些谜语,欢迎朋友们来他家交流切磋。他还在官府门口贴上这样几张条子:

话不老,镜中人。中者进,惑者遁。

除了几位经常和他猜谜的老朋友外,很多过路人对这些话看不明白,也没有人敢进来。一天,有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径直走了进来,门前守卫挡都挡不住。官员闻讯出来问:“你来做什么?”孩子说:“不是你请我进来的吗?”官员一时不明白,又问:“我什么时候请过你?”孩子说:“哈哈,你的门口明明贴着‘请入’两个字,怎么就不认账了呢?”官员闻之大喜,连忙请进那个孩子,两人一起猜谜、论谜,相处十分融洽。谜语中的“镜中人”就是猜作“入”字。

朋友的由来——“朋”字趣释

普希金说:“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古今中外,友谊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造型的呢?

“贝”用作商品交换的媒介后,人们将它称为“货贝”。古代以贝五枚为一挂,两挂为一朋。甲骨文、金文中的“朋”字,正像两挂贝的形状,其本义即指贝两挂。后用作货币计量单位,如《诗经》:“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

作为货币计量单位的“朋”字,是如何具有“朋友”之义呢?有学者认为,“朋”由两串紧密相连的货贝组成,以此比喻关系密切,故后来“朋”字多用为朋友之义,又指党羽、同类,引申为比附、勾结之义。例如“朋友”,古代指同师同志的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今指彼此有来往、有交情的人;“朋党”,指为私利目的而勾结同类,又指那些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朋比”指依附勾结,多用为贬义。

“朋友”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构成的复合词,这当然是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民间流传着一则关于“朋友”一词来历的传说。从前,有两个孤儿,一个叫阿朋,一个叫阿友,两人都过着穷苦的日子。阿朋和阿友虽不是亲生兄弟,但相处十分友好,多年来,一直相依为命。有一年夏天,天降暴雨,阿朋家的两间草棚因年久失修,被雨水浸泡,轰然倒塌。阿友的草棚牢固些,才避免了这场灾难。阿友见阿朋遭难,十分痛心。他一边叫阿朋暂且住在他家,一边帮助阿朋又造了两间草屋。阿朋和阿友的友谊被传为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同甘共苦、志同道合的人称为“朋友”。

宝“贝”——“贝”字趣释

从古至今,人类就与贝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远古时代,贝类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被广泛用于人体装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和随葬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最早的商品交换媒介,就是贝。

甲骨文、金文的“贝”字,像海贝贝壳的形状,“贝”的本义是有介壳的软体动物的总称,但在古代主要是指海贝。上古时代,远离海滨的中原并不产贝,人们只有跋山涉水、辗转千里才能得到贝壳,也正由于路途遥远,求之不易,“贝”在古代被先民视为珍宝。先民们最初把贝壳作为装饰或护身之用,是高贵者的身份象征,只有帝王诸侯及贵族才用得起,为此古人将“贝”称为“宝贝”。

在大约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质极不丰富,先民们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商业经济开始发展。最初的交换活动只是“以物易物”,后来,“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人们便把贝壳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因为贝壳大小适中、坚固耐用、便于携带,而且便于计数。“贝”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秦代才以钱代替了“贝”。

“贝”作为历史货币,不仅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现行汉字中大多数与钱币有关的字都有贝旁,如:货、贡、贸、贾、贿、财、贪、贫、费、赔、赎等。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家长将贝佩挂于孩童的身上以期望其健康成长、驱邪生财,更有父母干脆把儿女直呼为“宝贝”,“贝币”虽小,但集经济历史、文化多重含义于一身,颇受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进而成为当今收藏的一大门类。

同类推荐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大全集——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一书在手,主持辞及致辞再不发愁。从此不再做期期艾艾的“木讷者”——如果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辞而手忙脚乱,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如何开口表示祝贺而抓耳挠腮,《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给你锦词妙句,让你能脱口而出;给你华章美文,让你能信手拈来。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热门推荐
  • 擎天仙路

    擎天仙路

    本应平凡,奈何命运不允。虽得奇遇,怎料曲折波澜。履历磨难,历经千难万险。逆境生存,闯出无上大道。一个本该平凡的小子,却走出一段不平凡的修仙之路。且看主人公叶小钗,如何一步步证道飞升,走出自己的升仙大道。
  • 皇叔,你命中缺我啊

    皇叔,你命中缺我啊

    “皇叔,昨夜我夜观星象,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苏久玖十分不要脸的趴在王府墙头。逮到皇叔出恭的时间进行着自己的告白计划。“哦,到是说说。”某人黑着脸,拖长着尾音。“本仙人昨夜掐指一算。皇叔,你命中缺我!”苏久玖,尚书府嫡出的三小姐。一次意外落水,成就了另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苏久玖。慕白城的小黄书,江湖上的血煞楼,混迹江湖的苏神医。其实人家还是个宝宝。虽然日理万机,但是,追夫不可放弃!皇叔,等等我……
  • 晚风急

    晚风急

    看过人间繁华,也曾尝过悲欢离合;有过爱恨别离,也曾看过人情冷暖;惜过姐妹情深,也曾品过无情背叛。到头来,我小心翼翼,视若珍宝般呵护的真情,却是我的一厢情愿,我的自作自受。烟花易冷,韶华易逝,我的心如死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漫斗神

    美漫斗神

    拥有超神学院所有科技的一个青年来到了美漫世界,当超神世界的科技和美漫世界擦出火花的时候到底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惊喜呢?敬请期待!(中间会穿越到变种人世界或者是dc世界,另外一切设定以本书为首)
  • 周天修行记

    周天修行记

    主角周天是一个被诅咒的人,他无法凝聚灵引,无法修炼,甚至都活不过十五岁,但是他对于修炼,对于长生却有浓厚的兴趣和与生俱来的执着,且看他如何逆转生死,向天索命,一步一步走向修仙之路……
  • 惹火逃妻

    惹火逃妻

    人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有结果,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遇到你。洛颜爱上他时,只有十八岁。那是她如何也忘不掉的岁月,狠狠地爱,重重地受伤,而后逃离,忘记。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她花了五年时间忘记的男人,此刻会站在她的面前。带着凉薄的笑容,伸出修长冰冷的手掌,一切,都似曾相识,却恍如隔世。洛颜,好久不见。她从来没想过他们会再相见,以至于那一刻,她的心紧紧地收缩,连呼吸都忘记。更没想过,他会成为她的未婚夫。司徒冥,他变了。变得更懂得如何抓住一个女人的心。以至于他状似随意地说“我们订婚吧”,她会忘记拒绝,更忘记她现在宠她爱她的男友。是该矫正错情,连根拔起,还是该默默转身,不留一丝尘埃?是该沉没于他编制的华丽梦网中,还是该潇洒展翅,离开他的一切?【情景一】他斜靠在门边,挺拔的身影带着慵懒的气息,将愈发美丽的她包围在狭小的空间内。“承认吧,你从来没有忘记过我。”她细长的睫毛忽闪着,掩下一切,露出明媚的笑容,“冥少,你未免,自视过高。”“哦?”他的眉挑起,眼眸里晦暗如墨,“不妨让你好好回忆一下。”言语之间,他将口袋中泛黄的可爱信封打开,念了出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她敏捷的大脑瞬间“轰”一声炸开,措手不及。他居然,还留着那封情书。【情景二】“原来这就是你跟我在一起的理由,为了保护她,将我推到风口浪尖上。”她笑得绝望,有如被什么狠狠抽过,心痛的感觉,不亚于当年。他看着眼前面色苍白却依旧妖娆绽放的女人,眼底划过一抹心疼。她再次转身离去,“我再也不要见到你,冥少,我们之间完了。”而他,却如尊贵的雕像一般,站立不动。洛颜,你还是和当年一样潇洒。男主司徒冥:说风就是雨,也不管天上有没有云。女主洛颜:敢爱敢恨,也敢在爱时大胆地说不爱。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o~)~zZ推荐陌陌的完结现代文《流舞》一夜纠缠,躺在她身侧的不是别人,是刚刚成为她老公的男人。她痴痴地看着他的侧脸,陌生的俊逸霸气,让她快要忘了两个人的关系。季泽洛,你到底为什么要娶我?他娶她,不过是为了报复背叛他的挚爱;她嫁他,不过是心灰意冷时的肆意而为。这场婚姻,到底是谁的错?尹夏侬,他的妻子。这个可怕的小女人,本来以为娶了她就会有报复的快感,可是为什么她却让他欲罢不能,乱了阵脚?
  • 痕迹

    痕迹

    魏民、章琪、罗来金三个大中专毕业生从金口乡走向社会,由于各人的性格特点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他们留下了不同的人生痕迹,发人深省。面对女友分手、领导打压以及同事勾心斗角、干群矛盾尖锐、地方势力挑衅等复杂局面,魏民独辟蹊径,在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和发展中,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实现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
  • 农民大书生

    农民大书生

    郑小越是中医学院的高材生,他毕业后求职屡屡受挫,但农民出身的他却始终认为,城市和农村都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于是他毅然走进自己的江湖,妙手仁心开辟出新天地,演绎了精彩的逆袭人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一个读书人逆袭奋斗的故事。
  • 你是我的劫后余生

    你是我的劫后余生

    从看到你的第一眼起,我的心里就有个声音告诉我,你就是我的余生所盼了。从此我的欢乐哀思都将与你纠缠不息,不知是祸是福,是缘或是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