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3800000048

第48章

【三焦】

灵兰秘典论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注 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三焦主气,气化则水行,故为决渎之官也。】

灵枢经

本输篇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俞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王,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注 三焦上合于手少阳,为决渎之腑,故下俞出于太阳之络,入络膀胱,约下焦,气闭则癃,气虚则遗溺,三焦之主气也。夫直行者为经,斜络者为络,此太阳之别络间于足少阳太阴之间,故曰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

邪气脏腑病形篇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注 三焦者,下约膀胱,为决渎之腑。病则气不输化,故腹气满而不得小便也。不得小便,则窘急而水溢于上,留于腹中而为胀,候在足太阳经外之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经脉之间,其脉亦见于皮部,当取之委阳。】

经脉篇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注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是故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相火之有余于上也。少阳乃一阳初生之气,故主气所生病者汗出,阳加于阴则汗出也。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小指次指,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三焦经诸穴歌 手少阳,廿三穴,关冲、液门、中渚别;阳池外关支沟连,会宗三阳四渎接;天井清冷消泺骈,臑会肩髎天髎越;天牖翳风承,瘈脉颅息别;角孙近耳丝竹空,禾髎相近耳门接。】

【分寸歌 无名之外端关冲,液门小次指陷中。中渚液下去一寸,阳池腕上之陷中。外关腕后方二寸,腕后三寸支沟容。腕后三寸内会宗,空中有穴用心攻。腕后四寸三阳络,四渎肘前五寸着。天井肘外大骨后,骨罅中间一寸摸。肘后二寸清冷渊,消烁对腋臂外落。臑会肩前三寸量,肩髎臑上陷中央。天髎缺盆陷处上,天牖天容之外旁。翳风耳后尖角陷,瘈脉耳后青脉现。颅息亦在青络脉,角孙耳廓中间上。耳门耳前起肉中,禾髎耳前动脉张。欲知丝竹空何在?眉后陷中仔细量。】

经水篇

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

【注 漯合济而入于兖豫诸州。少阳为君主之相,阴阳相合,故手少阳外合于漯水,而内属于三焦。】

荣卫生会篇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荣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注 上焦出于胃上口者,上焦所归之部署也,并胃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出走腋下,循太阴之云门、中府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之天鼎、扶突而上,至舌复下于足阳明之分,常与荣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盖从胸腋太阴之分而出行,故复大会于太阴也。夫手之三阴,从脏走手,足之三阴,从足走脏。荣气行于二十八脉之中,二百七十息,以应漏下二刻为一周,则阴阳内外,经脉脏腑,俱已循行。盖以一日分为昼夜,而为五十荣,非日行于阳而夜行于阴也。凡日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乃荣卫之行于脉外,阴阳出入者也。按三焦乃少阳之相火,生于肾阴,从下而上,通会于周身之腠理,脏腑之膜原,总属一气耳,归于有形之部署,始分而为三。气之在上者,即归于上部,主宣五谷之气味,即从上而出,熏肤,充身,泽毛。气之在中者,即归于中部,主蒸化水谷之津液而为荣,血即从中而出以奉生身。气之在下者,即归于下部,主济泌别汁,即从下而出,以供决渎之职。此气由阴而生,从下而上,归于上中下之三部,即从上中下而分布流行。马氏复以下焦之气,升于中上,上焦之气,降于中下,此缘不明经理而强为臆说也。】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奉 原作「养」,据《灵枢》营卫生会改。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荣气。

【注 此论荣出于中焦,中焦亦并胃中在胃中脘之分,中焦所归之部署也。此所受气者,主泌水谷之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奉心神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荣气,此津液化血而名荣气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注 下焦之部署,在胃之下口,别走于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就下焦之气,济泌别汁,循下焦之经而渗入膀胱,气化则出矣。】

五癃津液别篇

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名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注 此论水谷之精,别而为津为液也。盖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归其所喜,其津液各走其道,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者为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扁鹊难经

三焦禀生始终

三十一难曰:三焦者,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其治常在何许?可晓以不?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腑在气街。

【注 人身腑脏,有形有状,有禀有生。如肝禀气于木,生于水;心禀气于火,生于木之类,莫不皆然。三焦既无形状,而所禀所生,则元气与胃气而已,故云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脐旁天枢穴,下焦其治在脐下一寸阴交穴。】

三焦为腑

三十八难曰: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注 三焦主持诸气,为原气别使者,以原气赖其导引,潜行默运于一身之中,无或间断也。外腑指其经为手少阳而言,盖三焦外有经而内无形也。】

三十九难曰: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

【注 腑有五者,以三焦配合手心主也。合诸篇而观之,谓五脏六腑可也,五脏五腑亦可也,六脏六腑亦可也。】

三焦为阳故所行为原

六十二难曰:脏井荥有五,腑独有六者何谓也?然。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腑六,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注 脏之井荥有五,谓井荥俞经合也。腑之井荥有六,以三焦行于诸阳,故又置一俞而名曰原。所以腑有六者,与三焦共一气也。】

六十六难曰: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然。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注 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以十二经之俞,皆系三焦所行,气所留止之处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以脐下肾间动气,乃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则为原气之别使,主通行上中下之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也。通行三气,即纪氏所谓下焦禀真元之气,即元气也,上达至于中焦,中焦受水谷精悍之气,化为荣卫,荣卫之气与真元之气通行达于上焦也。所以原为三焦之尊号,而所止辄为原,犹警跸所至称行在所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于是而取之,宜哉!】

三焦腑形象之图

见图

上焦出于胃口之上,主内而不出;下焦起于阑门之下,主出而不内;中焦当胃之中脘,主腐熟水谷,蒸津液,化精微,上注于肺,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三焦竭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三焦热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

中藏经 【汉 华佗】

论三焦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形者也,亦号曰孤独之腑。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下。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下者人气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有病则苦腹胀气满,小腹坚,溺而不得,便而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为胀,手少阳是其经也。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之类,腹胀胁肋痛。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干,津不纳也。实则食已虚,虚则还出,膨膨而不乐。虚则不能制,下遗便溺,头面肿也。中焦实热,则上下不通,腹胀喘咳,下气不上,上气不下,关格而不通也。寒则下痢不止,食饮不消,中满。虚则肠鸣膨胀也。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大便难苦重痛也。虚寒,则大小便泄下不止。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气也,宜矣!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三焦脉论

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之间,不可不知也。三焦名中清之腑,别号玉海、水道。出属膀胱合者虽合而不同。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腑,而荣出中焦,卫出上焦。荣者,络脉之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其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壳壳而不坚痛。

三焦虚实

夫上焦如雾,其气起于胃上脘,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循足太阴之分而行,还注于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荣卫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为一周,日夜五十周于身,周而复始,大会于手太阴也。主手少阳心肺之病,内而不出。人有热则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身中皆热,不循卫气之道而出者,何也?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名曰漏气。其病则肘挛痛,食先吐而后下,其气不续,膈间厌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也。寒则精神不守,泄下便痢,语声不出,若实则上绝于心,若虚则引气于肺也。

中焦如沤,其气起于胃中脘,在上焦之后,此受气者,主化水谷之味,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名曰荣气,主足阳明。阳明之别号曰丰隆,在外踝上,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合诸经之脉下络太仓,主腐熟五谷,不吐不下。实则生热,热则闭塞不通,上下隔绝。虚则生寒,寒则腹痛洞泄,便痢霍乱,主脾胃之病。夫血与气异形而同类,卫气是精,血气是神,故血与气异名同类焉。而脱血者无汗,此是神气;夺汗者无血,此是精气。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犹精神之气隔绝也。若虚则补于胃,实则泻于脾。调其中,和其源,万不遗一也。

下焦如渎,其气起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主足太阳,灌渗津液,合膀胱,主出不主入,别于清浊,主肝肾之病候也。若实则大小便不通利,气逆不续,呕吐不禁,故曰走哺。若虚则大小便不止,津液气绝。人饮酒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者何?盖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滑,故后谷入而先谷出也。所以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也。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问三焦有几

同类推荐
  •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解略

    老子解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说

    词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PHORISMS

    APHORIS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能培养出无数神魔

    我能培养出无数神魔

    吴帆重生毫无灵气的太武大陆,却被系统下达“培养百名神魔”的任务。话说这不是坑死人不偿命么?尽管不曾修炼,但十五年网文修仙史却不是白瞎的,他自然知道神魔代表着什么。所幸天无绝人之路,系统竟然拥有灵气投放功能。吴帆顿时大喜,既然太武不留灵,那老子就创造修炼福地,不仅如此,老子还要创造仙界,老子为主宰,学生为诸神,咱也整个封神榜玩玩。
  • 星月魔法

    星月魔法

    陨镇的天空下,沉寂着一个跨越千年的神话。一块神秘的石头发着光,裹挟着即将进入高中的主人公来到了远方。超脱乏善可陈的现实世界,这里是一片魔法纵横的别样江湖。请跟随主角的步伐,学会一身魔法,仗剑天涯!
  • 美好的心路历程

    美好的心路历程

    本书作者通过讲述人生的心路历程,教会我们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
  • 我志凌云

    我志凌云

    生在江湖,身在江湖。年少时得知身世,成年后闯荡江湖,身负的残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少年这个江湖的血腥。随着一件又一件江湖旧事被揭开面纱,在得知更多事情的真相后,当年的那些事情却多了一些新的解释......
  • 别将离

    别将离

    太阳倦了,自有暮云遮着;山倦了,自有暮烟凝着。人倦了呢?沈将离在历经种种后,是否还能保持初时的纯真?傅珩初尝权力的滋味,是否会食髓知味?年轻的他们,化为一柄锋利的宝剑,磨砺已成后,能否不伤及彼此?人心,终是不可测。
  • 娇花养成记

    娇花养成记

    自从嫁给楚慎之后,姜月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贤良淑德的好王妃。奈何夫君太给力,一不小心就让她当上了大曜的皇后……姜月觉得,作为一朵小娇花,她能做的就是——紧跟夫君的步伐,努力为他生几个小包子。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本书由袁贵仁、杨耕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 永不变质

    永不变质

    故事是从校园生活开始的,校园中的友情可以说最纯洁也最刻骨铭心,但是对于现代的校园友情之间却或多或少掺杂着许多金钱和利益的东西。同时也正是这些东西让人感受到了现代校园情感中的复杂和辛酸。因为“义”的吸引四个相互不太看好的少年走在了一起,他们诠释着那个懵懂年带的兄弟“义气”。时间的步伐让他们不得不分开,分开后的兄弟们,面临着各自的生活,时间磨练他们年轻的意志,生活紧张的节奏和来自家庭的压力让他们只能在远方默默的祝福自己的兄弟。少有的电话、少有的问候,并不是他们在淡忘彼此,只是因为不愿意听到问候中那些虚情假意的“嘘寒问暖”,他们都想找回以前的美好回忆,但是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有的只是祝福,默默的祝福。故事没有结尾,因为结尾仍然充满着无尽的牵挂,既然是牵挂所以就没有尽头,只是这种牵挂相比校园种的情感而言却更纯洁了很多,不知道是悲哀还是……
  • 蓬折直辨

    蓬折直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到城里去

    到城里去

    父亲十五岁那年,被爷爷送到温州城里,拜一个做铜器锡器的师傅做学徒。父亲的老家,在乐清北白象镇前黄村。以现在的距离算,到温州城三十来公里路。开上车,上了温州大桥过瓯江,上高速路,抽一两枝烟的工夫就到。当年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这点路程走起来很费工夫。父亲从村里动身算起,走到温州城东门外的船埠头,没有一天是走不到的。那时,父亲挑了一副担子,前边一只木箱,后边一只笸箩;木箱里放换洗的衣服,笸箩里放一只鸡和一个猪头。鸡和猪头是拜师傅用的。父亲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爷爷腋下夹着一双布鞋,赤着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