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66

第66章 传奇那南征北返(8)

8月15日,王震指挥部队赶到留坝县的江口镇。王震提出一个返回陕甘宁边区的计划:以5天时间连续行军,从宝鸡、凤县之间的黄牛铺、草凉驿穿过川陕公路;再以7天时间突破西(安)兰(州)公路,进入陕甘宁边区。他的设想是正确的,其后得以全部实现。

按照这一部署,部队随即攀越上80里、下60里的玉皇顶大山,插向凤县河口地区。敌人发觉我军北返意图,急调两个师从北向东地区截击;令尾追的6个师迅速跟进,又想将我军歼灭于川陕公路以东地区。面对严峻的形势,王震决心以三两天的强行军,在敌人的包围圈尚未合拢以前,冲杀出去。8月20日,果然在进抵川陕公路的时候,行动迟缓的敌人还未来得及合拢包围圈。我军闪电般穿过敌人预谋的合击点,向北奔去。但是,走在旅直后面的平山团第2营,突然受到敌第123师先头部队的合击。唐纯锋营长带领二营奋勇迎敌,展开决死的格斗。一群敌人冲进机枪排,和机枪排的战士扭打在一起,一挺九二式重机枪被敌人抢去。这挺重机枪是在上下细腰涧战斗中缴获的,之后一直随同部队南征北战,战士们把它当宝贝,全旅上下一直把它看作光荣和胜利的象征。营长听到战士“重机枪被抢走了”的呼喊,立即发出夺回机枪的命令,亲自带领一排人冲进敌阵。战士们一个个跃身向前,怒不可遏地向敌冲杀,用刺刀同敌人展开肉搏战。战士葛庆增脚掌腐烂化脓,走路都很艰难,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勇猛地跃入敌阵地,开枪打死几个敌兵,夺回机枪。

这时已跨过川陕公路的平山团1营,听到枪声掉头赶来增援,和2营的勇士们一起拼杀,一鼓作气,冲过了川陕公路。

此时,中央接应部队也在泾川、长武出击。极度疲惫的战士们精神又振奋起来。21日进抵陇县的赤沙镇。以日行150里的速度急进,拟于泾川、长武间的瓦云寺突破顽军的西兰公路封锁线。28日,当我军进至距瓦云寺约20里时,尾追的顽军第123师追上来了,顽军第28师也已车运至瓦云寺以东地区。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往往能抓住战场上转瞬即逝的战机,从而改变整个战役的命运。王震伫立在西兰公路边的土塬上,即令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平山团第3营营长冲上对面的公路。虽然对面就是公路,但隔着黄土高原特有的深沟,咫尺之隔,却难很快赶到。及至第3营已到公路边的沟坎,部队正从沟底往土塬爬时,突然被公路上卡车运来的顽军发现。顽军急忙下车,欲封锁公路。第3营经过连续征战,大量减员,实际只有一个连的兵力。他们人数虽少,却勇猛地向敌冲杀,敌人比较慌张,和我军进展开激战。旅直陆续进入塬边狭窄地段,挤在一起。敌人的后续部队正坐汽车源源赶到。情况十分紧迫,一旦两路敌人围攻布置就绪,猛扑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王震冷静地注视着敌人在公路上的动态,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他以惊人的胆略,决定乘敌人立足未稳、来不及联络部署之际,强行全面突破,打他个冷不防。他立即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同志们!这是最后一关了,接应我们的部队已经为我们扫清了道路,冲出去就是胜利!”随着呼喊,王震率先向前冲去。他那激昂的喊声震荡高原,直冲霄汉,震撼指战员的心灵。霎时,一呼百应,所有的人都奋不顾身,紧跟王震奔上土塬,奋勇冲杀。几十路纵队,势若排山倒海,猛不可挡。前面的敌人愣了,胡乱放枪,后到的敌人机枪还没有架好,全旅已进入绿海般的高粱地中,无影无踪了。

后来第3营9连副指导员秦玉萱回忆:“……当时只是闪电般的一霎时间,司令员抓住了最好时机,要是稍迟一步,也就过不了西兰公路。王胡子真神,现在回想起来,玄乎得很。”

传奇的北返队伍,终于在王震的高呼声中穿越了最后一道危险的封锁线,胡宗南眼看着龙归大海,只好望着青纱帐感叹了。另外,717团单独在秦岭地区东突西杀,两个营只有百十人却成立359旅“独立大队”,迷惑敌人。最后只剩下“82勇士”,却也传奇般返回了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写给习仲勋的9封信

南下支队万里征程,孤军奋战,时时刻刻牵动着延安的窑洞中领袖的心。一年多来,毛泽东关切的目光始终和战士们一起翻山蹚河,把精神的力量灌注给指战员们。但是,当来自秦岭的电波中断时,毛泽东的心也揪了起来。他写电报的笔,不停地写着信件,从1946年7月26日至9月2日,短短的30多天里,毛泽东九次写信给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习仲勋,把接应王震部突围北返的任务交付给他。

今天,我们在这浑厚洒脱的书信中,看到毛泽东的思考和感情,看到部队指挥、兵力配置、行军路线、物资保障甚至伤病员收治以至组织迎送等,无不在他的考虑之中,殷殷深情,浸透纸背。

毛泽东在这9封信中准确地标记了众多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人名地名和物土风情,其对情况之熟悉掌握,部署之细致入微,术语措词之精确得当,显示了一个军事家深厚的军事知识造诣和高超的指挥才能。据不完全统计,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中原突围前后先后发给中原局、中原军区文电达110多份,其中毛泽东亲手起草的就有60多份。这些文电从战略部署到战斗方案,从突围方向到根据地建立,从战术原则到方针政策,都作了明确具体的指示。其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巨大精力都是十分感人的。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信件选摘如下:

仲勋同志:

陕南来报五份请查阅。李、王两部决定分散;李部分为七股,均在陕东南。王震率部正向柞水、镇安前进,将分散于柞水、镇安及其以西地区,这一带西北局是否可派干部前去协助?因该区尚无像巩德芳那样的地方部队,如不多派熟悉情形的干部,恐立脚困难。此外,郑位三、陈大姐、戴季英三同志及其他大批离军干部,如何秘密接引来边区,需十分秘密,亦请考虑办法。再则,苏斌、曾谅芳支要求受陕西省委领导,请加处置为盼!

请考虑派一两个大员去帮助李、王两部,如汪锋及其他适当之人。

毛泽东

七月二十六日

仲勋同志:

请考虑派出几枝〈 支 〉游击队(武工队)性质,策应李先念、王震,创造游击根据地,以利将来之发展:(一)麟游为中心一枝〈 支 〉,约三至五个连,其中以三分之二(两个至三个连).以班或以排为单位,分散于泾渭之间、陕甘之间十余县,只要有党的地方,或无党而群众条件好,就放下一班或一排;完全地方化;如穿军衣不便,则穿便衣;如一班、一排目标太大,给养困难,则更加分散,每地(例如一区)三五枝〈 支 〉枪;总以广泛分布于泾渭间十余县,作为当地人民武装斗争之骨干为目的;其余三分之一(一个至两个连)则集中公开行动,但须取当地人民自卫队或人民游击队名义,或其〈 他 〉地方性名义;无论分散的,集中的,在一年内一律由边区供给经费,不从民间筹款;派出之前须加以训练;须配备充分多〈 人 〉数政治工作人员;须有强的领导,须有本地干部率领,队员都要陕甘人(或杂以少数外地有经验者);要自愿肯干;要准备吃苦。(二)两当、徽县为中心一枝〈 支 〉,约二个至三个连;办法同上。(三)此外,尚请考虑可否以海原、固原为中心派出一枝〈 支 〉,以静宁、庄浪为中心派 出一枝〈 支 〉,每枝〈 支 〉约二百人左右。

以上方针是否可行?估计派出后是否有站稳脚跟之把握?或先派麟游、两当二枝〈 支 〉,每枝〈 支 〉数目较小?请你召集有关同志讨论见覆〈 复 〉。此外,蒲城、白水各县力求就当地非法武装予以干部及指导,创造游击根据地。

敬礼!

毛泽东

八月十日

仲勋同志:

王震行进甚速,拟以十一天到达宁镇或栒正地区。王来两电请阅, 并摘要转告关中、陇东。关于准备三个强的团位于适中地点,以便迅速出动策应王震,此事请于日内准备好,并即速出动于边境附近待命策应为要。

敬礼!

毛泽东

八月十九日

习仲勋是一位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领导,是中共中央各个分局中最年轻的书记。在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上,毛泽东点名表彰了习仲勋。《解放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号召所有边区军民,向习仲勋和王震旅长学习。

习仲勋和王震都是毛泽东的爱将。习仲勋也差一点走在南下的队伍里。1944年组建八路军南下支队之时,毛泽东曾找来习仲勋谈话,大意是:我们不能老困守在陕甘宁边区,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我想建议你随王震一起南下。但是,毛泽东似乎还在反复掂量。没过几天,毛泽东又找习仲勋谈:我考虑再三,你还是应该留在陕北,让我们一起首先把陕甘宁边区建设好,巩固好,这是当务之急。

此时接应南下支队,毛泽东首先找到习仲勋,并接连写信。当时联防军隶属于中央军委和西北局双重领导。因而由习仲勋担当此任,有利于统一协调边区各级党政军联合行动,特别是便于指挥联防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协同作战。

8月20日,习仲勋按照毛泽东指示,马不停蹄地开始接应工作。立即动员西北局一百多名干部和两个连组成的武工队,打入国民党统治的麟游山区,开展敌后游击战。同时,又和张宗逊指挥的晋绥联防军分左右两翼迅速向南线出击,攻占陇东与陕西间的一批重要的据点,强行突破敌人的几道封锁线,歼敌1300余人,打乱了胡宗南的部署。同时地方游击队分散活动于旬邑地区,钳制迷惑敌人。习仲勋随时将南线出击战况向毛泽东作了报告,协助359旅主力杀出重围。虽然这支队伍3800多人只有833人突围回来,但实现了毛泽东“只要王震活着回到延安就是胜利”的目标。

32年后,习仲勋回忆当年在毛泽东指示下接应王震部时曾深情地写道:毛主席既放手让干部工作,又注意具体指导……王震同志率领一支部队向陕甘宁边区转移。毛主席把我叫去,问我路怎么走,从哪里过渭河,并要多派人接应。这期间,主席不几天就来一封信,有时隔一天一封,一个多月时间就写了九封。毛主席在信中的指示十分具体,既谈到要派熟悉情况的得力干部去接应,又要我收集沿途敌人驻防和分布情形,还指示我如何配合开创新游击根据地,甚至连部队到达后要开群众欢迎会都想到了……

1946年8月29日,王震率领的359旅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三旅会师于甘肃屯字镇,接应的部队看到这支艰难返回的英雄部队时,两边的将士都眼含着泪水。从6月26日到今日,两个多月里,他们没有吃上一口熟食,战士们已经连续十几天没有合眼了!他们衣衫褴褛,有的战士没有衣服穿,光着下身或赤裸着上身,双脚溃烂,双腿打颤,眼窝深陷,头发胡子蓬乱……会师那一刻,王震集合部队,刚要讲一些注意事项,他一开口:“同志们,我们回来了,我们胜利了……”部队没有欢呼,没有骚动,“呼啦”一声,突然间,许多战士都晕倒在地!

因为极度疲劳、紧张、饥饿,超越了人的生理极限,骤然松弛下来,战士们都昏睡过去。他们醒来后的第一顿饭,有些战士因为暴食而被撑死!

王震在倒下的30多名战士们跟前,流着泪水,懊悔万分地说:“本来准备提醒大家,吃饭一定要注意……还没有来得及听完,他们就睡过去了,他们没有死在两万七千里的征途上,却死在胜利的今天,太可惜了……”

采访手记:

2012年一个春日,我采访了曾担任过习仲勋秘书的贾延岩先生。他是平山县河渠村人,出生在延安,父亲贾一平、母亲李文放都是老延安。贾延岩先生长期在海南工作,前两年我在写作《故国中山》时,曾电话采访过他,他十分关心家乡的中山国文化,为遗址建设捐款、奔走。

同时,和我寻找平山团一样,他对父辈的斗争经历有着非常浓厚的情结,他曾拿着母亲留下的、署名不清楚的、写于60年前的一封短信,上东北下江南,寻找母亲战友董启文烈士。几番周折,终于找到董启文家人,弄清了这个不为人知的烈士事迹,最后在东北的一处陵园,找到荒草淹没的烈士墓地。他在文章中说:“……历史远离我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物质世界的变化中的人们已越来越懂得保护的必要,但在精神世界里,人们是否也应该意识到继承和发扬的必要呢?”

他的诘问也正是我寻找中的思考。

我们谈到平山团,讲到南下支队,谈起了习仲勋接应南下部队回延安。他曾多年担任习仲勋的秘书。他说,他曾听习仲勋回忆过那9封信的故事,习老感佩毛泽东主席对南下战士们的感情深厚,感佩那既放手又具体的工作方法。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习仲勋担任西北人民野战军副政委,成为这支部队的领导者。贾延岩谈起习老对平山、平山团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同类推荐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00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启蒙实践研究(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

    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启蒙实践研究(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

    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启蒙发端于“晚清的酝酿”的启蒙之路,随着中国遭遇西方现代性而进入近代历史阶段,一批仁人志士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开启了推翻帝制、促进科学和民主的蓬勃发展的启蒙之路。本书详细介绍了了新文学现代性启蒙的发端与发展,具体阐述了新文学创作的各种现代性实践形态,并深入剖析了新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实践属性。
  • 某个不曾遭岁月蚀掉的画面

    某个不曾遭岁月蚀掉的画面

    本书是张晓风最新情感美文集,精选50年文章菁华。干净的文字、淡淡的情思,道出一个女子岁月沉淀后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爱一个人,就是想全心全意和他过日子,将彼此的时间和生命占满;婚姻中,我们不过都是平凡又平凡的男子和女子,注定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可述,但生活中淡淡一句话里,却也有感念不尽的柔情;身为人母后自己体会的种种,忆起母亲的不易和牺牲,世上有什么角色比母亲更孤单?
  • 匆匆:朱自清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本书收录了他《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
  • 每一次分开都要好好告别

    每一次分开都要好好告别

    这是一本可以让人读懂珍惜的书。人生就是不停地告别,与亲人、与朋友、与过去、与自己。面对每一次的别离,我们都要好好告别。因为每次分开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时,要心存感激,像第一次那样。书中记录了50余个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从这些朴实的文字中,可以让我们感悟到:不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有耐心并付出时间去探索、去守候、去珍惜。生命原本是一场远行,谁与你相知,谁与你相爱,谁与你相处,谁与你擦肩,都是一场美丽的缘分。缘在,珍惜。就算终有一散,也不要辜负彼此的相遇。
热门推荐
  •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 娇妻出击:慕总请轻宠

    娇妻出击:慕总请轻宠

    一夕之间,江城第一名媛沦为落魄千金,人人都在叹息从此江城上流社会再无蒋轻故三个字,却没想到她转眼投入了江城最矜贵,最神秘,也最淡漠的慕司承怀里,江城谁人不知他对自己的妹妹盛宠到因为一句话就答应终身不娶了?可什么时候慕家大少开始高调宠妻了?某天早上,一沓离婚协议书扔在了办公桌上,某女面色平静:“慕先生,我们离婚吧。我们不适合。”慕先生满脸不情愿,扔下报纸,瞥了眼那所谓的离婚协议,反问:“怎么不合适了?郎有情妾有意。你不是爱我么,干嘛要离婚?你舍得?”“舍得。”慕先生见太太面色严肃,突然慌了起来,也不装高冷了,傲娇回复:“可是我舍不得。慕太太也只能是你蒋轻故,我也只为蒋轻故洗手作羹汤……”
  • 假面骑士超时空命运

    假面骑士超时空命运

    只是一个名叫白羽的少年变身为假面骑士,并在万界之中进行无限旅行的古老传说,是的,他与你之间的时间非常之远……超时空命运书友群:606611401,进来讨论啊
  • 杰出男孩的好口才是练出来的

    杰出男孩的好口才是练出来的

    良好的口才是男孩将来建功立业的基础,为他成就事业奠定良机。如果一个连最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欠缺的男孩要想在竞争残酷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那将是十分艰难的。当今社会不仅仅需要的是知识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全面性人才。他不仅要涉猎很多知识,懂得人生道理,他更应有流利雄辩的口才,可以舌战群儒,侃侃而谈。只有敢于在大庭广众下发表自己意见的男孩,他才会在社会中赢得一次次难得的机遇,把握难得的机会,为自己的人生事业铺垫道路,为自己的人生辉煌创造奇迹。本书将教男孩们如果练出好口才!
  • 神品召唤师

    神品召唤师

    这是一个纷争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不断的斗争之中,召唤师渐渐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召唤师等级设定为:凡品,良品,优品,上品,极品,灵品,王品,玄品,圣品,帝品,神品。
  • 风华之恋

    风华之恋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的是青年记者殷曙初来到最艰苦的越北山区的经历。在这里他经历风雨,饱受磨难,逐渐成长为熟悉民情、政情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前辈的悉心指点下,写出一篇篇惊世之作,成为业界的杰出代表。围绕着“风华一代”的群体,还有一个个鲜活而伟大的凡人形象,在物质上他们虽贫乏,但精神顶天立地,为山区教育献出了青春与生命。
  • 昆嵛儿女(第二部)

    昆嵛儿女(第二部)

    《昆嵛儿女》是作者积半个多世纪的生活阅历、人生思索、文史沉淀,经三十余年的酝酿,四载笔耕,四易其稿,用心血凝成的一部反映一代人生活与思想变化轨迹的长篇力作,展示了主人公一门七个孤儿的成长、奋斗与情感历程,给人启迪,催人发奋。作品文笔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人物生动鲜活,是一部现代“苦菜花”。
  • 初望安宁

    初望安宁

    月升雪飘风凝,相遇未定终生。一切自有天命,求你勿忘我名。
  • 两个人的婚姻,七个人的饭桌

    两个人的婚姻,七个人的饭桌

    讲述了年轻夫妻和孩子与双方老人一共七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故事。崔浩与林莉属于北漂族中的佼佼者,有体面的工作、可爱的儿子,但因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两家的父母退休后,都希望来京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由于立场不同,性格各异,婆媳之间、亲家之间,摩擦冲突不断,上演了一连串的生活麻辣烫。故事与《双面胶》一样真实,一样虐心,但人物却更复杂,结局也更温暧。
  • 重生娇气包的九零生活

    重生娇气包的九零生活

    佟冉熙带着系统重回九零,本着开金手指撩男神虐渣为目标,结果系统总劝她脚踏实地,努力当个娇气包……还没发财致富就被人当作了不良少女,天天被教育。“错了吗?”“错了。”“错在哪了?”男人扫了眼角落里惨不忍睹的一群人。“他们看热闹不帮忙,祸从天降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