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500000021

第21章 三次碰撞(3)

刘太后一死,仁宗即着手搭建自己的核心班底,旧臣只留用两位,一位是当年的东宫老师张士逊,一位便是吕夷简。他很满意,回到后宫就随口告诉了郭皇后。郭皇后当下就没好气地说:“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他难道不是刘太后的死党吗?不过是机巧善变,很会看风使舵罢了。一句话点在仁宗心病上。此时吕夷简还没有拍牢皇上,再一个,这仁宗有个大毛病,就是往往主意不真,容易摇摆,这会儿一转念间,便把吕宰相当作刘太后旧人给剔出去了。有个宦官头目阎文应,一向得吕夷简好处,二人早就内外勾连一起[35],便把这事给透露出来。吕夷简气得咬牙,从此就盯上了郭皇后。终于三年等来个闰月,不废掉你郭皇后我废谁去!

没想到的是,废后诏书一颁布,朝堂上一片哗然。绝大多数官员都觉得事有过分,郭皇后行为出格,但并无大过,就为这点“家暴”褫夺皇后封号,于大礼不合,于人情有违,给祖宗和天下百姓不好交代。大臣们议论汹涌,仁宗有点紧张。吕夷简就给皇上壮胆:汉光武帝就废过皇后,史有先例怕什么?吕夷简也有同道,御史中丞范讽立即帮腔:光武帝乃大大的明君,尚且废后,况且这郭皇后也把皇上伤害得够呛,废掉没事。这消息传出去,文武百官更加气愤,决定要“伏阙面圣”,找皇上当面说去。谁领头呢?范仲淹自然是一个,另一个则是御史中丞孔道辅,积极呼应者有孙祖德、宋郊、刘涣、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段少连等人。前文书中提过孔道辅这个名字,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出自晏殊门下,为人耿直敢言,此次比范仲淹还显激烈。但是,在吕夷简们的安排下,仁宗不出面,由吕夷简把大臣们召至中书省,说明废后一事。不等范仲淹开口,孔道辅就抢了先,直逼吕夷简:“大臣之于帝后,犹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可以谏止,奈何顺父出母乎?”吕夷简回答说:“废后有汉、唐故事。”孔道辅进逼:“人臣当道君以尧、舜,岂得引汉、唐失德为法邪?”吕夷简一时语塞,退去对仁宗说:看来他们要闹到宫里来,“伏阁请对,非太平美事”,这可不妙呀皇上。正说话间,范仲淹、孔道辅和众大臣“径趋垂拱殿”,要求仁宗皇帝收回成命。吕夷简让人连忙将宫门关上。孔道辅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皇后天下之母,不当轻议黜废。愿赐对,尽所言。”但是不管怎么喊,里边就是不开门。僵持多时,看看无济于事,大家议定,明日早朝时,发动百官与吕夷简辩论,这才退去。里边的可就下了狠心,出了狠手:吕夷简说台谏官如此藐视御诏,岂能轻从?务必晓以颜色。仁宗也铁了废后之心,再下诏说“谏官、御史自今并须密具章疏,毋得相率请对”,往后禁止你们集体闹事。

当晚,据说范仲淹妻子李氏,苦苦哀求范仲淹勿去招惹皇上与权相,以免招不测之祸。但范仲淹却不为所动,天不亮就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结果,刚走到待漏院,就听有诏传下,贬他去做睦州知州。更绝的是,返回家中时,已有钦差“侍候”启程,十口之家等于是被押送出京的。孔道辅贬知泰州,别的人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宋仁宗把台谏官们赶出京城之后,废后之举随即完成,将郭皇后打入冷宫——瑶华宫。再由吕夷简等人百般进劝,立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为新皇后。有意思的是,宋仁宗对这个曹皇后也打不起精神,又喜欢上一个张贵妃,喜欢得要命。可叹红颜命短,很快去世了。仁宗大有乃父遗传,还挺痴情,要以皇后之礼发丧,而且在治丧的第四天就宣布天下,追封张贵妃为张皇后,赐谥“温成”。此时京中已无人敢言,吕夷简之辈志于禄者,则由着皇上瞎折腾,你皇上高兴,我们就满意。仁宗一朝,一生一死两皇后,生者郭后入冷宫,死者张后受追封,成了一段旷古奇闻。这一场冲突,便是宋史上著名的“废后风波”。

对范仲淹来说,这就是他的第二次“碰撞”,其结果便是第二次贬官。那么,他的精气神就倒了吗?没有,还是那么强势、那么冲。何以为证呢?先不说别的言志诗文,只看一份《睦州谢上表》。

臣某言:臣昨奉敕差知睦州军州事,已到任交割勾当者。献言罪大,辄效命于鸿毛;宥过恩宽,迥回光于白日。事君无远,为郡甚荣。……臣腐儒多昧,立诚本孤。谓古人之道可行,谓明主之恩必报。而况首膺圣选,擢预谏司,时招折足之忧,介立犯颜之地。当念补过,岂堪循默!

昨闻中宫摇动,外议喧腾。以禁庭德教之尊,非小故可废;以宗庙祭祀之主,非大过不移。初传入道之言,则臣遽上封章,乞寝诞告;次闻降妃之说,则臣相率伏阁,冀回上心。议方变更,言亦翻覆。臣非不知逆龙鳞者掇齑粉之患,忤天威者负雷霆之诛,理或当言,死无所避。盖以前古废后之朝,未尝致福。汉武帝以巫蛊事起,遽废陈后,宫中杀戮三百余人。后及巫蛊之灾,延及储贰。至宣帝时,有霍光妻者,杀许后而立其女,霍氏之 ,遽为赤族。又成帝废许后咒诅之罪,乃立飞燕,飞燕姊妹妒甚于前,六宫嗣息,尽为屠害。至哀帝时理之,即皆自杀。西汉之祚,由此倾微。魏文帝宠立郭妃,僭杀甄后,被发塞口而葬,终有反报之殃。后周以虏庭不典,累后为尼,危辱之朝,不复可法。唐高宗以王皇后无子而废,武昭仪有子而立,既而摧毁宗室,成窃号之妖。是皆宠衰则易摇,宠深则易立。后来之祸,一一不差。臣虑及几微,词乃切直。乞存皇后位号,安于别宫,暂绝朝请。选有年德夫人数员,朝夕劝导,左右辅翼,俟其迁悔,复于宫闱。杜中外觊望之心,全圣明始终之德。

且黔首亿万,戴陛下如天,皇族千百,倚陛下如山,莫不虽休勿休,日慎一日。外采纳于五谏,内弥缝于万机。而况有犯无隐,人臣之常,面折廷争,国朝之盛。有阙即补,何用不臧!然后上下同心,致君亲如尧舜;中外有道,跻民俗于羲黄。将安可久之基,必杜未然之 。

上方虚受,下敢曲从?既竭一心,岂逃三黜。伏蒙陛下皇明委照,洪覆兼包,赎以严诛,授以优寄。郡部虽小,风土未殊,静临水木之华,甘处江湖之上。但以肺疾绵旧,药术鲜功。喘息奔冲,精意牢落。惟赖高明之鉴,不投遐远之方。抱疾于兹,为医尚可。苟天命之勿损,实圣造之无穷。乐道忘忧,雅对江山之助;含忠履洁,敢移金石之心。仰戴生成,臣无任。

通篇气势,哪像贬官语言?遭贬的倒像是吕夷简们。皇上,他们给您出的什么馊主意啊!拿汉唐废后说事,看看他们废后引出的现祸与后遗症吧,那真是“前古废后之朝,未尝致福”“危辱之朝,不复可法”,千万不能再蹈他们的复辙呀!至于我“腐儒”范仲淹,“事君无远,为郡甚荣”,你皇上把我下放到睦州,好地方啊,“静临水木之华,甘处江湖之上”,我可是“乐道忘忧,雅对江山之助;含忠履洁,敢移金石之心”。该怎么说还怎么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该怎么活还怎么活,这叫“有犯无隐,人臣之常,面折廷争,国朝之盛”也!

范仲淹在二次贬官期间,还写了诸多别的诗文,也放在后面专章里一并展示。

23.《百官图》事件

以笔者之见,《百官图》事件,是一桩“集体碰撞”事件,是以范仲淹为首的“志于道派”对“志于禄派”的小规模碰撞,是后来的大碰撞——庆历新政的一次前期试验性碰撞,而且,此次参与碰撞的人马,就是后来推行新政的基本班底,此次碰撞的主要目标——吏治问题,也正是后来庆历改革所瞄准的主要目标。

景祐二年(1035),冬十月。贬在睦州快两年的范仲淹接到新任命,“除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不久“召还,判国子监”,很快又“除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此时再回京城的范仲淹已四十七岁。他所面对的朝廷生态如何呢?

这前后,“直而疏”的首相李迪,斗不过“巧而密”的次相吕夷简,只好卷铺盖走人。仁宗起用被罢黜了六年的王曾归相位。此时,吕夷简羽翼已丰,有了呼风唤雨的能量,且甚讨仁宗欢心。他看不起王曾,却虚巴巴地要把首相之位让给王曾。仁宗看不出其中奸巧,慌忙把吕易简推上正位,只让王曾为次相。吕夷简再一次名利双收。到任后的王曾每每与吕夷简说事,人家根本不把他当盘菜,气得老王曾呼呼的。这年四月间有一天,仁宗问王曾:“卿因何不忿?”王曾便怒告吕夷简“纳贿市恩”。仁宗认起真来,就把吕夷简叫来对质。吕夷简胸有成竹,只问你有什么证据。王曾人性好,原本就未曾想过告状,当然也就不去收集什么证据之类,这会儿急了,只好老实说所据只是外界传闻。吕夷简据此狠狠反击,我据外界传闻,说你王曾也“纳贿市恩”可以吗?逼得仁宗也不好回护王曾,就以“言亦有失实”之名,将其再次罢相。吕夷简虽然也受了点小批评,但无碍他大权独揽,达于巅峰。那些“千里做官,为了吃穿”的志于禄者,个个心明眼亮,这下更是一窝蜂都奔着吕相国来了,当然,你来是可以来,但不能白来,口袋里总得装点孝敬不是。时间一长,不就是个结党营私嘛,吕门势大,其炎汹汹,谁敢掠其锋!王曾丢相后,还有人敢出头吗?朝野都在焦急地期待着。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期待的是范仲淹,此时他还无缘得识范公,便冒昧地写了一封长信。姜正成先生将它翻译成白话,还挺好读,其中有言:范公“您接受任命以来,我抬起头踮起后脚跟,长久地站立着想听到您的谏言,可是终于没有听到,我私下里感到困惑。……贫寒穷苦的读书人,困厄地居住在茅草屋里,坐着诵读经书史籍,常常抱怨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到被任用,又说那不是我的职责,不敢进言;或者说我的地位卑微,不能进言;又说我有所等待。这样最终没有一个人进言,难道不可惜吗?希望您想想天子任用自己为谏官的本意,警惕君子百代的谴责,陈述您正直的言论,以满足众人的期望……”范仲淹很感动,对李夫人说:你看,这不是还有个忧患天下的欧阳修吗?从此记住了小自己十八岁的欧阳修,且最终成为志同道合的忘年铮友。不过,欧阳修的担心还是有点多余,范仲淹早就发起冲锋了,回京不久即针对时弊连上四论:《帝王好尚论》《选任贤能论》《近名论》和《推委臣下论》,已然把舆论造出去了;至于何时发起总攻,这要接受王老相国的教训,得拿出证据来,贼无赃,硬似钢啊!

景祐三年(1036)夏天某日。宋仁宗接到范仲淹一道奏议,打开一看,是一份《百官图》,并附有评论。据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载,范公“又为《百官图》以献,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某为超迁,某为左迁,如是为公,如是为私,意在丞相”。这充满创意的《百官图》,标有官员姓名、职位、晋升时间、晋升前的职务等;指明哪位是正常升迁,哪些是用钱买的官,破格、超级提拔的;说这都是宰相吕夷简一手搞定的。有段评论更有分量:“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王莽之乱。臣恐今日朝廷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以大为小,以易为难,以未成为已成,以急务为闲务者,不可不早辨也。”张禹者何人?西汉成帝的师傅,通《易经》,精《论语》,封为诸吏光禄大夫,加官给事中,统领尚书事。此时,汉成帝的舅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与张禹并领尚书事,辅政专权。这汉成帝的母家王家可了不得!汉成帝自从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之后,一堆舅舅也都封侯:王凤为阳平侯,王崇为安成侯,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这还不算完,皇太后王政君还有一个小弟弟王曼,因为早死而没有封侯,心里老惦着。平阿侯王谭和成都侯王商等人,就出主意说,王曼兄弟有个儿子王莽,将来是个人物,不如……皇太后心领神会,便追封王曼为新都哀侯,以家侄王莽嗣侯位。面对这样一个巨型世族,你说张禹能不学聪明点吗?王氏专权,天怒人怨,又是地震,又是日食,又是种种水旱大灾,吓得成帝问师傅这是怎么了?张禹本来精于占卜预测这一脉,此时却违心地回答说:灾变之由,深远难见,吏民多以为王氏专权所致,这不可信呀。不疑老师的汉成帝便也不疑舅家,最后终于酿成王莽之变。范仲淹借着这个西汉故事比附吕夷简,说仁宗啊,你可得警惕再一个张禹才对。另外,他还推荐“素有仁心,宽怀大度”的韩亿取代吕夷简为相。

这可真是要命的一击!吕夷简为相多年,羽翼众多,树大根深,逢迎巴结者众,不听招呼者几稀。不料自从出了个范仲淹,日子居然过不安逸了。前面的事吧,吕夷简还没怎么当回事,你一个小小谏官能怎么的,再说你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不信你还有多大的气候。可打从这次从睦州回来,几件事做下来,吕夷简有点坐不住了。

同类推荐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建堰治水造福万代的李冰父子

    建堰治水造福万代的李冰父子

    本书介绍了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父子的生平,内容包括:两千年前的岷江、李冰是哪里人、李冰父子治水、李冰父子斗江神、李冰成仙的传说、李冰与宗教文化等。
  •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李嘉诚布局中药港

    李嘉诚布局中药港

    李氏和记黄埔是进军中医中药产业的生力军。和黄公司加紧发展生命科技业务,马不停蹄进军内地药品、保健品市场。广州和黄健宝、同仁堂和记、上海和黄等纷纷成立,一时间战果累累。有人预测,李嘉诚与内地中药企业的结合,很可能成为中药产业领域最为成功的商业联姻。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热门推荐
  • 东城杂记

    东城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神道昆仑

    神道昆仑

    不死不灭,千古轮回。死人活,古凶出,主宰千古。天地霸主群王共争,阴谋阳谋算计古今。天选之人昆仑都少主李千秋修为无双,父王罹难,登天失败,重伤之际王朝动荡,帝王之位一朝落;幸有身边有佳人相伴,于烈火中成长,在败亡中踏世。争天下,破不死,镇古凶,登神位!
  •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由刘芳编著。《飞机的故事》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远的太空之旅吧。
  • 高原上的童话

    高原上的童话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罢学吧学霸

    罢学吧学霸

    自从东菡学院采用了一种新奇的挑战系统,学校的知名度便不断上升。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以成绩分(GPA)为赌注,与他人进行智力方面的对决。赢了,或可一步步走向东菡的顶峰;输了,则要面对被淘汰的风险。身为校长的董哲一心想为孙女治病,于是听信江湖道士的谎言,通过学生之间的挑战找出最合适的“药引子”。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名叫“三秦会”的组织正借着他的手执行着更大的计划。这个神秘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其目的何在?布下此局的幕后黑手又会是谁呢?
  • 游戏快穿:我把男主干掉了

    游戏快穿:我把男主干掉了

    别人都是快穿成女配炮灰,就吴醉鱼是当女主的,配角个个想上位,自己还总是阴差阳错的把男主干掉了,心累……………………程徐源:生活不易,直男被迫体验公司研发中的恋爱游戏,游戏女主长得好像自己的暗恋对象,但为什么她老是想干掉我?
  • 最后的巫妖法师

    最后的巫妖法师

    咆哮的骸骨巨龙,嘶吼的风暴巨人,狂热的机械矮人,还有萌即正义的小魔女……教权与皇权纷争,联邦与王国鏖战,文明与秩序的界墙外,暴风之眼席卷,悲鸣之雨怒号……明亮的魔法议厅,他站在学术的高塔上推演不变的真理,并重新压住牛顿的棺材板。漆黑的幽渊深处,骷髅匍匐铸就他的王座,亡灵跪俯吟唱他的功德,在异界,一场永生不死族之王的永恒传说,正在进行时。“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会感到害怕,并瑟瑟发抖表示嘤嘤嘤。”——来自《最后的巫妖法师》日志记载
  • 墨玉本佳人

    墨玉本佳人

    “听说过那对兄妹吗?”“什么?”“算无遗策墨玉使,百战不殆墨连城啊!”“听说他们两个造反啦?那皇帝不得疯?最重要的男人和女人都反了!”平生有三愿,一愿千里江山得归其主;二愿爱恨情仇两相消释;三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雨烟蝶梦

    雨烟蝶梦

    雨烟初上高中时与同桌星羽她的一次别样相识,造就了后来他们的一场奇特恋情。而一次短暂的寻梦,却亦为他带来了一场幻美的春天。雨烟,他就像是烟雾朦胧中云霞的影子。其心里的所想、执念,深埋于心底的过去和爱恋,尽会在他向星羽的表白之后渐渐浮露展现。然心虽有意,人却无情,随之花开花落几时凋谢,几时盛开,几时湮灭,几时化为春秋的细雨?去无声间打碎那痴痴地梦意呢!只因着心中的所爱,他们彼此都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