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300000021

第21章 厌弃洛京游吴越(1)

孟浩然自幽州回到襄阳之后,好友王迥、辛谔、丁凤、吴悦、朱去非各自前来看望。

看到这些友人,回想起昔日在鹿门山的情景,孟浩然不禁又想到了好友张子容,从张子容给他寄来的信中,他知道,张子容已经从晋陵被贬到乐城去做县尉了。

孟浩然自襄阳前往郢州去看望妻子襄客和儿子仪甫,一转眼,儿子仪甫都十多岁了,孟浩然除了给他们母子一些银钱,帮他们在郢州置下些田产,供养生计之外,由于孟家世代传承的儒派家风,由于父亲的临终遗训,他没有办法说服母亲,把襄客母子接回到襄阳居住。父亲的临终遗言,已经永远将襄客拒之于孟家门外。孟浩然与韩襄客之间的夫妻关系,在孟家得不到一丝一毫的默许与承认。是父子,却不能让他承欢膝下,言传身教;是夫妻,却不能与她相厮相守,共度流年。这让孟浩然感到十分苦恼。

从郢州回到襄阳,孟浩然心绪黯然。

人言三十而立,而在浩然看来,自己虽已经三十多岁了,却是一无所有。

重重的烦恼和整日的忧郁,终致浩然大病一场。

从开元七年(719)的秋末,到开元八年(720)的暮春,尽管孟夫人和孟洗然为浩然请的郎中来了一个又一个,这些郎中开出的又苦又涩让人难以下咽的汤药,也让浩然喝了一回又一回,但是,孟浩然的病情就是丝毫不见好转。

孟浩然卧病之后,襄阳主簿贾升前来看望,好友王迥、辛谔、吴悦、丁凤和朱去非更是来看过多次,他们都知道,孟浩然是因心愿不遂落下的心病,所以,他们每次前来,都要坐在浩然的病床前,劝他不要心事太重,可是,众人劝慰多次也不见效。

暮春时节,孟浩然卧病在床榻上,却从草庐的后窗里闻得花香阵阵,他无力地撑起虚弱的身子,斜靠在床头的衾枕上,长时间的卧病床榻,让他感觉自己的骨头都要散架了。

孟浩然从病榻上坐起来,穿衣下床。将近半年的卧病,已经把他折磨得眼窝深陷,面容憔悴。

孟浩然强撑着身子打开草庐的柴门,拄着竹杖向屋外走去。

暮春时节,花香正浓,草木繁盛。通往山下园宅的石板小径,由于浩然患病,走动的人少了,两旁的野花野草长起来,几乎要把小路都给挡住了。望着眼前有些荒芜的石径和草庐,孟浩然的心里不禁觉得有些凄凉。

孟浩然独自拄着竹杖,往山坡下的涧南园里走去。沿路之上,看见翠鸟在兰苕花上跳跃翻飞,游鱼在门前的池塘里,不停地用嘴在拱推着刚刚长出水面的翠绿荷柄。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活灵活现,亲切动人。

孟浩然拄着竹杖,向涧南园园宅屋后山坡上的桃花林里走去。本是一片红艳的桃花林,在这暮春时节,已经开始花枝零落。望着眼前随风飘零的片片桃花,让孟浩然不禁联想到了自己。

桃花红时艳枝头,桃花落时入尘土。桃花虽艳而易落,看那绽放枝头的片片花瓣红颜绝伦,然而一场风雨过后,便是落花满地,化魂为泥。想到这里,孟浩然不禁一阵伤感。想到自己的病患,是不是哪天自己也就如同屋后山上的桃花随风而去,落尘为泥了呢?

孟浩然拄着竹杖来到山坡的高处,举目东望,晴明的天空下,他的目光被层层叠叠的云山所阻隔。这让他不由得想起自己远在江乡从政的好友张子容。自己当年在鹿门山与张子容一别,屈指算来已经有将近九年了,九年的时间过得真快。

太阳每天还在东升西落,而自己现在只能卧病在城南一隅的涧南园里,无奈地守望着日子一天天如水流去。世间有才华的人有很多,贾谊很有才华,然而曾经空有才华得不到重用。潘岳很有才华,却在他三十二岁这年,因为得不到重用,头发都开始变白了。自己今年也是三十二岁,病痛缠身,说不定哪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了,被人们简简单单地埋进沟壑,如此看来,自己再也没有可能重振羽翼,去实现自己曾经想要经邦济世的理想和抱负了。如果自己有幸还能继续活下去,那就索性像北魏时的刘芳一样,去做一个撰赋填典的儒士。孟浩然这么想着,心情也就渐渐变得一片释然。

天色渐暮时,孟浩然拄着竹杖回到自己的草庐,独坐于北窗之下。想到已经有好久都没有给张子容写信联系了,于是,他决定赋诗一首寄去,聊叙近况,表述心绪:

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径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

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随着初夏时节的来临,孟浩然的病在慢慢调养之下,渐渐开始好转。

开元八年(720)五月,朝廷在天下设置十道按察使。八月,朝廷调襄州刺史裴观为梁州刺史,同时兼任山南道按察使。就在裴观即将离开襄阳之际,襄阳主簿贾升和洛阳香山寺僧湛然一起在襄阳岘山为裴观立了一块德政碑。数日之后,裴观作为山南道按察使前往荆州巡访按察,襄州州府决定在岘山亭摆下筵席,为裴观送行。孟浩然作为襄阳的博学之士,受到贾升邀请,前去赴裴观的送别之筵。

尽管身体还未完全痊愈,但是,孟浩然还是欣然前往。

送行的筵席虽不奢华,却很丰盛。孟浩然作为按察使裴观的座上客,自是受人尊敬。杯觥交错间,孟浩然得知贾升也将跟随裴观一起前往荆州巡视,心里既是高兴,又是羡慕。

在这次酒筵上,孟浩然和洛阳香山寺僧湛然相识,二人举杯请酒,结为知交。

酒筵过后,孟浩然和贾升、湛然诸人一起来到岘山亭上,凭栏远望,汉江像一条玉带,向南往郢州、荆门蜿蜒流去。

想到郢州,想到了寄居在郢州的妻子和儿子,孟浩然的脸上不禁又滑过丝丝迷茫。

让人落寞的秋风,带着深秋的寒意,一阵阵地刮过林峦,仿佛也在一阵一阵地掀动着他内心起伏的波澜。

送走贾升之后,孟浩然在涧南园的日子变得清寥起来。除了偶尔与家乡友人闲聚宴饮之外,孟浩然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灌蔬艺竹、漫翻书卷。这样的日子,让孟浩然觉得自己更像是个闲居田园的隐士。

从表面上看,孟浩然仿佛对自己清闲安逸、避居田园的生活心满意足,其实,在他那有些黯淡迷茫的内心,对自己面临的现实处境,充满了深深的失望。这样的生活与他有着万丈豪情的内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他又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路径,去改变自己面临的现状。所以,孟浩然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人生的处境,并不总会一成不变。

就在孟浩然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凄苦难耐的时候,张说的处境却开始变得有声有色。

张说开元七年(719)与孟浩然在蓟北挥手告别,一路东行,把整个幽州边塞全都巡视了一遍,他每到一处,都走到普通士卒之中,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为国立功。整个幽州边塞,士气高涨。进入五月,又有几股胡骑往幽州南下,张说亲临边塞,来到与胡人作战的第一线,边塞将士无不振奋鼓舞,个个无畏无惧,奋勇争先,只把那南下的胡骑杀得哭爹叫娘,大败而归。

吃过了几次苦头之后,游居在北方的胡人一听说幽州都督张说的名字,便闻风丧胆,从此再也不敢沿幽州一线南下袭扰,到了六月,幽州一线基本上已经完全没有了战事。

唐玄宗开元七年七月,李隆基下旨,召张说入京觐见,于是,张说离开幽州,前往长安。

李隆基亲自接见奉旨入京而来的张说,他看见张说身着铠衣铁甲,一身戎装,英气逼人,非常高兴。张说向李隆基畅谈北方军事,说得李隆基连连称道,赞许不已。于是,李隆基就此下旨,授张说天兵军节度使,兼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摄御史大夫,并兼修国史。李隆基不仅让张说全面负责并州一线的军事防务,而且还授予他可以在军中编修国史这样一项特权。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四月,兰池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胡人康待宾聚众造反,朔方军节度使王睃向朝廷夸下海口,声称仅凭他自己所辖持的朔方军,即可平叛,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朔方军与叛军刚一交战,就节节败退。

四月末,康待宾带领的叛军一路攻陷六胡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会集七万之众,往东南进逼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局势一下子变得竟然连朝廷都慌了手脚,李隆基急忙下旨,让王睃和陇右军节度使郭知运共同进兵,讨伐康待宾。

然而,唐军的战局不仅没有丝毫的好转,而且越变越糟。康待宾竟与党项羌人联合起来,一路向东,接连攻克银城、连谷(今陕西神木县一带),占领了唐军的重要粮仓。闻知消息,李隆基大为惊惧。他火速下旨,让太仆卿王毛仲担任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亲赴战事一线紧急召见王睃和天兵军节度使张说,共商御敌之策。

张说闻知西线战事吃紧,不待朝廷下令,便亲率天兵军将士一万余人,向西出合河关,与党项族羌兵相遇。

张说挥兵掩击,天兵军将士以一当十,英勇无畏,直杀得党项羌军鬼哭狼嚎,一路溃散。张说带领天兵军乘胜追击,向西追到骆驼堰,几万党项羌兵眼见败局已定,无心再战,主动向张说带领的天兵军请降。

张说阵前默许收降,但是要求党项羌兵与胡人倒戈。

于是,党项羌兵对康待宾的叛军一部反戈一击,叛军一部溃不成军,只得一路向西往铁建山一带逃亡而去。

北方战事,从而得以彻底地扭转了战局。

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王毛仲下令,让王睃带领十余万朔方军向北挥兵掩击。七月,康待宾的叛军三面受敌,人心思散,败局已定。王睃率军攻城,一路收复失地。七月末,康待宾城破被捉。

九月,王睃因其在平叛前期用兵不当,致使险象环生,被李隆基下旨,贬为梓州刺史。而张说在平息康待宾一战中,以少胜多,彻底扭转了北方战局,从而使得人心惶惶的西京长安转危为安,被李隆基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主掌举国军事。

张说在开元元年(713)十二月被第二次罢相的八年之后,终于第三次登上了宰相之位。和前两次拜相有所不同的是,前面两次,张说都是以文臣拜相,而这第三次,张说却是因为在边关平叛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以武臣拜居宰相之位,可谓是实至名归,让世人无不钦服。

也就在这年九月,下野宰相姚崇因病而逝,享年七十二岁。李隆基追赠他扬州大都督之职,同时追封谥号为梁文献公。

孟浩然在襄阳得知张说被朝廷擢任宰相,自是在心里暗暗高兴。

时间一转眼到了开元十一年(723)二月,李隆基北巡并州,中书令张嘉贞因为其弟弟张嘉佑坐事被贬,李隆基让张说兼任中书令。张说由此再次登上了宰阁首辅之任。

开元十一年五月,李隆基在中书令张说的劝谏下,在过去丽正修书院的基础上正式设立丽正书院,以张说总领院事,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贺知章和监察御史赵冬曦皆为院士,或修书,或讲学,或为阐述个人思想。

丽正书院的设立,为当时完全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的社会,开启了一片让思想放飞的天空。

也是在开元十一年,卢僎来到襄阳,就任襄阳县令。

卢僎,字守成,范阳人,他博才学,善诗文。卢僎来到襄阳之后不久,亲自前来涧南园拜访,很快便与孟浩然结为知交。

开元十一年冬,曾在襄阳就任过襄州刺史的韩思复再次来到襄州,就任襄州刺史。

韩思复自景龙元年(707)离开襄阳,被贬为给事中后,景云中为中书舍人,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后因山东灭蝗之事,被宰相姚崇所恶,出为德州刺史。但是,就在韩思复被贬德州之后不久,又被李隆基召回京城,拜黄门侍郎。开元十一年二月,韩思复随李隆基、兵部尚书张说一起北巡并州,被李隆基授任御史大夫,但是由于韩思复性情恬淡,不喜绳察,被徙为太子宾客,晋伯爵,不久迁为吏部侍郎,开元十一年(723)秋,韩思复从吏部侍郎任上被授任襄州刺史。

韩思复来到襄州之后,在襄州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为襄州民众造福,并得到了襄阳县令卢僎的积极响应和全力支持,襄阳人民对两位官员的政举充满了感激和崇敬。

在韩思复的倾力举荐之下,襄阳县令卢僎被朝廷擢升为襄州长史。

孟浩然早在十几年前,就对韩思复非常崇敬,现在,韩思复再次来到襄阳,孟浩然更是登门拜访,彼此间过从甚密。

开元十二年(724)秋,已经七十三岁的韩思复在襄阳病重,接到韩思复在襄阳病重的消息,朝廷非常重视,随即决定接韩思复回长安治病。

韩思复就要回长安去了,听到消息的人们从襄州各地纷纷赶来,襄阳城内更是万人空巷,人们纷纷赶到襄阳城北的临汉门码头来为韩思复送行,码头上人山人海。

满头银丝的韩思复强撑着羸弱的身子,在襄州长史卢僎和众人的搀扶下,从临汉门而出。乡亲们立刻便像是见到了亲人一样地围了上去。他们对韩思复这个一心为民计、一心为民谋的好刺史感激不已。孟浩然站在送行的人群中,看着这感人肺腑的送行场面,心潮起伏。

襄州刺史韩思复回到长安之后,病情加重,朝廷于是给韩思复授任太子宾客的虚衔,让他安心治病,襄州刺史授崔志廉代任。

时间一转眼到了仲冬时节。

每年的仲冬之始,各地的州府长史一般都要自当地启程,带领经过府试选拔的举人入京,为他们办理朝廷进士科举的各种复杂手续。

同类推荐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最畅销的传记作品,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有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一念之差;有音乐家亨德尔贫病交加中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有南极探险家斯各特船长在冰天雪地中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面对独裁者的屠刀,为了民主振臂一呼虽殒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罗……读来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吕峥,起点历史大神月关倾情推荐!天涯、起点现象级神作,短时间内聚拢粉丝数百万!从隐士、谋士、军师到权臣、枭雄的进击之路,且看终极牛人司马懿如何开启司马家族千秋大业!沉默、隐忍、谋划,夹缝中求生存,成就乱世三国的真正胜利者!司马懿及其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皇朝的风云史,全景演绎司马家族的荣耀崛起之路。出身望族的司马懿,从东汉小吏起步,屈节出身寒族的曹氏政权四十余年,蛰伏隐忍,藏起“鹰视狼顾”之相,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静待曹操时代的过去,伺机而动,终成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司马氏化家为国的蜕变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横空出世,谋划千里,终结了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本书主要讲述了汉末三国至西晋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夺权上位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加入丰富的历史细节,对谯郡曹氏、河内司马氏、谯郡夏侯氏、颍川陈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世家大族的命运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全景的展示。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谋略与抉择、血与泪……在那个风雷激荡的乱世,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
热门推荐
  • 异种骑士团

    异种骑士团

    生命工程专业的副教授,穿越至中世纪欧洲的异世界,利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发现人类历史上早已灭绝的病毒、细菌、寄生虫,居然是异能力的来源。他挽救并整合了被俗世称为“异种”的人群,建立起横扫千军的异种骑士团,在中世纪里掀起了一场革命的狂潮。架空世界、奇幻背景、称霸主线、剧情稍稍严肃、略微涉及生化知识。前面的章节有些沉闷,越往后越精彩。
  • 异界女圣皇

    异界女圣皇

    从末世魂穿异界,修真打怪,杀丧尸,遇真爱!但,师兄温柔,殿下凶猛!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爱呢?容我好好想想……
  • 爱妃,爷又动怒了!

    爱妃,爷又动怒了!

    【1V1爆宠——紧急预警!我家王爷脑子有坑,仙女们谨慎靠近!!!】听说养尸送百万,澜苍苍大喜,趁夜去撬了千年尸的棺,谁知这一撬竟穿越了,原来千年尸是她命定的夫。只是这千年尸,哦不,这夫君好像……有些不同,他居然天天拿鞭子抽她!!!趁夜,澜苍苍收好拾包袱准备跳墙。“苍苍,你现在滚回来本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否则……”“你!我回来可以,那你发誓,不抽我鞭子!”“我发誓,夫人乖,快过来抱抱~”
  • 活在电脑里

    活在电脑里

    新书《我的梦里有个外星文明》已发布,敬请收藏!有人活在历史书里,有人活在人心里。有人幻想活在天堂,有人恐惧会活在地狱。李淳风却活在电脑里……从此,这一世必成绝唱!--------------------------书友群:783808484(无需验证)
  • 日娱之外行人

    日娱之外行人

    金手指?自己想办法做个吧!外行人?总有一天……
  • 魏晋原来是这样

    魏晋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是有史以来最全的中国断代史,每卷从50个角度观照该段历史,用50篇专题文章,深度阐述历史知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融合了当前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讲述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每卷末附录该时间段的详细年谱,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中国》是一部中国历史精品之作、“中国人都能看懂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 我超级喜欢卖萌

    我超级喜欢卖萌

    新书《我真的不太适合唱歌》求收藏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相亲女王要翻身

    重生之相亲女王要翻身

    青梅竹马版青梅竹马的爱情,叶昕昕从来没有幻想过!闻人旭:我想去旅游!叶昕昕:????????闻人旭:去你心里。叶昕昕:滚。相亲版:一天,叶昕昕又在相亲。进来的是霸占微博热搜的Dawn。叶昕昕:我不想上热搜,门在那边。Dawn:我是来和你相亲的。叶昕昕:相什么亲?我来吃饭的。Dawn:那我就是蹭饭的。职场版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了,叶昕昕却被发配娱乐圈。Dawn:设计的是人穿的衣服吗?叶昕昕:那您说怎么改?Dawn:加个你上去刚刚好。叶昕昕:药没了记得添上。说好这次重生不谈情说爱的,直到某人被他圈在怀里,嗯,真香。
  • 断裂带

    断裂带

    江老师对于“四惠”这个角色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在此特别表示感谢。小说涉及“5·12”遇难者遗体焚化的细节,感谢雨田先生为我讲述他的采访经历。感谢王黎、雪梅、昊天、赵奎、王刚、陈明、德兵、崔二哥、唐鸿、银兵、茂华、超哥、明明……因为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的创作才得以从容和自由。还有在这片土地上与我携手前行的诸位师长兄弟,纯芳、舒雁、老田、老帅、林黎、尧哥、老彭、小西、德宝、晓林、瓦片、刘勇、阿贝尔、培松、陈振、培芳、祭红、肖棱……感谢他们对于我的理解和容忍。感谢肖棱准许我在小说中引用他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