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100000002

第2章

初明九會說經

爾時世尊。成正覺已。與諸菩薩七處九會。演說華嚴圓頓經典。九會說經者。初會菩提場。毗盧遮那如來。放齒光。眉閒光。普賢菩薩為會主。入毗盧遮遮如來。藏身三昧。說如來依正法。第二會。普光明殿。如來放兩足輪光。文殊為會主。說十信法。此會文殊不入三味。謂信未入位故。第三會。忉利天宮。如來放兩足指光。法慧菩薩為會主。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說十住法。第四會。夜摩天宮。如來放兩足趺光。功德林菩薩為會主。入菩薩善思惟三昧。說十行法。第五會。兜率陀天宮。如來放兩膝輪光。金剛幢菩薩為會主。入菩薩智光三昧。說十迴向法。第六會。他化自在天宮。如來放眉閒光。金剛藏菩薩為會主。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說十地法。第七會。重會普光明殿。如來為會主。放眉閒光。口光。自住剎那際三昧。說等妙覺法。第八會。三會普光明殿。普賢菩薩為會主。入佛華嚴三昧。說二千行門。此會佛不放光。表行依解發。依解光故。第九會。逝多林。如來善友為會主。放眉閒白毫光。自入師子頻申三昧。說果法界。

二明圍山結集

既說經已。必須結集。文殊師利。與阿難等。赴鐵圍山。結集法藏。部類品會中。有十類經。

一略本經。二下本經。三中本經。四上本經。五普眼經。六同說經。七異說經。八主伴經。九眷屬經。十圓滿經。略本經。即今所傳八十卷本。及舊譯六十卷。皆是十萬偈中之略。譯未盡故。下本經。謂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結集。此經收入龍宮。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經。有其三本。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誦得。流傳於世。故智度論。名此為不思議經。有十萬偈。梁攝論中。名百千經。西域記說遮拘盤國。有此具本。

三明天龍護藏

既結集已。如護眼目。龍宮忉利。守護秘藏。付法藏因緣經云。龍樹託生。初在南天竺國。出梵志種。大豪貴家。始生之時。在於樹下。繇龍成道。因號龍樹。少小聰哲。才學超世。本童子時。在於襁褓。聞諸梵志。誦四韋陀。其典淵博。有四萬偈。偈各滿足三十二字。皆即炤了。達其句味。弱冠馳名。擅步諸國。天文地理。星緯圖讖。及餘道術。無不綜練。結友三人。學術知非。即入山至一佛塔。捨離欲愛。出家為道。於九十日。誦閻浮提所有經論。皆悉通達。更求異典。都無得處。遂向雪山。見一比丘。以摩訶衍而授與之。讀誦愛樂。恭敬供養。雖達實義。未獲道證。辯才無盡。善能言論。外道異學。沙門義士。咸皆摧伏。請為師範。即便自謂一切智人。心生憍慢。甚大貢高。便欲往從瞿曇門入。爾時門神告龍樹曰。今汝智慧。猶如蚊虻。比於如來。非言能辯。無異螢火。齊輝日月。以須彌山。等葶藶子。我觀仁者。非一切智。云何欲從此門而入。聞是語已。赧然有愧。時有弟子。白龍樹言。師恒自謂一切智人。今來屈辱。為佛弟子。弟子之法。諮承於師。諮承不足。非一切智。於時龍樹。辭窮情屈。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途無量。佛經雖妙。句義未盡。我今宜可更敷演之。開悟後學。饒益眾生。作是念已。便欲為之立師教誡。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少不同。欲除眾情。示不受學。選擇良日。便欲成之。獨處靜室水精房中(下明入龍宮之緣)。大龍菩薩。愍其若此。即以神力。接入大海。至其宮殿。開七寶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與龍樹。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體得實利。龍知心念。而問之言。汝今看經。為徧未耶。龍樹答言。汝經無量。不可得盡。我所讀者。足滿十倍。過閻浮提。龍王語言(明天宮龍宮等處無不秘藏法寶)。忉利天上。釋提桓因。所有經典。過於此宮。百千萬倍。諸處比此。不可稱數。爾時龍樹。既得此經。豁然通達。善解一相。深入無生。法忍具足。龍知悟道。還送出宮。

四明龍樹誦出

敬法秘藏。不能廣被。必須誦出。普利羣機。纂靈記引真諦三藏。西域記說。龍樹別傳。亦說入龍宮見經之緣。廣如別記。然龍樹按七卷棱伽經。如來記云。大慧汝應知。善逝涅槃後。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閒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唐三藏西域記。亦說其行跡。

賢首華嚴傳云。依智度論。諸大乘經。多是文殊師利之所結集。此經則是文殊師利所集。佛初去世。賢聖隨隱。異道競興。乏大乘器。攝此經在海龍王宮。六百餘年。未能傳於世。龍樹菩薩入龍宮。因見此經淵府。誦之在心。遂出傳授。因茲流布。

疏序演義鈔云。是以菩薩搜秘於龍宮。大賢闡揚於東夏。明弘闡源繇。謂龍樹菩薩五百年外。方入龍宮。搜求得斯玄奧之典。事如別傳。及纂靈記。言大賢闡揚於東夏者。正取覺賢。兼餘大德。謂智嚴。法業。日照。實叉等。闡揚斯典。言於東夏者。謂葱嶺之東。地方數千里。謂之神州大夏。而上云是以者。繇上深妙。故搜之闡之。龍樹入於龍宮。廣見無數。徧誦此經者。以玄妙故。故智論名為大不思議經。而諸大德。皆見此經一文一句。竭海墨而莫盡。一偈一光。破地獄之劇苦。是以諸師。盡命弘傳耳。

五明流傳西域

經雖誦出。猶在西乾。五天竺等。遮拘盤國。按隋開皇三寶錄。其于闐東南二千餘里。有遮拘盤國。彼國君王。歷業相傳。敬重大乘。諸國名僧。入其境者。竝皆試練。若小乘學者。即遣而不留。摩訶衍人。請留供養。王宮內。有華嚴摩訶般若大集等經。並十偈萬。王躬受持。親執戶鑰。香花供養。種種莊嚴。懸諸幡彩。閒以時果。誘諸王子。使人禮拜。令其迴向。又此國東南。可二十里。有山甚險。其內置華嚴。大集方等。寶積棱伽。方廣。舍利弗陀羅尼。花聚陀羅尼。都薩羅藏摩訶般若大雲等經。凡一十二部。皆十萬偈。國法相承。傳寶守護。

六明法領請歸

經傳西域。未至此方。法領捐軀。請歸唐土。東晉有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捐軀求法。裹糧抗策。至拘盤國竭誠請禱。遂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賷來至此。即東晉朝所譯是也。然而龍樹具本。以從上昇(天竺流布)。法領半珠。遂行東土。聖凡證異。華梵音隔。修途阻絕。妙旨淪湑。落簡遺編。僅傳兼半。又按今于闐所進葢逾四萬偈。其晉經第一會所說華藏世界。文多闕略。取悟無繇。至八十卷。燦然可見。雖十萬之未全。已四萬之多具。即上略本經也。

七明覺賢初譯

大法請歸。華梵音隔。必須翻譯。方可誦持。傳譯感通云。晉義熈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此云覺賢。於揚州謝司空寺。翻梵本三萬六千頌。成晉經六十卷(三十四品八會)。沙門法業筆受。慧嚴慧觀潤色。謝司空寺者。即今潤州興嚴寺是。由興華嚴故。

佛度跋陀羅。此云覺賢。按纂靈記。本姓釋氏。迦維羅衛國人。甘露飯王之苗裔。賢三歲而孤。八歲喪母。為外氏所鞠。從祖鳩摩利。聞其聰敏。乃度為沙彌。同學一月誦習。賢乃一日當之。及受具戒。博覽羣經。多所綜達。少以禪律馳名。甞與同學僧伽達多。遊處積年。知其已證不還果。嘗願遊方以弘至化。會秦沙門智嚴。至罽賓國。問彼國僧。誰可流化東土。咸云賢可。賢本受禪業於佛大仙。佛大仙時亦在罽賓國。知嚴求人東化。亦謂嚴曰。可以振維僧徒。宣授正法。即賢其人也。嚴即披誠至請。賢遂默而許焉。於是辭師東邁。涉路三載。寒暑備受。艱危罄盡。或層巖四合。鳥道躋雲。或連氷千里。風行雪臥。每清暉啟曙。即潛伏幽林。皓月良宵。乃奔波永路。飛梯架逈。捫索憑虗。危懼日尋。資糧時絕。至於交趾。漸達夷途。附舶海行。備經危險。方達青州東萊郡。聞羅什在長安。欣然而詣。後遊東晉。至安帝義熈十四年。吳郡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請譯此經。別造淨室。其年三月十日起首。賢乃手執梵文。共沙門法業慧嚴等。百有餘人。於道場寺翻譯。指文會理。通言適妙。故道場寺。猶有華嚴堂焉。永嘉六年卒。時春秋七十有一。手屈三指。明得阿那含果。餘廣如傳。業公未詳氏族。風格秀整。學無常師。徧閱羣教。每以為未能探微照極。常怏然不足。後遇覺賢。請譯華嚴。籌諮義理。數歲之後。廓然有所通悟。顧其友人曰。聖教司南。於是乎在。遂敷弘幽旨。鬱為宗首。著旨歸兩卷。流行於世。今不見本者。以希聲初啟。未遑曲盡。時月淹久。故多廢替。慧嚴慧觀。即什公八俊之二。筆格高簡。經論深博。備於僧史。謝司空寺者。即道場寺。從檀越呼之。嚴觀並此寺僧。言今潤州者。晉時稱南揚州。其境則濶。今分出為潤州耳。

八明喜學重翻

經雖翻譯。猶未大全。增益九千。燦然完備。唐證聖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此云喜學。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合成唐本八十卷(三十九品。九會)。大德義淨三藏。弘景禪師。圓測法師。神英法師。法寶法師。賢首法師等同譯。復禮法師綴文。

則天經序云。緬維奧義。譯在晉朝。時踰六代。年將四百。然圓一部之典。纔獲三萬餘言。惟啟半珠。未窺全寶。朕聞其梵本。先在于闐國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覩百千之妙頌。乃披十萬之正文。

九明正彰感應

翻譯既成。貴須流布。特彰感應。勸誦書持。傳通感應云。自晉譯微言。則雙童現瑞。唐翻至教。則甘露呈祥。冥衛昭然。親紆御筆。論成西域。則地震光流。志徹清涼。則感通玄悟。其書寫則經輝五色。楮香四達。冬葵發艶。瑞鳥銜花。讀誦則渺然履空。煥若臨鏡。每含舍利。適會神僧。涌地現金色之身。昇天止修羅之陣。觀行則無生入證。偈讚排空。海神聽而時雨滂沱。天童迎而大水瀰漫。講說則華梵通韻。人天共遵。洪水斷流。神光入宇。良以一文之妙。攝義無遺。故一偈之功。能破地獄。盥掌之水。尚拯生靈。故讀誦思修。功齊種智。宿生何幸。感遇斯文。其事跡昭彰。備於傳記。

(上標列感應。下別釋感應)。

同类推荐
  • Four Poems

    Fou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帝七书

    上清帝七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根树词注解

    无根树词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清敬闍黎归浙西

    送清敬闍黎归浙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在游戏里修了个仙

    在游戏里修了个仙

    陈有道打开电脑,登录一款无人知晓的修仙游戏,这里没有一刀999,也没有装备神兵满地捡,只有一个真实的修仙大世界。千般大道,万千神通,无穷法术,我陈有道只问一句,可打怪获得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国际大贩婴

    国际大贩婴

    一九九二年七月,一个黑色的日子。这一天,无论对于国际刑警组织还是国际黑社会组织都将在各自的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上午10时,国际刑警总部(ICPO)向全球发出编号为IA—1102号的“红卡通报”。其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各国国家中心局及港、澳、台等国际刑警支局于同一时间接收到了标有“绝密”字样的红色文件。案由为:追查。
  • 我穿成了男人

    我穿成了男人

    21世纪的新时代女性欧阳朵穿越到古代,悲剧的是竟然到了一个男人的躯体里!此男人名叫房适才,患有一种奇怪的病,得病的原因却是因为上一代的恩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须发门

    须发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扛只学霸带回家

    扛只学霸带回家

    安爷扪心自问,自己长得俊俏,成绩又好,关键是打游戏还拽,可是自家小姑娘为什么偏偏不喜欢自己呢?某天,他摇身大尾巴狼,将人小姑娘抵在墙角,俯身垂头,尾音绕梁。“牵一次手,回答一个问题。”“抱一次,回答两个。”“亲一次,命都给你。”
  • 地理辨惑

    地理辨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恒仙王

    永恒仙王

    一代仙王萧风被人陷害重生修真界,从微末崛起,一路杀回仙界.................
  • 西游浮世绘

    西游浮世绘

    作者用最生活化的笔触,再现了唐僧师徒驾驭官场游戏规则、运用丰富的管理经验、施展深邃的计谋智慧,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进取,最后功成名就的感人画面。漫画式的大写意,跳跃式的非线性思维,都适合我们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旨在茶余饭后,冀博读者诸君粲然一笑的同时,使之有所感悟和启迪,可资成功人生以借鉴。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