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8000000014

第14章 “山西王”阎锡山的最后日子(1)

圆山脚下的“大将军”墓

2011年秋,适逢妻的生日,长子一家在圆山饭店为她祝寿。宴罢,外出散步,小孙女说,在圆山脚下有一座“大将军”的墓。我去圆山饭店那么多次,还从来没有去看过“大将军”的墓。于是长媳开车,带全家来到圆山脚下。

下了车,先是路过一条地道的出口,似乎是传说中的圆山饭店神秘地道的出口。再往前走,便是一个突出的山岬,“大将军”的墓以及牌坊、碑坛、祭堂,就在山岬之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柱飞檐的纪念堂,纪念堂的正中是红门红窗的祭堂。在纪念堂四周,我看到悬挂着一个个黑底金字的横匾,上书“党国完人”、“浩然正气”、“光争日月”、“作我民极”等等。内中还有蒋介石所题“民族正气”、蒋经国所题“齐烈流芳”、阎锡山所题“先我而死”。这么多的匾额,表明“大将军”的身份相当显赫。

我注意到两蒋以及其他“党国要员”的题词都是颂扬死者,唯有阎锡山所题“先我而死”与众不同。

阎锡山(1883~1960),人称“山西王”、“山西土皇帝”,统治山西长达38年之久的军阀。阎锡山字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1904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09年毕业,回国之后成为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阎锡山在日本留学期间,于1905年在东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鲜为人知的是,阎锡山当时还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所属类似于敢死队的秘密组织——“铁血丈夫团”。奉孙中山之命,他与另一位同盟会成员赵戴文一起接受暗杀慈禧太后的任务。当时,阎锡山和赵戴文各带一颗炸弹回国,用于炸死慈禧太后。过海关时,阎锡山担心一人带一颗炸弹,万一被查出,两人都会被捕,所以他干脆一人带两颗炸弹过海关,这样顶多一人被捕。不料阎锡山竟然闯关成功,由此可见阎锡山有勇有智。后来由于计划改变,阎锡山未能成为炸死慈禧太后的英雄。

1911年辛亥革命时,阎锡山在山西起兵反清,出任山西都督。翌年,孙中山来山西考察,曾高度评价阎锡山:“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竞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伯川之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

从辛亥革命起,山西便姓阎,直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山西。

在这漫长的38年间,尽管风云变幻,阎锡山随机应变,他的头衔不断“与时俱进”,而他作为“山西王”如同不倒翁从未倒过。

1911年他支持孙中山,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任山西都督。

北洋政府期间他脱离国民党而投效袁世凯,任山西省省长。

1927年北伐期间他转而支持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山西省政府主席。

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太原分会主席。

1932年,拥蒋反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总管山西、绥远两省军政。

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改为实行“拥蒋联共抗日”路线,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国共内战期间,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

阎锡山所题“先我而死”,这死者究竟是谁呢?

我从纪念堂前花岗岩碑坛上所刻的碑文《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纪事》得知,小孙女所说的“大将军”,其实就是所谓的“太原五百完人”。

那么什么是“太原五百完人”呢?

对于大陆民众来说,“太原五百完人”是完全陌生、从未听说的。可是在台湾,“太原五百完人”却广为人知,因为关于“太原五百完人”的故事被编入台湾小学国语课本以及中学历史课本。

所谓“太原五百完人”的故事,大致如下:

1949年4月24日清晨,解放战争中的太原战役进入了总攻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1300门大炮开始向太原城垣猛烈轰击,25万大军兵分12路攻入城内,遭到猛烈抵抗,在歼灭阎锡山军队13万余人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付出4.5万余人的巨大伤亡代价,古城太原终于获得解放。太原一役共持续六个多月,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也最为惨重的一场城市攻坚战之一。

在解放军对太原发起总攻之际,号称“山西王”的阎锡山不在太原,而在上海。阎锡山当时担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在隆隆炮声中,时任山西省代省长梁化之(字敦厚)、阎锡山的五妹阎慧卿在太原绥靖公署地下室服毒自尽,卫士柏广元遵梁化之之命将二人尸体浇汽油焚毁,化作灰烬。除了梁化之、阎慧卿,阎锡山手下的骨干据称五百人也“自杀殉职”。这就是所谓“太原五百完人”。

阎慧卿,人称阎锡山的五妹,准确地说是阎锡山的堂妹。阎锡山的叔父阎书典共有5女,阎慧卿居末,乳名五鲜,人称“五妹子”或“五姑娘”。阎锡山则叫她“五鲜子”,而她则称阎锡山为大哥——在别人面前则称阎锡山为“老汉”。她对别人转达“老汉”怎么说,那就是阎锡山怎么说。阎慧卿小阎锡山27岁,曾经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后来阎慧卿来到阎锡山身边,专门照料阎锡山起居,成为阎锡山心腹。妹籍兄贵,阎慧卿也因此挂名担任“战时儿童保育会山西分会”主任、“太原慈惠医院”院长、“国大代表”等职务。平日阎慧卿服侍阎锡山于左右,如影随形。由于阎慧卿与阎锡山关系亲密,曾经引起阎锡山元配夫人徐竹青的不满,一度负气出走。阎锡山这次离开太原时没有带“五鲜子”一起走,这原本是表明阎锡山三两天就会飞回太原,不料“五鲜子”竟然与他永别。

在阎慧卿自尽前夕,由梁化之代笔写下了《阎慧卿致阎锡山的绝命电》,经“山西省政府秘书长”吴绍之润色后交机要处拍发给阎锡山。绝命电全文如下:

连日炮声如雷,震耳欲聋。弹飞似雨,骇魄惊心。屋外烟焰弥漫,一片火海;室内昏黑死寂,万念俱灰。大势已去,巷战不支。徐端赴难,敦厚殉城。军民千万,浴血街头。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妹虽女流,死志已决。目睹玉碎,岂敢瓦全?生既未能挽国家狂澜于万一,死后当遵命尸首不与匪共见。临电依依,不尽所言!今生已矣,一别永诀。来生再见,愿非虚幻。妹今发电之刻尚在人间,大哥至阅电之时,已成隔世!前楼火起,后山崩颓。死在眉睫,心转平安。嗟乎,果上苍之有召耶?痛哉!抑列祖之矜悯耶?

据说,阎锡山在上海读到这份绝命电时,泪流满面。绝命电中提到的“同仁五百,成仁火中”,成为“太原五百完人”的依据。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为了鼓舞士气,号召士兵“效忠党国”,1949年10月30日,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吴延环等36人,在“立法院”院会提议建立“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当时的“行政院长”便是阎锡山。吴延环等的提案在“立法院”院会获得通过。但是这“招魂冢”还没有来得及在大陆动工,以阎锡山为院长的“行政院”便在1949年12月8日从成都迁来台北。

“太原五百完人”皆为阎锡山部下。来到台湾之后,阎锡山极力鼓吹“太原五百完人”“杀身成仁”的故事,以表示他治晋有方。

1950年3月,“行政院”拨款新台币20万元,在圆山的日本神社原址,设立“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1950年8月1日动工,至11月15日落成。

有大陆学者在1988年11月出版的《山西文史资料》第60辑发表《太原五百完人调查报告》。该报告根据台湾方面发行的《太原五百完人纪念册》中的五百人名单逐一进行了调查,报告指出,“太原五百完人”中能最终认定的自杀者最多只有一百余人,其中多人是太原绥靖公署特种宪警指挥处的成员,可能害怕中共报复而集体自杀。

在我看来,考证“太原五百完人”的人数究竟是500人还是100多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原五百完人”毕竟反映了当年国共战争的惨烈之状。今日我作为“陆客”能站在台北圆山的“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前,细细拍摄碑文以及各种纪念匾额,意味着“国共不再战、两岸共携手”的今日,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愿“太原五百完人冢”不再是仇恨、血泪的象征,而是“兄弟一笑泯恩仇”的纪念碑。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的教训值得永远汲取。

“山西王”名存实亡

参观台北圆山的“太原五百完人冢”,引起我对“山西王”阎锡山命运、尤其是在台湾最后结局的关注。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阎锡山坐立不安,意识到统治山西的末日即将来临。当时的阎锡山,决心固守山西,与太原共存亡。阎锡山称:

“昔日田横五百壮士,壮烈牺牲,我们有五百基干,要誓死保卫太原。不成功,便成仁。”所谓“五百基干”是指阎锡山“同志会”的基本骨干分子,当时在太原约有五百人左右。

据报道:

为了激励军心,当时阎锡山还特意向一名德国医生魏尔慈咨询,问德国**军官在苏军攻克柏林时是如何自裁的。当他听说在牙齿中暗藏氰化钾毒丸,咬破后可当即毙命,就立即让川至制药厂试制,后来终于配制出五百瓶毒药。阎锡山将它们摆放在自己面前让美国记者拍照,这张照片刊登在美国的《时代》杂志和山西的《复兴日报》上,他还把照片特意送给司徒雷登和陈纳德等。

1949年3月28日,国共和谈即将开始,与山西相关的条件需要阎锡山前往南京商定。当时蒋介石已经“下野”,“代总统”李宗仁致电阎锡山:

“和平使节将于31日飞平(引者注:指北平)。关于和谈大计,深欲事先与兄奉商,敬祈即日命驾入京藉聆教益。”

阎锡山接到电报之后,在翌日召开要员会议,宣布了李宗仁的电文,表示“也许三天五天,也许十天八天,等和平商谈有了结果,我就回来。”

阎锡山从河西红沟机场飞往南京,到机场送行的只有梁化之和五妹子阎慧卿。从此阎锡山离开了他盘踞多年的太原。当时,阎锡山并没有带阎慧卿一起离开太原,部下坚信阎锡山真的三天五天就会回来,因为在部下看来,倘若阎锡山一去不复返,必然要带阎慧卿一起出走。

有人称,阎锡山知道太原即将不保,于是示意在南京的亲信徐永昌、贾景德等人向李宗仁建议邀他赴南京商讨国事,使他得以冠冕堂皇地脱离太原险境。此外,阎锡山出走时,带着继母陈秀卿、妻子徐竹青以及黄金一起上飞机,也表明阎锡山此行乃是逃命之行。

不过此说受到质疑,因为阎锡山在南京会晤李宗仁之后,曾经在4月初乘飞机回太原并在太原上空盘旋了1个多小时,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火封锁河西红沟机场无法着陆而只得返回南京。毛泽东得知之后,当即指示太原前线的彭德怀、徐向前,阎锡山在南京期间,不要夺取飞机场,阎在太原,还有和平解决的希望,若阎不在太原,负责留守的阎锡山部将梁化之、孙楚等人恐怕直到最后也不会投降,只会增加攻城的牺牲。但是梁化之在给阎锡山的电报中报告,河西红沟机场遭到炮轰之后,已经无法起降飞机。

4月1日,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飞赴北平。

4月11日阎锡山飞往奉化拜见“下野”的蒋介石,蒋介石劝阎锡山留在南京。阎锡山遵命回到风雨飘摇的南京。

4月20日,北平和谈破裂,战局急转直下。

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千里长江分三路渡江作战。

4月22日,阎锡山从南京逃到上海。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发动对太原的大规模攻城战役,太原告急。阎锡山深知,他的部属没有胜利的希望,战必死。在这个紧急关头,阎锡山虽说是军阀头子,毕竟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中午,阎锡山从上海致电太原梁化之、王靖国、孙楚、赵世铃、吴绍之所组成的“五人小组”,亦即他离开太原时任命的领导核心:“太原守城事,如果军事没有把握,可以政治解决。”阎锡山所谓“政治解决”,亦即和平解决。据说这份电报首先交到梁化之手中,被梁化之压下。当天深夜,阎锡山又以“留沪基干会”的名义发去电报:“万一不能支持,可降;唯靖国、化之两人生命难保。”梁化之是阎锡山的姨表侄,是阎锡山的机要秘书,也是政卫处、特警处和谍训处等特工组织的首脑,曾经是中共的死对头。阎锡山所说的梁化之即便投降,亦“生命难保”,也正是梁化之负隅顽抗的原因。

也就在4月23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直扑南京;4月24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直奔南京“总统府”,红旗在“总统府”的门楼上高高飘扬。与此同时,解放军攻下阎锡山老巢太原,梁化之等人自杀。正在上海的阎锡山得知在同一天里连丢南京与太原,悲痛欲绝。太原之失,使“山西王”的根基倾覆,从此徒有虚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占领南京之后,迅速进军上海。

同类推荐
  • 我的丈夫马海德

    我的丈夫马海德

    马海德(乔治·海德姆),一个年轻的美国医学博士,他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赢得了人们深深的钦佩。他生前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使人永远难以忘怀。《我的丈夫马海德》讲述了1936年6月,马海德(乔治·海德姆美国医生)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历尽艰辛来到陕北苏区,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故事。马海德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在西方人士中,他是第一个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人,是唯一参加过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人;是唯一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四个中国革命历史时期的人。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历史人物:与诗意结缘的女子

    历史人物:与诗意结缘的女子

    我国历史上的美女、才女灿若群星,但德才兼备、能诗能画、能歌善舞的女子却为数不多:大唐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才貌无双、知书达礼、性情温婉、清秀脱俗;费花蕊秀美闻名,天生丽质、能文善诗、才色并重;大唐女校书薛涛能文善诗,与大诗人元稹于川东旷世奇恋,传为佳话;裴兴奴与白居易的爱情故事、燕子楼关盼盼与张愔的生死绝恋、李云英与大诗人罗隐的“君未成名我未嫁”、董小宛对冒辟疆的一生钟情;马湘兰濯濯如春柳早莺,终生痴恋王稚登,嬉笑戏弄魏忠贤;柳如是与钱谦益徜徉于山水之间,湖上泛舟,月下赏山,诗酒作伴,品茶论道。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汉都邪王

    汉都邪王

    落魄少年偶得奇遇机缘,一个新的世界观为他敞开,一代超级邪神诞生,从此开始逆天之旅!动九天,破八荒,震六合,万古千秋,唯我独尊!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喻锦呈祥CP手册

    喻锦呈祥CP手册

    【已完结,可放心。番外持续更新ing】【本书有一只可盐可甜的小黎,还有一只喜欢吃醋又细心满分的喻总,欢迎食用!】号称锦鲤小公举的纨绔大小姐,某天闲来无事发了个配音之后,被人忽悠地进入了娱乐圈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从此走上了一条欧气满满的“不归路”大小姐的身份有不少,可惜就是喜欢藏着掖着,一个又一个的马甲,让喻总有些无奈,让粉丝表示我可以。当一切的尘埃终将落定,究竟是哪个身份让喻总着迷。医生,配音演员,作家,还是……喻总:“兜兜转转都是你,只要是你,不管是哪个你,我都喜欢。”“你去那战场,我在家守候你归来。”“说是君子远庖厨,可我愿意去洗手作羹汤,你说过,我的饭最好吃的。”“早点睡觉,别熬夜,你是医生,保护好自己。”“我永远不会放手,我相信你是对的。”“么么哒,你教我的。”小黎:“我觉得我好花心。为什么?因为你的每个样子我都好喜欢。”“我不会放开你的手,我会努力地去追上你的步伐。”“你教我长大,我陪你长大。”[青梅竹马撒糖向,入坑不亏。结局进行ing,不弃坑。还有一只可撩的作家媣~(?>ω<*?)]
  • 娇祸

    娇祸

    大墨二十九年春,被后娘毒害的少女再次睁开眼,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活下来,杀后娘,践庶妹。PS:【我一直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很淡定平和的人,然却仍旧是个凡夫俗子,不得善善!是以心中无限感慨,觉得俗世尔尔,以期能做个如常如漠的人。故有此作,期于文中陆娘子,得偿所愿!】
  •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合相

    一合相

    那一年,我获得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机会,回到定点县,也就是我的老家东光搜集写作素材。我本意是想了解开国上将肖华在东光一带的抗日事迹,但在和当地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众口一词跟我讲了这个杀人案。一向民风淳厚的东光人不懂,怎么会发生如此不可思议之事,我听完之后,也深感震惊,记之且省之。一小芹摔了那只碗。大壮听见了,他几乎能看见小芹拿着大哥一直使用的大海碗,反复掂量、犹豫。但还是高高举起,重重摔下。巨响过后,水泥地板震颤着,像是不堪小芹的怨怼。
  • 无道争锋

    无道争锋

    李玉凡觉得既然穿越了,就要把厚颜无耻的精神发扬光大。什么?有一只神秘的势力送上门来?不要,不要,有我“神域”厉害吗?免费的?我可以考虑考虑。没事自己组个军团玩玩,不小心就成了天地间最强大的存在?神秘高手接二连三组团送上门?收还是不收呢?算了,勉强收下装装门面吧。看我一把羽扇在手,支配世间神魔,搅动天地风云,笑看天下。
  •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销售员要培养阿基米德这种巧干的“销售技巧”和“销售心态”。重视细节是成功销售的支点,作为一名销售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细节修炼。
  • 云中歌2:浮生梦

    云中歌2:浮生梦

    刘弗陵赶回长安寻找云歌,却发现她竟被自己当作刺客关进牢里,奄奄一息,两人终于实现了当日大漠里的诺言,劫后重逢。云歌得知刘弗陵一直在等她,认为自己中途爱上了孟珏,没有能遵守诺言,不肯接受刘弗陵。两人相伴的时光渐渐愈合了云歌心中的创伤,她终于肯接受刘弗陵的感情,两人决定日后离开皇宫。孟珏也终于知道,和云歌有约的人不是刘病已,而是皇帝刘弗陵。就在刘陵安排“后事”离开的过程中,刘弗陵发现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于是装作与皇后上官小妹在一起,逼云歌离开。云歌误以为刘弗陵改变主意,不肯和她一起离开,伤心之下打算离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