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06

第6章 寻找“大共产党”(4)

姜占春焦急地盼望着,等第二个集上,他又找姐夫去问到底打听着没有?崔秋子悄悄告诉他,正月里见话。好容易盼到了正月初七,二姐夫一家来拜年了。他背着人一再催问。二姐夫这次给了个准话。要姜占春正月二十到杜家庄南沟栗再温的家里去。崔秋子是栗再温的表哥,姜占春是知道的。那天一早,姜占春兴奋地去了,十里路一眨眼就到了。身材高大、满脸微笑的二姐夫崔秋子正在南沟村口等他。他们径直去了栗再温家。栗再温正和于光汉在屋里商量事儿,看到他们,也不说话,用手一指。崔秋子于是带着姜占春钻进了一条山沟,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等着。没多久,于光汉来了,他给姜占春讲了很多革命道理,讲穷人为什么受压迫,只有武装斗争,夺取了政权,才能翻身……又告诉姜占春怎样发展组织,保守秘密,要“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姜占春一一记下。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大红布,上面绣着镰刀和斧头。姜占春看了看,伸手摸了摸。这个从小没有娘的青年汉子,他的手从来没有接触到如此鲜艳、如此温柔的东西,他如同匍匐在母亲的胸前,浑身的热血澎湃起来。

过了一会儿栗再温也来了,要宣誓了。三个人站在党旗面前,栗再温、姜占春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再温念一句,占春跟着说一句。姜占春激动万分,眼里噙着泪花,攥紧的拳头发出咯嘣咯嘣的响声。宣誓完毕,于光汉很庄重地说:“占春同志,从今天起,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又接着问,“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姜占春硬生生地说了一句话:“豁出这条命,跟着党闹革命,至死不回头!”

在回家的路上,姜占春和崔秋子一起走着。姜占春说:“姐夫,去年我叫你帮我找共产党,可你就是共产党,怎么不告诉我?”崔秋子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说:“我也是去年加入的,我和‘大共产党’当你的入党介绍人,这不是帮助你吗?党的纪律是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你姐姐都不知道我入党,能告诉你吗!”说完,二人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穷苦的孩子找到娘,找到了革命的路,姜占春的脸上忍不住挂起笑容。

当天晚上,他和同村的一个穷苦人去看秧歌戏,那人看出他的兴奋和激动,偷偷问他:“是不是找到了?”原来,和他一样急切的人很多。至此姜占春把“传党”作为了职业,发展了本村崔聚、梁雨晴等二十多人。接着走村串巷,专门找贫苦农民,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发展了200多名党员,在方圆百十里的村庄中几乎都有了党支部。加上穷人会的外围组织,平山西部山区都红了。

采访手记:

在寻找平山团的过程中,姜占春的资料很丰富,但是他的姐夫崔秋子却不见了踪影。后来读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政治部主任冯征的《红彤彤的白草山》,里面有一个崔大爷和丁妞救护冯征的故事:

1943年,时在火线剧社工作的冯征,在一个白毛大雪的黎明,被日本鬼子追得无路可走,向鬼子打了两枪以后,面对着望不见底的山崖,一闭眼纵身跳下……

当我醒来的时候,睁眼一看,竟然躺在山洞里的一个草垫子上,年过半百的崔大爷站在他面前凝视着他。崔大爷l5岁的女儿丁妞正在慢慢地用雪为我搓腿,她看到我睁开了眼睛,高兴地流着眼泪叫喊着:“老冯醒了!老冯活了!”崔大爷高兴地说:“老冯啊!你真是命大,你从那么高的崖头跳下,跳到了大雪窝里,没摔死,托毛主席的福。你终于活过来了。”

原来,崔大爷一家正在山洞避难,鬼子走后到雪窝找到冯征,把他搬到山洞里,点起了炭火,用棉花包扎了流血的头部,用雪来擦他冻僵了的腿,整整两个时辰以后,他才醒来。丁妞开始用匙子喂他烧好的绿豆汤……丁妞的嫂子也来了,她丈夫在三十六团当班长。鬼子奔袭上庄子时,她抹了一脸黑灰,跳进了猪圈里,躲过了灾难……她对冯征说:“我们听敌人喊着:哈其喽公,大大的有,喊着要抓你。有人看见你跳了崖,但没有找到你,你真是福大命大!感谢党和毛主席。”说着她虔诚地跪在冯征的铺位上磕了一个头。

冯征这样写道:“嫂子又拿来烧好的玉米给我吃。我从小就喜欢吃玉米,可从来也没吃到这样香甜可口的焦玉米,由于腹中空空,我吃了一个又一个,精神振作起来了。我想到早年失去了父母,多少年来流亡漂泊,孤苦地生活,在白草山的山洞里却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热泪夺眶而出……”

“丁妞是崔大爷的小女儿,是上庄子最出色的少先队员。在山下的猫石高小毕业。她聪明活泼,会唱许多抗日歌曲和民谣小调,本来是准备参加平山铁血剧社的,由于母亲去世,繁重的家务活都由她承担了,所以放弃了升学和外出工作的机会。她积极参加村上的抗日活动,很受乡亲们的欢迎。”

“l2月初,当我离开白草山战地医院,告别崔大爷和丁妞姑娘及她的嫂子时,真是难舍难分,在历时半年多的艰苦斗争中,我觉得崔大爷就像我的亲生父亲,丁妞和她的嫂子是我的亲姊妹,他们给予了我巨大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我早被冻死在白草山了。年终,当我遵照组织决定,调离分区到军区工作时,经分区领导批准,派通信员小白去接丁妞到火线剧社来,当时崔大爷正在患病,丁妞离不开……”

日寇投降,冯征曾收到崔大爷的回信,得知丁妞入党,当了洪子店区的妇女主任,她嫂子已随哥哥参军去了。之后,他和崔大爷一家失去了联系。

1992年,遵照聂帅的指示,冯征参加晋察冀文献纪录片《壮士行》制作,在电视片中,他讲述了崔大爷和丁妞的故事,在“忘不了”的主题歌中,冯征写道:“忘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忘不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忘不了锦绣壮丽的大好河山,忘不了老根据地的父老乡亲。”

1995年,冯征去天津参加老区会议时,意外碰见了崔大爷的外孙女姜哲平(姜占春女儿),终于知道,崔大爷在建国初期就已去世,丁妞在1978年病逝了。

崔大爷就是崔秋子。我在姜哲平的回忆文章里,看到了崔秋子晚年的照片。我也叹惋崔大爷一家人,他们就像百草山的白草一样,简单、坚强、耐得住困苦,是勤劳、朴实、善良、忠诚的平山老乡的典型代表。

枪响,八百里太行震荡

1935年,中国内忧外患,极端困难。日寇侵吞东三省后,又进逼华北,《塘沽协定》后又签《何梅协定》,要求国民党从军事和政治上完全撤出河北。日寇收买汉奸,大肆制造“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局面混乱。国土沦丧、华北危机、民族危亡!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参加抗战。

同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直接北上抗日。并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长征壮举闻知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平山县深山,有一支“红军长征先遣队”!

这支队伍后取梁山一百单八将之典故,定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108支队”,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率先在太行山打响了第一枪,声援长征北上的红军。

这一枪,引起了山西河北两省统治者的不安,阎锡山急忙从河西抽调7个团的兵力在东部太行山布防。阎锡山同时打电报给华北的国民党将领宋哲元,称平山西部白草山发现北上的大批红军,让他调集53军进驻洪子店一带。宋哲元还派出他的手下心腹曹长春任平山县长,设立“冀西剿匪司令部”,开始了地毯式的搜剿。

这支队伍在中央红军最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来吸引敌人,成了巍巍太行山上的一颗亮闪闪的红星,也成为平山团的前身。

它正是由栗再温等人组建的游击队,全部是平山的知识分子党员和姜占春这样土生土长的贫雇农,号称“红军抗日先遣队”里,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北上红军!

正当栗再温广泛发动平山农民之时,中共北方局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的精神,决定进一步发动群众,推动华北的武装抗日工作。当时冀南游击队已经初步开展,北方局听说平山党组织很活跃,于是派李华生到平山考察。

4月的一天,李华生从石家庄雇了一辆马车,顺利地找到了洪子店二高,按照约定的暗号,问一位妇女,某先生在吗?我要找他买点笔。妇女答,人不在,已经到山西去了。又问为什么不回石家庄?答,他们家里也很紧张。就这样接好头之后,他就由张桂生带领去了南沟。张桂生就是姜占春在水峪村看到的小学教师,他是井陉人,在井陉党组织遭到破坏后就来平山隐蔽教书。张桂生脑子活,语言富有煽动性,经常公开地搞演讲。当时发展党员是非常机密的事情,但张桂生却毫无顾忌,让人们填表登记发展党员。他曾拿着一沓子党员表格找到平山县委书记李法庄。李法庄狠狠批评了他,并把表格撕碎深埋了。张桂生非常生气。他还逼着一个小地主入党,人家不入,就罚了小地主40大洋。在路上遇到一个锔盆锔碗的老马,三言两语就介绍人家入党,后来才知道老马是国民党放出的眼线。

李华生兴冲冲地来到南沟,住了10天,栗政清、张桂生找来七八个党员给李汇报工作,但始终没有见到栗再温。李华生从中了解到平山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群众基础很好,有便于作战的地理条件,并且平山沿着滹沱河一带比较富裕,有提供足够给养的能力。所以非常支持平山搞武装斗争。张桂生更是热情万分。此前,张桂生作为联络员,前去直南特委联络时,就凭着能说会道,取得了北方局对他的好感和信任。特派员走后,张桂生很快召开大会,号召党员捐款买枪,准备武装暴动。

几个月后,李华生第二次来到平山。这次他直奔栗家,由栗政清带领终于见到了栗再温。时值炎炎夏日,李华生看到了一个清爽雅气的学子,而他的举止又散发着山里人的朴实。栗家的屋里虽简朴,却也有桌椅条几。一本翻开的《论语》恰好扣放在堂屋的方桌上,想是栗再温刚刚在读。李华生随手拿起,正是《子路篇》。上面的几行文字早被圈点: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这段话的大意李华生非常明白。孔子回答学生说,他要统率三军,像那些徒手与老虎搏斗,赤脚蹚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并不会与他共事的。和我共事的,一定是面对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寒暄坐定之后,谈话也就从这里开始。栗再温诚恳地解释了上次没有见李华生的心态。说他刚从山西回来,对平山情况还不是非常了解,心中没有底,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为了慎重,没有出来相见。

接着栗再温谈了对平山武装斗争的想法。因为在近几年,武装暴动在河北发动了许多次,都失败了。比如邻县灵寿的“慈峪暴动”,当时可谓声势浩大,400多名党员群众,想要一举夺取慈峪镇的保安队,但消息走漏,保安队的机枪已经架在院墙上,几番进攻,牺牲很多人,损失很大。再有行唐县的“水泉暴动”,高阳、蠡县的“高蠡暴动”,都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不能长期立足,最终失败。平山地处大山深处,武装斗争一定要依托太行山,学井冈山才能立足。还要在方式方法上探索,并且要充分依靠当地的贫雇农……

一席话后,李华生非常喜欢这个成熟、有头脑、政治觉悟和阶级觉悟都很高的青年人。举大事者必慎其始终,谋在事先而昌,事在谋先则亡。后来的实践证明,行事缜密、多谋机警的栗再温成功挽救了平山的党组织。

李华生在栗家住了两夜,见了一些党员、游击队员。第三天,栗再温为了安全,特意让姜占春带着李华生住到崔秋子家,崔家在大山的半腰,一个叫碾子库联的地方,比较隐蔽。

李华生主持成立河北西部几个县的直西工委,他本想让栗再温担任书记,但考虑张桂生的“愣”劲儿,似乎更敢打敢冲,适合武装斗争特点,最终决定由张桂生任书记,贾良田任组织部长,栗再温任宣传部长。同时成立40多人的游击大队。就在这年8月,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夜晚,栗再温组织召开了平山县的团委会议,栗政清被任命为团委书记。平山县委也增补姜占春、栗政清为县委委员。党组织在平山的领导能力不断加强,武装暴动的火药味弥漫开来。

当时,李华生领导开展冀南的游击工作,他让平山派人去冀南学习,并带回20支驳壳枪、长枪,以及一点资金。但要壮大游击队,面临资金困难。于是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捐款买枪。我在北京采访李法庄的儿子李耀然时,他说曾听父亲讲,栗再温当年从家里拿了一小罐银元,把父亲多年给全家人的积蓄全捐了。当我看到平山党史资料里几个农民捐款的细节,真是感慨万千,那是怎样穷苦人的钱啊!

同类推荐
  • 金蔷薇(译文经典)

    金蔷薇(译文经典)

    《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本书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心中的信

    心中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心中的信》把第一批不寄的信结集出版至今,已经快两年了。两年来,仍然不断在写着同样的信,所以,又有了可供结集出版的第二批。第二批《不寄的信》,涉及的内容比较起来,更加广泛了些,但是基本上还是一样的:阐发个人在感情上的各种感受,包括了个人的一贯观点。在快出第二批不寄的信之前相当久,已经很为书名伤脑筋,想过许多书名,如《不寄的信第二集》、《另一批不寄的信》、《又一批不寄的信》、《不拆的信》、《寄不出的信》等等。谁知道到了晚上,和林燕妮、俞琤、黄霑、郑君略几位,喝酒谈天,众多高手在场,灵机一动,何不请他们想一个书名?黄霑陡然大呼一声:「心中的信」。
  •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在世界的维度,思考人的解放。本书为汇聚国际政治、文化、思想精英的访谈集,所涉主题聚焦当代生活,钩沉往昔历史,省察社会现实,彰显公共关怀。作者在其十年的职业记者生涯遍访享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探究他们的生命旅程,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独立观察和个人之思,重现他们对重大公共问题的自由发言。本书记录时代风云,呈现社会变迁,是一部集结世界各界精英的洞见之书。
热门推荐
  • 人皇剑无敌

    人皇剑无敌

    再次续写洪荒传奇,一代美猴王,改写自己的命运。不在被奴役!不在被算计,无力反击!不在是圣人手中的棋子!一杆魔枪挑天下群雄,重生美猴王纵横洪荒。
  • 美味良缘

    美味良缘

    【1V1甜爽文】最落魄的病秧九皇子上官凌风,竟然是各国皇帝闻风丧胆的神秘人物!他的皇妃沐雪更加让人不敢惹。因为她是个有毒的食霸,她做的美食可以让人垂涎欲滴,吃了百病痊愈。也能让使坏的人吃了瞬间恶心呕吐,疾病缠身。某日,九皇子突然对沐雪说:“雪儿,你想办法做一道能让人吃了一次生几个包子的佳肴。”沐雪:“是要给谁吃的?”九皇子:“你和我!”
  • 惊世毒妃倾天下

    惊世毒妃倾天下

    辛苦奋斗六千年,一朝回到解放前!重生的这具身体,武力值没有,体力值凑数。灵力堪忧,毒灵……还凑合。凑合着凑合着,她毒死了渣男,劈死了渣女。还一不小心,被幻殿的魔帝给缠上了。“大人,五洲十二城,想嫁你的女人能从天外天排到海中海,您缠着我干什么?”“哦,我想娶的,只有你一个。”
  • 千宠百娇不如永结同好

    千宠百娇不如永结同好

    (甜似蜜)在她遇到陆渊以后,一切都变了。陆渊手把手教她怎样在伦敦生活下去,一步一步进入了她的生活,他成了她内心不可或缺的部分。陆渊手把手教她怎样手撕渣男,一步一步蚕食仇人的心智。最重要的是,陆渊教会了她怎样去爱。尽管有困苦,但是有一颗爱你的心,又暖又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药堂秋暮

    药堂秋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妹,往哪逃

    小妹,往哪逃

    8岁的白雪在生母死后被生父带到了豪门,被继母虐待。却衷心于继母的儿子,只因为生母的一句话:“我们对不起你的哥哥,无论他如何对你,你不要怨恨他”这句话遗言犹如魔咒围绕在白雪耳边一生一世。顾泽川,18岁有了一个妹妹。因为是狐狸精的女儿,他给尽她所有的侮辱。但白雪确从无怨言,只因她欠他的。两人的心越走越远。等到顾泽川想挽回时,一切皆晚。他确只能用“哥哥”这个名号来为她保驾护航,看着她依偎在别的男人怀里……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