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000000046

第46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1)

撰史之例,详近略远,清代史家之卓有成就者,无虑数十人,兹取其最著者论之。或以章学诚生于浙东,于《文史通义》中著有《浙东学派》一篇,因谓史学为浙东所独擅,此似是而非之论也。考浙东学派起于宋,时有永嘉学派、金华学派之称,永嘉之著者为陈傅良(止斋)、叶適(水心),金华之著者为吕祖谦(东莱)、陈亮(同甫)。祖谦与朱熹同时,于朱、陆二派之歧异,则兼取其长,而辅之以中原文献之传;陈傅良、叶适、陈亮则皆好言事功,同时又有唐仲友(说斋),以经制之学,孤行其教,当时号称浙学。吕祖谦既著《大事记》,其后又有王应麟(伯厚)籍于浙东之庆元,究心史学,著述最富,亦承永嘉、金华之风而兴起者也。浙东人研史之风,元、明之世本不甚盛,至清初黄宗羲出,昌言治史,传其学于万斯同,继起者又有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皆以浙东人而为史学名家。于是浙东多治史之士,隐然以清代之史学为浙东所独擅,并上溯于宋之永嘉、金华,以为渊源之所自,世人之不究本末者,亦翕然以此称之。观黄宗羲承其师刘宗周之教,而导源于王阳明,盖与宋代吕、叶、二

陈绝少因缘,其源如此,其流可知。万斯同固亲承黄氏之教矣,全祖望私淑黄氏,续其未竟之《学案》,亦不愧为黄氏嫡派,至于章、邵二氏,异军特起,自致通达,非与黄、全诸氏有何因缘,谓为壤地相接,闻风兴起则可,谓具有家法互相传受则不可。兹篇所著,一以专门名家者为断,弗取学派之说,以捐偏党之见,研史之士,或有取焉。

世谓黄宗羲为清代史家之开山,非虚言也。宗羲字太沖,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人也,其学虽导自其师刘宗周,然亦源于家学。其父尊素,明末东林党之巨子也,以讦魏忠贤被逮,途中谓宗羲曰,汝近日心粗,不必看时文,且将架上之《献徵录》略涉读之。自斯以来,黄氏始治史。同里则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堂黄氏,绛云楼钱氏,皆富于藏书,资而读之,其学日进。考其治史之旨,盖一由于矫时弊。全祖望曾论及之云:

自明中叶以后,讲学之风已为极敝,高谈性命,束书不观,其稍平者,则为学究,皆无根之徒耳。先生始谓学必源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元元本本,可依可据,前此讲堂痼疾,为之一变(《甬上证人书院记》)。

二由于寄其故国之思。其为万斯同作《历代史表序》云:

嗟乎,元之亡也,危素趋报恩寺,将入井中,僧大梓云,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素是以不死,后修《元史》,不闻素有一辞之赞。及明之亡,朝之任史事者众矣,顾独藉一草野之万季野以留之,不亦可慨也夫。

盖当其时,不惟王学已届末流,有不胜其弊之势,必须以实学挽之,而黄氏遁居草野,声闻甚著,时君必欲致之京师,且畀以修《明史》之任,意雅愿为,而义不可出,故委其责于弟子万斯同,斯同出而黄氏之志售矣。其曰,危素不死,而于修史无一辞之赞,己则不然,其度量不亦远哉。黄氏又云:

自科举之学兴,史学遂废,昔蔡京、蔡卞当国,欲绝灭史学,至欲废《资治通鉴》之版,然卒不能,今未有史学之禁,而读史顾无其人,此人才所以有日下之叹也(《历代史表序》)。

此盖以治史期勉后学,而卒能继起有人,此黄氏所以为一代史学之开山也。黄氏所撰诸书,以《明儒学案》为最,又撰《宋元学案》,未成,前已论之,又辑《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明文海》六百卷,皆与有明一代之史相关。史案久佚,而世传之《行朝录》,则其残帙也。《明文海》以入《四库》者仅四百八十二卷,所缺一百十八卷,盖以忌讳而去之耳。自言阅明人文集二千余家,《文海》与《十朝国史》相首尾,则其究心明史,不仅限于实录矣。黄氏又谓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故上下古今,穿贯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而尤究于历法,于鲁监国时,作《大统历》颁之,又注授时、回回、泰西三历(据《清史稿》本传),或又以所著《明夷待访录》见推,此盖寄其政治思想,而无与于史学者也。

次于黄宗羲者,则万斯同也。斯同字季野,鄞县人,从宗羲游,博通诸史,尤熟于明代掌故,曾以布衣参修《明史》,已略叙于前章,卒年六十,钱大昕作《万先生传》,方苞作《万季野墓表》,皆纪其学行甚详。方苞述万氏之言云:

史之难为久矣,非事信而言文,其传不显,李翱、曾巩所讥,魏晋以后贤奸事迹,并暗昧而不明,由于无迁、固之文是也。而在今则事之信尤难,盖俗之偷久矣。好恶因心,而毁誉随之,一室之事言者三人,而其传各异矣,况数百年之久乎。故言语可曲附而成,事迹可凿空而构,其传而播之者,未必皆直道之行也,其闻而书之者,未必有别裁之识也,非论其世知其人,而具见其表里,则吾以为信,而人受其枉者多矣。吾少馆于某氏,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尝有一言一事之遗也。长游四方,就故家长老求遗书,考闻往事,旁及郡邑志乘、杂家志传之文,靡不网罗参伍,而要以实录为指归,盖实录者直载其事与言而无可增饰者也,因其世以考其事,核其言,平心以察之,则其人之本末可八九得矣。然言之发或有所由,事之端或有所起,而其流或有所激,则非他书不能具也。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虽不敢具谓可信,而是非之枉于人者盖鲜矣。昔人于《宋史》已病其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之为贵也,吾恐后之人,务博而不知所裁,故先为之极,使知吾所取者有可损,而所不取者,必非其事与言之真而不可益也(《望溪集》十二)。

此即万氏治史之梗概也。寻其意旨有三:一贵征实,而不应杂好恶毁誉之见;二以实录为本,而于杂记、短书则博观而慎取之;三史之初稿贵详,以免不应去而去之病。史贵征实,刘知幾已为之发挥尽致矣,史之初稿贵详,亦李焘《长编》宁详勿略之旨也。若夫实录之书,盖亦不无文饰,唐高祖、太宗实录,于玄武门之变,多所讳饰,不可尽据,夫人而知之矣。明成祖靖难之师,杀侄自立,怀有惭德,故于太祖实录,修改至于数次,又削建文一朝之事而不书,则实录又可为信史乎 万氏之意,盖谓诸史料中以实录为比较可信,所录多为谕旨章奏,不烦笔削,所谓直载其事其文,无可增饰者也,实录有未核未备者,再慎取他书以订补之。盖杂记、短书,语多诬妄,最难取信,故曰,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近人多重野史而轻官书,而流弊至于无等,是则万氏所论,乃两害相权姑取其轻之意耳。万氏又长于礼,曾助徐乾学修《读礼通考》,或以全祖望有乾学更请季野编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之语,遂谓秦蕙田《五礼通考》,由攘窃万氏之作而成 ,无征不信,厚诬古人,吾不敢妄为附和(参阅第八章论典礼一节),然万氏治史之广博,亦可于此窥见矣。

继万斯同而起者,则有全祖望。祖望字绍衣,学者称谢山先生,亦鄞人也,成进士后,膺馆选,已而被摈,遂不复出,以著述自娱,其所究心者,为晚明文献之学。初李绂见其文曰,此深宁(王应麟)、东发(黄震)后一人也。在翰林时,与李绂共借《永乐大典》读之,日各尽二十卷,其学问之博以此。时开《明史》馆,祖望为书六通移之,先论《艺文》,次论表,次论《忠义》、《隐逸》两传,其表章遗献之意,隐然可见。生平服膺黄宗羲,亦深蒙万斯同之影响。卒年五十一,所著书曰《鲒琦亭集》、《经史问答》、《宋元学案》。集中所载如钱忠介、张苍水诸传,皆明末死节之士,又为顾亭林、黄梨洲、李二曲、陆桴亭、万贞文、刘继庄诸氏志墓作传,皆以表彰隐逸高蹈不仕之大节,试取全书读之,十九皆史料也。盖明季北都既陷,诸臣展转南方,孤力支撑,屡仆屡起者,先后相望,惜无人为之表彰,将有就湮之势,全氏痛心于此,取以自任,就所闻者,泚笔记载,今日考南明史者,得以左右逢源,取用不竭,以祖望保存之力为多。阮元称之曰,经学、史才、词科三者,得一足传,而祖望兼之。又谓百尺楼台,非积年功力不可。吾谓全氏之可称者,厥惟史才,经学、词科,不过藉以润色其史才耳。夷考其时,文网正密,以喜谈明史受祸者,不知凡几,而全氏独夷然不顾,口询手纂,积稿等身,殁后又得流传,亦无人为之讦发,抑何幸也。《经史问答》中,论史者约百余条,首论《战国策》,余皆论《史》、《汉》,《后汉》以下未暇为也。全氏颇喜言史法,曾论《史记》窦、田为一传附灌夫固非,《汉书》合韩安国为一传尤不合。其言曰:

窦、田薰莸,相去远甚,窦本不以外戚得封,自以七国时功,而争梁王,争栗太子,其大节甚著,在景帝时,当与条侯作合传,晚节不善处进退之间,自是无学术,然安得谓之凶德,而使与田蚡同列。田蚡特竖子,无一可称,晚有交通淮南之大逆,只合黜之在《外戚传》。史公生平习气,乐道人盛衰荣枯之际,以自写其不平,而不论史法,故以灌夫之故,强合窦、田为一传。《汉书》则因韩大夫在东朝与议窦、田之狱,而并牵合之,尤非也。安国只应与郑庄辈合传。

又论《汉书。东方朔传》云:

《史》、《汉》皆喜于文字见奇诡,而不论史法,《汉书》较《史记》略减,然如《司马相如》、《东方朔传》,仍所不免。以史法论,朔之斥吾邱,麾董偃,戒侈奢,其生平大节,三者已足,何得滑稽之娓娓乎,其实文字,亦不尚此秽语。

愚按田、窦传,为《史记》中最生色文字,其所以生色者,即在善写其盛衰荣枯之际,设去此一节,便觉索然寡味矣。大抵撰合传者,不必其人人铢两悉称,但能以事联缀之,彼此相关,能合而不能分,即为极合传之能事。《史记》中诸合传,每能贯澈此旨。后来诸史,惟欧、宋所撰之《新唐书》,偶尔有之,如张巡、许远合传,其事并不分叙,又能附以南霁云、雷万春事,此真善学太史公者,若诋南、雷与张、许不伦,岂得谓之通识哉。至论《东方朔传》,亦与之同病,盖东方朔之卓然可传,为人乐道而不衰者,即在託讽而谲谏,所谓託讽谲谏,即以其为滑稽之雄,本传所述,皆以著其滑稽,虽毗于奇诡,不足为病,而全氏以史法绳之,不亦远乎。全氏所谈史法,大抵如是,盖全氏所著悉为史料,不能与成家之史相提并论,就其所表著者论之,已为吾侪心折久矣。《宋元学案》,别著于前,故不复论。

次于全祖望,而可称之史家,则钱、王、赵三氏是也。钱氏名大昕,字晓徵,一字辛楣,嘉定人也,以进士入翰林,累官至少詹事,年未五十,丁父艰,遂不复出,卒年七十七。王氏名鸣盛,字凤喈,号西庄,亦嘉定人,与钱氏同年进士及第,累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亦因丁母艰不复出,卒年七十六。赵氏名翼,字云松,号瓯北,阳湖人也,亦进士及第,累官贵西兵备道,因案镌级,遂乞归,不复出,卒年八十六。三氏皆邃于史学,钱氏著《二十二史考异》,王氏著《十七史商榷》,赵氏著《廿二史箚记》,皆统释诸史,逐年积累而成,历时久而后出者也。阮元之论钱氏曰:先生于正史、杂史,无不讨寻,订千年未正之讹;校正地志,于天下古今沿革分合,无不考而明之;精通天算,三统上下,无不推而明之;于金石无不编录,于官制史事考核尤精,因叹以为人所难能。盖钱氏于正史、杂史而外,兼及舆地、金石、典制、天算,治史范围广于同时诸家,故所著又有《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而精意所寄,尤在《十驾斋养新录》一书,可与顾炎武《曰知录》相伯仲,宏博不如,而精实过之。文集中所载《与袁简斋书》,论唐、宋官制守、判、试、知、检校诸称,援引精确,分析入微,为前人论史书中所罕见。即如所论“三史”一条云,三史,谓《史记》、《汉书》及《东观记》也,引《续汉郡国志》、《春秋》三史会同征伐一语为证,唐以后《东观记》失传,乃以范书当三史之一,所论何等明晰 。至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则论三史者凡三条:其一,亦引《续汉郡国志》,而谓《后汉》为指谢承或华峤书(卷三十二);其二,则以《三国志 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有省三史诸家兵书之语,是时尚无谢、华二氐之书,无以解之,乃谓三史似指《战国策》、《史记》、《汉书》(卷四十二);其三,则取前两说而并举之(卷九十九),是盖忘记三国之世已有《东观汉记》流传于世也。是则钱氏所释,为至当不易矣 。文集中又有《答问》十二卷(卷四至十五),中有两卷论史,似胜于全氏之《问答》。或多称钱氏《考异》,不知其所重者为文字之异同及训释之当否,其精言要义,多不具于此,读者不察,遂谓钱氏史学,似未出于王、赵二氏之上,此则皮相之论也。王氏史学,悉具《十七史商榷》一书,曾论治史宜考典制,又谓与治经不同。其说云:

同类推荐
  •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素灵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eventeen

    Sevente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日游曲江

    春日游曲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不善业道经

    十不善业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ASSIONATE PILGRIM

    THE PASSIONATE PILGRI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少有人去的地方

    少有人去的地方

    那些少有人有过的经历;那些少有人有过的思想;那些少有人有过的自己;那些少有人有过的关系;那些少有人有过的生命;那些少有人有过的孤独与热闹;那些少有人有过的宁静与喧嚣;那些少有人有过的内心挣扎;那些少有人有过的成长路径;那些少有人做过的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 优雅是女人最漂亮的外衣

    优雅是女人最漂亮的外衣

    一本书让女人完美蜕变,增强自信,由内而外释放最强魅力!新时代品位气质女神养成圣经,成熟女性必读的魅力修炼手册。优雅是得体而精致的外表,优雅是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优雅是女人一生的金资本,优雅是女人最美丽的姿态。优雅是女人的专属权利,女人不仅要有追求优雅的梦想,更要有展示优雅的能力和智慧。懂得用精致的气质呈现自身魅力的女人才不辜负上天赐予的美。
  • 末日位面游戏

    末日位面游戏

    末日降临,人心变得冰冷可怕。男主在末日降临之日,连通道未来科技中的游戏《幻世》,而幻世中的各个副本,却又是男主所在时代的游戏、动漫的世界。或许有人猜他练武,或许有人猜他修仙。都不是,他是一名幻术师。ps:预设世界火影忍者、射雕、风云、电磁炮、诛仙、仙剑、狐妖小红娘、无限恐怖
  • 温柔的谎言

    温柔的谎言

    晚上十点多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却没看到罗瑾萱的身影,内心一阵烦躁。这种情况已经有多久了?一个多月了吧?自从她当上了秘书之后就经常晚归,每次打电话都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就算回来也是倒头就睡,丝毫不顾及我的感受。
  • 大旱之年

    大旱之年

    天仍然那么高,星月依旧那么明亮,没有一点要下雨的模样儿。这天傍晚时分,牛顺肩上挑着两挑空水桶,一脸懊丧地瘸行在皂角垭通往牛角村子的山道上。此刻他心中正盘算着一件事哩。因为这件事藏在他心里已很有些日子了。他记得在去年刚开始天旱时他心里就有了。他也曾几次想向他的梨花妹子开口,但每次话到嘴边,嘴唇只那么动了动又止住了。眼下,地里的庄稼全干死了,漫山遍野枯枝败叶干柴一片,溅个火星子就能烧红半边天。一个个水井也相继枯了。因此,全村三百多张嘴,上千头牲畜都眼愣愣地瞅着村子外那口一天一夜不足十挑水的深井发痴发呆。
  • 这就是我李白

    这就是我李白

    这不是穿越文,穿越文单纯为了征稿而已。这就是李白的一生,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有据可考的。想看李白什么剑仙玄幻,出门右转。想了解一下能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能写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李白的人欢迎进来
  • 校园重生之最强女学生

    校园重生之最强女学生

    〖1V1爽文〗〖男主帝夜暝,女主月瑾夕〗 她是南区最强指挥官,全能兵王,代号S,因战友背叛,选择同归于尽。却意外重生,双系异能在手,天下我有。同学欺我?吊打;白莲花唱戏?找揍;未婚夫退婚?对不起,是我不要的你! 困难来袭?不好意思,我们各个身份不凡有实力,不怕你! 却独独撩了自己惹不起的男人,从此以后,他缠上她,护她,把她宠上天,她打人,他善后,强强联手虐渣渣! 看两人如何摩擦出强大的火花! 然而,某帝少占有欲强就算了,怎么还与沙发争风吃醋? 当自家女朋友身份暴露时,所有人倾倒式的着迷,某帝少,“你们走远点,别妨碍我求婚,还有那个被我媳妇抱着的小萝莉,自觉点,放开你的手。” 璃夏:哼!瑾夕永远是她家的。 在这里,小弟成群,红颜成帮,兄弟成队,团体携手随友谊同行,爆笑征服一切! 一起演绎绝代风华!
  •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想好好与这个世界相处,却总感孤独。想找个人好好的爱,却又怕被辜负。如果你遇到我,请一定不要走开,因为我怕来生,再无缘与你相见……此书所写,皆是关于深爱。一个人孤独的单恋,或者,两个人疼痛的相守。或许世间,永远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可让我们安放爱情。但历经伤痛,却还是可以微笑面对,那曾经被人辜负的一程时光,和深藏在心、不再回来的爱人。
  • 那一季

    那一季

    我终于明白了老婶,老婶这种人是一个骨子里头发丝里都有活跃细胞的人,她不甘于生活的平庸乏味,她是那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的人,她的变数实在太多太快,这种人太厉害也太可怕。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其实这样的女人还很多。从那一天起,我的老婶不再是我的老婶。没有人知道那一天我去了哪里,那一天我流了多少泪!我想我的老婶,想最初的老婶,想得发疯,想得心痛!我看着老婶,呜呜地哭了,我告诉她,我不想挣那么多的钱,只想放羊……
  • 我竟然重生成了山药

    我竟然重生成了山药

    当王岩在平行世界醒来时,彻底懵了.“我竟然重生成了铁棍山药!”不过这个世界,好奇怪啊。王岩对着身边的一群小弟们喊道:“土豆,青椒,茄子你们见了我得下跪,别以为你们号称“东北地三仙”,就真把自己当仙儿了。喂,榴莲精,离我远点,味忒大!椰子精,别再往我身上蹭了,你虽然化为人形后挺美的,我也确实喜欢“大”女人,可你是不是对我的审美有误解? 你上身长了四个bo涛xiong涌,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