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4000000001

第1章

聖母元君

聖母元君者,乃洞陰玄和之黑凝化成人,亦號玄妙玉女,為上帝之師。太上老君先天毓神歷劫行化,應接隱顯不可稱論。其欲示生於人問,表物之有始也。故散形分神,寄胞於元君焉而更生也。昔於渺莽之劫,常寄誕於天崗靈鏡之山。洎商十八王陽甲八年庚申之歲,老君乘日精駕九龍氤氳漸小如九色彈丸,自天而下託孕於元君之胎。元君時在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渦泉之濱晝日假寐,遂感日象如流星之光,徑入囗中,因而有娠,凡八十一年,所居之室常有異香之氣、日月之光,髻露神明以衛其體,容狀麗逸曾不衰息。至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庚辰之歲二月十五日,元君因攀李樹而生,誕於左臉。時有九龍自地湧出,騰躍空中吐水而浴老君焉。龍出之處,因成九井,至今存焉,即亳州太清宮九井是也。老君既生,能行九步,步生蓮花,以乘其足,日月揚輝,萬靈侍衛。即指李樹曰:此余姓也。遂為李氏;時人亦因號元君為李母焉。既行九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世問之苦何足樂聞。三日之中身有九變,身長九尺,綠眉素髮,日角月玄,鼻有雙柱,耳有三門,美眉方囗,蹈五把十,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周備其身。元君以其生而白首,故號老子,或云自說九名,又云有三十六號,七十二名。《玄妙內篇》云:老君之生也,天地萬神,來集其庭,日童散暉,月妃擲華。七元曜景,三素充庭。萬卉揚芬,陸壤生蓮。神童玄女,翼其左右。靈音虛奏,天樂駭空是也。老君於是景侍元君,幽闡妙道,將欲廣化萬有,大弘正真也。元君乘暇謂老君曰:吾觀於身皆六家之物權借用耳。何謂六家,甲寅木神為骨,甲申金神為齒爪,甲戌土神為肌肉,甲辰風神為氣息,甲午火神為溫煖,甲子水神為潤澤。又木神為肝,火神為心,土神為脾,金神為肺,水神為腎,風神為瞻,六家共成人身。故有五臟六腑,九宮十二室,四肢五體,三膿九竅,百八十關機,三百六十骨節,各隨而居之。故能動作視息,飲食語言,別好惡,知是非也。一家不和即為病矣。人生各有歲、月、日、時,隨其所屬星宿,以定其貧富貴賤,生命長短焉。然六家之物有合則有散,有生則有死,有成則有敗,有盛則有衰,此物之常數也。身有應敗之息,神有應散之期,命有必盡之勢,甚可畏也。夫神在則為人,神去則為尸,豈不痛哉。蓋由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聲亂耳,使耳無聽,五味亂囗,使囗厲爽。取捨亂心,使心飛揚。嗜慾無馱,使神流散。憎愛不泯,使心勞煩。不疾去之,則志氣日耗,壽命日臧,可不戒哉。五色者,陷目之錐也。五音者,塞耳之鎚也。五味者,截舌之斧也。眾貨者,焚身之火也。此數者殃禍之宮,患害之室也。元君曰:夫· 重長生者,始於一身,次及家鄉,至于天下。為子盡孝,為臣盡忠,為上盡愛,為下盡順。色味調和,與道合真也。若止一身獨願長生,久住無為,逃避上下,不營忠孝,不存兼濟,偏善乖道,自是失德。縱能棄吾我之懼,忘色味之適,同枯木死灰,復何足貴。夫修道者,在適而無累,和而常通,永劫無窮,濟度一切,此之長生乃可為重。長生難得,由、忠、孝、仁、義。忠、孝、仁、義立者,功及於物,生自可延。無此德者,獨守山林,木石為偶,徒喪一生。後方墮苦,先罪未釋今又無功,遂失人道,生處邊夷或生飛沉,群醜異類永與道隔,深可悲乎。若能以之習善生樂常存,運之涉惡死苦元極,上士積善永久長生,號為真人。天地有壤,真人無毀,超出三界,逍遙上清。因以一惡,至于萬惡,以垂戒焉。凡人有一千惡者後代妖逆,二千惡者身為奴僕,三千惡者六疾孤窮,四千惡者疫病流徒,五千惡者為五獄鬼,六千惡者為二十八獄囚,七千惡者為諸方地獄徒,八千惡者墮寒冰獄,九千惡者入邊底獄,一萬惡者墮薜荔獄。萬惡之基起於三業,一一相生以至于萬惡。墮薜荔嶽者永無原期,渺渺終天無由濟拔,得不痛哉。夫人覺有一惡,急宜改而不犯者,去道近矣。若為魔邪所干者,當洗心責己,悔過自修,即可反惡為善矣。人有一善則心定神安,有十善則氣力強壯,有百善則寶瑞降之,有千善則後代神真,有二千善則為聖真仙將吏,有三千善則為聖真仙曹緣,有四千善則為天下師聖真仙主統,有五千善則為聖真仙魁師,有六千善則為聖真仙卿大夫,有七千善則為聖真仙公王,有八千善則為聖真仙皇帝,有九千善則為元始五帝君,有一萬善則為太上玉皇帝。元君曰:萬善之基,亦在三業,十善相生,至于萬善。行善益算,行惡奪算。賞善罰惡,各有職司,報應之理,毫分無失。長生之本,惟善為基也,戒之勉之。元君曰:人生天地之中,有清有濁、有剛有柔,因而修之各成其性。夫氣清者聰明賢達,氣濁者凶虐愚癡,氣剛者高嚴壯烈,氣柔者慈仁淳篤。所以木性彊直,土性仁和,水性謙退,火性猛烈,金性嚴脆,各隨所受以定其性。明者返伏其性以延其命,愚者恣縱其欲以傷其性。夫性者命之原,命者生之根,勉而修之,勤而鍊之,所以營生以養其性,守神以養其命,則離苦昇樂、福祚無窮矣。且人之生也,皆由於神,神鎮則生,神斷則死。所以積氣為精,積精為神,積神則長生矣。元君曰:世人唯知豐餚以甘其囗,不知美食之傷命也。只知爵祿以榮其身,不知爵祿奢麗之傷己也。是故修學之人,鍊身於九丹,解結於五神,引氣於本生,滅根於三關,九鍊十變百節開明,斷滅胞結乃知本真矣。既知本真則成上仙也。夫仙者,心學心識則成仙。道者,內求內密則道來。真者,修寂洞靜則合真。神者,須感積感則靈通。常能守一,去仙近矣。若心競神勞、體煩不專,動靜喪精,耳目廣明者,徒積稔索道,道愈違也。人不修道,如幻化耳,但寄寓天地問少許時也。人若能攝氣營神,苦辛注真,將久得道,道成,則與天地共寄於太元中矣。又能洞虛體元,則與太元共寄於寂寂中矣。能洞寂寂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與道冥然矣。元君曰:道者,虛通之至真也。衛者,變化之玄、仗也。道之元形,用術以濟人。人之有靈,因修而契道。人能學之,則變化自然矣。道之要者,在深簡而易矣。功術之秘者,唯符藥與黑也。符者,三光之靈文,天之真信也。藥者,五行之華英,地之精液也。黑者,陰陽之和粹,萬物之靈爽也。此三者,致道之要機,求仙之所寶也。人能兼之,可以常存,度人元量矣。元君曰:道以何達,弘之在人。夫藥能鍊形,符能致神,神歸則心通,形堅則黑固,神全黑固形復堅者,命可全也。命全然後化黑變精,洞入元形,飛行虛空,存亡自然,乃能長久長存也。人之得道,雖大劫之交天地崩淪而災不能及,符藥之功以致斯矣。元君曰:寶章變化之功,還丹金液之術,昔有七十二篇,今則九篇矣。凡三卷,卷有三篇,其中卷三篇正丹經也。一曰玄白,二日金精,三曰飛符,四曰金華,五曰三五,此謂之五符也。一日白雪,二曰雄雌,三曰白華,四日金液,五日丹華,六日五色,七日泥汞,八日金精,九日九鼎,皆名九轉還丹。得一丹者可以長生,不必盡須作也。神丹之道三化五轉至九而止。若草木之藥,埋之則腐,煮之則爛,燒之則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金丹之道,即反於此,燒之愈精,冷之愈妙,故能令人長生。因使老君鍊丹,以示世人修道之本,今亳州丹井存焉。元君曰:九丹雖同,得之者擊其行業也。上士服之昇為仙官,中士服之柄集崑崙,下士服之長生人問矣。元君曰:九丹金液同為昇天之道,服九丹者為仙官,雲龍來迎其身。服金液者,身生金色立可昇天。然在立功積行,神丹自至。無功行者,仙不可希也。吾昔於元始天君傳千二百訣,塵沙之劫授度者多。昔傳至真大仙天帝上帝太微太一元君,下及玄女黃帝皆得道矣。道不虛行必授其人,若耽樂嗜慾、留滯聲色,懷是非之心者,如墜石投川,往而不返,甚可痛也。然此道高妙,秘於九玄瓊臺雲岌萬年一傳,有玄錄玉名者得見篇目,自無宿命骨分形苦之人不得聞矣。於是,元君言畢,蕾買輿羽蓋,仙官衛從森然而集,即乘八景之輿白日昇天。老君乘白鹿自檜樹之上從衛仙駕,還歸太清,今有鹿跡在檜樹之上。或云:元君之位至尊至大,統制天地、調和陰陽、,役使風雨、進退五星,斟酌寒暑、秉握乾坤,三界眾仙皆仰隸焉。人之生死,世之盛衰,咸由之矣。所以為老君之聖母者,示天地萬物必有稟生之由,師資之本爾。因動太一元君,述還丹金液之要,以傳於人世者焉。

金母元君

金母元君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太靈九光龜臺金母,一號曰西王母。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黑凝寂、湛體元為,將欲啟迪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生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於神洲伊川,厥姓維氏,生而飛翔,以主陰靈之氣,理於西方,亦號王母,皆挺質大無毓神玄奧,於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王木公共理二氣,而養育天地、陶鈞萬物矣。體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隸焉。所居宮闕在龜山之舂山崑崙玄圃闆風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臺、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颼車羽輪不可到也。所謂玉闕堅天,綠臺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連琳綵帳,明月四朗,戴華勝,佩靈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踏映,羽篩蔭庭。軒砌之下,殖以白環之樹,丹剛之林,空青萬條,瑤榦千尋。無風而神籟自韻琅然,皆奏八會之音也。神洲在崑崙之東南,故《爾雅》云:西王母日下是矣。又云:王母髦髮戴勝,虎齒善嘯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元始天王授以萬天之統,龜山九光之錄,使制召萬靈、統括真聖,監盟證信,總諸天之羽儀。天尊上聖朝宴之會,考校之所,王母皆臨映焉。上清寶經、三洞玉書,凡所授度,咸所關與也。昔黃帝討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化多方,徵風召雨、吹煙、噴霧,師眾大迷。帝歸息太山之阿,昏然憂寐,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得之者勝,戰則克矣。符廣三寸、長一尺,青瑩如玉,丹血為文。佩符既畢,王母乃命一婦人,人首烏身,謂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衛,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遂克蚩尤於中冀,蓊神農之後,誅榆岡於版泉,而天下大定,都於上谷之涿鹿。又數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虎集帝之庭,授以地圖,晚年復授帝以清靜元為正真之道,其辭曰:飲啄不止身不輕,思慮不止神不,清,聲色不止心不寧,心不寧則神不靈,神不靈則道不成。其要妙也,不在瞻星禮斗苦己勞形,貴在湛然方寸無所營營,神仙之道乃可長生。其後虞舜攝位,王母遣使授舜白玉環,又授益地圖,遂廣黃帝之九州為十有二州。王母又遣使授舜皇琯,吹之以和八風。周昭王二十五年歲在乙卯,老君與真人尹喜遊觀八絃之外,西遊龜臺,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故太極左宮仙公葛玄序曰: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皆囗囗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逮至穆王命駕八駿之乘,右服驛驪而左綠耳,右縿赤驥而左白藥,主車則造父為御,高商為右。次車之乘,右服渠黃而左瑜輸,左縿盜驪而右字柏夭,主車參百為御,奔戎為右,馳驅千里而至巨蒐氏之國。巨蒐氏乃獻白鵠之血以飲,王具牛馬之潼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已飲而行,道宿于崑崙之阿赤水之陽,別日昇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之以請後世。遂賓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迺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里,王乃嘆曰:予一人不盈於德,後世其追數吾過乎?又云:王持白珪重錦以為王母壽,歌白雲之謠,刻石紀跡于彝山之上而還。世之昇天之仙凡有九品:第一上仙,號九天真王,第二次仙,號三天真皇,第三號太上真人,第四號飛天真人,第五號靈仙,第六號真人,第七號靈人,第八號飛仙,第九號仙人,凡此品次不可差越。然其昇天之時,先拜木公,後謁金母,受事既訖,方得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覲奉元始天尊耳。故漢初有四五小兒戲於路,中一兒歌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時人皆莫知之,唯張子房知之,乃往拜焉,曰:此乃東王公之玉童也。仙人得道昇天,當揖金母而拜木公也,自非沖虛登真之子莫知其津矣。漢孝武皇帝劉徹好長生之道,以元封元年登嵩高之嶽,築尋真之臺,齋戒精思。四月戊辰,王母使塘城玉女王子登來語帝曰:聞子欲輕四海之祿,這萬乘之貴,以求長生真道乎,勤哉,七月七日吾當暫來也。帝問東方朔,審其神應,乃清齋百日,焚香宮中,夜二唱之後,白雲起於西南,鬱鬱而至,徑趣宮庭,漸近則雲霞九色,簫鼓震空,龍鳳人馬之眾,乘麟駕鹿之衛,科車天馬霓旅羽幢,千乘萬騎光耀宮闕。天仙從官森羅億眾,皆長丈餘,既至從官不知所在。王母乘紫雲之輩,駕九色斑麟,帶天真之策,佩金剛靈璽。黃錦之服,文彩明鮮,金光奕奕。腰分景之劍,結飛雲大綬,頭上大華髻,戴太真晨纓之冠,躡方瓊鳳文之履。可年二十許,天姿晚藹,靈顏絕世,真靈人也。下車扶侍二女,登床東向而坐,帝拜跪問寒溫。立侍良久,呼帝使坐,設以天廚,芳華百果,紫芝萎藥,紛若頊螺,精珍異常。非世所有,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取桃,玉盤盛七枚,大如鵡音保子,四以與帝,母自食其三。帝食桃,輒收其核,母問何為。曰:欲種之耳。母曰:此桃三千歲一實,中土地薄種之不生如何。於是王母命侍女王子登彈八球之傲,董雙成吹雲和之笙,石公子擊昆庭之玉,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婉凌華批吾陵之石,范成君扣洞陰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鈞,法嬰歌玄靈之曲,眾聲激朗靈音駭空。歌畢,帝下席叩頭以問長生之道。王母曰:汝能賤榮樂,卑宮室,耽虛味,道自復佳爾。然汝情恣體欲淫亂過甚,殺伐非法,奢侈恣其性者,裂身之車也。淫者,破身之斧也。殺者,響對。奢者,心爛。積欲則神隕,聚淫則命斷,以子蕞爾之身而宅滅形之賊,盈尺之材乃攻之者,百刃欲以此解脫三尸,全身永久,難可得也。有似無翅之鷗願鼓天池,朝生之菌而樂春秋者哉。.若能蕩此眾亂撥穢易意,保神黑於絳府,閉淫宮而不開,靜奢侈於寂室,愛眾生而不危,守慈務施鍊氣惜精,有若斯之事,豈無髻髭耶。若不爾者,譬猶抱石而濟長河耳。帝跪受王母之戒,曰:徹不才,沉淪流俗,承禪先業,遂羈世累,刑政乖謬,罪積丘山,今日之後請事斯語矣。王母曰:夫養性之道理身之要汝固知矣,但在勤行不息也。我師元始天王昔於嚴霄之臺授我要言曰:欲長生者,先外其身取諸身,堅守三一保靈根。玄谷華醴灌沉珍,溉長清精入天門。金室宛轉在中關,青白分明適泥丸。養液閉精具身神,三宮備衛存絳宮。黃庭戊己無流源,徹通五臟十二綸。吐納六府魂魄欣,卻此百疾辟熱寒,保精留命永長存。此所謂呼吸太和保守自然真要道者也。凡人為之皆必長生,亦可役使鬼神遊戲五嶽,但不得飛空騰虛而已,汝能為之足可度世也。夫學仙者未有不由此而始也。至若太上靈藥,上帝奇物,地下陰生,重雲妙草,皆神仙之藥也。得上品者,後天而老,乃太上之所服,非中仙之所寶。其中品者,有得服之,後天而逝,乃天真之所服,非下仙之所逮。其次藥有九丹金液,紫華虹英,太清九轉,五雲之漿,玄霜絳雪,騰躍三黃,束瀛白香,玄洲飛生八石千芝,威喜九光,西流石膽,束滄青錢,高丘餘糧,積石瓊田,太虛還丹,盛以金蘭,長光絳草,雲童飛干,有得服之白日昇天,此飛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聞。其下藥有松柏之膏,山薑沉精,菊花、澤瀉、枸杞、狹苓、莒蒲、門冬、巨勝、黃精,靈飛、赤板、桃膠、木英、升麻、續斷、歲襲、黃連,如此下藥略舉其端,草類繁多名數有千,子得服之可以延年。雖不能長享無期,上昇青天,亦可以身生光澤,還返童顏,役使群鬼,得為地仙。求道之者,要先憑此階漸而能致遠勝也。若能呼吸御精,保固神氣,精不脫則永久,氣長存則不死。不用藥石之費,又無營索之勞,取之於身耳。百姓日用而不知,此故為上品之道,自然之要也。且夫人之一身,天付之以神,地付之以形,道付之以黑,黑存則生,黑去則死,萬物草木亦皆如之。身以道為本,豈可不養神固氣以全爾形也。形神俱全,上聖所貴,形滅神逝豈不痛哉。一失此身萬劫不復,子其寶焉。我之所言乃我師元始天王所授之詞也。即動玉女李慶孫書出之,以付於帝,汝善修之焉。王母命駕將去,帝下席叩頭請留,王母即命侍女召上元夫人同降帝宮。良久上元夫人至,復坐設天廚,久之王母命夫人出八會之書、五嶽真形五帝六甲靈飛之符,凡十二事,云此書天上四萬劫一傳,若在人問四十年可授有道之士。王母乃命侍女宋靈賓開雲錦之囊取一冊以授帝,王母執書起立手以付帝。王母呎曰:天高地卑,五嶽鎮形,元津激黑,大澤玄精,天迴九道,六和長平,太上八會,飛天之成,真仙節信,由茲通靈,泄墜滅府,寶歸長齡,徹其慎之,敢告劉生。祝畢,帝拜受。

王母曰:夫始學道受符者,宜別祭川嶽諸真靈,潔齋而佩之焉。四十年後若將傳付汝之所有,董仲君李少君可授之爾。況為帝王,可勤祭川嶽以安國家,投簡真靈以祐黎庶也。言訖與上元夫人命車言去,從官玄集,將欲登天,因笑指方朔曰:此我鄰家小兒,性多滑稽,曾三來偷桃矣。昔為太上仙官,因沉湎玉酒失部御之和,謫佐於汝,非流俗之夫也。其後武帝不能用王母之戒,為酒色惑,殺伐不休,征遼束,擊朝鮮,通西南夷,築臺榭,興土木,海內愁怨,自此失道。幸回中臨束海三祠,王母不復降焉。所受之書置於柏梁臺上,為天火所焚,李少君解形而去,束方朔飛翕不還,巫蠱事起,帝愈悔恨。元始二年崩於五柞宮,葬於茂陵。其後茂陵所藏道書五十餘卷,盛以金箱,一日一出於抱犢山中。又玉箱玉杖出於扶風市,驗茂陵宛然如故,而箱杖出於人問,此亦得託形尸解之驗也。又大茅君盈南治句曲之山,元壽二年八月己酉,南嶽真人赤君、西城王君、方諸青童並從王母降於茅盈之室。頃之,天皇大帝遣繡衣使者玲廣子期賜盈神璽玉章,太微帝君遣三天左宮御史管修條賜盈八龍錦輿、紫羽華衣,太上大道君遣協晨大夫石叔門賜盈金虎真符、流金之鈴,金闕聖君命太極真人使正一上玄玉郎王忠、鮑丘等賜盈以四節燕胎、流明神芝。四使者授訖,使盈食芝、佩璽、服衣、正冠、帶符、握鈴而立,四使者告盈曰:食四節隱芝者為真卿,食金闕玉芝者位為司命,食流明金英者位為司祿,食長曜雙飛者位為真伯,食夜光洞草者總主左右御史之任,子盡.食之矣,壽齊天地,位居司命上真束嶽上卿,統昊越之神仙,總江左之山源矣。言畢,使者俱去。五帝君各以方面車服降於其庭,傳太帝之命,賜盈紫玉之版,黃金刻書九錫之文,拜盈為束嶽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事畢俱去。王母及盈師西城王君為盈設天廚,酣宴歌玄靈之曲。宴罷王母攜王君及盈,省顧盈之二弟,各授道要。王母命上元夫人授茅固、茅衷《太霄》、《隱書》、《丹景》、《道精》等四部寶經,王母執《太霄》、《隱書》命侍女張靈子執交信之盟以授於盈、固,以衷。事訖西王母昇天而去。其後紫虛元君王華存夫人清齋於陽洛之山、隱元之臺,西王母與金闕聖君降於臺中,乘八景輿同詣清虛上宮,傳《玉清隱書》四卷以授華存,是時三元夫人馮雙禮珠紫陽、左仙公石路成、太極高仙伯延蓋公子、西城真人王方平、太虛真人、南嶽赤松子、桐柏真人王子喬等三十餘真,各歌太極陽歌陰歌之曲。王母為之歌曰:駕我八景輿,欽然入玉清,龍旌拂霄上,虎旅攝朱兵,逍逼玄津際,萬流無暫停,一反此去留會,劫盡天地傾,當尋無中景,不死亦不生,體彼自然道,寂觀合大冥,南嶽挺真幹,玉映輝穎精,有任靡其事,虛心自受靈,嘉會絳河曲,相與樂未央。王母歌畢,三元夫人答歌亦竟。王母及三元夫人紫陽、左仙公、太極仙伯、清虛王君,及攜南嶽魏華存同去束南行,俱詣天台霍山。過句曲之金壇,宴太元茅真人於華陽洞天,留華存於霍山洞宮玉宇之下,眾真皆從王母昇還龜臺矣。太真金母師匠萬品,校領群真,聖位尊高,總錄幽顯,至若邊洞玄躬朝而受道,謝自然景侍而登仙,故洞玄及自然傳謂為金母師,即王母也。《玄經》所證事跡,蓋多此未備錄矣。

同类推荐
  • 龙虎中丹诀

    龙虎中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韵楼医案

    花韵楼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间诗话

    梅间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皇杂录

    明皇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农门医女:十两银子买个王妃

    农门医女:十两银子买个王妃

    苏千荷是前途大好的医学院吉祥物,没想到有一天不幸穿越了。揣着仅有的十两银子,捡漏买下古代“豪华别墅”,哪知道还附赠一个病秧子王爷。“恭喜您成功获得殉葬王妃称号。”展沣:娘子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本王只好以身相许。苏千荷:我再也不贪小便宜了,现在走还来得及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太初吞天经

    重生之太初吞天经

    午轩意外身死,重生回到高中时代更是开启太初系统,获得吞天经……前世种种失落不甘……今生定要改变命运,站立在众生之颠……我的前路无人可阻!我的敌人只配化作我境界提升的能量……一人与我为敌我便让这人化为我的能量……一个种族与我为敌我便让这个种族化为我的能量……整个宇宙与我为敌……我就…让整个宇宙化为我的能量……
  • 放在父母枕边的书

    放在父母枕边的书

    战元川主编的《放在父母枕边的书》是一部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实用性著作。《放在父母枕边的书》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做支撑,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章可循;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来源于生活的家教案例,有很强的可读性;书中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为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 我拿着爱的号码牌

    我拿着爱的号码牌

    九年前的秋天,命运给了我指引从此有几个人的命运由平行线转向了交叉点,产生了交集。一个叫余扬,一个叫江一博。一个成为了我的恋人,彼此纠缠不清,一个打趣的叫我师傅,成为了我大学四年的人生导师。往后一个消失不见,置于背后默默关怀,一个变成了我一生的良人。
  • 民国女子图鉴(全集)

    民国女子图鉴(全集)

    原本是富家千金的宋玉舫,陡然变成了穷教员的女儿,生计艰难,就在紧迫之时,她偶然得到了一个报考中国银行女职员的机会,懵懵懂懂的她一头扎进了职场,跌跌撞撞踏上金融之路。温和有礼的男上司,阴暗奢靡的潜规则……面对职场性别歧视、纸醉金迷的诱惑,她不甘心于现状,与同伴一同建立了历史上特殊的女子储蓄银行。但银行,却因一场风波面临倒闭……面对这样的艰难处境,她会选择坚持自己,还是回归家庭?
  • Eminent Victorians

    Eminent Victori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念春心,一念罗刹

    一念春心,一念罗刹

    法延寺外那个少女,一记撩阴腿显得她娇俏热血,救他一命的同时也轻易开了他懵懂的情窦。得知要娶的人是她时,他欣喜若狂。哪怕她母族败落,哪怕家中反对,他只想在她痛失双亲的时候,做她头顶的伞,身边的风。可是,当龙袍加身,时光渐过,他不过一错眼的工夫,就这样眼睁睁地,弄丢了自己最珍视的宝贝。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重生之世界很咸你很甜

    重生之世界很咸你很甜

    未婚夫伸出援手解救了家族的陨落,本以为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只是收购家族企业的阴暗手段,本以为可以安安静静的过一生,没想到被丈夫和闺蜜陷害死于火海,本以为就此了结这苦痛的一生,没想到天意重生并遇到了真爱的那个他。这世界很多本以为的事情往往最后事不从人愿。
  • 重生逆天校园女神

    重生逆天校园女神

    当玥家小公主从沉睡中觉醒,震惊了世人,打废了世人的脸:说姐丑?姐分分钟吊打你颜值。说姐废?姐若是废你就是个渣。奈何逆袭路上总有一个妖孽追着自己,帝邪陌:洛洛,想我了没?玥洛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