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50

第50章 南泥湾的故事(1)

米 脂 佳 话

1939年冬,日寇企图从山西省黄河东岸西渡黄河进攻陕甘宁边区,与此同时,国民党以蒋介石为首的顽固派,也暗中制造摩擦,党中央决定调一支战斗力强的部队回防边区。

359旅在东渡抗战后,从整编平山团开始,仅用了4个月就由出发时的1个团,猛增到3个团,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全旅壮大到1.5万人,成为晋察冀抗日战场的主力。平山团今非昔比,从敌人手里夺得武器,已是清一色的日式枪械,打起仗来如虎添翼,威名远播。

当时,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商量:调哪支部队好?毛泽东想起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说:“老总,我看359旅能吃苦,能打硬仗,调他们回来怎样?”朱总司令马上回答:“我同意,调王胡子回来,巩固一下黄河防守,再到绥德,整治一下那个‘摩擦专家’何绍南。”毛泽东抽了一口香烟,笑着说:“好,就这么定了。”

迎着冬日的雪花,359旅分批回师陕甘宁。进驻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一带。平山团驻扎米脂县。长在太行山的战士们,在奔腾咆哮、力冲万钧的黄河边,感受到母亲河的壮美,鼓荡着战士们澎湃的心房,坚守着胜利的期望。在长期驻防黄河期间,平山团和两个兄弟团,与日寇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战斗48次,其中大战3次,使得日军没能跨进陕西半步。从中条山到晋绥边,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八路军筑起顽强的河防,让日军只能望河兴叹,折兵而返。

曾渡河做了俘虏的日军司号兵山田说:“船到河心,每一个浪就是一座大山,船过了一个浪头,我们都吓得一脸煞白,全身发软。哪还能打仗?大大的可怕!”日本岛国,陆地狭窄,最长的河流不过300里,哪里见过如此大河?侵略者的贪婪目光被天堑和铁军震颤,心生怯懦了。

平山团的大战以1939年11月和次年6月的碛口战斗最为激烈。两次战斗,日寇都以1万余兵力,妄图抢渡黄河。平山团积极策应河东120师的主力部队,几次让进攻的敌人腹背受敌,给敌人以重创。王震率全旅战士共同奋战,日寇的漕渡之船,始终不能泊岸立足。到1940年7月中旬,日寇被迫放弃渡河,败退而去。

接下来,王震“收拾”了消极抗日,积极摩擦的绥德专员何绍南。一次,王震与何绍南在宴会上相遇。两人话不投机,王震借酒讽刺何绍南制造摩擦,何绍南不识趣地来了一句:“岂有此理!”

一听这话,王震将酒杯高高举起,使出全身的力气往地上摔去:“谁岂有此理?我看是你何绍南!”嘈嘈杂杂的宴会厅,随着王震酒杯的一摔,顿时寂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王震扫了一眼大厅,抓住机会,用手指着何绍南的鼻子:“你还算个中国人吗?一看你就是汉奸的料子。有本事你到前方去和小日本拼,在后方跟共产党耍横算什么鸟本事!从今往后,你何绍南胆敢对共产党使一点小脾气,我王震说到做到,非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话音未落,王震将酒桌掀了个底朝天。随即连头都没回大步流星地走了。

何绍南连气带吓,让人搀着回到署上,没过几天,便跑得无影无踪了。从此陕甘宁和晋绥边区连成一片,陕北巩固。

稍稍宁静的绥德地区,激战的间隙,王震旅长当了“红娘”,关心起部队干部的婚姻问题,给部队排以上的干部介绍一些女学生做妻子。

1939年到1942年期间,平山团驻防米脂。栗政民当时在平山团团部任指导员,因为部队生活十分艰苦,团长陈宗尧决定调栗政民搞经济工作,创办军人合作社,栗政民出任主任。栗政民思路灵活,很有些经商的头脑,合作社逐渐扩大,办起鞋袜工厂,招收当地的一些工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经营得很红火,收益很不错。这等于开展了大生产活动,有力支援了部队。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旅部任命栗政民为旅地下工作队队长,带领几个人,深入到阎锡山统治的太原、交城等地进行交易,解决部队的急需物资。在太原等敌占区,他们的交易非常艰难,栗政民他们常常一宿宿睡高粱地,和部队打游击一般。他们还到陕西榆林地区国民党井岳秀统治的22军,多次谈判采购物资。为部队的物资供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米脂的商贸街,栗政民是“名人”了,被推选为米脂商会会长,直到1942底调回南泥湾团部工作。

栗政民由此结识了米脂师范的学生王瑞兰。王瑞兰的继父开一家理发馆,离商会不远,栗政民经常去理发,和她的父母都比较熟悉,后来他们在延安结为夫妻。美丽米脂的婆姨,嫁给了平山团的好汉子。

王瑞兰回忆说,在1940年“五四”前夕,她和米脂师范读书的同学们去绥德参观八路军警备司令部,参加座谈会,听王震司令员做“目前形势和青年任务”的报告。王震同志签名赠送每人一个笔记本,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民主抗日活动。之后,许多进步女学生都找到革命伴侣。

王震做红娘的事,后来还引起一个不小的风波。

当时,人们都知道八路穷,部队干部都是农民出身的大老粗,没有文化,当地的士绅看不起。王震亲自牵线搭桥,“鼓动”成了许多姻缘,却惹恼了这些婆姨们的父母亲朋。绥德一带的士绅意见很大,竟联名告状到毛泽东主席那里。王震听到反映后,主动召集士绅们,请他们的客,小心地给士绅们做工作,说:“女子嫁给我们部队也好啊,你们将来还可以到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去走亲戚嘛。”有些士绅不开化,似乎觉得自家的“米脂美女”受了委屈,还是把状告到了毛泽东。王震一听毛泽东找他谈话,心里打鼓,但此事木已成舟,抱定了挨批评的思想去见主席。

王震在战士们面前是凛凛然的将军,在毛泽东那里,常常像个顽皮的孩子,面对“长辈”的批评,甚至还能耍点小赖。“将军耿介为人,纯真为怀,怒则嘴咧齿突如金刚,乐亦嘴咧齿突似孩童”,王震凡受领任务,必蓄须,不达之不净面。毛泽东、朱德等戏呼其为王胡子。戏称可见喜欢之情。

抗战伊始,115师的徐海东旅曾收编了一千多名国民党散兵。不久,彭德怀提醒说,这样做恐怕不利于国共合作,应尽快退还。王震听说后,马上去找徐海东,笑嘻嘻地说:“把那个团给我,我要,干革命就得有人,到我们旅也一样打鬼子,为什么一定要还给国民党军队?”他又悄悄嘱咐说,彭老总要问,你就说交给王震处理了。后来,毛泽东知道后,给王震写信,说王震是正确的,只有壮大自己的队伍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和王震谈到长征时曾说,你们红2方面军撤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是1.7万人,到陕北后仍有1.3万人,确实是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而这和王震在长征中注意发动群众、努力扩充红军是分不开的。

但王震知道这次当红娘也许错了,爱护百姓利益的毛泽东一定要批评他了。

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听完王震的详细汇报,竟然没有批评,反而笑看着“红娘”说:“你说得对,说得好。”

后来在延安接见各地爱国学生时,米脂女子张凤英勇敢提问:“毛主席,在反***战争中妇女如何争取自由、发挥作用?”毛主席笑容满面地讲道:“妇女要积极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生产、抗战没有妇女参加是不会成功的。妇女的民主自由只有在生产和民族解放斗争中才能取得。”

有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统计,因为王震的发动,仅仅米脂县,就有几百个“婆姨”参加革命工作,并成为县团级以上的高级女干部。的确如王胡子所言,米脂、绥德一带的人至今在全国各地都有亲戚可走。平山团里多位干部,从此和米脂结下姻缘。

平山团的参谋长左齐也在绥德结婚,媒人依然是王震。当时王震叫18岁热血女青年陆桂杰谈话,陆心里害怕,不知首长要说什么。于是就去问团长张仲翰,团长不露声色地说,不管首长说什么,你只管回答“是”。结果王震用湖南话讲了一箩筐,陆桂杰一是紧张,二是听不准他的湖南话,也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只知道敬礼说:“是!”王震满意地笑了。独臂将军左齐和陆桂杰遂成眷属,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春秋。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王震又做过一次大红娘。

王震将军率部穿过祁连山,走过大戈壁,然后率领部队跨越天山,到达大西北,屯垦新疆。当时军营当中流传这样的顺口溜:

抗日战争打硬仗,南下北返饿肚肠。

来来回回跑几圈,南泥湾里去开荒。

胜利以后到新疆,成了光棍丢爹娘。

这些顺口溜自然传到了王震将军耳朵里。要想20万屯垦大军在边疆生根开花,确实应该考虑他们的婚姻问题。于是王胡子亲自安排,大量招收女兵,有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甚至有江浙一带的很多“美女”都上了天山,卫国戍边。王震又亲自动员湘女们扎根边疆,当了“军队最伟大的红娘”(毛泽东语)。

王震将军看似个粗人,却心细如发,他的心里装着每一个战士。他在转战晋西北、卫戍黄河边时,长期随平山团一起行动。和平山团的干部战士情深义厚。

1992年,耄耋之年的王震病重,河北派代表去看望他,栗家的后代栗战书也在其中。当工作人员刁建兴俯在他耳边问记不记得栗政民、栗政通时,王震一下子睁开眼,嘶哑着嗓子大声说:“栗政通我知道,过黄河时给我背戳子(印章)!栗政民是地下工作队长,做生意……”

原来,栗政通在上下细腰涧战斗后受伤,和团部政治处副主任刘发秀同在白求恩大夫的活动室治疗。他发现政通细心、机灵,乐于助人,就把政通要到政治处,后又到青年股当干事。陈宗尧等团领导都很喜欢这个爱管“闲事”的小大人。政通身上丁零当啷,除了手榴弹还常背着团里的重要文件资料、印章,像个小管家。王震记得他。

2012年深冬,我在平山县南庄采访平山团老战士王冠章,可惜94岁的老人刚刚去世。我和他的儿子聊。他的儿子对老人在部队的事情没有什么记忆,无论我如何启发,他讲不出父亲在平山团的任何一个情节。采访到最后,他终于讲了一个细节。他听父亲说,在晋西北的时候,王震一次到他们连队,让大家列队,一一报出姓名。第二天,王冠章恰好和王震走了个碰面,王震竟然能直呼其名!王冠章感到非常惊讶,只一次见面,旅长竟然能记住他的名字!王震的记性好,给了王冠章老人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今天,他的儿子也唯独记得此事。

王震惊人的记忆力再次得到确认!

我深信,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爱每一个战士的基础之上的,他的一生记住过千万个战士!在他逝世后,一架银鹰携带着他的骨灰撒向天山,他的灵魂和他的战士们永不分离。

采访手记:

2011年7月的一天,在北京的一所普通楼房里,我见到了85岁的王瑞兰老人。当年漂亮的米脂婆姨,历沧桑岁月,已是耄耋老者。但她思维清晰,记忆准确,用浓浓的陕北话,娓娓道来。我穷追不舍地问她“米脂佳话”的详细过程,她似乎在晚辈前不愿细细讲,慈祥的面庞上还存有一丝羞涩。她只讲她的“奋斗”历程。

她出生在离米脂县城五里路的班家沟村,父亲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榆林搞兵运,组织部队暴动,但因暴动失败,父亲被捕牺牲。祖父一家认为母女是家里的负担,经常不给吃饭,不给柴烧,母亲为村里人做针线艰难度日。为父亲守孝三年后,母亲无奈之下带着王瑞兰到县城,嫁给了一个开理发馆的小商贩。祖父和母亲立下字据,三年后就要将王瑞兰送还祖父。王瑞兰的母亲很开明,让王瑞兰读书,一直读到了米脂中学。但是,祖父却来向母亲要人了,他要王瑞兰跟他回家,并给她找下婆家,要她回去出嫁。母亲无能为力,祖父便去学校门口等着,想把王瑞兰拉回家。当时,学校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很多,大家决定帮助王瑞兰摆脱祖父的封建“专制”。于是,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找来几个同学,大家拥着王瑞兰去见祖父,和祖父斗争了一场,并声明从此断绝关系。这样王瑞兰争来了自由,不久在学校宣誓入党。

1941年暑假,王瑞兰跟随米脂的进步学生团队到延安参观后,她在女子大学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毛主席还在她的本子上亲笔签了名。王瑞兰坚决要留在延安,于是就在延安公学上学,并和栗政民结婚。后来,栗政民调回南泥湾垦荒,任团供给处织布厂厂长。毛主席视察时,栗政民夫妻同时见到领袖,他们为毛主席讲解了厂子的生产经营情况。王瑞兰婚后参军,在延安行政学院会计班学习半年后,调到织布厂当出纳,从此,平山团垦荒的人群中多了一对勤劳的夫妻。栗家又多了一个平山团的女战士。当时栗政通也到团部的政治处青年股工作,叔嫂也经常能见面。

在南泥湾的大生产中,团部将王瑞兰等女同志组织起来,成立妇女大队。王瑞兰因为是党员,成为大队的骨干。她们白天砍柴,晚上纺线,干得热火朝天,集训队伙房的柴火都堆积成了小山一般。当时著名的女劳模叫陈敏,她是359旅特务团政委谭文邦的妻子,河北深泽人。转战晋西北时,怀着大肚子翻山越岭,一次次与敌人周旋,战士们都拿她做比照,她刚毅坚强闻名全旅。在南泥湾她独自管理一个鞋厂,她自己一天能缝50双鞋口,走路说话手里不停工。给孩子喂奶,手里的纺车都不停转,两个多月纺出65斤一等细纱,完成全年计划。毛泽东亲笔给她题词——“模范家属”。

同类推荐
  • 全世界都愿意宠爱这样的你

    全世界都愿意宠爱这样的你

    本书是一本励志散文随笔集,作者用轻松幽默、深情唯美的笔调,为读者提供有趣又实用的人生建议,并和读者分享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温暖美好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印记和每一次成长的蜕变。每个人都拼命地想要成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有没有变得狼狈不堪?有没有变得让自己讨厌?这个世界,或许有太多的东西让你感到迷茫,或许有太多的人让你感到失望,但无论怎样,一定要保持一颗坚定从容的心,始终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这样的你,一定会得到全世界的宠爱!
  • 纽伦堡之旅

    纽伦堡之旅

    黑塞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个性的著名作家。他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段,从精神、心理方面,对人的心灵所遭受的刺痛作深层的解剖。黑塞一生向往印度和中国的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特别有缘。他非凡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浑然一体,使他的作品在激情洋溢的背后,透出几许超然。本书收录了黑塞创作于中晚期的散文代表作,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深刻思想和非凡造诣。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叶巴纪事

    叶巴纪事

    二〇〇一年底,我随区文联工作队前往藏东昌都地区的八宿县林卡乡叶巴村驻村工作。叶巴村在横断山脉深处怒江中游,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因地处偏远,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我们在这里一年有余,跟村里的乡亲们共同生活工作,感触颇深,夜深人静时,就着蜡烛记录下些许所得,亦想通过这些文字,让更多的人知道叶巴这个村庄,知道叶巴人的好,了解他们在边远山区的喜怒哀乐。是为题记。初到叶巴“叶巴”,在当地的藏话里有鲜花怒放的意思,的确,当我第一次远远地看上去,叶巴在怒江边上,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其实爱情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白天到夜晚的距离,也不是两小孩儿个校门之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夜凉如水,灯光如豆,失眠的姚雪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这个仲夏夜的城市。原本以为高考过后可以和床有个美丽的约会,但是一张意外的纸条却拨乱了她的心弦。
热门推荐
  • 信贷风险和资产保全案例选

    信贷风险和资产保全案例选

    本书通过梳理近年来金融系统重大信贷风险事件的典型案例,以分析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与教训。在分析信贷风险案例的基础上,通过以债务重组、诉讼追偿等不良资产处置的九个专题案例。
  • 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

    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

    奇图出现,死亡并至! 深夜致电,惊现幽深密道!高空坠落的尸体,被人调换的头颅! 离奇事件交杂恐怖谜团,头绪纷繁,谁是真凶?《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收录柯南·道尔、道洛西·赛耶斯等欧美名家及甲贺三郎、山本和太郎等推理大师的代表作品,让你直接对话世界著名侦探推理大师。东西方的完美碰撞,激起智慧火花,尽显悬疑之魅。无论是谁的作品,无论是怎样的侦探,也无论其中包含着怎样的险境,犀利的目光、严谨的逻辑推理、精妙的案例分析是所有名侦探的亮点;疑窦丛生的案发现场、环环相扣的案情发展、步步惊心的细微调查、出入意料的真相揭示,是这些小说的魅力所在。
  • 红警之自由科技

    红警之自由科技

    屠杀,前方战斗的消息不断传来,城市内充满了谣言的恐怖。人们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但谁又愿意死去,哪怕是蝼蚁也会苟且偷生。所有人都祈求着和平,而战争就像是毒瘾一般强效而致命,惊心动魄后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生气的哀嚎和对世间的绝望。灰色的光芒完全的笼罩在这可见的世界中,而黑暗中微弱的亮光还保持着和平守望。
  • 医路惊心:再见成婚

    医路惊心:再见成婚

    医路一惊心,再见要成婚……这世间只许我抛弃男人,却不许男人说不!穿越而来,虽然做不成神医,却也拐了一个神医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拖家带口去修仙

    拖家带口去修仙

    修仙路漫漫,一人修仙不如众人修仙,且看天赋不高又不够勤奋的女主如何一步一步改变自己,从而带领亲朋好友共追长生大道!
  • 夜御劫神

    夜御劫神

    岳腾一个天才弟子,却惨遭人生低谷。在命运面前,岳腾没有屈服,拼命修炼,铸就大道根基
  • 全职业试训师

    全职业试训师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张帆获得一个职业试训APP,可以让他体验各种职业的职场生涯,且看一个职业小白,如何借着职业试训APP,混入各行各业搞风搞雨,走上人生巅峰。试训职业:教师,律师,时尚杂志主编,裁判,厨师,运动员,美食家等等。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仙

    修仙

    燕真重生归来,手持仙界第一神宝“江山社稷图”,开始了为所欲为的逆天之旅……回首这飘渺修仙路,太古重宝皆在囊中,妖娆美人在身侧,燕真从没有寂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