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62

第62章 何时是归年(1)

一切都远去了,父母、兄弟、朋友,甚至仇人,只有文学与你相随一生。

一切都留不住,功名、荣辱、爱情,甚至仇恨,只有文学为你留了下来。

什么是不朽?即使是百代功业,也不过是后人的谈资,化作渔樵煮酒。秦皇汉武彪炳千秋,但历史上又能出几个秦皇汉武?只有非常之人,有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而这需要时势,需要天命,而你没有,你只有文学。

——在鱼山脚下的躬耕劳作中,曹植终于大彻大悟,一切都释然了,一切都想明白了。现在什么都不属于他,他真的什么都没有,没有功勋,没有权势,没有地位,甚至没有尊严,他唯独所拥有的也能够主宰的,别人无法窃取也无法毁灭的,就只有他的文学!这个本来他最不在意、被他说成“辞赋小道”的东西,竟然默默与他相伴一生。这时他蓦然发现,文学就是他的红颜知己,就是他的至爱亲朋,聆听他的倾诉,抚慰他的心扉,消解他的郁愤。在寂寥的时节,在难眠的长夜,在苦雨寒霜的煎熬与等待中,唯有文学与他相守,不离不弃,慰勉他孤独的灵魂。

不是吗?生命的存在有多种形态,如云霞,如霁月,如朝晖,如这鱼山之巅四季舒卷的天风!

于是他在《薤露行》一诗中写道:“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虫兽岂知德,何况于士人。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骋我迳寸翰,流藻垂华芬。”

是的,他依然渴望不朽。虽然建功立业的初衷未泯,但他已看到另一条可以传名后世的路途,这就是他可以主宰的文学。天地悠悠,岁月更迭,你既然怀抱有辅佐明君之雄才,慷慨而不同流俗,那就独辟蹊径,朝着你的心向走吧!虫兽尚知尊崇神龙、归附麒麟视为有德,何况立于世间的人呢?孔老夫子立言后世,被称为无冕之王,那我也足以驰骋手中短小的笔杆,流传文采立言千古。有道是:铁笔撼山岳,方寸容天地。

据考证,曹植一生大概有三次自编己作。第一次是在建安时期,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表明他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请杨修点定。第二次是太和年间,据曹植《前录自序》中说:“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虽触类而作,然芜秽者众,故删定别撰,为前录七十八篇。”既然此编为“前录”,那么应该还有“后录”,并说未编入前录的诗赋删定别撰,更进一步断定有后录。这也就是说曹植还有一次自编其集。但不管几次编著,都要送朝中审定或皇上钦定,方可编印或入档文库,否则恐怕会被视为“非法出版物”了。至于《七步诗》为何没有编入曹植文集,还有《感甄赋》为何改为《洛神赋》,还有《白马篇》为何没注明时间等疑问,这一切只有当事者知道个中缘由,我们无法考问历史的良心。为此,史学家们众说纷纭、考究剖辨也就不难理解了。纵然百家争鸣,但事实只有一种,它也许就深埋在历史的古道旁或草丛中。

曹植应该十分感激一个人,这就是他的妻子陈氏——陈槐花。他多次徙封搬家,而他的文稿“所著繁多”却无丢失,都依赖于妻子精心收拾,妥善保管。再从曹植“高谈无所与陈,所对惟有妻子”的叹息中,我们也不难想见妻子与他形影不离,帮他研墨抚纸的情景。在从雍丘迁徙东阿时,陈槐花就曾对儿子曹志说:“你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只有这些书这些文稿,娘把它们看成是你爹的命,也是娘的命、儿子的命啊!”

可以骄傲地说,一个当年被抛弃的女婴,成为曹植亲手培养出来的最值得依赖最值得依靠最值得相守一生的“学生”。

超然于五行之外,放情于山野之中,曹植登上鱼山,纵目远眺,陡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逸感。世俗的尘埃荡去了,人世的烦恼抛于身后,他仿佛听到捆绑身心的缰索嘣嘣断裂的声响,躯体像一只层层剥脱茧丝的蚕蛾,凌空欲飞,化羽登仙:“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逍遥八纮外,游目历遐荒……”

他恍若身着绚丽的霞衣霓裳,逍遥自在地造访天穹。阊阖的大门向他洞开,万缕霞光将天宫楼宇映照得金壁辉煌。他登上文昌殿,受到天皇的隆重诏见,文武百官会集于东厢,给他授琼瑶佩带,请他饮天池琼浆,仙人王子乔为他送来仙丹,生命从此不再短暂,让他在仙界获得永生。

每次登鱼山,都使他获得一次解脱。旭日晚照,朝云暮霭,让他放牧心灵,神思飞逸。

忽一日,他听到崖壁屾岩里传来玄妙的乐声,在山谷林涛悠悠回荡,清亮遒远,澄净深长。其声宛如梵呗,又似天籁之音,即让他心旷神怡,又让他心领神会,那天音是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他蓦然想起来了,是在洛水河畔,是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宓妃凌波蹈水而来的足音,是那众仙子飘逸曼舞的诵唱之音。于是,他的灵感悄然涌动,思绪如山,妙韵如河,目光亲吻于苍野,灵魂熨帖于人世,超脱凡尘的凄美与宁静的自然混凝在一起,一只雀雏的啼鸣与众山冷峻的天风汇聚在一起,一个王朝的兴衰与一位守望者的血脉交融在一起,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律有节,有庄有谐,有大地的巨创,有灵魂的沉吟,其声腔音调深沉悲慈,清丽悠远,如天光之羽翼,妙曼飞舞,四处闪耀。这是他精血的结晶,心灵的辐射,浑凝成佛道式七声律韵,在曹植文学天地里展现出浑雄博大、怜悯情怀的另一品格,巨轴般飘展于苍茫山川之上,形成一种超然凡尘的多声部吟唱。

这就是曹植在鱼山闻梵作梵乐的故事。后世佛教界将曹植奉为鱼山梵呗的创始人,道教也把曹植奉为作步虚声的先人。佛、道两家之所以把曹植牵扯进来,概因曹植名声极盛,借此扩大其影响。过去总以为此说是荒诞离奇之谈,但从曹植对佛、道两家所起的影响看,倒很值得史界或学术界认真探究其真奥。

曹植在鱼山闻梵、释道世,佛界《法苑珠林》卷四中记载:“陈思王曹植,幼合圭璋,十岁属文,下笔便成,初不改定。世间术艺,无不毕善。邯郸淳见而骇服,称为天人。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植尝游鱼山,忽听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侍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悟法应,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其所传呗,凡有六契。”

又有《高僧传·经师论》载:“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益寡。……始有魏陈思王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肇自陈思。”

再有刘敬叔《异苑》卷五载:“陈思王曹植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崖屾里有诵经声,清通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衹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梵唱皆植依拟所造。……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

从以上记载看,曹植登鱼山闻梵,“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之事绝非虚传。“梵呗”者,乃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而梵呗则是依据佛经所作的偈颂,也供歌咏之用,大概都注上音韵,歌咏时可伴之以管弦。用这种形式传教,是容易吸引民众的,故“传声则三千有余”。而道教对曹植鱼山闻梵,则奉以“神仙声”,随之效仿作步虚声。《辞海》对“步虚声”的解释为:“道士诵经礼赞时的一种腔调。据称这种腔调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歌诵之声。”故此,已故著名学者逮钦立在其《四声考》一文中这样写道:“考佛曲鱼山十二调子,其中之一为神仙调,《大藏经》鱼山私抄载之,敬书云神仙声者指此,为曹植依拟所制也。释道乐谱本出于同源,故皆托始于陈思王。神仙步虚其双方之代表也。”

鱼山为泰山西来之余脉,黄河和小清河在它脚下绕了几道弯便汇流东去。这是大自然的造化。鱼山的天风林涛接纳了一个漂泊的灵魂,给他剥落下所有的欲念和“放不下”,还给他生命的本原——自然之子。就像日月星辰如期升至鱼山之巅,风声云影拥进鱼山之怀。

迎着凌厉长风,俯仰天地之间,在大自然神奇的造化面前,曹植又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淡定。鱼山的天风唤醒他生命原色中沉睡的灵思,鱼山的宁静催生他落魄的躯体内本有的心觉——尽管他一时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动,但他确确实实感到心腔被打开了,灵动的思绪像鱼山之巅璀璨的天光。

其实,曹植鱼山闻梵传世,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意外。生命像花一样绽放,又像烟云一样远逝,所有的存在都会消失,唯有天风亘古吹拂着这片土地,春夏秋冬更换着季节的容颜。甚至梵呗并非长留风中,就像这人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你的心中也只是短暂一瞬。

这是秋日朗朗、金风送爽的时节,曹植携妻儿登临泰山。这是他仰慕已久的一个夙愿。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享有“五岳独尊”之誉。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视为天下一统和权力的象征,谓曰:“泰山稳,则天下安。”自秦始皇封神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神和祭祀。

攀登上十八盘石梯便是南天门了,再往上举步维艰行百余米就是玉皇顶绝崖下的天街。眼前的情景令曹植遐思万端:香客游人上山,需要住宿吃饭,而天街客栈冷冷落落只有几家店铺,大都是贫苦山民开设,房屋皆为山石垒墙,茅草盖顶,屋内狭小昏暗,有的摆着茶几,算是宽敞的人家,有的则窄小得只有炕几,后墙紧贴着峥嵘山石,前脸正对着万丈深渊,住过天街的人称其为“野人庐”。自东汉张道陵创道教后,其信徒剧增,黄巾军起义,多以道教相召。泰山周边,为黄巾军聚散地,道教传播亦广。自董卓乱起,各路军阀流寇攻伐打杀,战火频燃,人民生灵涂炭,四处逃散……于是乎,这泰山香客游人的多寡便成了一个王朝兴衰的晴雨表。

曹植发现,这天街的招幌倒是十分有趣,它不同于一般店铺的文字招幌,而是一种独特的标记,有笸箩、扫帚、棒槌、笊篱等,也有以鞭子、鞋子、金牛、鹦鹉等为标志物的,这些多为常见的实物招幌,皆用木料雕刻,涂上漆,画图案,力求精制。但这种实物店招,始于何时,不见有记载。

儿子曹志感到很好奇,便问:“这些店铺招牌为何起的名字土里土气呢?”

没等曹植解答,妻子陈槐花就开口道:“儿啊,这些都是农家日常用得着的家什,你看笸箩是笸粮食用的,棒槌是洗衣裳用的,笊篱是捞面捞饺子用的,还有鞭子、鞋子、牛呀鸟呀啥的,这就是说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闲下来时还能听鸟鸣唱曲,这日子会过得多有滋味啊!”

曹植连连称赞道:“志儿,你娘说得好啊!其实,这就是天下苍生所期盼的太平盛世,也是历代朝廷所期许的福祉愿景。”

当晚,入住号称“绝顶道士”开设的笊篱小店。这道士略备茶食供客,伧俗不可向迩,白天卖香火元宝,晚上招待客家住宿。住下后方知,凡挂笊篱的店铺是表示本店备有清水素面,多数香客上山进香为示虔诚,便吃素食,下山后尽可酒肉荤席,海吃猛喝。

当然,这位绝顶道士纵是炼有慧眼,概也认不出眼前这位香客竟是当朝天子的皇叔。

曹植游泰山,写有《飞龙篇》《驱车篇》《仙人篇》等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飞龙篇》。这些作品中充满了游仙诗的奇幻与飘渺,使人眼中的泰山宛然仙境。群山环抱、晨雾缭绕之中,白鹿、芝草、道童、真人,配以玉台、金殿、云鹤、仙丹等,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天外奇妙世界。时下汉魏道教传播甚盛,连皇上亦笃信道家炼丹服食,可以长生不老。曹植屡遭皇兄皇侄嫉妒、排挤,“绣虎被囚”,“抑郁寡欢”,似有感于此,作为精神寄托,在诗中多涉神仙怪诞之说。他在《飞龙篇》中写道: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急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此时的曹植也想借此表达希冀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愿望吗?还是以此嘲讽那些手持重权、身居高位的当政者的如此贪欲和荒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此展现他试图摆脱尘世束缚,获得生命自由的渴求!

在他精神上的包袱逐一卸下,发出“安得荡然肆志,逍遥于宇宙之外”的感怀,只是他开始试图从功名得失中逐渐挣脱出来,转向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直至走向生命的归宿。

然而,对于傲然风骨的曹植而言,真正舍得“放下”,并不容易。

太和五年(231)秋,魏明帝曹睿为表示“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之义,诏令诸王或宗室公侯各带一子赴京师朝觐。他在诏令中说:“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

接到诏令后,曹植和其他诸侯顿感欣慰:是这位皇侄儿念及十二载未见宗亲起了恩泽之心,还是他“关诸盛衰”迷途知返了呢?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音乐之邦的最后绝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千古风流话周瑜

    千古风流话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有姿貌、精音律,少与孙策交好,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自此三分天下。究竟孰是孰非,君子小人,就从这里开始!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热门推荐
  • Paul Kelver

    Paul Kel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一些史前生物和消失的文明。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太古代;元古代的生命;生命蓬勃发展的古生代;承前启后的中生代等。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该书是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
  • 无盐为后

    无盐为后

    她是明神宗唯一亲自册立的皇后,史书说她性情温和,贤良淑德,颇有皇后气度。她于万历四十八年崩侍,五日后,神宗病倒,同年七月驾崩。总算夫妻圆满。传说中锦衣卫王千户家中有个天仙下凡,花容玉貌,我见犹怜,传说中锦衣卫王千户家中还有无盐丑女,身形魁梧,声如洪钟,王大姑娘虽不比二姑娘生的娇柔,但也是鹅蛋脸儿柳眉杏眼,唇珠丰润天生一副爱笑的可人模样,被传无盐也不恼,端坐闺中看看书,写写字,非常闲适。皇帝大婚采选,王家二姑娘在选,人们都伸长脖子等待二姑娘是个什么位分,最后二姑娘留在宫中,王家大姑娘回府备嫁,等候大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 后来,是我痴念你的吻

    后来,是我痴念你的吻

    年少他们亲密无间,再见他高高在上,她是酒吧服务女。他恨她,把她像金丝雀一样的折磨她。他拥着别的女人步入新婚殿堂,她在大火中绝望一笑,“唐澈寒,我的心死了,好难过……”当真相揭开,他在火后废墟中疯狂找她,泪中呐喊,“苏乔夕,求你……不要离开我!”当她带着宝宝出现时,他欣喜若狂的问她,而她还痴念他的吻吗?
  • 星惜铭刻骨心

    星惜铭刻骨心

    十二个星座,十二种能力。谁又知道,创建了这个天堂的人,竟是如此孤独。她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创建了她梦中都渴望的世界,只是她自己,仍然沉浸在黑暗中......千年之后,一名少女打破了延续千年的规矩,她究竟有何能何奈,她又是从哪里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漠苒时光

    漠苒时光

    秦苒七岁时,对秦漠说:"你既要收留我,那我便冠你的姓,姓秦。"秦漠:"好。"秦苒十岁时,有男生和她表白。秦苒问男生:"你说你喜欢我,那何为喜欢呢?"男生回答:"喜欢就是无论你做任何事情,脑子里总会情不自禁的浮现那人的身影。见不到那人时,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后面的,秦苒没在多听。向男生道谢后,秦苒连夜飞到她喜欢的那个人身旁……秦苒十八岁时,对秦漠说:"我现在有车有房,自认为长得不差,能打架,能赚钱。最重要的是,我成年了,这回,你总没理由拒绝我了吧。"看着一脸认真的小姑娘,秦漠淡淡的笑了,拥女孩入怀。(他怎会拒绝呢?她可是他的命啊!)
  • 枕上宠婚:总裁大人求放过

    枕上宠婚:总裁大人求放过

    前世,她是个被人凌辱囚禁致死的大小姐。 再次醒来,却遇上了帝都权势最大的人,还嚷嚷着要娶她为妻,这可如何是好? 安大小姐每天忙着吃饭,睡觉,虐渣渣!陆三少忙着追妻,宠妻,撩妻!终有一天,她累得下不来床后,仰天长啸:“不都说陆三少不食人间烟火,任何雌性生物不能近身吗?”陆三少眯着眼睛靠在床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乖,再来一次。”ps:本文是个集重生,复仇,甜宠为一体的宠文,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