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05

第5章 寻找“大共产党”(3)

贡喜瑞一听父母给她选择的是邻村大地主韩世琦家,一听他家的老二才12岁,比她小七八岁!贡喜瑞心里暗暗发誓:绝不做受气而死的艾艾。她先是大喊大叫,极力给父母讲“大道理”:“你们就知道他家有多少房子,多少地,眼下国难当头,快亡国了,你们还有心思把我送去当地主的童养媳,实话说了吧,没门!”

话虽这样说,但父母哪里肯听,女孩子都20岁了,不嫁出去以后又能怎样呢?

花轿依然到了门前,贡喜瑞被打扮成新娘,大家七手八脚把她塞上了轿子。大家都小看了这个女先生了!她早已经不是任人摆布的艾艾了,知识和见识让她具备了过去女人所不具备的智慧,所不敢使用的勇敢了。祥林嫂会去碰桌子角寻死,太傻,无济于事。但是贡喜瑞也考虑到父母的不容易,本来没有儿子,女儿就更为重要,她不能太伤父母的心……

韩家抬了花轿一路不停,打着灯笼打着彩,欢天喜地,锣鼓与鞭炮响彻了两个村子,娶客(qie)的紧随花轿,满脸的笑容,急着向主人家报功似的。穿着红袄红裤,盖着红盖头,抱着红包袱的新娘子就要娶回了,她就是有一千个不愿意也无可奈何了吧!

轿落门前,门口的秸草火已经点燃,单等新娘子轻盈一迈,进入韩家,过起红红火火的好日子呢。众目睽睽。小女婿像模像样地在轿前等候。突然,轿帘掀起,新娘子自己冲出花轿。一道白光惊吓了众人的双眼:她身穿白绸衣,白裤子,脚穿白鞋,头戴白巾,一脸白粉,像传说中的“白毛仙姑”(流传在河北中西部的汉唐代白毛仙姑,食松子,饮甘露,传说活了三百岁)一般。她猛然跑出,正把小女婿撞了个仰面朝天,被惊吓的小女婿顿然哇哇大哭起来。大家在愣神的时刻,贡喜瑞早跑到街上,不知去向了。

贡喜瑞向着美丽的天桂山方向而去。当然,她不是去当真正的白毛仙姑,那是神话传说,学历史的贡喜瑞再清醒不过;也不会出家当尼姑,也不去当后来《白毛女》电影中的喜儿,这都不现实;更不会去跳崖,她还要抗日报国呢。赶紧走,不能等到黑夜喂了野狼……

直到夜幕降临,直到南沟栗家的门被急切地敲开,一个疲惫的“新娘子”出现在栗家老太太眼前时,一切恍然大悟:贡喜瑞早有预谋,她是来寻找“大共产党”的!她和她的同学(已参加平山地下组织)商量好,预先在轿子里藏了白衣裤,预先谋划后决定来投奔栗家的。

从此,地主家少了一个受气的“艾艾”,平山县共产党员里多了一个吉祥的名字。

不久后,贡喜瑞经栗再温介绍,在一所学校当了历史老师。后来投身晋察冀的抗日工作,曾任平山县抗日政府的敌工部部长,经常打入敌人内部,和日伪统治区的地下党联系,取得大量重要情报,很好地配合了平山的抗日斗争。抗战中期,她和晋察冀军区五团政委萧锋喜结连理,一对革命夫妻,演绎出许多生生死死的传奇。

我在平山妇女斗争的资料里找寻,除了熟悉的栗家女人刘旭江(北冶区妇救会主任)、徐达本的夫人田骥(县妇救会主任)之外,还有太多太多的像贡喜瑞一样参加革命的妇女,比如1939年平山县城东区成立妇救会,贡喜瑞任主任,副主任常馥兰、崔亚男。还有郝荣芳、赵清圃、李芳圃、崔瑞群、檀秀林、宗娥、李淑琴、贾清芳、栗华妮……在打印这些美丽的名字时,除去白净、温柔、智慧并有诗人般气质的贡喜瑞之外,我全不能在脑海叠印她们的形象,她们无一例外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但在那个国难当头时,她们能顶住来自千年的封建道德洪流,不怕流言蜚语,不怕讽刺打击,甚至不怕嫁不出去,和铮铮男儿一样抗日救国,为寻求妇女解放而奋勇斗争。

《平山县志》记载:常馥兰同志年龄最大,小脚行路不便,不论白天黑夜,不管下雨刮风,钻地洞、过滹沱河和男同志一模一样,人们尊称“老大姐”。“常馥兰带领妇女穿着衣服蹚渡带冰的滹沱河去敌占区背粮食,一上岸,棉裤都结了冰,要赶紧不停地奔跑、抖动。”郝荣芳同志,出身医家,不畏困苦,无私无畏,1943年在日寇“大扫荡”中光荣牺牲,年方21岁。北义羊村一个妇女同志被捕后,被敌人把乳房和后背都烧烂了,出来后,还是照样拄着棍子给部队找地方住宿,找饭吃,这就是平山女人。

戎冠秀、聂大省、莺莺嫂、虎子娘……晋察冀的模范妇女,激发出强大的母性力量,带动那些小脚妇女们学文化知国事,纺纱织布、耕田劳作,做军鞋做军衣,奉献骨肉上战场……

此刻,年过九旬的姥姥对着我的摄像机动情地唱着她们的歌谣:

一劝妇女行剪发,又省梳来又省刮,不长乱头发。

二劝妇女放大脚,又能跑来又能跳,鬼子杀不了。

三劝妇女把书念,能识字来能看报,国家大事全知道……

姥姥在家里被太姥姥裹好的脚,出门就给放了,姥姥本来要嫁给一个瘸子,她勇敢地找到区上解除婚约,最终嫁给了身为共产党员的姥爷,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幸福。姥姥这样的受益者何止千千万。姥姥一讲这些就很兴奋,并且记忆相当好,又给我唱了《妇女得解放》:

时间多黑暗,人民受苦难,妇女们被压迫真可怜,

提起来泪涟涟,咳哟哟,提起来泪涟涟。

先学做针线,后学烧茶饭,一天到晚不得安,还得把足缠,

咳哟哟,还得把足缠。

要到婆家去,一天不能闲,喂猪喂鸡推磨碾,累得满身酸,

咳哟哟,累得满身酸。

大姑要袄裤,小姑要鞋穿,婆婆见我做得慢,止不住地用眼剜,

咳哟哟,止不住地用眼剜。

嫌我做得慢,这还不算完,挑拨丈夫把我打,抽我一顿鞭,

咳哟哟,抽我一顿鞭。

挨打还不算,送到娘门前,爹妈一见恼开言,还得数念俺,

咳哟哟,还得数念俺。

卢沟桥事变,七七那一天,八路军抗战到俺村,到处来宣传,

咳哟哟,到处来宣传。

参加妇救会,还上识字班,每天过午把书念,叫我好喜欢,

咳哟哟,叫我好喜欢。

每一个苦难女子的命运转折,都要从她们找到共产党算起。

八年抗战中,共产党地方组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军烈属代耕土地,哺育孩子,分粮食,补助房款,共产党做得十分得人心。特别是农村妇女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尊重,使得她们也成为革命的力量。

姜占春的寻找

太行山下没太阳,千年万载遭灾殃;如今来了共产党,撵走黑暗亮堂堂;受苦人才翻了身,太阳不落照太行。

——平山民谣

1934年的腊八节大早,霜月西沉,寒风刺骨。平山县西部深山的猫石村走出青年人姜占春,他缩着脖子,两手抄在黑粗布破棉袄里,背着粪筐拾粪。“腊七腊八,出门冻傻”,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将近年关,他们家也将要“吃了饸饹净了产”,借地主崔雨庆的债租种土地,到了年底无法偿还,哥哥外出躲债去了,叫姜占春在家支应着,眼看着人家把家里的东西拿走,把仅有的一点粮食背走。嫂子和孩子们呼天号地,没吃没穿的,怎么过啊!姜占春同村的史玉林、梁雨晴等几家都陆续净了产,在饥寒愁苦中煎熬着。

前两年,姜占春和父亲、哥哥担着红枣跑盂县,六斗红枣换一斗小米,一趟下来能赚八升粮食。这样跑了一冬天,累得父亲病倒了。终于挣了一抬瓮小米。哪里舍得吃一粒啊,小心翼翼地拿给地主,租了外村的一片坡地。一家人就拼死拼活地刨山坡,一年下来半饥半饱对付着能生活。谁想这两年物价飞涨,国民党的杂税层出不穷,叉子扫帚都要上税,杀猪宰羊都要捐。地主的租价也涨得无法偿还了。

姜占春18岁去给地主扛长工,说好是一年挣十二吊钱,累了一年,秋后一结算,把手巾、鞋子等这些用品一折算,倒欠下地主六百钱。但那家地主看姜占春干活肯出力,就说给他涨工钱,留下他继续干。一年辛苦,最后落个穷光蛋,姜占春狠心回来了。大户人家越是荒年越能收购土地,越来越富。贫雇农越来越穷,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日子苦的不能再苦了。

邻村有个猪毛贩子,见多识广,胆子大,冬天拾粪时给人们讲南方闹共产党,有“朱毛红军”领着穷人打仗的事,姜占春不识字,暂时搞不清什么“朱毛”,只听说“红军分粮吃大户,打土豪分田地,为老百姓谋福利……”心里非常渴望,寻思着什么时候共产党也上咱这儿来?前几个月割草时,路过水峪村,听一个小学教师讲红军,姜占春他们几个都听迷了,心里的渴望被搅动起来,可能平山也有了红军,可又到哪里去找呢?

村外的大道边,他低头寻粪,忽然看见地上有几张红绿的草纸,他拾起,发现上面有字。正在纳闷,刚巧本村的地主也是村长崔庆雨走了过来,看样子像是去赶集。他拿过姜占春手里的字纸,看了看,猛然撕个粉碎,愤恨地说,反了天了!

姜占春隐约感到了什么,没有心思干活了,背着粪筐一气来到洪子店。沿途又捡到两张传单,紧紧揣在怀里。他看到有不少巡警在清理墙壁和树上粘贴的纸条。他来到农民讲习所,那里早围着一大堆人,一个穿长袍的先生正在给大家讲报。长袍先生咬文嚼字地讲了许多“仁义礼智信”,奉劝大家不要听信谣言,不要和政府闹事。最后说:“共产党昨天晚上撒了传单,想要闹共产,简直是找死!”

姜占春明白了,忽然感觉到心口怦怦跳,传单在那里也热乎乎的。他多年要找的共产党似乎近在咫尺了!

姜占春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个腊八日已经成为平山县地下党员们的“年节”。回乡的大共产党栗再温的家迅速成为平山革命的中心。栗政清把李怀珠、李法庄、王雨时、王昭等人领到南沟的家里,畅谈之中,大家很快认识了这个成熟、智慧的大共产党。栗再温也感到了平山已经积蓄了很厚实的群众基础,决定和大家一起掀起武装斗争的高潮。

栗再温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分子是革命的桥梁,要把革命引向深入,党必须扎根于贫苦大众之中。在农村党的发展对象重点应该是贫苦农民和贫苦的手工业者。”从此,平山的地下党组织向农民敞开了大门,县委的工作重点转向了西部广大农村,党在西部山区的影响日益扩大,党组织迅速发展。到1935年底,全县已经建立了70多个党支部,党员人数达到了700多人,党的外围组织“小学教师联合会”、“读书会”、“穷人会”、“武术会”等,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展开了激烈的武装斗争。腊八撒传单就是开张造势。

当时于光汉从保定购买回来一台油印机,栗政清、王昭等刻写印刷,王雨时等人用毛笔手写,为了不暴露笔迹,他们都用左手写。一沓沓的文字武器堆积起来。但是发送这些传单非常危险,以前有个党员发送传单时,包糨糊用的手巾丢失,上面有他的名字。他很快就被保安队抓去审问。因为当时他看起来还是个孩子,挺机灵,说自己的手巾早丢了,蒙混过关,被保人保了出来。参与腊八发传单的王雨时后来回忆说,当时他们深夜分头负责散发,回到村里已经夜很深了。次日他的妻子问他怎么鞋给湿了?他说在大婶子家踩到脸盆里了。妻子说为什么还有泥沙?当然那是走河道沾上的,但他坚决没有给妻子说实话。直到抗战开始,他才告诉妻子他是共产党员。

离洪子店不远的南古月党员段节绪回忆说,腊月初六晚上,栗再温带来了一大包传单、标语。他说:“节绪同志,这些传单和标语要马上发出去,压压敌人的威风,长长我们的志气,鼓舞群众继续抗租抗税。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办,你看沾不沾?”段节绪说:“沾呀,都往哪儿撒?”栗再温告诉他们,周围的十几个村子,洪子店公安局里也撒上,初八夜里撒完。

段节绪他们三三两两结伙,分别发动穷人会的知己,装作走亲戚开始撒传单。有几个精明胆大的小伙子,跑到公安局门口,掏出泥蛋蛋裹着的传单往大院里扔,用石灰扬了站岗的一脸,趁机用熟红薯当糨糊把标语贴在了公安局的门口。一夜之间,平山县从县城到山西交界沿途的一百多里的村镇里,“打倒国民党、拥护共产党、拥护中国苏维埃、打到土豪劣绅、取缔苛捐杂税、抗日救国等标语四面开花”,还有“欢迎冀南游击队到平山!”,甚至还有打油诗:“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要想别人拉一把,还得花上二百嘎(钱)。指望穷人不受罪,红军来了咱当家。”

红军真的打过来了!老百姓们四处传说,红军是神兵,传单从天上飞到院子里,一夜来了两千人。

姜占春揣着传单心里着急。可又到哪里去找共产党呢?

他想到了水峪的那个小学教员。因为二姐夫崔秋子的大孩子就在那村读书,他恰好在集上遇到了二姐夫。于是急忙向二姐夫打听。他说:“家里产不抵债,一点活路也没有了,我想找共产党,你给打听打听,要是有,咱就跟着闹这个了!”崔秋子听他说的真诚,想了一想,笑眯眯地说:“行,我帮你打听打听,要是找着了,咱就一块闹!”

同类推荐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讲述了: 有一只小蜜蜂,太害羞了。不论见了谁,她的脸都羞得像苹果一般红,而飞起来也是东躲西藏的。小 蜜蜂妈妈很着急,想让她到人多的地方去,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但小蜜蜂总是不肯,这可把蜜蜂妈妈愁坏 了。蜜蜂妈妈终于说服小蜜蜂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蜜了 。最后,小蜜蜂变得开朗了。
  • 两条狗狗和一个旅行箱:萨拉·简的旅行日志

    两条狗狗和一个旅行箱:萨拉·简的旅行日志

    在澳大利亚度过四年半的生活后,我们又一次举家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法国西南部的乡村小城。我们把澳大利亚经历过的各种挑战带来的阴影抛在脑后,以全新的、积极的姿态活在当下。随着作者笔触,去了解作者内心想法,和对家庭、新环境和欧洲生活方式的观察,在欢笑和泪水中,收获每天满满的正能量。名家/媒体评论这是我有幸阅读的萨拉的第二本书。本书继续讲述了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她并没有试图描绘一个法国乡村的美好而虚幻的景象,而是真诚直接地记叙了一对夫妇带着一个手提箱和两只狗,重新出发,追寻梦想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莫若相逢于江湖

    莫若相逢于江湖

    本书是武侠泰斗金庸先生重磅领衔之作!是金庸先生毕生散文精华作品!收录其三十余篇大陆未发表罕见散文、随笔作品。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封笔较早,散文写得较少,他对人生、文化、历史等博闻多识,有着颇深的造诣。因此本书文章更显得弥足珍贵!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我们扬鞭策马,长亭短憩,回眸驻足间,即是一场相逢。相遇不过一瞬,却一生回首,念念不忘。江湖中相逢偶遇,却注定奔向迥然不同的宿命。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逝。最后此生与你,不过江湖相逢。跟随本书文字重温金庸先生的文学世界,领略其快意豪迈的江湖与人生。愿以本书敬金庸先生之情义江湖,敬快意恩仇,敬恣意潇洒。人生太短,江湖太大,只愿江湖再见。
热门推荐
  • 你似星光落人间

    你似星光落人间

    江皓确定自己是对白若木一见钟情了。这可是他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对待这种感情啊!可是为啥自己费劲了心思,还是不讨媳妇喜欢嘞???关键是!!!见过婆媳大战的却没见过未来岳父嫌弃未来女婿的啊!!!!天啊撸这世道还让人怎么讨老婆啊………于是乎江皓小朋友就此开启了一段艰辛的追妻历程。学校晚自习——某人:木木,这道题你给我讲讲呗。白若木:……某人:木木,放学一起走吧?白若木:……某人:木木,做我老婆吧!白若木:滚!某人: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民政局啊?白若木:快点写作业。某人:那好吧,大学毕业了必须去!【初次写书,请多指教】
  •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 花与火的杀意

    花与火的杀意

    罗丝的母亲在她年幼的时候因意外死去,十三年后,英日混血儿罗丝重返母亲国日本,想探寻母亲死亡的真相。初到神户,罗丝隔壁的独居老妇人便被杀害,随着警方的介入,一起埋藏多年的悬案渐渐浮出水面。是谋杀还是意外?是爱情还是阴谋?这一切的矛头竟指向父亲……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 魂归之门

    魂归之门

    戏台前洋洋得意,幕落后不过是位靠演戏维生的优人;棋盘上无往不利,局尽后仍须面对世俗的拂逆。在流逝不停的日月河边,人们总是一脚踩着痛苦,一脚踏着欢乐,在多重的人生交响乐中,奏响着一首首灵魂之曲,把这灵魂的苦痛与欢乐唱给同样寂寞的人们。
  • 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生活哲理小书。罗素以浅白而深刻的文字,分析了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不阐述高深哲理,不做枯燥说教,罗素只是将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献给读者的幸福良方: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端坐于名车招摇过市都无法带来幸福,只有摒弃自我中心,努力地增加兴趣爱好,提升个人心理素质,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希望现代社会无数在压力与焦虑中挣扎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解脱之法,读懂生活、读懂自己,并且凭着适当的努力握住其实近在咫尺的幸福。
  • 从斗破开始的回归之旅

    从斗破开始的回归之旅

    那一年,萧家废物萧炎,还是萧家的“小天才”;那一年,药尊者药尘,还沉睡在戒指里;那一年,古族神品血脉古薰儿,还是个被寄养在萧家,懵懂无知的小萝莉;那一年,“天毒女”小医仙,还在万药斋当学徒;那一年,加玛帝国十大强者之一的云韵,还是云岚宗的少宗主;那一年,拥有碧蛇三花瞳的青鳞,才刚学会走路;那一年,云岚宗的少宗主纳兰嫣然,还是个活在萧炎阴影下的小萝莉;……那一年,走出古圣城的古霄,踏上了回家的漫漫旅途。遨游诸天万界,为的只是想要“回家”。
  • 三界灵皇

    三界灵皇

    一个时代的更迭经历无数战争,弱者渴望活着,渴望着强大。弱者,只是时代的葬品,我不是弱者,老天既然让我来到这个世上,我常落七就要用自己的拳头打开一条通向强者的路。
  • 蜀山剑侠传3

    蜀山剑侠传3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荣光女王之路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荣光女王之路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就是著名的“荣光女王”,1588年8月6日在英吉利海峡她的一小队舰队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131艘大船。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后伊丽莎白时代被称为“黄金时代”?这本文字优美,富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会为您呈现一个从未见过的伊丽莎白。不管您痴迷于都铎王朝的历史,还是初次接触英国历史。你都会透过她著名的或者是臭名昭著与罗伯特·达德利的绯闻,从这位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女性身上获得宝贵的启示。本书接着《苏格兰玛丽女王》,那本书中介绍了与玛丽女王的较量以及此对伊丽莎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