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200000002

第2章 绪论缘起与变迁(1)

——讲述汉字的前生今世

汉字是美丽的语言文字之一。无论是结构的匀称规则,还是形象的简约奇特,无论是音韵旋律,还是内涵深意,汉字给人的美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匹敌的。

神秘面纱——汉字起源的传说

语言文字是思想的酒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由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哲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在世界文字大家庭中,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文字,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

汉字是美丽的语言文字之一。无论是结构的匀称规则,还是形象的简约奇特,无论是读音的音韵旋律,还是字义的丰富深奥,汉字给人的美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匹敌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要学习汉字,首要的问题是弄明白汉字从哪里来,即要解决汉字的起源问题。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学者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汉字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什么时候完成自己的体系的?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人能有个结论性的说法。

关于汉字的起源,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介于传说和事实之间的说法,虽都不能正确解释汉字的起源,却也留给后人不少有益的启示,促使人们思考、探索。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在我国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手里经常拿着一支笔。他的头形很奇特,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畸形的头陀,显得聪颖过人。仓颉经常骑着毛驴,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他把收集来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后来,毛驴走到今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仓颉带着这批资料,就在岐山县住下来。他不断地观察天象,观察山水风雨演变的现象,辨识鸟兽各式各样的脚印,或野兽、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分清和区别各种纹理的异同,并开始创造文字。

仓颉造出文字后,感动了神灵,神灵从天上投下粮食,夜里的神鬼也惊吓得哭起来了。不久,仓颉受命担任统一文字和领导文字改革的专职官员。他又作为黄帝的史官,记载史事,部族的重大档案也都由仓颉掌管。

以上传说,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里记述得最为全面:“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指鸟兽行走留下的痕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对于仓颉造字这一传说,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仓颉有可能是黄帝部族中极有影响力的巫师之类的人物。而上古时期,巫师、史官是由一个人担任的,仓颉在这方面作出过贡献,这样容易让人们把从事搜集整理文字工作的人误以为是汉字的创造者。对古文字颇有研究的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引自《鲁迅·门外文谈》)

传达生命信息的结绳

在汉字起源的传说中,“结绳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说法。所谓“结绳”,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帮助人们记忆的一种方法,人们以此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大大小小的绳结表示不同的意思。因此有人认为文字就是从大大小小的绳结发展而来的。下列两则小故事,有助于我们对“结绳说”的理解。

鲁迅在《门外杂谈》里讲到“字”是怎样来的时写道:“我们那里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紧要事,怕会忘记时,常常说:‘裤带上打一个结’。”鲁迅家乡是浙江绍兴,在浙东一带农民请别人代办一件事情时,常说这句话,意思是请对方不要忘记。

2004年4月11日下午4时32分,河南省新密市的郑煤集团超化矿突发透水事故,12名矿工和技术人员被困井下。经过多方紧急营救,4月16日9时30分,12个人全部获救。被困的矿工最后成功获救,就是因为他们用矿灯绳打结向矿外传递信息。他们打了两个绳结,一个绳结完整没有破坏,表示“1”,一个绳结分成两个头,表示“2”,合起来表示他们12个人还在一起。大水把矿灯绳冲出来后,井下救援人员看到这个打着绳结的矿灯绳,并没有简单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灯绳,而是朝井下人员想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从而信心倍增,加快了掘进的进度。

关于结绳记事,《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文解字·叙》中则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虽然没有明确说文字的起源与结绳有关,但确实告诉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结绳记事的漫长时期。但结绳和文字毕竟是两回事,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生相袭的,即结绳不可能直接发展成为文字。结绳只能帮助记忆或者作为表示某种简单事务的标记,不能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不能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结绳同文字还是有根本区别的。

与结绳说性质相近的还有契刻说,契刻说也是帮助记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从古代文献记述和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在创造文字以前所存在的刻木记事现象分析,契刻的目的多数是“刻其数”以备忘,有契约、凭证的性质。但契刻只能记载一些较为简单的信息,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传递和记载的信息复杂程度的加深,最终被图画和文字取代。

从鲍超突围看书画同源说

在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中,“书画同源说”是比较令人信服的。书画同源,就是说汉字起源于图画。汉字是为了记录汉语而出现的手段。一种可以用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传递较多信息的手段,必须使接受信息的人和给予信息的人想到同样的内容,写实性的图画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据说,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大臣曾国藩的部将鲍超被太平天国军队包围在某地,围城的太平军将领是陈玉成,外号叫“四眼狗”。鲍超是一个十足的大老粗,只认识他自己的姓,慌忙中他画了一张画叫人送给曾国藩。曾国藩打开一看,只见纸中间画了一个圆圈,圈里歪歪斜斜地写了一个“鲍”字,圈外画了四只狗。曾国藩看完以后,大吃一惊,知道他的部下鲍超让“四眼狗”陈玉成包围了,立即下令派兵去解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字起源于图画的道理。

汉字的起源和图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从带有文字性质的图画转变为早期的象形文字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用来传递信息的图画只能识别,而无法读出声音,也就是说它还没有同语言建立对应的关系,那么这时它还只是图画。只有当它和语言结合起来,变得可识可读,并且它总体的直观性经过分析,变为一形即一词,这时我们才可以说它是文字。

“洛书”、“河图”和八卦

在汉字起源的众多说法中,“洛书”、“河图”的神话传说不可忽视。相传在很久以前,大禹治水时,有条黄龙在洛水中摇动着尾巴在前面引路,疏通了水道。还有一只玄黑色的大龟,背部扛着青泥,跟随在黄龙后面,遇到洼地就放下青泥垫平,又把人们居住的地方加高,那些垫得特别高的地方,就成了名山,特别低的地方就成了大川。那只大龟背部还排列着1~9的数字序列,大禹从中悟透秘密,制定了包括五行思想在内的《洪范九畴》,并按照这个排列的次序,划分天下为九州。因负书之龟出自洛水,故该图被称为洛书。

大禹在黄河边观察水情变化时,从河中出现一个白脸鱼身的人,自称是河精,捧给大禹一块光滑的石头。大禹仔细研究,才知是一幅河图。这幅河图提供了治水中运用的地理和水文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是以图的形式描绘出来的。

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两幅图来的。伏羲氏也据此画出了八卦,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文字符号。

文字产生以前,有个过渡阶段,那就是伏羲氏用来表示世界上客观事物的八卦符号,因此八卦符号是创造汉字的来源之一。

八卦符号代表了八种自然现象。任意两卦相叠合,就可以得出八八六十四卦,从而也就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八卦符号与后来的文字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用瘙椾表示水的形象和甲骨文、金文、小篆里“水”的字形是一致的,但是八卦和文字没有直接联系。

关于汉字起源的八卦说,著名的文字学家唐兰的意见是很中肯的:“八卦的起源,既是巫者用算筹排列出来的方式,用来做事物的象征,就和文字无关,而且巫术的盛行,恐怕就在殷时,文字久已发生,所以八卦的卦画,决不是文字所取代的。”(《中国文字学》)

关于汉字起源的各种传说,概如上述,这些虽然都不能正确解释汉字起源,却留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这就是:“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它决不是一人一时的产物。”《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字的创造者,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汉字构形探源——汉字“六书”理论

古代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指“六书”而言,六书中的“书”不是书本或者书写的意思,而是指文字。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东汉班固承袭西汉末刘歆《七略》而作的《汉书·艺文志》,他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对六书解释最详尽的是东汉学者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把六书的名目和次第修正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后代学者研究和诠释六书,在次序上主要是采用班固的说法,在称呼上采用许慎的说法。

六书不是预先制定的据以造字的原则,而是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总结出来的条例。这些条例的作用不完全一致。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在《六书论》中说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意思是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后世学者多采用这种说法。

“六书”所说的六种造字方法,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而又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它们是一个系统,不能把它们分裂、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它们等同、并列起来。

画时圆,写时方——象形字

北宋时,王安石和他的朋友王吉甫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有时也巧对谜语。一天,王安石对王吉甫说:“我昨夜睡不着,作了一条字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你猜是什么字?”王吉甫也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学者,一听便知谜底是一“日”字。可他不直接回答,也写了一则关于“日”字的谜语去解王安石的谜底:“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王安石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猜中了。”原来他们打的谜语的谜底都是“日”。

故事中“画时圆,写时方”的“日”字就是象形字,“日”像太阳之形,无论哪种字体的“日”字中均有一短横,学者们认为这一短横指太阳发光的黑子。从“日”字的构形,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太阳的观察十分细致,研究颇深。

象形就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许慎对此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汉字里象形字不多。《说文解字》里象形字只有364个。汉代以后,一千多年来只造了“伞、凹、凸”等少数象形字,现在已不再用这种方法造字了。象形字为数不多,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后来的合体字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象形字构成的。

古老的象形字是一种表形的文字。“象物之形”,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说抽象的意义无形可象,就是具体的东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来的。用这种方法构造汉字没法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汉字由表形向表意发展,于是指事字和会意字应运而生。

指点所示——指事字

明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九十三回谈到“众才女尽欢结酒令”,其中有关于古人造字的方法:

春辉道:我说一个甘字,好像木匠用的刨子;

施艳春道:我说一个且字,像个神主牌;

褚月芳道:我说一个非字,好像篦子;

女武儿道:我说母字,好像书吏帽子;

书香道:我说山字,像个笔架;

秀英道:我说酉字,像个风箱;

小春道:我说伞字,就像一把伞;

红叶道:我说册字,像一座栅栏;

紫芝道:我说一个出字,像两个笔架;

尹红萸道:我说皿字,像一顶纱帽;

同类推荐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依附与剥离: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黑非洲英语写作

    依附与剥离: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黑非洲英语写作

    本书以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黑非洲英语写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在对欧洲文学的对话与对抗中走向成熟的黑非洲英语写作的发展历程,在对作家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其共性特征及在变动中不断丰富的黑非洲独立文学属性。之所以将这种研究置于后殖民文化语境之中,主要基于几点考虑:首先,从语言层面来看,对于黑非洲来说,英语是一种外来语言,黑非洲作家使用前宗主国的语言来承载自己的文化体验和生活经验,本身就已经置身于一个后殖民文化处境之中。其次,从作品的表现内容上看,表达后殖民的历史经验和生活经验构成黑非洲英语文学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第三,从独立文学属性的建构上来看,对抗性与对话性一直是黑非洲英语文学中最强韧的声音。在具体内容上,本书的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第三部分,传统主义创作:以阿契贝和索因卡的创作为重点例证;第四部分,现实主义创作。以戈迪默、阿契贝、恩古吉的创作为重点例证;第五部分,现代主义:以奥克利、库切的创作为重点例证。第六部分,自传创作:分别以索因卡和库切的自传作为传统自传与现代自传的代表例证。
  •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世说新语(精粹)

    世说新语(精粹)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汉末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全书按内容分类编辑,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从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一些名流人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书中名士的言论或故事有一部分出自民间的传闻,具有较多的传奇色彩。本书选录了《世说新语》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按照原文、注释、译文、评析的体例,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方面的特征,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及政治环境,进而领略到魏晋所谓“名士”的风貌。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热门推荐
  • 外星老公,情商很低

    外星老公,情商很低

    她亿万身家,却被逼结婚。气冲冲找上门,错认他为未婚夫。他对她的评论是:“泼妇,不适合当老婆。”一朝身亡,她的魂魄不安飘荡。他来自异星球,冷漠寡言。明明听得她的诉求,却无动于衷。她开始缠上他。他洗澡,她看着;他睡觉,她干脆睡在他身上...***月色下,婴儿眼眸发红,两颗小小的獠牙染着蓝色的液体。彼时,两人的反应是————为什么他的血是蓝色的,可是……太美味了。——原来是个吸血鬼宝宝,养着吧。【身为鬼魂时】她躺在他身上,闭眸,睡觉。他睁眼将她整个人提起丢了出去。良久,她囧囧地看着他,“末年,你这里......”他扣住她,差点让她魂飞魄散。【身为吸血鬼时】她霸占他的床,抱着他的被子,“吸血鬼体温太低,需要中和。”他将被子拿回手中,淡淡地道:“好。”只是为什么眼里尽是红果果的威胁···明天的“早餐”没有了。***整个人被压在墙上,腹部承受他重重的两拳。下腹鲜血流淌,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只是这个孩子,他不要。【再后来】食髓知味的他,霸占她的床,抱着她的被子,凝着她。她轻轻拿过被子,“脖子洗干净等我。”他嘴角僵硬,墨绿色的眸子却闪着异常璀璨的光。***——老公,你说我们的宝宝会正常地生下来么?——你是吸血鬼,我是异星球人,小孩会是正常人吗?——负负得正,老公真聪明。末年默然。可是为毛宝宝的獠牙总是对着末年。难道是来跟她抢末年的?不行,末年的血只有她能吸。于是某宝宝华丽丽地被丢走。宝宝长大,獠牙终于可以解放了,谁知道末年捏着他的獠牙道:“收起你的獠牙,我是你妈妈的。”
  • 修仙白蛇传

    修仙白蛇传

    命数已定的少年,只求多活一天,却苦求不得成仙法门。中午,少年和往常一样外出,后面悄悄跟着一个白色倩影。这是一个修仙盛世,万物众生都在寻求修仙大道。已完本《末世手机妻》《修仙魔少》《我被鬼后逼婚》作者声明:用手机看本书就下载QQ阅读软件来观看,用电脑看本书就来创世中文网。
  • 我心里住着一座城堡

    我心里住着一座城堡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 只有自己真的断臂断指了,才知道什么是疼。 就像是上辈子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一样、所以这辈子落到自己身上的,没有一件好事——吴还生 有的时候,我在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间疾苦,就连死都是一种罪——吴还生。
  •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作者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分为八个阶段,从列宁创建共产国际直至戈尔巴乔夫导致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以事态为纬、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由朋友到对立面,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 傲娇男神,轻轻吻!

    傲娇男神,轻轻吻!

    扑街网络写手阮绵绵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意外重生了,而且重生到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由此引发了一场文学风暴……她写的《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给原本狗血、颓废、毁三观的青春文带来一缕久违的清风;她写的《甄嬛传》、《如懿传》、《金枝欲孽》,被视为古言宫斗的开山鼻祖;她写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被言情小说迷认为最甜蜜的‘网文约会’;她写的《东宫》虐心虐肺,扣人心弦,被认为是古言架空文最虐情的存在;在这个文化娱乐产业高度发达,正版权益深入人心的世界里,阮绵绵稳坐女频小说的头把交椅。在写出一本本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的同时,她也收获了一段美满姻缘,成为娱乐圈大佬的心尖宠!
  • 且观云起勿忘倩兮

    且观云起勿忘倩兮

    圣母,不俗套,不狗血,不虐。一个从阴诡地狱里走过来的财团公子凌二爷。一个暗潮汹涌下依旧能掌控全局的倾国美人小韩仙。这是一场势均力敌,至死不渝的爱情,小两口并肩作战,合力杀敌。至于绿茶和贪得无厌的族亲?我利用完你就废了你,惯着你再换了你。
  • 轮回笔扎

    轮回笔扎

    怎么来说呢,就是,一个老阴逼,在灵气复苏的时代,穿梭万界寻求与主世界的怪异对抗的力量,不过老阴逼不走老路,不去天龙神雕,不穿正英老片,不入斗破斗罗,只走寻常道……轮回笔扎QQ群473131698
  • 人生的锦囊:真理

    人生的锦囊:真理

    本书分为人生的智慧、生命的真谛、开发自我、人我之间等四卷,着重谈论人生的探讨,生活的看法,个人的修炼及人际关系的修养等。全书文字通俗,讲述人生哲理,常引用生活经验与历史故事,对于劝人为善,戒除诸恶,有启发意义。
  • 魔弓少年

    魔弓少年

    弓,是魔弓,人,是纯情少年,当魔弓和少年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把弓,如何纵横五行大陆?一把弓,如何远攻近战皆可?曹苏告诉你,他可以做到!“只要一弓在手,天下我有!”一场阴谋,一个差错,请看少年如何由村长华丽逆袭,玩转世间!
  • 性格演员

    性格演员

    《性格演员》是“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丛书共分六个板块:悬念推理系列、幽默讽刺系列、惊悚恐怖系列、言情伦理系列、古今传奇系列、社会写真系列。并按系列逐年推出若干部作品集。本书为“言情伦理系列”。《性格演员》共分,至真·纯情、诺言·痴情、沉默·隐睛、禁忌·苦情等四个板块。其中包括《镶在身体里的定情物》、《三张失物招领启事》、《血泊中的泪水》、《一个女儿几个娘》、《遗嘱背后的故事》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