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8000000015

第15章 “山西王”阎锡山的最后日子(2)

“代总统”李宗仁以及“国民政府”逃往广州,阎锡山也从上海前往广州。这时,只做了3个月的“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何应钦应付不了乱局,宣布辞职。受“代总统”李宗仁之聘请,1949年6月13日,阎锡山在广州宣誓就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他的组阁成员有“行政院副院长”朱家骅、“内政部长”李汉魂、“财政部长”徐堪、“经济部长”刘航琛、“教育部长”杭立武等。阎锡山发表了施政演讲“新内阁的施政总目标就是要扭转时局。政治上要转乱为治,转危为安;军事上要转败为胜,转守为攻;经济上要改革货币,抑制物价,安定国民生活。政府机关要整饬吏治,提高威信,提倡廉洁奉公,勤俭节约。”

阎锡山明知这个“国民政府”已经朝不保夕,却仍然说出狠话:“不惜一切牺牲,不顾一切障碍,勇往直前”。

当时的“总统府”与“行政院”都设在广州维新北路的兰园宾馆。李宗仁住北楼,阎锡住南楼。

刚刚走马上任的阎锡山,使尽浑身招数,对付危局。

身为“行政院长”的他,面对财经困局,“金圆券”急剧贬值,提出以“银圆券”取代“金圆券”,挽救颓势。

身兼“国防部长”的他制订《扭转时局方案》和《反共救国实施方案》,决心与中共作最后一拼。

然而国民党的那个“国民政府”,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1949年6月24日阎锡山在日记中写道:

到穗以来,始知国事日非,由于党内有派系争,有小组织争,有地域争。地域有南北争、西北争、东北争、东南争。争起来无理的说人坏,有理的说己好。不说事怎样做,只说人怎样用……

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的阎锡山,与“代总统”李宗仁商议,只有请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出山,才能应付乱局。为此他们曾经共同致电蒋介石,而蒋介石却只愿在幕后指挥,让李宗仁与阎锡山在第一线抵挡。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广州。“代总统”李宗仁宣布“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办公。阎锡山率“行政院”阁僚逃往重庆。在抗战期间重庆曾经是“陪都”,国民党打算以重庆为核心、以西南为依托苟延残喘。

10月14日,广州城头插上五星红旗。

毛泽东命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大军进军四川,逼近重庆。11月2日,“代总统”李宗仁自称患病,离开重庆,回到桂林老家养病去了。重庆只剩“行政院院长”阎锡山唱独角戏。阎锡山自知独力难撑局面,接连电催正在台湾的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来渝主持大局。

11月14日,蒋介石从台北飞抵重庆。此时的蒋介石仍处于“下野”状态,没有恢复“总统”名分。蒋介石下了飞机,就给“代总统”李宗仁发电报,要他速来重庆“共商全局”。李宗仁却不来重庆,反而经南宁飞往香港,住进了太和医院,发表声明称:“治病期间,军政事宜,由阎院长负责。”

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下山城重庆,阎锡山率“行政院”阁僚随蒋介石迁往成都。

12月7日,蒋介石眼看形势越来越不妙,终于在成都发出了这样的电报:

命令政府迁设台北,并在西昌设大本营,统率陆海空军,在大陆作战。此令

蒋中正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二月七日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翌日——1949年12月8日,阎锡山率“行政院副院长”朱家骅、“总统府秘书长”邱昌渭等人,从成都迁来台北。从此阎锡山永远离开了中国大陆。

阎锡山在到达台北的当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国民政府”自即日起迁移台北办公。

12月10日,蒋介石乘坐中美号专机,也从成都的凤凰山机场起飞,对中国大陆投下最后一瞥,飞往台北。

阎锡山拱手向蒋介石交权

阎锡山来到台湾之后,“总统”蒋介石虽然也来到台湾,但是他已经“下野”,而“副总统”李宗仁则从香港去了美国做寓公。按照“国民大会”通过的“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缺位的时候,应由“行政院长”代行其职权。因此阎锡山一度成为“代理总统”。

刚到台湾,阎锡山曾经对国民党在大陆的惨败多有批评,也曾多次抨击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可是蒋介石岂容阎锡山成为台湾“第一号人物”?蒋介石岂能让阎锡山说三道四?

1950年元旦刚过,蒋介石这位国民党总裁就把“行政院长”阎锡山叫到办公室,说是商议“行政院”阁员的改组,亦即各“部长”的调整。

蒋介石借此安插自己的人马担任各“部长”,而且削去阎锡山的兼职——“国防部部长”,改由蒋介石嫡系、“参谋总长”顾祝同兼任“国防部部长”。这表明阎锡山被剥夺兵权。蒋介石名义上说是跟阎锡山商议,实际上是蒋介石说了算。阎锡山明白,台湾不是山西,他在台湾没有根基,只能唯蒋介石之命是从。

不过,蒋介石以一个党的总裁去“领导”一个“行政院长”,于理于法都是不通的,尽管阎锡山口口声声表示“服从”。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终于宣布在台北正式复职,亦即复“总统”之职。在蒋介石重新披上龙袍之际,阎锡山向蒋介石递上辞呈,请求辞去“行政院长”之职。

蒋介石本来就打算撤换阎锡山,如今阎锡山主动请辞,真是求之不得。不过,戏还得要演。于是乎,蒋介石在复“总统”之职的翌日,亲自来到阎锡山的办公室,再三表达“挽留”之意。

蒋介石“挽留”是假,阎锡山请辞是真。阎锡山又一次表达,台湾人才济济,贤能众多,他才疏学浅,不堪重任。

戏演到这种地步,也就差不多了。3月6日,蒋介石主持国民党中央常委临时会议,批准了阎锡山的辞呈,决定由陈诚继任“行政院长”。

就这样,阎锡山当了9个月的“行政院长”,下台了。对于阎锡山来说,“行政院长”是他一生中的最高职务。虽然他当“行政院长”不过9个月,但毕竟是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之后的首任“行政院长”。此后,尽管阎锡山在台湾只挂了“总统府资政”以及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这么两个虚衔,但是人们对于他的称呼一直是“阎院长”。

有人曾经问阎锡山,你从“行政院院长”这样的“大官”位置上退下来,起码也应该向蒋介石要个像样的官位。阎锡山苦笑道:“力凭理壮,理凭力伸。”言外之意是说,眼下他在台湾已经没有实力,人家要是不主动给他什么,他是不会求人赏赐什么的。

阎锡山从呼风唤雨、手握重兵的“山西土皇帝”,变成无职无权、无兵无卒的闲人一个——当然,作为前“行政院院长”,作为陆军一级上将,即便是赋闲,也还有30名警卫人员保卫他的安全,另外有1个连的宪兵负责外勤。

阎锡山可谓急流勇退,也可谓无可奈何。不管怎么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阎锡山算得上是一个识时务者,是一个明白人。

阎锡山拱手向蒋介石交权,是因为他并非蒋介石嫡系,他与蒋介石之间有过“说不清,理还乱”的历史积怨。其中的“高潮戏”是1930年的“蒋冯阎大战”。当时,蒋介石羽翼未丰,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并列为中国四大军阀。蒋介石视阎锡山为眼中钉,1930年1月3日趁阎锡山赴郑州指挥作战,蒋介石密令河南省主席韩复榘相机捕阎。不料这一高度机密的电话,被阎锡山部下窃听,阎锡山急忙化装逃出郑州,回到老窝太原。此后,阎锡山誓除蒋介石,双方剑拔弩张。阎锡山还联合冯玉祥、李宗仁共同倒蒋。

1930年3月14日,原第二、三、四集团军将领57人,通电全国,拥护阎锡山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出兵讨蒋。

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分别宣誓就职。阎锡山在就职通电中,斥责蒋介石把国民党变为“一人之化身,专制独裁,为所欲为”,致使“党不党,政不政,国不国,民不聊生”,“犹复迫我以武力,助其铲除异己”。阎锡山宣称,自己不得已“应军民之请求”,以战争手段重建党国。

这时,阎锡山作为陆海空军总司令,红极一时。1930年5月19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把阎锡山作为封面人物,足见当时阎锡山之不可一世。

蒋介石把持的“国民政府”则针锋相对,宣布撤除阎锡山所有职务,并“通令缉捕”。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中常会则决定永远开除阎锡山的党籍。

阎锡山以牙还牙,在1930年8月联合冯玉祥在北平另组“国民政府”,阎锡山自任“国民政府”主席。

以阎锡山、冯玉祥为一方,以蒋介石为另一方,进行了“蒋冯阎大战”。最初,蒋介石差一点在柳河车站被冯玉祥部队俘虏。

然而张学良在沈阳通电拥护蒋介石,出兵进山海关,使蒋介石声势大振。这场军阀混战最后以阎锡山、冯玉祥战败告终。陆海空军总司令阎锡山于1930年10月15日宣布下野。12月阎锡山潜往大连,保住一命。1931年8月5日,乘飞机潜回山西大同,回到山西五台山隐居,然后趁着1931年的“9·18事变”全国掀起抗日高潮,阎锡山复出。蒋介石表示要与阎锡山联手抗日,1932年2月20日任命阎锡山为太原绥靖主任。阎锡山赶紧拍蒋介石的马屁,致电蒋介石:“锡山向来追随钧座,受国家之优遇,亦当追随钧座,赴国家之危难。中央为保全国土而忍辱,锡山愿与钧座分祸;如为发扬民族精神而奋斗,愿随钧座牺牲。”

有过如此“精彩”的恩恩怨怨,到了台湾,阎锡山在蒋介石面前更要摆出一副“追随钧座”的样子,生怕得罪蒋介石,因此主动请辞“行政院院长”之职。

阎锡山在卸任“行政院长”之后,迁往台北城东南的丽水街一幢日式别墅居住。那一带原本是“高等日本人”的居住区,有很多幢日式别墅,原本叫“富田町”、“古亭町”、“龙安坡”。台湾光复之后,用浙江南部的城市命名那里的街道,诸如温州街、泰顺街、丽水街、青田街、云和街、龙泉街等。阎锡山家的对面邻居是当时的上将彭孟缉。

阎锡山为了避免惹是生非,深居简出,杜门谢客,但是毕竟他曾经是“党国元老”,客人还是不请自来。阎锡山“谨言慎行”,不问政治。他也托病几乎不出席各种会议,因为他知道凡是出席会议必定要发言,凡是发言就很容易“触雷”,所以这“两个凡是”是万万使不得的。

为了更加彻底远离政治漩涡,阎锡山有两种选择:

第一选择就是李宗仁道路。李宗仁躲到美国去,远离蒋介石的淫威。阎锡山的儿子在美国,所以阎锡山倘若以探亲的名义去美国,可以一去不复返。阎锡山在日本也有许多亲友,他也可以前往日本安度晚年。重要的的是,阎锡山在逃离大陆时,携带了相当数量的黄金,供他和家人在国外生活绰绰有余。

然而当阎锡山向蒋介石试探口风的时候,蒋介石说,还是在台湾好呀,何必到国外去呢?

蒋介石此言,使阎锡山的出国之梦破碎。阎锡山知道,蒋介石是轻易不会把自己昔日的政敌放走的。

摆在阎锡山面前的,只有第二选择,那就是找一个远离台北市中心的荒僻之处躲起来。

于是,阎锡山四处踏访,想寻觅一个在台湾的安全住处。

建在荒山僻岭的阎锡山居所

山西多山。阎锡山从小就在五台山长大,他喜欢山。他看中了台北的阳明山。

阳明山是台湾达官富贾的别墅区所在地,是避暑圣地。可是阎锡山在阳明山踏勘,眼光却与众不同。阎锡山居然看中了阳明山里的菁山。

菁山原本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打算兴建的一个农场,欲建而未建。这里非常偏僻,交通极其不便。在当时,要沿着一条砂石铺成的小路步行30分钟,才能到达阳明山公路,然后乘车进台北市区。菁山野草丛生,没有人烟,没有电灯、电话、自来水,只有四处奔窜的野兔。

阎锡山在菁山建造了草屋(其实是简易木板房),取名“菁山草庐”。他在台北市区的丽水街日式别墅只住了5个月,便于1950年8月迁往“菁山草庐”。他的秘书、司机、厨师、负责保卫安全的30名警卫人员以及1个连的宪兵,也随他迁往菁山,同样一律住简易木板房。那30名警卫人员来到这荒郊野外,并无怨言,因为这些警卫人员大都是山西人。阎锡山跟蒋介石一样,重用同乡。只不过当时的宪兵部队大都是广东人,颇有怨言,他们无法理解“阎院长”放着豪华的日式别墅不住,却要到这偏僻山区过“原始生活”。好在阎锡山手头宽裕,给他们加点额外津贴,也就把怨言平息下去。

阎锡山这“山西王”没有领教过台湾台风的厉害。“菁山草庐”那些简易木板房的屋顶,在台风中整个被掀掉,风雨直灌屋里,警卫和宪兵们叫苦不迭。

当时只建简易木板房,是因为他太“乐观”,以为很快就可以“反攻大陆”,重回山西。可是严峻的形势使他明白“反攻大陆”谈何容易,而且台湾的台风接二连三,使阎锡山终于下决心在菁山建造永久性居所。

阎锡山此人确实与众不同。他居然异想天开,要在阳明山建造窑洞作为永久性居所!他的山西老家到处是山,到处是窑洞。窑洞不仅无惧于台风,而且能够抵挡炮弹、炸弹,更何况冬暖夏凉。

然而台湾没有会建造窑洞的工匠,因为台湾虽然多山,却没有一孔窑洞,当然也就没有会挖窑洞的工匠。阎锡山向当地人询问,为何台湾无窑洞?答曰:“台湾土地潮湿,不适合挖窑洞。倘若挖窑洞,势必洞里整天滴滴答答滴水,地上也满是泥水。再说,台湾多地震,住在窑洞里不安全。”

同类推荐
  • 丁道尔的故事

    丁道尔的故事

    威廉·丁道尔是16世纪英国翻译家,他的工作给暮气沉沉的中世纪生活敲响了丧钟,也正因如此,他遭到了旧势力的疯狂迫害,英勇献身。本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他本人貌不惊人,过着平淡的生活,但他在逆境之下坚持理想,献身于人民思想解放的事业,毫不妥协,宁死不屈。在危险重重的流亡之中,他从一地逃到另一地,其间始终不忘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笔耕不辍,树立了一道不朽的丰碑。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蒋介石从政以来,对手强敌环伺身边,如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斗争因何而起,斗争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秘辛,本书通过一手史料,向您独家揭秘。
  • 马化腾传

    马化腾传

    他是“QQ之父”,他也是“山寨教父”。精于模仿加适度创新,成就了马化腾网络帝国的商业奇迹。打工族如何华丽转身成功创业?马化腾给出了一个近乎标准的答案。阅读马化腾,更能学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智慧。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热门推荐
  • oh,我的守护天神

    oh,我的守护天神

    在娱乐圈努力打拼的小透明顾浅浅,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死!而且死后居然还重生了!可重生后的世界,却完全与她先前的认知不同。虽然她的人生理想没有改变,依旧是为了影后桂冠而奋斗,可与此同时,她还要与隐藏在人类世界中的各种怪物事件斗智斗勇。虽然生活很艰辛,但顾浅浅励志要努力向前!加油吧!美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通过一节节生动有趣的心灵瑜伽课,帮助18岁后的读者明白活在当下,必须掌握的人生道理,从而实现彻底的觉醒。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找回内心的平静,找到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情绪,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本适应当下生活,不可多得的心理自助、个人修养读本。
  • 只祈求一场安睡

    只祈求一场安睡

    我吉良......梦园之主——白渊。只想过平凡无奇的生活,随便做点养家糊口的小买卖
  • 跨越千年禁忌曲

    跨越千年禁忌曲

    他等她千年,入轮回,历炼狱,只为她!一朝洛璃的金手指小蚕蛹破茧成蝶,离“他”而去。洛璃的人生从高峰期跌落谷底,重重危险迎接着“他”。各种鬼,一听说洛璃灵魂师消失了蛊惑眼,便报仇雪恨!谁也不知道“他”是女生,而男女于“他”无谓。“他”从小是个家人放弃的那一个,有了蚕蛹才踏上了与鬼为敌的道路,不曾想:“为何杀鬼?”“鬼本为敌!”“若你为鬼,何为敌?”小剧场:只因洛璃偷他的玉佩又被她偷走了……洛璃:“还我玉佩!!!”夜曲:“本该是我的,谈何汝而言。”洛璃:“你的便是我的!!!”——洛璃:“救命多次,当以……”夜曲想到后面一句,脚步往后退了一步:“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洛璃:“什么⊙?⊙?足如何挂上齿?”夜曲:“……为何不能栓绳子挂上齿?”洛璃:“对哦对哦!”夜曲:“……”——洛璃站在弥霓山上,听他一曲。洛璃道:“这曲子甚是好听,悠扬悦耳,使人留恋往返……”曲,听了,勿忘!——吾等在此,恭迎鬼王!洛璃恢复记忆,历劫成功,走上那个让人端倪众生的位置,那他呢?“这一世的你竟鬼王?”
  • 王妃很心塞

    王妃很心塞

    三年前刘家大小姐逃婚,祁王远赴边关……三年后,洛祁云:“刘璃玥,三年了,本王回来了,你欠本王的,本王会一一讨回来!”璃玥:“到底谁欠谁的?就会倒打一耙!”祁王:“你欠了本王一个婚礼,是你先招惹本王的,追求本王要有诚意,不能半途而废!”璃玥:“心累了!不想追了!”洛祁云:“本王不累,你就不可以喊累!”第二次大婚,大婚前一日,侍卫来报:“王爷,璃玥小姐跟夏公子私奔了!洛祁云:“追!”某一日,洛祁云:“玥儿咱们成亲吧!”璃玥:“嗯!”洛祁云:“来人,守好国公府,定要帮本王保护好王妃!”璃玥:“……”嘴角抽了抽,至于嘛?大婚当日,花轿临门,丫鬟来报:“我家小姐说,今天心情不美丽,不想成亲了!”
  • 吾乃大皇帝

    吾乃大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金银珠宝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着胡须说道。
  • 重生九零:农女致富忙

    重生九零:农女致富忙

    沈家大少沈锐和一个偏远山村出身的小村姑订婚的消息传出来后轰动众人。不少好事者认为两人身份地位不对等,根本没有共同语言,离婚是迟早的事情。对此,怀抱“XXX种植技术”“XXX养殖技巧”等几本书籍的沈少深以为然,一本正经的对身侧的小女人道,“老婆,我最近研究了好几本书,学到了不少技巧,以后技术问题你问我,别问别的男人了。”秦芷:“……”什么别的男人,那是她花高价聘请的技术员!
  • 太上洞玄灵宝二部传授仪

    太上洞玄灵宝二部传授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