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200000015

第15章 把酒话桑麻(2)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瓜熟蒂落”常比喻客观条件具备后行事,成功的机会就大,中国有句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意思是: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和事物的规律办事,才能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是“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的来源,比喻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

关于“瓜”字还有一个词叫“瓜润”,据汉贾谊《新书·退让》载: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楚边界皆种瓜。梁人勤灌溉,其瓜美;楚人稀浇灌,其瓜恶。楚人恶梁瓜优于己,夜往骚之。梁人觉,思报复,宋就勿许,反使人夜往灌润楚瓜,楚瓜亦美。事觉,楚令大悦,闻之于楚王,梁楚以此交好。故后以“瓜润”喻以德报怨,消除仇隙。

瑞麦从天降——“来”字趣释

麦子(主要指小麦)是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有1/3以上人口以麦子为主要食粮。在各种农作物中,麦子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约5000多年以前,我国就开始种植麦子,可是,有谁知道,“来”本是“麦子”的“麦”。

甲骨文的“来”字,像一株根叶杆穗俱全的麦苗形,它的本义是指小麦。《说文解字》云:“来,周所受瑞麦来麰(大麦)。一来二缝,像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说明大麦小麦盛产于周地,是上天所赐,又指到来的来,引申义有时间的经过、将要、产生、大约等。此字后来多借用为来往之来,是由彼至此、由远及近的意思,与“去”相对。而来的本义,则为后起的“麦”字所代替。

另外,“来”又用作姓氏,“来”姓是以“国”得名。据《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目夷氏。”有人猜测,“来地”在古代很可能是以种植小麦而闻名,因此而得国名。

树、树根与树梢

——“木”、“本”、“末”三字趣释

指事字有两类:一类是纯符号性的指事字,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指事符号所构成的指事字。“本”和“末”就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加一指事符号而成的指事字。

“木”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木”字字形均像一棵小树的形状,上有枝,下有根,中间是树干。所以,木的本义指的是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现在多用于指木材、木料或某些木制的器物,如木马、木工、木屐、木偶等。在汉字中,凡以木为偏旁的字,大都与树木有关,如本、末、析、果等。

“本”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下作为指事符号,以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说文解字·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本”的本义指树木的根或茎干。从“本”字的形体看,是在木的根部加上圆点或一短横,以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由此引申出根本、基础、本体、主体等意义。

“末”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上而成。《说文解字·木部》:“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末”由树梢引申为不重要的、次要的事物,如成语“舍本逐末”和“本末倒置”。可见“本”与“末”在本义上分别指树的最上部分和最下部分,其引申义正好相反。

南稻北粟——“禾”字趣释

原始农业是直接从采集业演化发展而来的,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人们把采集来的野生植物果实用石刀或石锄播种在事先用火烧掉树木荆棘的土地上,到成熟后再来收获。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古人正是在对粟和水稻深入观察的基础上造出了“禾”字。

甲骨文和金文的“禾”字字形是成熟谷子的象形,“禾”字的本义是成熟的谷子,引申义泛指谷类作物,特指谷类作物的幼苗和水稻的植株。

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

天下第一香——“兰”字趣释

兰花为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早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可见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兰”字最早见于小篆,“兰”字从艹,阑声,为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蘭。如今简作兰。

“兰”字的本义为兰草。兰花是美好的象征,“兰”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用法,常作为文人雅士及士大夫之间的一种雅称,亦曰美称。如“兰房”,指文人雅士们的住房;“兰友”、“兰交”,是指文人雅士结交的朋友;“兰言”,既指心意相合之言,又指文人雅士的话语或书信等。

兰,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凡从兰(蘭)取义的字皆与草木等义有关。以兰(蘭)作声符的字有:拦、栏、烂。

自古以来,兰花深得人们的厚爱,有人更把兰花放在“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上,说:“岁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历史上关于兰花的典故也有很多,例如南宋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他笔下的兰花常常是花叶零落、无土无根的形象,有人建议他把兰花的根画上会更加好看一些。哪知,郑思肖听了以后竟悲愤满腔,长叹道:“土地都被外人夺去了,叫我的兰花长在何处啊!”原来,他画“无根兰”,是借以抒发爱国情怀与亡国之痛。

“李”姓的由来——“李”字趣释

李又名李子、山李子、玉皇李,古名嘉庆子。据唐代韦述《两京记》载:“京都嘉庆坊有李树,其实甘鲜,为京都之美,故称嘉庆李。今人但言嘉庆子,盖称谓既熟,不加李亦可记也。”我国江南一带,至今有的仍称李为“嘉庆子”。

“李”是个会意字,由木和子组成,既指这种树木,也指这种树木的果实,现在通称李子。

“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李”字在前人看来是由“十”、“八”加上“子”构成,简称“十八子”,加之人们认为“李”是一种结子的树,李树结实时,确实可以看到树枝上累累的赤色果子,因此,人们常用它作为子孙满堂、兴旺发达的象征。

“李”又为姓氏,在百家姓中是一个大姓。从史书上看,李姓起源和李树的果实有关。相传,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有一位名叫理征的人,出于好心,直率地劝商纣王改变贪恋酒色、不务国政的恶习,结果激怒了商纣王而被杀。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携带年幼的儿子利贞连夜逃跑。当逃到河南西部的伊侯之墟,母子二人饥饿难忍,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上结满了叫木子的果实,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李子,母子二人靠吃李子保全了性命。为了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就把王字旁的理字改为木子组合的李字了。这就是李姓的起源。

同类推荐
  • 刘一明:栖云笔记

    刘一明:栖云笔记

    本书搜集刘一明在栖云山、兴隆山名胜古迹中所撰的大量碑刻文字、对联,为道教殿堂所作的募疏序、为时人及道教人物所作的传记,以及大量的诗词歌赞,对于研究刘一明的生平及其易学思想,研究甘肃省名胜古迹、历史、地理、人物、民俗都有着重要价值。
  • 烈焰瓷都

    烈焰瓷都

    通过追寻改变景德镇的都昌人的足迹,记录了鄱阳湖上一个特殊群体在景德镇明清以来五百年的创业史,追溯时代的变迁,书写背负土地的农民在民族手工业大潮中的蜕变,再现丝绸之路上世界瓷都的千年辉煌,在哲理思辨中搜寻余味无穷的人生经验,在融入“一带一路”中寻求生活普遍的文化意义。
  • 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

    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

    鲁迅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闻名于世。但是,近代中国向着现代转型中,什么是“社会”的讨论并不充分。社会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还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设计与发明?还是鲁迅的论断,在道德背后,是吃人本质。从伦理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曾是五四最重要的议题。在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民族、阶级、战争、知识分子立场等概念的介入,中国现代伦理的建立显得尤为艰难。在鲁迅对这些概念的体验中,我们重新回到历史论断和抉择的现场。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傣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厘俸》是一部叙述古代英雄海罕和俸改之间的战争的史诗,展示了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初期傣族先民广阔的社会生活。当傣族先民进入“英雄时代”以后,创造了剩余的生活资料,私有制观念和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成了可能,阶级分化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无休止的掠夺战争。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对方的财富包括妇女。海罕的妻子被俸改所掠夺,为了夺回爱妻,海罕和桑洛的联军包围了勐景罕,天上的天神也来帮助海罕攻打俸改,经过旷日持久的激战,海罕打败了俸改,夺回了爱妻。力量和勇敢成为这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武功赞扬英雄的风俗。
热门推荐
  • 重生学霸,在线修仙

    重生学霸,在线修仙

    唐栀天生仙骨,乃玄天大陆古武唐族嫡出大小姐,身份尊贵!‘唐栀’碌碌无为,只是南方水城小门小户出生的落魄千金?呵!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唐栀二字,绝不甘于平凡!且看她如何素手一翻,风云在手!红唇轻启,话权谋;定乾坤!“唐小姐,你有空吗?”“叶先生是说现在吗?倒是不忙。”“那跟我结个婚,如何?”“啊?……叶先生,这?太草率了吧?”
  • 阴都志

    阴都志

    阴阳相生相克,万事周而复始。生与死一线之隔,善与恶一念之间。风平浪静之际,暗流涌动之时。人心难满,欲壑难填,人间如此,阴间亦然……
  • 网游之梦寻三国

    网游之梦寻三国

    雷大官人是80后的游戏巅峰人物,因为外国游戏大量充斥着中国的游戏市场而退隐江湖。直到国家开始重视游戏发展,开发出了《梦寻三国》才重新回到了游戏中。可是这个游戏已经不单单是游戏那么简单了,无数的阴谋隐藏在其中身边的内鬼接涌而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 快穿系统之宿主是个bug

    快穿系统之宿主是个bug

    【男女主双洁1V1】她,乃是三界之中的一缕游魂,在人间漂浮了几千年,因何而死,因何而生,她皆不知,她只知道:她叫云绾。直到有一天,她绑定了系统333。333:小姐姐,你看反派那么阔爱,要不然,你就把他收了吧。云绾:三儿,你说什么。333:啊!我什么都没有说,是你听错了。系统:秒怂jpg.333在角落里抱紧自己,哀叹:大人,我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某反派: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出场呢!某大大:好,马上让你出场。云绾:嗯?某大大秒怂:唉,我觉得暂时还不用你出场,你先呆着吧。某反派:……#论有一个怂怂的作者的悲哀#
  •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我们生活在激烈的政治变革期——脱欧公投,特朗普胜选,欧洲等地极右运动兴起,民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复归……忽然之间,我们发觉自己身处一个仅仅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的世界。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戏剧性的发展,又该如何应对?我们正在目睹世界性的对于自由民主的弃绝,并代之以某种民粹威权主义吗?《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集合了15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思想家,分析并试图理解现时代精神状况背后的力量。他们跨越学科和国界来剖解当下的困局,在更广阔的历史情境中定位,探讨未来可能的轨迹,并思考回击这种反转的可能。
  • 姞小姐

    姞小姐

    你不该对小姐这词抱有偏见,只因它本是优雅。——麋野鹿-新书出版,记者例行与发表作者进行沟通采访。“姞小姐新书的完结总结是什么?”“嗯……我想你了。”“那能否说下对这句话的理解呢?”“头凉。”简单明确的二字,让记者感到有些不知所然。“头发大把大把的落啊,看来我得退出小说界很久很久,好好养发了。”她望着窗外,嘴角的弧度像是屋外的温柔暮色。当世界在为之可惜时。无人知,在机舱内戴着口罩的人儿早已眼眶微红,喉咙哽咽。……“原为世间女孩唱遍情歌,后为我的女孩写了本情书,世间独独一本,说尽了我爱她。”“后来因为他,我喜欢上了朝暮。”
  • 长侒归顾里

    长侒归顾里

    机智聪慧少女vs温润如玉将军本文一半剧情线一半感情线。------------------------------------------------那年你说“你要带我回家”,便从我便成为你的信徒,此生,护你所护,爱你所爱。你说你的心愿是能护一方周全,那我的心愿便是护你周全。长侒归顾里,顾里有长侒。只恐长侒从此无顾里,顾里从此别长侒。
  • 魔女西西

    魔女西西

    魔幻经典之神奇国度篇,十七岁之后我开始学做一个女巫,你千万别羡慕我,因为我想说,我比以前更倒霉。神奇的魔法,平凡的幸福,给自己一段与魔法奇迹的相遇的时刻吧,让我带你走进魔法的世界!!
  • 追妻蔓蔓路:山主滚滚来

    追妻蔓蔓路:山主滚滚来

    一个是不知年龄几许的传说中人物,一直奉行的是“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的至高境界,可少有人知道在他心中有着那么一个人的存在,自由也让他抛在了脑后。一个是有着双眼异瞳的所谓普通人类,一直遵循着“正正经经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行事风格,可这世界仿佛天生与她作对,幼时颠沛流离,长大危机四伏,问心无愧成了她的最低底线。今生,他是她的收养者,她是他的心中人。可少有人知道他们早于万年前就相识。小剧场:“小朋友,要不要跟我走啊,在那里你不用担忧吃穿,不会受伤,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陪你玩。你想要什么那里都有哦”“好。”答应的干脆利落。“小金金,你这样对我我会受伤的,一受伤我就会自闭的。”“那正好可以让我耳边清静点。”“大白鹅,你回来好不好,我,我想你了……”“如果有一天你记起了所有的事,你会怪我吗?”男子呐呐自语。
  • 履痕韵语

    履痕韵语

    诗是心灵深处的感情。或高昂,或低沉,或伤春,或悲秋,或咏物,或抒怀,皆与心灵深处的情有关。因此,我以为,情之所致便成诗。由于此,加之自己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每当意气昂扬时,心情烦闷时,以及睹物感怀时,会有措词成诗为快的欲望,逐渐便有了一首一首的诗。最早的诗完全是情绪的宣泄,非意在创作,故没有存留的欲念。这次出版的诗稿按写作或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并注明年份,意在彰示自己写作近体诗和词的学习、探索、提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