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61

第61章 视死忽如归(5)

接着他又在《陈审举表》中陈表自己“生乎乱,长乎军,又数承教于武皇帝,熟知兵法,伏见行师用兵之要”,若能列有职之臣,得一散作怀,死不恨矣!曹植在此表中放言无忌,直接有向最高统治者发难的意味了,且表示愿意卸下侯王的贵冠,解下王侯的赤绶,戴上一顶武弁的帽子,换上一般官吏的青绂,当一个驸马都尉或奉车都尉,甚至做一个侍从或随员,出则跟随皇上的车马,入则侍奉于皇上身边,只要让自己得以施展一点点积淤弥久的夙愿,也就死而无憾了。

此时,曹植已明白,他不敢奢望自己能被荣任率兵驰骋疆场的将军,甚至也不敢相信自己有机会充当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他现在只想当一个侍卫或一名随员,曾有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志向已弱化为单纯的效力。他甚至对侄皇帝直言:用与不用,知与不知,皆在陛下的一念之转。“用之则如虎,不用则如鼠”。虽然历代统治者都把举贤授能作为理政首要,但真正贤才得其用者又有几人?知而不用者并不在少数,因为庸才、蠢才、奴才最好使最听话最不担心会有“功高震主”之嫌。所以曹植说“既时有举贤之名,而无得贤之实,必各援其类而进矣!”有什么样的君主就需要什么样的大臣,昏君用奸臣,明君用贤臣,“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可惜平庸君主常有,盖世之君终归少见。这也是历朝历代怀才不遇者失志抱恨的原因。

曹植如此放言无忌,居然未遭杀身之祸,这不能不说曹睿似乎比其父曹丕温厚得多,所以实施的“怀柔”之策也似乎比曹丕高明一些。

曹睿不会不明白这位皇叔在说什么,在要什么,但对曹植的回应是:精神可嘉。史书记载,曹植上书《陈审举表》后,“帝辄优文答报”。曹睿对这位皇叔下诏说,他对侯王的上表看了多遍,因“朕暗于从政”,以致吴蜀未灭,百姓不得其所。虽然他兢兢业业,还是无大效果。又说侯王有心辅佐帝室,本是朕所依赖,何必过于谦卑。他最后表示“诸所开喻,朕敬听之,高谋良策,思闻其次”,也就是说愿意进一步倾听皇叔的教诲,领教皇叔的高见。

曹植不得不作困兽之斗。他说他之所以首发其倡,“窃不愿于圣代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怀”,他提醒曹睿不要因疏公族之义而用人失当,让人产生怨毒之心。抑制亲族,不仅让曹魏政权得不到诸侯的庇佑,也给异姓野心家以可乘之机。“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魏氏宗族始终与魏王朝有着祸福与共的利害关系,而宗族外部者则容易与王朝离心离德。正因为此,有人认为曹植之忠偏于狭隘,这里当然有其出身的局限,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疏离亲族,重用异姓,确实为曹魏王朝统治埋下了祸根。一些大臣也在向曹睿提出警告,比如杨阜向曹睿上疏“密表”,点名道姓直指司马懿、吴质等人深埋“惨毒之怀”。大臣高堂隆也提醒曹睿:“臣观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建议让曹魏诸王典兵,保卫王朝帝室。

“圈牢之养物”的禁锢,使曹植想跑到圈外撒欢跳跃几下的菲薄之念,也将化为泡影。

他心底几近绝望的嘶喊,隔着千百年时光,已变得十分微弱。令人扼腕顿首的处境,却通过文字的传递,展现在我们面前:“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高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想当年高朋满座,饮酒赋诗,吟诗作赋的情形,更衬托出其当下的孤灯烛影。人乃群居动物,与外界交往是人开掘智能的天窗。牢笼圈养不仅限制人身的自由,也抑制乃至扼杀思想的自由,使人的眼界、心胸、思维的幅度与气场可怕地萎缩。生存的空间也决定人的思维空间。肉体的消亡并不可怕,身心的囚禁才是真正的恶梦。对于那些具有强烈自由意志的人来说,精神被禁锢的痛苦远甚于肉体被消灭。

曹植力求被用,只图杀敌立功,而不惜以身殉国。吴蜀未灭,一直是他最大的心忧,也是他希冀施展抱负的一个机会,“臣每念之,未尝不辍食而挥餐,临觞而扼腕矣”。他不断地诉说,不断地祈愿,可是没有人愿意倾听他的表白。他就像在拼命抓最后一根稻草,时而竭力嘶喊,时而絮絮叨叨,只差没有将自己的心剖开,让侄皇帝看个明白。他力图以“血浓于水”的亲情说服曹睿,所举史例也重在同姓相辅,即使有兄弟阋于墙的情况,也是赞诺重仁义而忠心为国的一方。他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天下太平,异姓之臣能安于其位;若国家有难,他们便作鸟兽散或通外谋叛。汉末董卓之乱,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证。“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

曹植当然知道,当宗法制在封建的土壤里生长之日起,亲族王室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时鸡犬升天,损时满门抄斩。只是在巨大的皇权诱惑下,家族内部的争斗成为最血腥的屠场,在历史上不断上演。血缘的亲疏远近已无足轻重,手足之情亦变得十分可怜,都得听命于权力的支配。假之以权,则如狼似虎,什么兄弟姐妹,什么亲同手足,就连八辈祖宗都不认了。汉代之初,以汉室宗亲诸王为藩屏,以辅社稷,谁知出现“七国之乱”。汉灵帝生前欲钳制藩王,而亲异姓,以至导致外戚与宦官争权引发董卓兵变,群雄并起,使得东汉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名存实亡了。藩王与异姓,轮番坐庄,难以两全,这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难题。所以曹植说:“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曹植以此提示曹睿,希望他引起警惕。可是,每个有望坐江山的人,都希望自己是唯一的当权者,其他人都是致命的威胁,必须时时提防,乃至一一剪除。何况,曹植有“前科”,在曹丕父子眼中,才智谋略都高人一筹的曹植,自始自终都是权力和王位的强有力的竞争者,怎么可以随随便便授之以权呢?

曹植以为,最后可用亲情打动侄皇帝。但他怎能想到,皇侄儿与其父一样,宁可让异姓手掌重权,也不愿给他这个皇叔哪怕一个小小的机会。因为亲族者升官比异姓要容易得多。异姓要获得高官权位必须不懈努力,靠军功,靠政绩,靠一步步擢拔;而同姓只要跨越一步,顷刻之间,即可到达。即使他本人没有野心,但不等于他就没有机会。他的存在就是隐患,就是威胁。太和之初谣传明帝薨,不就有众多僚臣要抬出曹植来即位吗?正因如此,纵使你皇叔披肝沥胆,丹心可昭日月,你想以此了却一番心愿,看来不可能得到满足了,你也休怪皇侄儿为什么不给你情面。

此时的曹植,已无所谓功名利禄可言,更无丝毫杂念可虑,他眼下只剩下一张嘴可说、一支笔可写了,故此他不可不说,不可不写。于是他对当朝“大发士息,及取诸国士”——即朝廷经常调遣、征用兵士、各诸侯国仅剩“遗孤稚弱”问题,上书《谏取诸国士息表》,对曹魏诸侯虽有封国封户,却无领民、征赋、稳固社稷之实进行大曝光:“臣初受封策书曰:‘植受兹青社,封于东土,以屏翰皇家,为魏藩辅。’而所得兵百五十人,皆年在耳顺,或不逾矩。虎贲官骑及亲事凡二百余人。正复不老皆使年壮,备有不虞,检校乘城,顾不足以自救,况皆复耄耋罢曳乎?而名为魏东藩,使屏翰王室,臣窃自羞矣!……”

由此可见,曹植虽有藩王之名,实际上初封时仅有士兵一百五十人,且都是老弱病残,至明帝时剩下行将就木者五六十人。在他就之诸国,原有士兵不过五百人,但前后三次征调已尽,王国内真正可用者只有七八岁以上十六以下的小儿,总共也就三十余人。即便如此,帝仍要下令征调。再看看他所拥有的这五六十位耄耋家兵吧:卧在床笫、非糜不食、眼不能视、奄奄喘息者,有三十七人;手脚麻痹、长疣疮的、眼瞎的、耳聋的,有二十三人。只有那些小儿还可派上点用场,“大者可备宿卫,虽不足以御寇,粗可以警小盗。小者未堪大使,为可使耘锄秽草,驱护鸟雀。休侯人则一事废,一日猎则众业散,不亲自经营则功不摄;常自躬亲,不委下人……”用仅有百余残卒老兵,以卫其国,这样的王国“军队”与其说用来镇服地方、屏翰皇室,还不如说是附会典制、装饰门面。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监禁诸王侯。正因为如此,连这样的兵士,还要经常调遣、征用,其中的丁壮早已征发殆尽。由此可以看出曹植当时潦倒窘迫之状。

又一个最沉重的打击向曹植袭来!生他养他疼他爱他的母亲太皇太后卞氏去世。时为太和四年(230)六月,太皇太后享年七十一岁。

曹植惊闻噩耗,悲痛欲绝,泣血伏地长叩。他不顾一切地去马厩牵马套车,赶赴洛阳为母亲守灵送葬,却被监国使者派兵拦截,说没有得到皇上御诏,不得迈出藩国半步,否则必按违禁者罚罪。曹植气极,怒火万丈地抓起一根木棍,向围堵过来的兵士连劈带扫拼了一通,但他体力不支,一阵眩晕,摇摇晃晃地倒在地上,嘴角浸出殷红的血迹……待他醒来,才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妻子和儿子守在他身旁。

他的老胃病犯了,加上气火攻心,悲痛交集,他病倒了。他在病中挥泪撰写《上卞太后诔表》及《卞太后诔》,一并交使差急送皇上。

他在诔表文中以悲痛悲怨悲愤之情,斥责皇侄儿借“三代不同礼”之由拒绝他前去京都为母亲吊孝守灵:“何图一旦早弃明朝,背绝臣庶,悲痛靡告。臣闻铭以述德,诔尚及哀。是以冒越凉暗之礼,作诔一篇,知不足赞扬明贵,以展臣《蓼莪》之思。忧荒情散,不足观采……窃闻之前志,卑不诔尊,少不诔长,岂所谓三代不同礼,随时而作者乎?”

他特意在诔表文中点出《诗经·小雅》“蓼莪”之典,想必皇侄儿不会不理解此意,那是他在曹睿牙牙学语之时教他背诵的第一首诗:“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莪抱根丛生,谓之抱娘蒿。

那蓬勃生长的植物是莪蒿吗?原来不是莪蒿,是没用的牡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竟积劳成疾!

盛水的瓶子倒空了,那是水缸的耻辱,失去父母的人与其在世上偷生,不如早早死去的好。

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像没有回家一样,家徒四壁,空空荡荡。

父亲母亲生我养我,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悉心看顾我,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父母的恩德啊,像苍天一样无穷无尽!

南山高峻,狂风疾厉,别人都有孝敬父母的机会,为何只有我遭此患祸?

南山高峻,狂风疾厉,别人都有赡养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接下来,曹植对这位一生慈爱他呵护他的伟大母亲述以无限的追思和景仰,“资坤元之性,体载物之仁”,“惠加四海,草木荷恩”,“百姓欷歔,婴儿号慕”。而作为不能在母亲临终前去见她老人家一面的儿子,只能远在东土一隅“痛莫酷斯,号咷弗及,挥泪雨集”。他也只能想象母亲走后“空宫寥落,栋宇无烟”之冷清;想象母亲的灵柩运回邺都,与父亲合葬的情景。他一遍遍地重温与母亲在一起的往昔,母亲的容颜、言语、举止、爱抚,时时萦绕在他的脑际,记忆中一生节俭的母亲时而走出宫外挖野菜,为他和兄弟姐妹换换口味,那味道竟是这么香,又是这么苦。

这就是人生。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最后谁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只是他竟然无法去看母亲最后一眼,竟然不能送母亲最后一程,这可是今生今世生养他的母亲,也是最庇护他最疼爱他最牵挂他的母亲啊!

他爬上鱼山山顶,向着西北邺城方向跪下来,为母亲的亡灵祭拜……

同类推荐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水浒传之谜

    水浒传之谜

    梁山好汉中为什么一个农民也没有,梁山英雄有多少真人真事,宋江究竟有没有武艺,李师师有功于梁山吗?梁山一百零八将是偶然巧合吗?“三碗不过冈”是什么酒,《水浒传》里为什么很少吃猪肉,卢俊义为什么会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讲述了钱学森旅美二十年、曲折归国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殚精竭虑的传奇一生。钱学森是如何从一个清末杭州西子湖畔出生的钱王后裔一跃成为美国航天业界最杰出的火箭动力专家,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从而摇身变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成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这本书都做了解答。
热门推荐
  • 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女人对于事业和家庭,没有必要作出什么决择,而你也不会甘心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只有家庭而没有事业的女人是软弱的,只有事业而没有家庭的女人是不完美的。因此,你所要做的是调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一切精神及物质上的资源,做一个女强人,同时做一个好主妇。现在就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把幸福变成习惯,从容书写美丽人生!
  • 大周昏君

    大周昏君

    (新书《隶唐》已发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欢迎大家的支持!)大周泰安元年,乞丐张凌阳一步登天,成为大周皇帝。贪女色,信谗言,宠佞臣,用阉党,对大臣轻则抄家,重则灭族,使得‘民’怨沸腾,天下非议……
  • 病娇魔女之王爷奈我何

    病娇魔女之王爷奈我何

    身为魔女,一朝下凡,却缠上了某王爷有一次,某皇子拍了一下王爷的肩头,被她看见,她:啧,怎么感觉这只手好碍眼,剁了;在街上,王爷多看了一眼一只兔子,她:那只兔子看着挺肥美的,烤了。当她在小黑屋,看着皇上送来的几个美人,拿起刀,露出渗人的笑。这时,某王爷来了,瞬间把刀扔下,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甜甜地喊一声,帝玖邪!帝玖邪:过来,回家……
  • 云中仙人

    云中仙人

    一个下凡体验妖生的妖怪,爱笑俗世中人,活着的时候,总不知惜。
  • 宫有夜月心相属

    宫有夜月心相属

    在宫庭月生日那天,他与自家哥哥宫庭俊,穿越至异世,并发生了一系列奇奇怪怪,但两人却必须要经历的事……“三王爷,胆子大了是吧!”“不要,王妃手下留情!”一觉醒来,穿越千年,嗯,和小说里真的很像呢!有“讨厌”的王爷,有信任的朋友,父母也不太差,还有一些不知死活的人可以逗弄一番……可穿越并不是偶然,好像,永远也回不去了呢……“小月,路途艰险,你真的要去吗?我去就好了。”“我不怕的,哥,她也是我的母亲啊!”“小月,我陪你去,我保护你啊!”“寒寒,你别去了吧!我不想你有危险,我有哥哥呢!”“小月……”从此,八人踏上了探险之路。所有人都会因她而改变。误会、被抓、离去、伤心、忧虑、愤怒等等磨难与负面情绪包围着众人。到目的地时还会是原来的那八个人吗?自始至终,不离不弃,永恒的爱当回去时,又将会是另一番情形……
  • 月色狂想家

    月色狂想家

    贪婪,是最初的原罪。黑暗,是最终的归宿。一个人沾沾自喜的聪明,不过是另一个人懒得揭穿的把戏。神说,众生平等。而平等的从来只有生与死,生活,从未平等。
  • 帝凤—凤飞于天

    帝凤—凤飞于天

    苏倾用二十六年去寻找真相,却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亿万豪宠:二婚娇妻有点甜

    亿万豪宠:二婚娇妻有点甜

    “总裁,你太宠夫人了,她快要翻天了!”总助眉头紧皱。某男斜睨了他一眼,淡淡的说,“翻天就翻天,天塌了我给她顶着。”“可是,夫人把你策划部的人全部辞掉了!”“惹我夫人生气的,全部辞!”..
  •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无声的惊雷(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