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80

第80章 附录(3)

到了80年代,为了给我的家乡写出一篇全景式报告文学,我第一次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平山之旅。在这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使我愈加热血沸腾!我的乡亲们在国难当头时那种挺身而出、毁家纾难的壮举;那种“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气节;那种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壮士断臂、前赴后继的精神,不由人不振聋发聩、惊魂荡魄。我带着敬畏的心情,第一次粗线条地把这段历史勾勒了出来。

打开张志平先生厚重精美的《西柏坡之恋》,立刻被其隽永精雅的300多首诗词吸引。清词丽句里多出了一泓碧波荡漾的乡情,红色文化里读出作者赤诚的精神追求。正如著名学者陈晋所说:“就是把那些重大事件、革命先烈、重要遗址背后的精神,升华为感情、转化为文化……就是通过这样的诗歌、这样的描写来增加人们的红色记忆。没有了记忆,所有的精神价值也就缺少感动人的载体……从这本书里边我们得到的启发就是党史要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就必须要为党的历史和党的精神插上翅膀。”诚如陈晋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作者耗尽一生做的这件事,说到底,就是传承文化,积累智慧。哪个民族,哪个国度,不需要这样的人和事呢?”

新近,张志平先生作为总策划、总撰稿,率领河北电视台的创作团队,辗转全国十余个省市采访170余位相关人士,并远赴加拿大白求恩的故乡、日本宫崎县美穗子的家乡采访拍摄,目前完成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将于2015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全片以朴实、凝重并带有鲜明平山地域特点的风格,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展示平山儿女以其仁厚实在、悲歌慷慨的风骨,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和牺牲。

这正是有了志平先生多年的深厚积累和深入思考,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才有了《平山记忆》,张志平觉得,让平山先烈和前辈们不朽的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远涌动在后人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承,是党史研究者最大的心愿。

这些年来,张志平先生带动了一大批热心红色文化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让年轻的创作团队接力“红色记忆”。正如《平山记忆》总编导张军锋所感:拍摄这部片子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16个月,我几乎每一天都在和这块让人热血沸腾的土地做心灵的对话;《平山记忆》是对先烈们最崇高的致敬,《平山记忆》是我们纪录片人一次一往情深的红色寻根……

拥着战争的悲凉而活

——寻访九旬高龄平山团老战士随感

炎炎夏日的早晨,微雨带来了些许凉爽,母亲说,今天该去采访那个平山团的人了吧?果然电话响起,朋友为我们约的老战士可以采访了!前几日,因天气太热,老战士的女儿说等哪天凉快些就可以采访她的父亲。今果成行,欣然前往。

一年多来,跑了石家庄、保定、正定等干休所,去了平山,去了京津,去了五台山到过南泥湾,采访许多老战士,但是遗憾的是,还没有找到一个1937年10月由洪子店出发的718团战士,心里知道,那1700多名最早期的战士恐怕存者无几了。在这段时间里,亲戚好友,特别是平山籍的朋友不停地为我提供采访线索:这个说,三爷爷是平山团的,那个说二大伯是平山团的,又有姑姥爷又有老姨夫,等细细去问,无不黯然说,已经过世了,或有在世的,兴冲冲地奔去,老人或病或不能言了。我去了石家庄市的新疆干休所,也无功而返。河北省政协文史委的同志万里迢迢到阿克苏,也找不到平山团最早的老兵……

依然怀着极大的希望,敲开了这个普通的单元门。94岁的齐阙声老人竟然和他的女儿一起迎接我们,老人个子不高,清瘦,略驼背,戴着一副旧花镜,但他精神很好,比我想象的要健朗很多,耳不聋,神不乱。等看到他的证件,了解了他的经历,我激动起来:他1937年从东黄泥村走到洪子店,参加平山团,经历了所有的战役,最后进新疆,退休时为乌鲁木齐市政协主席。哦,真不敢相信,在我“搜索”了多年之后,第一次见到了平山团的“真神”。齐老的出现让我的确感到“意外”,找了一大圈之后,他没有在万里之遥的地方,而是与我同城而居,几乎是“一墙之隔”!

然而,齐老的讲述却是那样的平静。和许多文艺作品里描述的场景相反,我见到几百天来最想见到的人之后,却进入了最平常的,甚至是最平淡的场景。他说的几乎都是“已知”的事情,并一再说,他“没有文化,不知讲的对不对”,战争的往事如同凝结成的琥珀一样透明,但也同样坚硬,他的内心世界并不想再展现给任何人,经历过枪林弹雨、惊风骇浪之后,这位老人似乎被磨炼得十分淡泊……还是他的女儿告诉我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齐阙声在参加平山团之前就是共产党员,在村里当干部,21岁的他已经结婚两年。他在平山团二营当通信兵,和栗政通最熟悉,对栗政通的机敏,栗政民的勇猛有深刻印象,他在延安见过栗再温,他和栗家兄弟相处的时间较长。讲到白求恩大夫时,他比较活跃,提到王震送给白求恩一把非常小的手枪。从田家庄战斗到保卫黄河,齐阙声参加了所有的平山团战斗,开垦南泥湾以后,他转到359旅野战医院,进新疆后转业到地方。

万里征战,14年了,在故乡的母亲没有儿子的音信,哭瞎了双眼,未能看到凯旋的儿子。他的妻子在他参军后不久也参加了抗战工作,后来成为晋察冀5团的医务主任。在音讯不通的十几年后,远在新疆的齐阙声和在部队的妻子竟然联系上了,一个未嫁,一个未娶,夫妻在新中国的边疆终得团聚……

在采访中,我明显地感觉到,老人依然说着“这米那米”(这里那里)的平山话,乡音无改,晚年回到石家庄居住生活,离他的村庄近些再近些。但在说到老母亲,特别是说到牺牲的战友们时,老人脸上显出悲凉的神色,不再说了,离开客厅走向卧室,留给我们一个颤巍巍的背影……他的内心,他的个性人生,我已经无法打开。战争把这个生命个体和那段历史已经融为一体,卓越在这些平凡的个体中诞生,我走近他就嗅到战火硝烟的味道,和他对话,就已经触摸到平山团子弟兵的质地,感到平山团熠熠生辉的荣誉奖章就闪现在我的眼前。战争的风云他不愿再浮现,用我的好奇去掀开他伤痛的疤迹,我感到不忍,我采访过也看到过许多纪录片的镜头,每每老战士们说到牺牲的战友,无一不是哽咽难语,老泪纵横,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有的老人需要吸着氧气才能完成采访,有的甚至要生一场大病,他们已变得十分脆弱,今天我用DV哪怕是只记录齐阙声一个背影,我也很知足了!

2012年极冷的一个冬日,我和平山籍摄影家李君放先生准备前去采访两个平山团的老战士,李君放先生本是一个企业家,近年来一直在拍摄生活在平山乡村的老战士,为他们留下影像资料。

车过一个坡岭,从公路转入乡间路,往南庄村走去。他前段时间发现了王冠章老人是参加了平山团的第一批老战士。

忽然,一群送葬的队伍出现在眼前,白色的孝帽,彩色的花圈在冬日苍黄的山岭上十分显眼。我心里一紧,说:“该不会是王冠章老人去世了吧?”但是李君放说过一个多月前还拍摄过他,身体比较硬朗的,应该不会。

抱着极大的希望,找到了王冠章老人的家,门厅前白纸黑字的讣告(一种记录死者祭奠日期的纸条)赫然眼前,老战士刚刚去世!

遗憾笼罩了我的内心,又晚了一步啊。我们采访了他的儿子和延辨尘老人,在儿子眼中,父亲不是一个军人,而是一个郎中。王冠章老人因病退伍后,几十年如一日在村里行医。村里人不太了解他的部队生涯,但知道他是一个随叫随到的好大夫,过年过节有生病的人,他也一样出诊、守候,有时几天几夜不回家。关于平山团的事儿,他的儿子所知甚少,只听父亲说过王震记性特别好,头一天,一班人在那里站队报数,王震听一遍看一眼,第二天碰面就能叫上战士们的名字!

退休在村里居住的延辨尘老人是位文化人,他和王冠章交流较多。延辨尘曾在县党史办工作,采访、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曾骑着自行车去采访惨案的幸存者,写的通讯报道在《人民日报》发表过。退休后回村包山种地种树也很出名,多家媒体曾报道了。

天近正午,我们告别南庄,在路边简单吃饭后,直奔20多里外的霍南庄村。李君放说,下午咱们一定能采访到刘增英老战士,因为20天前他为老人拍摄片子,老人还能走到院里呢!绝对不会再遗憾的!

轻车熟路,他把车子直接开到刘增英门前,街上和院子里都静悄悄的,没有异常。我们兴奋地推门入院,我大声喊:“有人吗?”转眼看到李君放已经愣在那里,他黯然一指,说:“别喊了!看那里的讣告!”我惊诧得不敢信,详读贴在墙上的讣告,得知刘增英老人已经过了二七,去世半个月了!

这样的情况刘君放经历很多了,他前两年开始拍摄平山抗战老兵时大约有300多人,现在已经去世过半。这些老兵大多都90多岁了,生活在农村,条件多数很差。他前脚拍后脚就去世了,好在,他辛苦奔波,给这些老兵留下了人生最后一张有尊严的照片。

我们在刘增英家里的院子里徘徊,发现屋门没锁,径自推门进去,在冰冷入骨的屋子里发现了他的瞎眼老伴,一会儿,在另院住着的儿子也过来了,老太太说起刘增英当兵打仗的事儿,竟然大哭起来,念叨着说,他受了一辈子罪啊!原来,刘增英自小就是孤儿,跟着姥姥生活,7岁就去给人家抱小孩,当小长工。头上长满疥疮,不像个人样子。平山团征兵,12岁的刘增英就跑去给姥姥说,咱去当兵吧,打鬼子,能吃饱饭,姥姥同意了,但送他到洪子店时,已是大冬天,他没有鞋穿,也没有衣服,妗子用一张破包袱皮给他包住屁股,送到了部队。

刘增英后来成为平山团的司号员,学会了吹号,后在战场上多次负伤。最惊险的一次,他的背包绑得太紧,解不开,结果冲锋时也背着,子弹把背包都打烂了,身边的战友都死了,他却保住了一条命……

平山团南下时,他因伤回到平山。他是奔着姥姥回来的,结果姥姥去世了,他伤心不已,又要找部队去,但平山团已去了遥远的南方。村里人给了他一块地,劝他留下来,他开始拄着拐当起了农民。退伍后的刘增英学会了干农活儿,拖着伤腿,但村里的什么义务工他都参加,辛苦生活了一辈子。近几年有点痴呆,常常抱着老伴叫“娘”……

同类推荐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金蔷薇(译文经典)

    金蔷薇(译文经典)

    《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本书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 忘忧草

    忘忧草

    人是情感动物,在我的这部书中,我所要表达的,或许就是我的一种思念、一种理解、一种心情,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们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我创作的客体与主体。
  • Yingxiu: After the Earthquake 和春天一起到映秀

    Yingxiu: After the Earthquake 和春天一起到映秀

    映秀有两个春天,一个在迎春的枝头,一个在人们的心坎。2011年1月31日,两个春天同时降临,使这块土地成为吉祥福地。《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讲述了援建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抢时间、赶进度,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重大历史事件留下清晰真实的记录。
  • 洪灵菲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洪灵菲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文章讲述的是:前线,流亡,在洪流中,路上,归家,气力的出卖者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学会自我心理调解》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很强。作为一本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书,可以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如何应对灾难,并且积极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种种策略,增加其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正一出官章仪

    正一出官章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女主不一样

    这个女主不一样

    在所有玛丽苏的世界里,女主不管是自卑的、自信的、乐观的、亦或是冷漠的,但她们的内心,基本都是善良到圣母级别的。所有对她们喊打喊杀的人,只要最后忏悔认错,女主都会大度的选择原谅。但是,当女主的芯子换了一个人之后,那些曾经做错事的人,他们还会这么轻易的就被放过吗......已有完结文《何以致金环》书友群‘杉叶子’:556918726
  • 宋未蚁贼

    宋未蚁贼

    穿入宋未,面对蒙元的血淋淋屠刀怎么办?是屈下膝盖当奴隶,还是拿起刀来拼命?陈远本想找出第三条路出来,却无奈发现无路可走。好不客易重活一世,当汉奸也太可耻了!种田吧,种田才是王道!
  • 方法论

    方法论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1.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2.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3.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 仙缘信用卡

    仙缘信用卡

    一次失误,让诺承影得到了一张特殊的信用卡,一个特殊的网站。刷卡一时爽,还卡火葬场。先生你的信用卡已经逾期……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暖萌甜妻七分糖

    暖萌甜妻七分糖

    跟随父母回本家过年的夏寒无意中撞见堂姐和男友分手,天地良心,她只不过是想看看从小到大样样比自己优秀的堂姐吃瘪而已,没想到被渣男拖下水当挡箭牌,“你可能不知道,夏寒才是我女朋友,我们前段时间吵架了,她不理我,我没办法,只好借你来接近她。”于是,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她成为苏家大少爷的“未婚妻”。
  • 这个班长有点甜

    这个班长有点甜

    她被迫担任“学渣拯救”计划对象居然是同校那个狂妄、叛逆、同时又有点孤僻的校草。罢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她冒着被校草迷妹封杀的风险艰难的完成了这个任务,本以为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没想到却被对方缠上了,甩也甩不掉。她有些不耐烦的撇了一眼眼前这个长相妖孽的校草一眼,道“该教的我都已经教给你了你还缠着我干吗?”没想到校草却突然把她抵在了墙角朝她勾起一抹坏笑道“可是你还没有教我怎样才能追到你?”未完续待……
  • 十不二门义

    十不二门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