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2000000051

第51章 成就大医(109岁~141岁)(2)

探究孙思邈著述起因,一是方便行医时快捷检索。医家有时面对浩繁药典,急用时却苦于一时无措。故孙思邈有言:“吾见诸方部帙浩博,忽遇仓促,求检至难,比得方讫,疾已不救矣。”[132]孙思邈由己及人,想众多患者或其家人,紧急时刻翻检医书,不是同样会遇到这类问题么?

二是主张普通人家皆懂得一些基本医药知识。孙思邈认为,谁家都难免有人生病,却切忌病无缓急,均得求医。如治妇人之疾,孙思邈即主张:“养生之家,特须教子女学习此三卷妇人方,令其精晓,即于仓卒之秋,何忧畏也?……敷母之徒,亦不可不学,常宜缮写一本,怀挟随身,以防不虞也。”[133]

三是某些处方虽载于药典,亦有差错。如孙思邈发现:“方称大豆汁解百药毒,余每试之,大悬绝不及甘草。又能加之为甘豆汤,其验尤奇。”[134]

自春秋以来,个人著书不乏其人,医药界亦然。在孙思邈之前,已有多部个人医学著作。除托名之作《黄帝内经》外,尚有扁鹊的《难经》(一说也是托名之作)、张仲景的《伤寒论》、葛洪的《肘后方》、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等。而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在百花丛中独开一朵,于中国千古医药经典中占据极为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四大医药经典之一(另三部医书分别为《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足见其学术地位之崇。

孙思邈何以铸就如此巨著?或可列出诸多因素,而与皇家恰当相处,自为客观条件之一。

孙思邈起初并无著述条件,因接触范围狭窄,所读医书有限。待有机会进入皇宫书库,方知书海之大,浩瀚无边。乃生一念,何不利用这等良机,做一番大事?孙思邈乃拿定主意,与皇宫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被束缚,又诚恳侍奉。故他虽婉拒爵位,却不放弃入尚药局当值机会。无论遇上哪个帝王,都只求满足一个条件:能借阅和利用御书库藏书。

孙思邈这一念头,先起于侍奉杨坚之时。然而因担心卷入太子之争旋涡,故不敢涉事太深。到杨广一朝,皇上暴烈个性,又令孙思邈望而却步。李渊当国时间甚短,孙思邈来不及与其深度交往。唯有李世民一朝,使孙思邈觉得心里踏实,才再欲一试。此即“自圣唐开辟”之谓也。

孙思邈这一要求,李世民起初也不理解,曾反复问他:“所求仅限于此?”

“启禀皇上,此要求或许过高?”孙思邈试探地道。

“说不高也高,因朕从未将御书库藏书与人。不过朕须问你,为何非得借阅?”

孙思邈知李世民乃非常之帝,不可隐瞒。他便跪地,如实坦陈著书计划。且补充道:“启禀皇上,老朽想自己八十有余,随时可能撒手而去。尚不能将平生所集奇方留给后人,九泉之下亦有所不安。”

李世民听罢,沉思半晌,良久才道:“念你厚道,朕支持你。”

得允进入御书库借阅图书,此事对于孙思邈,与追求仕途者被赐封三品的意义相似。因李世民喜爱图书收藏,故御书库内陈列图书多至千万,远胜陈朝宫廷书房。

李世民喜欢收藏珍本,以收藏王羲之《兰亭集序》最为著名。野史有传:李世民为使善本到手,曾用不光彩手段。及至老死,竟命将善本随同葬入陵寝,至今不见天日。李世民能给孙思邈如此便利,可知孙思邈人格力量。

孙思邈进入书库后,专门挑选善本藏书,并刻意觅寻与治疗麻风病相关书籍,因此类图书平日在别处根本见不着。书库太大,孙思邈一如从前,从靠门边第一个书柜开始,逐一查阅,不放过任何一种。

这样,孙思邈便有幸亲睹若干古典真迹,其中不乏价值甚高的孤本。上古关于麻风病例记载,即在御书库见得。内云:

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五丙,告曰:“疑疠,来诣。”讯丙,辞曰:“以三岁时病疕,麋突,不可智其可病,毋它坐。”[135]

孙思邈喜极,忙拿着图书在御书库吏员处登记,再脱下长衫,将那书小心包好,自己则只剩了一件单衣,高兴地掖着书籍回家。

孙思邈如获至宝,回到家里便坐下抄录。夫人把饭菜送到他面前,孙思邈还不肯停笔。夫人将笔抢下,他才抱歉地笑笑,抓过饭菜,边吃边看着书本。他三扒两扒把饭菜送下肚去,又继续抄写,直至午夜还不肯停笔。

孙思邈充分利用借阅御书库医典的机会,每夜抄写。因那书借阅皆有限时,孙思邈务必及时摘抄,及时奉还,否则就会被取消借阅资格。夫人担心他伤了身体,两人轮班抄写。这样连干数个通宵,终将厚厚几大卷竹简抄完。孙思邈累得趴倒在案几上,夫人也仰面躺着不想动弹。

夫人将抄好的书稿装订成册,孙思邈则提前一天,将图书奉还给御书库吏员。御书库吏员颇为惊异,孙思邈读书竟如此之速,却未想到他不是看书,而是在抄。其所抄真本,唯御书库独存。而所有抄本装订成册后,又成了一本本弥足珍贵的图书。

与皇室保持适度交往,于孙思邈自有所得。首先彻底解除了衣食之忧,不必每日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孙思邈想,读书人若无法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对钻研学问将大有妨碍。陶潜先生虽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当他瓮中无粒米、壶内无滴酒、身上无鹑衣时,再面对南山之菊,恐难生悠然之情。故孙思邈毕其一生,从不盲目抗上,努力适应周边环境,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李世民成全了孙思邈。而李世民并非慈善家,有自己的行事奉条。

与皇室保持一定接触,并非成功唯一要素,因具备此种优势者还大有其人。何以孙思邈大功告成?最要紧者,孙思邈有其明确而高尚的著述动机。

文士著书,有人因愤而著,有人因忧而著,有人因情而著,有人为仕而著,也有为“稻粱谋”而著述者。孙思邈著述宗旨颇不一般,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明确宣称:他之著书立说,乃“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用现今通俗说法,他是为大众而著作,为大众所利用。

这不是一个简单口号。在那一时代,一个秘方便可养活一家老小,甚至披泽后代。唯其如此,才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现象存在。孙思邈却将集得的所有方术悉数公开,不分秘籍。

粗略归纳,孙思邈书中药方,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是“躬自验之”的佳方。如那若干治疔肿痈疽的处方:“余(孙思邈本人——引者注)平生数病痈疽,得效者皆即记之……此皆躬自验之,故特论之耳。”前述“大理气丸方”等亦是。

二是辑录名家的妙方。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小肠腑》中专辟“风眩”一节,载徐嗣伯叙论三首,方十首,灸禁法二首。为让后人记得徐氏功德,特予说明:“思邈盖以此是徐嗣伯方,不可以余方相杂,故此特立风眩方条,专出徐氏方焉。”且嘱,“后人能晓得此方,幸勿参以余术焉。”那“徐之才逐月养胎方”亦是。

三是访自民间的偏方。孙思邈书中,猪屎、牛屎、鸡屎、羊屎、猫屎等皆可入药。另有牛角、马蹄、牛鼻绳等农家常见之物,也在药品之列。如“治毒热攻手足、赤肿掀热、疼痛欲脱方:煮马屎若羊屎汁,渍之,日三度。”“又方:稻穰灰汁渍之。”[136]所有这些,均系孙思邈于民间亲自采集。

四是来自隐士的奇方。那时有些高人,身怀绝技却隐居山林,与白云野鹤作伴,耻与官府合作。孙思邈每有所闻,必设法拜见,以求奇方。如那“芫花散方”,治一切风冷痰饮,孙思邈亲记获取经过:“遐览前古,莫睹此方。有高人李孝隆者,自云隋初受之于定州山僧惠通道人,此后用之有效验,秘而不传,但得其药,其方不可得而闻。吾始得之于静智道人,将三纪于兹矣,时俗名医未之许也,然比行之,极有神验……故述之篇末,以贻后嗣。”[137]

五是“博采群经”择选的要方。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伤寒上》中,说明治伤寒诸方来源:“今博采群经,以为上、下两卷,广设备拟,好养生者,可得详焉。”又述对治痢疾方之择录过程:“古今痢方千万首,不可具载,此中但撮其效者七八而已。”

六是荟萃古代名师的名方。在孙思邈之前,已有扁鹊、张仲景、华佗、葛洪、王叔和乃至更远的彭祖诸师,皆为医界圣手。在《千金要方》中,对他们的处方、治术皆有录入。例如彭祖,许多史传将他说得神乎其神。而在孙思邈书中,彭祖即是有血有肉,完全可以亲近。如孙思邈曾引彭祖之言:“上士别床,中士异被”,又引彭祖一方:“使人丁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角。其法:刮之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酒服方寸匕,日三,大良。亦可熬令微黄,单服之,亦令人不老。然迟缓不及附子者,又以雀卵和为丸,弥佳,服之二十日大有效。”[138]读此文字,可知彭祖非虚妄之人。

七是拾遗古代宫廷的稀方。孙思邈书中有一稀方,名为“夏姬杏仁方”,显系古代宫廷之方。该药方补虚羸,美容颜。其法为:杏仁三升,纳汤中,去皮尖双仁,熟捣,盆中水研,取七八升汁,以铁釜置煻火上,取羊脂四斤摩釜消之,纳杏仁汁,温之四五日,色如金状。饵如弹子,日三。百日肥白,易容,人不识。”[139]

八是选用同代高士的良方。甄权与孙思邈同为当代名医,孙思邈对其相当敬重。在他的著作里,收有甄权良方多首。其中如“仁寿宫备身患脚奉敕”治法,为针灸神功。“针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阳辅,即起行……甄权所为。”[140]

九是征集地方名士的妙方:如“北地太守方”“金城太守方”“北平太守方”“九江太守方”“巴蜀太守奏方”等,皆采自地方名流,疗效甚佳。

十是择采道家释门的秘方。或许与孙思邈师从有关,本书道家医方分量甚重,如“太一神精丹”方、“太乙备急散方”等。对释门秘方,亦不排斥。如治风毒脚气卷中有:“释门深师道人述法存等诸家旧方为三十卷,其脚弱一方近百余首……今取其所经用灼然有效者,以备仓卒,余者不复具述。”[141]

十一是收录民间凡人的异方。医药之业,自古凡人不乏异术。孙思邈对此非常重视,特录于书中。如孙思邈去衢州时,得治好忘益智方,去齐州时,得齐州荣姥方等。

十二是筛选外国人的好方。孙思邈生活时代,常有外国人在长安求学经商,而以天竺人、波斯人居多。孙思邈乃留心异国方术,以利国人。在《千金翼方·万病》篇中,专载外国药方,其中以天竺国者居多。该卷有“总疗万病论”一章,“阿加佗丸主万病”一章,“耆婆治恶病”一章,“蹋曲疗冷”一章。其中“耆婆治恶病”载方十一首,论七首。

由此推测,孙思邈为著是书,何等发奋。

孙思邈所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涵盖妇人病、少小婴孺病、七窍病、风毒脚气病、诸风病、伤寒病、肝病、胆病、心病、小肠腑病、脾脏病、胃病、肺病、大肠病、肾病、膀胱病、消渴、淋闭、尿血、水肿病、疔肿痈疽病、痔漏病、解毒并杂治等二十门类,列方四千五百余首,还有食治、养性、平脉、针灸、备急等重要内容。其巨著既有医理,又有药方;既有医治,又有本草;既有方术,又有针灸;既有药疗,又有食治;既有疗救,又有养生;既治已病,又治未病……真可谓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其书内容之全、范围之广、篇幅之大,不仅超越此前任何个人署名的医著,在他之后,亦无任何医家之书可与之并论。明代同列为四大医药经典的《本草纲目》,因为专论本草,内容与《千金要方》亦有所不及。

三 寻求宽囿 向武皇后再荐美色方药

读书人自古著书不易,传播亦难。传播障碍,或来自当朝,或困于资费。孙氏之前,司马迁的《太史公记》面世之难,惮于当朝打压,故不敢擅自将书公诸民间。孙氏之后,李时珍生前未能见到《本草纲目》成书,原因即在后者。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完稿之后,同样遭遇流传的难题。究其阻力,来自朝廷,因孙思邈与武则天有过不快。

那是《千金要方》竣工之时,孙思邈将该著呈送皇家,不料竟惹出麻烦。照那不成文之规,古来读书人著书,总以呈送朝廷为首选。在孙思邈之前,如司马迁所著《太史公记》,仅有两部手稿,一部呈送“名山”,即帝王藏书库,一部自己留存,且待日后在读书人中间传抄。在孙思邈之后的宋代,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也是先呈送皇上。此既为荣耀,亦是责任,因二人皆为朝中吏员。

呈送朝廷的书,一般来说,荣誉有了,流传却受了限制。因皇家书库不仅不对民间开放,一般官绅亦难得一睹。故司马迁那一部皇皇大著,一直局限在皇室书库,唯朝廷权贵人士,才有机会阅读。幸有一部自存书稿,藏于司马迁女婿杨敞家。因司马迁当时乃“朝中罪人”,故该书不敢让人私下传阅。直至汉宣帝时,杨敞之子杨恽立下大功,荣封平通侯,杨恽才敢对外宣布:家有外公手写的《太史公记》一部,可供极少数文友传阅和摘抄。此时,司马迁已去世三十余年。

司马迁呈送皇家藏书库那一套正本,尽管允许朝廷大员阅览,却不得外借与传抄。据《汉书·东平思王传》载,汉成帝时期,东平王刘宇进京,欲求赐《太史公记》一书(实为请允许借阅抄录),却未获恩准。可见皇家藏书库管理控制之严。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谋略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谋略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在长夜难明、万马齐喑的年代,在“狂风卷集着乌云”之时,许多人都在抗争、在拼搏,愤世嫉俗、激昂奋起者有之,披荆斩棘、上下求索者有之——但是,只有成为民众领路人的革命导师才真正指出了奔向光明的解放大道。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洞察社会变革规律的真理,而且也在于他们能将这些真理化为启迪革命觉悟的谆谆教导,用深入人心的语言“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投身到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之中。认真领悟革命导师深邃思想内涵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学习他们把革命真理精彩地表达出来的方式。这种精彩的方式通过精彩的语言体现在革命导师的写作和讲演之中,使人们在拜读和聆听中如沐春风,如遇明灯,使道理的阐述迅速地成为广大民众的共识。
  • 回忆田汉

    回忆田汉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田汉是我过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戏曲改革的先进者,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本书是他的挚友、学生、著名作家、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他的家属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撰写的回忆录,文中对田汉的生平事迹,在戏曲上的贡献,以及为人、思想作风都有详尽的记述,是一本研究田汉和研究中国现代戏剧改革史的珍贵史料。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热门推荐
  • 霸道王爷:倾世妃

    霸道王爷:倾世妃

    洛馨欣,21世纪最牛神医,拥有异能,却被杀害穿越到奇凤国的一个小村庄里。她本想就待在这个小村庄里,养养弟弟,逗逗动物,平凡的过一生。夜玄冥,奇凤国战王爷,一次暗访遇见的她,救了他,誓要将她拐回家。
  • 秦始皇的千年绝宠

    秦始皇的千年绝宠

    紧闭了双眼,无法去面对嬴政,想到这,无数后宫美人的脸不断地在云若曦的脑海里旋转着登场。罢了、罢了,自己爱他,真的爱他!“寡人只要你,若你不为后,寡人便将这后位永世空着”嬴政说的很决绝。
  • 曾小芹的耳朵

    曾小芹的耳朵

    周大辛多迟回来,都带着老婆曾小芹,项母眼里,曾小芹是周大辛忠实影子。周大辛曾小芹是一对夫妻,是项母家房客。项母住处是碧水城最后一片老街区,老街区老住户,死的死,搬的搬了,剩下像项母项老伯这样恋旧老人守望老街区老宅最后岁月。老街区腾下的老宅和空房租给来谋生的乡下人与外乡人。项母女儿项叶嫁人,儿子独立门户,空出楼上俩房间,一间堆杂物,一间租给周大辛曾小芹夫妻俩。他们早出晚归,无论多晚,项母都留门。门是老式双合大门,上下安装石臼,推拉门扇,咿呀作响,古老而悠远。两口子有时三更归来五更出门,甚至加班通宵不归,真真是铁打的身板累不垮。
  • 罪妖祭

    罪妖祭

    一道星芒划破天际,一颗星辰陨落于世枯殊末路,“守不住星辰,留不住你。”妖族四方,煞火再燃;沉浮之间,城华已落。“我一直以为对的,却错的无可挑剔,我一直以为错的,却正确的如此坦坦荡荡。”闵月已断,红瞳依然。那一处,古钟长鸣,归来时已是冷然。——我一生都活在阴暗之中,当你一心想拉我出来时,我只会将你往深渊越推越深。——我不会试图拉你回来,我只会和你一起,坠入深渊。……处于世界的另一平行星陆———妖族大陆。四方之内,风尘已变。为寻回祖上遗书,误入四方的两个少年,前世尘缘,掀开了心念“谁说别离不是下一场相逢的开始?”倏忽之间,恍若初见。以毕生守护“星辰与你。”
  • 漫长的告白总有你陪伴

    漫长的告白总有你陪伴

    明朝端午浴芳兰最爱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 林址贤的高三生涯

    林址贤的高三生涯

    多数人经历过学生时代,而我也不例外,我只是想讲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故事(建议阅读方式:不要把这书当做小说看,那样会显得无趣;而是把书当做当做对话型游戏来玩,你会感到无比的欢乐。)
  • 单向时空中的恋人

    单向时空中的恋人

    他紧紧的握住她的手,不让她这样轻易的按下去,只为了重新来过,再有一次机会,如果能重新开始,他们还会这样么……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活着,就要热气腾腾

    活着,就要热气腾腾

    5个鲜活主题,60个麻辣酸爽的故事。周国平式格调,冯唐式诙谐。让你看到“万种风情”和“无聊透顶”的差距,让你知道用心对自己、用力去生活的神奇功效。这个世界有时候很迷人,有时候也很操蛋:你若崇拜它万种风情,它就会把你宠得热气腾腾,颠倒众生。你若整日活得无聊透顶,它就会把你一拳击倒,再踩两脚。所以,请你擦亮双眼,看到这个世界的万种风情,拂去心尘,拒绝麻木、妥协、无聊透顶。希望你在用心对自己、用力去生活之后,能够在春风得意抑或一时矢志时,都有底气大声地喊出:“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好,可我也不差。”然后,热气腾腾地活着。
  • 他与时光皆凉薄

    他与时光皆凉薄

    很多年前,少女满面生花,挽着男人的手,嘴角带笑:“陆晏,我叫夏五月,春天只有一个五月,你丢了我,就再也没有五月了哦。”于是,男人真的没有五月了。有人问他:”你要找谁?“我要找夏五月,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小姑娘,那是我的妻子。”男人柱着拐杖,走在喧闹或寂静的街头。于是,春城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一个男人在找他的妻子。不知道他找到没有,但是听说啊,他可能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