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2000000017

第17章 砥砺真功(21岁~39岁)(11)

天元帝下一个攻击目标,是德高望重的国丈杨坚,意在找借口将其治罪。无奈杨坚早有提防,平时在天元帝面前装聋卖傻,木头人一般。天元帝冥思苦想,终于悟出一招。

那日杨坚正在后庭闲坐,体验道家静功境界,忽接到圣旨,召入宫议事。杨坚不知吉凶,吓得魂不附体,竟无法起身。继之转念,若表现欠佳,岂不会招致更大猜忌?杨坚怀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与独孤伽罗相拥诀别,然后洗去脸上浮土,从容不迫上路。

杨坚入得宫门,见长长甬道两旁禁军林立,杀气腾腾。他极力保持镇静,从容步入大殿,正欲下跪,天元帝却要他正面望着自己。杨坚便努力控制自己,脸上的微笑似乎僵化。如此相视片刻,天元帝才道:“听说你对杨皇太后挨打心怀怨恨?”

杨坚的心放下一半,忙伏地对曰:“贱女乃陛下婢奴,如何教训皆由陛下自便。况贱女能得到陛下耳提面授,实乃平生大幸。微臣唯存感恩之心,怎得生艾怨之理?”说毕,手足并肚皮紧贴地面。

一场对峙下来,惊心动魄。天元帝没看出杨坚任何破绽,这才挥手让杨坚出宫。杨坚贴身衣裤全都湿透,一出宫门便全身瘫软。

杨坚因有女儿在帝王之侧,对禁中之事察之甚明,于是昼夜盘算,如何煎熬度日。他几乎见不到半点希望,因宇文赟不仅拥有帝位,还占着年龄优势。至于建功立业,更不敢奢想。若宇文邕在世,他或许有望率部南渡,消灭陈主,为华夏一统贡献力量,即使不能跃居至尊,也可名垂青史。而今栽在宇文赟手下,杨坚想自己能苟且度日,保住脑袋,则是万幸。

杨坚如此一想,乃觉万念皆空,唯健康地活着才是一切。于是杨坚除了必定上朝的日子,尽量避免与周主照面,每日在自家后庭花园闲坐。那花园以竹篱合围,置木椅石桌,并玲珑山水,看去甚是惬意。再抬头昂望湛蓝的天空,感觉是在广阔宇宙间遨游。

杨坚想起道家导引之术,便开始习练。只无人指教,不得要领。他不想让孙思邈看出自己满腹忧愁,故未召其入府,以为能寻得自我平衡。

日子久了,杨坚身子愈觉不适,夜间多梦,且伴盗汗。常于夜半惊坐而起,仿佛有千万追兵紧逼。独孤伽罗见丈夫日显憔悴,不由心虑,乃建议他抓紧调理。杨坚这才想到孙思邈,即着人将他召来。

“你上哪儿去了?”杨坚不满地道。

“启禀随国公,鄙人去乡下走了几趟。”孙思邈忙答。

“往后不得轻易离开长安。”

孙思邈口里应着,不把杨坚所说当真,只对治病一如既往。针对杨坚病情,孙思邈仍先施针灸。担心杨坚还有顾虑,乃手持磨利的骨针,在自己穴位上扎刺,以体验那酥麻感觉。杨坚见了,主动躺下,皆以孙思邈为是。

孙思邈见杨坚信赖若此,更小心翼翼,持续数月,以汤药将杨坚脏腑整个儿调理一遍。杨坚平日公务既忙,又不重视医疗,现经调理,顿觉全身清爽,脚下生风,心情也畅达了许多。他别提有多高兴,自此对孙思邈由感激而至敬佩。

在治疗过程中,为使杨坚全身放松,孙思邈有时试着与之交谈,这在以往不可思议。此刻杨坚郁闷至极,非常乐意与孙思邈天南海北交谈,语涉儒、释、道、史诸项。结果杨坚发现,孙思邈知识广博,见解深邃,不由赞道:“你小子何止是治病高手,简直是治国良才。”

“启禀随国公,鄙人岂敢。”孙思邈连忙拜道。

“你小子等着,会有用得着你的时候。”

“多谢随国公,鄙人早已自足。”

杨坚情绪稳定好转,便开始琢磨对付周主的策略。他知女儿既然做了天元皇太后,便一命系于家族。他乃亲笔修书一封,托人交与女儿,将其狠一通训斥,责令务必对天元帝百依百顺,任何凌辱都只可欣然承受。

杨皇太后读过父亲手书,背着天元帝哭得肚肠翻转,当面则任由天元帝胡作非为,再不敢有半句规劝,以求天元帝不再找茬。

杨坚在动脑子了,决计与天元帝斗智斗勇,因觉得天元帝这残暴无道顽主,实非治国平天下之才。他表面一切顺着周主,尤其在游乐方面,不仅积极参与,而且主动怂恿。只要周主想得出花样来,杨坚皆无条件满足。

这样的日子久了,宇文赟乃视杨坚为第一可信赖之人,干脆将朝中大事悉数托付,乐得尽情嬉玩。这完全符合周天元帝个性,因他之所以要当太上皇,就为的既不管任何国事,又尽享皇帝尊严。

但国家总有些事情要朝廷出面,那六岁皇帝宇文阐做得了什么?于是杨坚不声不响地赢了第一招,即实际掌控朝廷。他表面是幼主宇文阐第一辅臣,实则朝廷诸事皆离不得他。此则史书所称隋文帝杨坚辅政之期。

但麻烦很快来了,他这相国哪比得当年宇文护威风?纯属天元帝掌中之物。周主为考验杨坚忠诚,常出些不可想象的难题,让杨坚大费脑筋。宇文赟事无巨细,皆要求杨坚随时禀告,他则故意拖延时间,让杨坚在殿外久等。杨坚有时为等周主回话,须得在殿外直挺挺站上三五个时辰。

这就把杨坚给害苦了。他因身心备受折磨,健康严重受损,不仅旧病复发,还患上不少新疾。尤其让他难受者,是连着彻夜失眠,头痛欲裂。杨坚因睡眠严重不足,导致食欲大减,吃什么吐什么。于是他日见瘦弱,才过半年,眼看要支撑不住。

这可把夫人独孤氏急坏了,关上房门,劝慰他道:“你且将相国辞了吧。否则熬不过他。”

“是啊。他本来就比我年轻二十岁。”杨坚唉声叹道,稍顿又云,“不过,纵欲过度的帝王,没几人能够长寿。”

“那你自己可得注意,务必保持健康快乐。”独孤伽罗说着,趁机又提及孙思邈,且建议将其长留府中。经独孤氏提醒,杨坚乃觉通晓诗书的孙思邈,不仅能保自己健康,没准还能就治国平天下之事贡献智慧呢。

杨坚想,医家古来为正经读书人所不齿,若以医者身份召孙思邈而来,没准他不高兴。倒不如给一官名,使之甘于此事。杨坚便决定赐孙思邈一个封号,为国子博士。他于是亲书一纸,盖上印鉴,命人照孙思邈所留地址送去。

孙思邈其时正在山林,日夜琢磨麻风病治疗方法,只偶尔回城里暂住地看看。

面对封赐,孙思邈颇费思量。因他知道,杨坚之所以要发出这个任命,是为了牢牢掌控自己,变成他的“府医”。而在孙思邈看来,为杨坚治病固然要紧,而为他人治病,尤其为贫苦百姓治病同样重要,或曰后者更为重要。因杨坚位高权重,家财无数,既不愁买不到好药,又不愁找不到良医。同比贫苦百姓,即完全是两回事。况且朝廷诡谲多变,朝云暮雨,亦非他所能应付。

孙思邈乃决定婉拒。

不过得找个像样的借口,否则会得罪杨坚。孙思邈想了又想,决定以近期密切接触麻风病患者为由,宣称有感染可能,杨坚听了没准害怕。孙思邈便给杨坚写一复函,先深忱致谢,再说明原因,表示完全不宜供职朝中。最后表示,待自己恢复健康,再全心效力相国。

孙思邈将复函交与官衙后,将几件衣服打进包袱里,穿一身青布长衫,权作道士打扮,一早便奔向城门。城门卫士见了,不曾怀疑,故不予阻拦。这样当杨坚派人寻访时,孙思邈身轻脚长,已走出长安百十余里。

关于此事,史书有载,云:“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赴)”。[46]至于孙思邈何以如此,则说得不明不白。其时,孙思邈年且四十。

孙思邈这一举动,使杨坚觉得丢了面子。他正不知该如何惩罚,朝廷却发生大事。原是周天元帝因饮酒无度,游玩过头,突发重病,不日暴亡。一个大饼从天掉下,杨坚一下成了赢家,由过去看皇上脸色行事,转瞬间权倾朝野。杨坚既忙于朝中大计,对孙思邈自无暇顾及。孙思邈钻了这个空子,乃得再入江湖,为乡民效力。

《旧唐书·孙思邈传》载:孙思邈在拒绝接受杨坚所授爵位时,“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据考此言不确。孙思邈虽婉拒朝廷爵位,却并未隐居修行,而是一直活跃在临床。该传记作者为拔高李世民(“圣人”即暗指五十年后称帝的他),为其杀兄称帝寻找“天授”依据,故作神秘,乃有此语。

同类推荐
  •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本书介绍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生平,内容包括:唐诗的集大成者、幼年的生活、南北漫游、长安旅居、离乱中的歌唱、“三吏”和“三别”等。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本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作者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在文中,作者希望在这假想的三天时间里,能看见自己的老师、朋友;能去参观自然史和艺术博物馆;能看看纽约城和日常世界;最后还要去看一场戏剧。三天的活动,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创造的高度赞美。她还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自传,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自己内心的表白, 都是极平常的话语,真实而亲切,自然而流畅。
  •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千年更迭变换,他们或是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或是平平淡淡,但是在他们身上总有一点历史的缩影,或深或浅的足迹中隐隐约约的展现了中国封建历史的发展轨迹。《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参考了诸多史料,从历代帝王中精心挑选出富有代表性的一百位帝王供读者赏阅。它融历史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是一本常看常新、常思常获的大众读物。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四海为家徐霞客

    四海为家徐霞客

    本书介绍了徐霞客的生平,内容包括:奇人家乡、母亲的鼓励、二访天台山、三探雁荡山、庐山之旅、登黄山、北国行、湘江遇盗、访桂林等。
热门推荐
  • 天降Madam:替身仙途重生记

    天降Madam:替身仙途重生记

    拍微电影太投入,狄慕云把自己玩儿进湖里去了。幸好遇到英雄救美,她被救起来了。纳尼?不对,救她的人怎么穿着古装?貌似,可能,或许,大概,我穿越了!原来,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那位丰神俊朗的上仙,求你收我为徒吧?我保证好好修仙,天天向上,绝不偷懒。还有,还有,那个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的替身妹子,跟着我去修仙怎么样?
  • 时间迷城

    时间迷城

    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冒险的世界!这是一处时间不受控制的世界!!这里千年只等于真实世界的七天!!!这里不能相信任何人,这里能相信的只有自己。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再次的把对方给忘记了。这里可以特验各种生活,这里可以学习各种知识,但这里真的只有七天,七天后,一切还原。让张天乐带你领略这个奇特的世界。
  •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老公深夜加班,我去给他送汤,可是……我气得跑到酒吧买醉,意外遇到了一位身份神秘的男人……人生种种,猜得到开始,却永远猜不到结局。
  •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爽文,不虐,微甜】对于陆三通来说,重生后的生活很自在:神官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睡得香,还偏偏得到了不死之身!说她杀人不眨眼?她甘愿做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说她是祸国殃民?任性君王愿意为她与世界为敌,与她无关;说她是救世主?她动动手指头,秒秒钟灭了一个家族!命运宿敌?明争暗斗?通通与自己无关!万能“奶妈”伴身侧,自己只要舒舒服服晒太阳就好。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偏执大佬宠她成疾

    偏执大佬宠她成疾

    ——唐辞珏。安城背景神秘的商界大佬,唐氏财阀的掌权者。清冷衿贵,不近人情。却无人知,他总是低声呢喃着一个名字,千万遍。“我宠着你不好吗?”唐辞珏垂眸看着怀里的女孩,眼底是极致的平静,“就算你闹翻了天,我也能护着你。”他予她无上盛宠,数人艳羡。……只是后来的唐辞珏也没想到,倾覆了安城的人,是他。……暮暮,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
  • 宠溺绝色城主夫人

    宠溺绝色城主夫人

    蓝天洛,绝世皇朝的洛王爷,同时也是江湖中神秘的情报杀手组织默帮的帮主,他心狠,冷酷,有着让无数女人痴迷的魅惑外表,但是却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迷失了自己。绝尘彻,是江湖中人望而生畏的天无城城主,温和儒雅,武功深不可测却又不乏柔情。对她百般呵护,总是静静的在她身后,静静的守在她身边,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却总是能轻而易举的看透她。苏小月,只想在普通的周末好好休息一下,却也能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古代,沉沦于他的柔情;被他一次次的伤害,却无法忘记他那深邃的眼眸。
  • 入纵

    入纵

    在山林中定居,在荒野中安心。段祈择和李诠清相遇,相知,相守,相离,相爱。她们之间隔着的,只是一道墙。
  • 哈佛精英能力课

    哈佛精英能力课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多年来孕育出无数巅峰人才,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十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上千名高管……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英人物?本书在研究哈佛课堂和哈佛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课堂上学不到、又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十三大能力。内容精当全面,启人心智。
  • 朕的冷妃太嚣张

    朕的冷妃太嚣张

    【穿越史上第一本第一人称小说,更真实的体会穿越的爱恨情仇】“雪爱妃,这是什么?”某男举起一张纸:我的墙,任你爬。“额,这是采花贼的!呵呵。”“那么这是什么?”咬牙切齿举起一张纸:欢迎光临,随时恭候!“这是我的崇拜者的!”某女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