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1600000035

第35章

天地人,一气相贯注者也。但天地无为,而为之机在乎人,所以人与天地号为三才,而人又为天地之主也。古人每见天地变幻,星辰异常,不归咎于天之所为,而归咎于人事之感召。故齐有彗星而知警,以后仍然无事;晋有石言而忽略,以后遂成杀劫。此古来回人心以转天心,事之可凭可据者也。故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于人心之顺逆,观天心之从违。”此言洵不诬也。否则,不自回心以挽天意,而概诿诸气数之适然,未有不亡身灭家者。噫!若果气数之逢一定不易,生于中者,尽可如泥塑木雕,毫不须自谋身家矣。古今来有如是之事乎?吾知天定胜人,人定亦可胜天。旋乾转坤之为在人,自强不息而已矣。目今天气晴红已经数月之久,不见甘霖之降,此岂天为之乎?殆人为之也。《书》言休征咎征概属人事之默召,古圣人岂有欺人之语哉?足见天无心,以人之心为心;天无为,以人之为为为,其权总在乎人,不必上希乎苍苍之天也明矣。然合之则三千大千世界共一天,分之则蠢灵民物各一天。俗云:“各人头上一重天。”天者何?即理也,即吾心之主宰此理者也。我能时时了照,主宰吾固有之天,即是生生不息,内之则神恬气静,四大皆守;外之则甘雨和风,一时迭降。此不易之道也。吾见生等,近见天气亢阳,回念身家,几有愀然不安之意。噫!如此设想,想何益焉?夫既以其权归诸天,则天主宰其间,斯人不能为力。虽然,亦不得诿之天,而漫不经心也。果能修德于身,未有不自全其天而为天所厌弃者,足征人各一天,天不在外而在内也。生等明得此旨,自然素位而行,无入不得也。吾上年为生等示大道在兹,即天命在兹,虽有种种劫难,能奈人何,不能奈天何,但须各自默验,我之天果常在当中否?若在当中,一切外侮不须虑矣。如不在中,莫说大劫临头、燊有凶灾,就是太平盛世,未有不罹于凶咎者。此可见顺理则吉,从欲则凶,只在各人自奋自勉,自办前程,又何论大劫之有无耶?生等属知道者,而今业已见道若此,体道奉道若此,只管平平常常度去,晴也由他,雨也由他,惟有一点虚灵之性、觉照之心,时时涵养之而保护之,即是修德回天大妙法。夫以天与人同此一气者也,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如谷应声,如月照影,自然感召,不必有心为之,而自能格天者矣。否则,不惟忧之无益,反将此心三分四裂,私伪杂起,始与天相悬绝,而天愈无由回也。故曰:“感之而有以感,则必不能相孚;感之而无以感,适乃与天为一。”若在他人,吾不敢说此上乘格天之法,而在生等业已升堂,深得个中三昧,吾故以此道教之修也,即以此道教之格天,圣道王功合而为一也。

十八

圣凡原无他异,只是圣人尘情不染,即空洞了灵,以成圣座;凡人尘情常著,即生死系缚,以坏真心,故曰同源共流,大相悬远。即如伏羲一画开天之后,至人借此一觉,以返本还原,归于静定海中;凡人因此一觉,以生心起事,入于沉沦狱底。生等已明玄关,认得一觉,从此一觉之后不容再觉。举凡一切事物来前,不必另寻意见,惟听我一觉之真,是非善恶平常应去,自然头头是道,无处不是中和,无物不归化育。此王霸之分,有为无为之别。孟子谓:“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此是何等境界,何等襟怀!而要不过一觉之积累而成也。生等勿疑吾大道真传别有妙谛,但从此一觉一动,将神气合而为一,还丹在此,成仙证圣在此,赞天地之化育、参造化之经纶,亦无不在此。《书》曰:“一人元良,万国以贞。”其信然欤?虽然一人甚微也,何以使万姓生灵尽入帡幪之内,咸沾雨露之恩哉?以迹而论,荒渺不足信也。岂知我能尽己之性,即是尽人物之性,能尽人物之性,即是赞参天地经纶造化之旨。朱子谓“吾心即天心,吾气即天气。”诚见此天人一贯、物我同源之道,形动于此,影照于彼,无有或爽也。上年每逢干旱水溢,与一切不虞之患,常以此理示之。夫道之所在,即天之所在,道之发皇,即天之春风流行。焉有斯文在兹,而犹令其室家啼饥号寒、受穷遭厄者乎?无是理也。况斯文在兹,天心默契,即一乡一邑,鸟兽草木,幽明人鬼,亦无不包涵遍覆,尽得托荫受生。生等亦能了照否耶?只怕认道不真,信道不笃,自小其器局,褊其心性,是以神气间隔,无由得感孚之妙也。苟能明心见性,一真自如,天地定位,人鬼咸安矣。由此日充月盛,神与气融,气与神洽,即太和在抱,四时皆春,生生不已,化化无穷焉。总之,心能打扫干净,不令放纵逐物,则性即天性,命即天命。倘到自然境界,则我即天,天即我,不但如此,且我能包罗乎天地,化育乎天地,我不受天地鼓铸,天地反赖我栽培矣。孔子云:“知我其天”,岂在苍苍之表、漠漠之外耶?殆一内省间,而即通其微矣。

十九

昨闻生讲论工夫,我亦为之感触,而有开发之机。生言主宰在我,须常常把持,不可一息放过。此语直贯古今圣贤、天地人物之学。无论为圣为凡,皆少不得这个主宰。若无主宰,则颓然一物,必散漫而无存矣。圣人一生别无工夫,即到真空地位,此理此气自然真机流行、流通无间,犹必有个主宰存而不失方可。故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念者何?即主宰也。一息稍放,即无主宰。无主宰,即流于人欲之伪而不觉。所以圣人犹必以罔念为戒。生等知此身此心要有主宰,日夜间,无论有为无为,处静处动,总总一了照心常常知觉,即有主宰矣。吾见某生事物牵缠,精神疲惫,皆由心无主宰,为外边事物所困,是以千头万绪、千感万应,因之阻塞其真机、劳扰其志气,是以为事所役所苦,直至精竭神疲如此。若能收拾此心此气不令昏怠,常常提撕唤醒,有个主宰,以之严密管摄,不许此心一息游移,一念放荡,不许此气一息荒怠,一念孱弱。如此有主,自然无欲,无欲则此心圆明洞达,了无一物而虚,虚则无论事物之繁冗,皆有主而不乱,可以顺应无差。到得顺应无差,内无愧怍,外无艰难,此气不长长浩然直贯两大者乎?且人无欲而静,不但静能静,即动亦能静。夫以无欲之心犹如明镜高悬,物来自照,虽时来时去,层出不穷,而其中湛寂光明之体自然常存。此可见有主于中之义矣。生等知得有主于中,自然无私无欲,以之应天下事,虽百感而不扰,纵千虑而不烦,以其纯任乎天,不参以人也。生等务于主宰二字加意焉可。

二十

圣门一贯之道也,何道也?即吾所示玄关一窍是也。若离此一窍,即是旁门。夫以人之生也,生于此一气,人之死也,死于此一气。究之人身虽灭,此气不灭。未有天地之前,此气自若;既有天地之后,此气依然。人未生,而此气在于虚空;人既生,而此气畀于人身。诚能了悟此气,真有天地非大,吾身非小,生有何荣,死有何辱境况。无奈世人不闻真诀,日夜营营逐逐,总于声色货利、富贵荣华之途是恋。又谁知因几十年之尘缘,害却千万年不坏之真身也。人可不自省乎?若必如文帝十七世而始得,斯亦已矣,只在辛苦两三载,即可快乐几千年,又何惮而不为哉?闻而不炼,真是愚夫,甘自陷于泥涂而不思跳出也。虽然,跳出之法岂有他哉?只在此一窍而已矣。又岂必几十百年哉?只在顷刻之间而已矣。或谓尔弟子已数年于兹,如今始有闻者,先生何谈之易易耶?不知积功累行与积精累气,须在平日慢慢操持,若了悟之机,只在一时也。果能一丝不挂,万缘齐消,此一刻中,未必无所得焉。无如后之修士鲜有此般真志气、大力量耳。如能一朝脱然,自能一旦豁然。故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此顿法也,如此之勇猛精进者最少。下此循序渐进,日充月盛,忽然醒悟,即入大乘,此渐法也。无奈人自有生后,无一个不染红尘、不是破体。所以吾道教人,教先断除尘缘,填补精气,子精固,然后神火一煅,方得元气发生,玄关现象。了悟此个玄关,始知吾之生而入世也,非此窍无由来;吾之化而出世也,非此窍无由往,得之则生,失之则死,理有必然者。学道人只要凝神壹志,常将此气收于虚无窟子之中,生固生,死亦生也。夫以此虚灵长存而不昧,纵脱却幻化之身,而我依然如生。若使失却此气,虽血肉之躯独存,终日昏昏罔罔,无可奈何,求生不得,欲死不能,故虽生而犹死,且不如凡人之竟死也。此可见玄关之妙,非同人间势力只可守之数十年,又非若势力之有患得患失,百忧虑心,万事劳形也。生等了悟到此,再加涵养之工,随时操存,不要间断,即可证无上涅槃。然操存之法,始而不入静中,不能了照收持,如今工夫已久,还要在应事接物时,处烦处变时,略用些儿意思照管,即如静中修持一般。果然能常常收摄,其得力更胜于静中万万倍也。如此动静交养,本末无遗,一任错杂纷纭,而主人自不乱,此即仁熟义精之候也。岂有他哉?不过于玄关动时,要乘得此机、不失其候,以前要涵养此机,毋忘于心;以后要操持此机,不许走作,久久纯熟,自然不思而勉而从容中道也。但玄液玄关,要凡息停,真息见,方得现象。若到胎息停,六脉俱尽,则玄关窍开更有不同。非玄关有二也,只是气质之性净与未净之分耳。吾引孟子乍见孺子入井,恻隐之端发动,此是性阳生。若混混沌沌中,一触而动,此是命阳生。必如今日所示,乃是性命合一之旨。何也?以其虚而灵也。当其寂然不动之中,而虚灵之性常在。何以见之?以其未开之前,了照此中,一无所有,而实有清明广大之机,此所以养虚灵于未动之先也。及其感而遂通,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在己亦不知也,此虚灵亦常存也。要有此番涵养操持,性命始得合一。且凝神即性,调息即命,有动有觉,为命为气,而无动无觉,即性即神。此个玄关,不在动静,而在动静之间,方是真正玄关,随时皆有,特患人不细心讨探耳。诸子诸子,著意著意,于此切勿忽略焉。

二十一

炼丹琐事,自古圣贤千经万典说不尽金丹妙蕴,而其的的真宗,只须一言可尽。昔人云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义。夫以天地未开之前一元真气主宰于一理之中,古人无可名而名之曰无极;然而宇宙间生生化化、有形无形、有声无声之物类,无不包括于其中,又名之曰太极。此实为天下万事万物之大根本、大枢纽也。所以动而生物,则为阳;静而归根,则为阴。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之间,为天地人之最玄最妙者也。修道人欲修大道、炼金丹,又岂可离此无极太极之理、阴阳动静之气,而能有成耶?学者必识得此理此气,返之于身心日用之间,而后有道可修,有丹可炼也。吕祖云:“未采药,立匡廓,交合之时用橐籥”二语,实为金丹之本。盖药物未生,此时须如天地未分、鸿濛未判之初,浑浑沦沦,混混沌沌,无可见为阴,又无可名为阳,此殆无极之极,不神之神者也。我于此将此心安放在虚无窟子,若有知,若无知,若有想,若无想。孔子云“君子坦坦荡荡”者,其殆是欤?此时虽无阴阳理气,然此理此气,为阴为阳,皆蕴蓄于其内。及乎一感而动,则阳生矣。迨至动极而静,阴又从此生焉。此阴阳之大端有如此者。学道人果能于鸿鸿濛濛、杳无朕兆之时,似有似无,如痴如醉,寂寂无踪之内,有惺惺不昧之情,此即无极而太极,理气混合为一之际也,此玄关也。至忽焉有知有觉,此玄关开时,即如天地初辟一般。天地辟,而万物丛生;人身开,而毛窍毕露。此一觉也,诚为万劫之主宰欤?生识得此旨,金丹之道过半矣。

二十二

同类推荐
  • 克斋集摘

    克斋集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洞法服科戒文

    三洞法服科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晓望华清宫

    晓望华清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阴城守后纪

    江阴城守后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ated Son

    The Hated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开国功贼2:柳絮词

    开国功贼2:柳絮词

    程名振历尽艰辛后终于回到馆陶,本以为还可以找县令兑现当初的承诺,不料却被县令以通匪的罪名关入了死牢。在死牢里,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必须死,心中对人世间一切都感到绝望。乡勇们听闻程名振蒙冤,愤愤不平。张金称趁机来攻,馆陶县沦入匪首。攻下馆陶县后,张金称对城里的官吏、富豪大开杀戒,只有周宁等少数人被程名振救下。程名振再次进入巨鹿泽,成为新任九当家,并与杜鹃结为连理。新婚之夜,周宁趁人不注意,将毒药倒入了程名振和杜鹃的合衾酒中。
  • 重生之追夫攻略

    重生之追夫攻略

    上一世林舒眼瞎,错把渣男当良人,赔上了母族,送他上帝位。到头来,却被赵亚青这个渣男后宫里的女人下药害死。重活一世林舒要好好保护亲人,补偿上辈子亏欠的韩洛隽,远离渣男。却没想到,这补偿韩洛隽的难度也太大了。而渣男赵亚青,林舒原本不想再理会他,只未料,却让她一步步发现了他所做的事。让林舒起了整死他的狠心。
  • 爸爸爸

    爸爸爸

    《爸爸爸》为韩少功中短篇小说精读,也是他创作三十余年的名篇汇粹。其小说中鲜活的人物、奇幻的情节、历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问。多种元素构成了他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韩少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寓言、象征等艺术手段,重新复活了神秘瑰奇的楚文化,使文本涂抹上浪漫谲异的色彩,重新展开了神境与人间的对话。
  • 魔天下

    魔天下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可信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只有拥有令人畏惧的力量方才能拥有一切……强者拥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这是唯一不变的生存法则!
  •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一入候门深似海,宫廷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神秘,又令人不禁神往的地方。本书简述外戚与宦官、皇后与嫔妃、嫡子与庶子等各种势力之间残酷斗争的描述,把宫廷中的残忍、血腥,皇帝的风光、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魔化版地球

    魔化版地球

    魔法位面与地球位面联通之后,奇异的能量倾泻进来,地球进入大灾变时代。在奇异能量的影响下,动植物变异了,人类也变异了。有些人可以拳碎大石,被称之为武者;有些人可以操纵水火,被称之为法师。一位在魔法位面混迹了百多年的传奇法师愕然发现,自己又穿回了地球,变成了魔武实验高中的一名学生……
  •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1Q84 BOOK 3:10月-12月

    1Q84 BOOK 3:10月-12月

    一部绝爱之书、时代之书、命运之书!在1984年,他们连相遇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一面思念着对方,一面孤独地远去。在1Q84年,他们却决定拯救彼此……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已置身于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并顺应1Q84的规则。“《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
  • (大唐荣耀原著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大唐荣耀原著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沈珍珠出身名门,被选为广平王李俶之妃,生下长子唐德宗李适,后被李适追封为睿真皇后。她只是一介江南女子,内心善良,心存社稷,与人为善,在安史之乱时只愿留在长安与百姓共同进退,为长安百姓所尊重。离散之中虽有大将默延啜对其追求,但仍坚守对李俶的爱。唐朝收复长安后,流散之人不得入宫,但李俶一心要接珍珠回来,珍珠以李俶太子前程为重,重回民间,后李俶多处寻找,珍珠始终不愿入宫,只愿成全李俶。一程烟水,万重羁绊,沈珍珠柔情千斛,情归何处?同名电视剧《大唐荣耀》正在北京卫视、安徽卫视热播,腾讯视频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