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18

第18章 风起铜雀台(3)

当曹植看了乃兄的文论后即提出疑议:琰姑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即指《胡笳十八拍》),声声泣血,愤怨悲凉,令人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掠激裂人心扉,如此唱文缘何不可登大雅之堂?你的“雅”是什么?流传民间乐界的“俗”何尝不雅?

曹丕辩驳道:琰姑是我们的导师,我们的长辈,岂能把她与我们相提并论?我笔力浅拙,怎敢对其妄加评说呢!再说,我写文论是有范围和界定的,《胡笳吟》是诗还是赋呢?它只是按音律写就的通俗唱词,它更适应在民间流传。

曹植说:唱词就不可以为诗为赋吗?譬如《诗经》,千百年来,口口相传,它是俗还是雅呢?你写的诗束之高堂,自命高雅,不被大众熟知传诵,又有何用?如若《胡笳吟》不入典列,那琰姑的《悲愤诗》呢,算不算正统,算不算高雅?一个学识广博的才女,命运如此凄惨,其诗其吟,正是琰姑所遭遇不幸的真实写照,读来摧人肝肠,令人感到悲凉与痛叹!而我等的怜悯情怀哪儿去了呢?

曹丕似乎并不为弟弟慷慨激愤的言说而感到不悦,看上去不温不火,面带微笑,表情把握得相当好。他作总结性的发言:聆听百家言,胜赴一席宴。子建所说,也不无道理,各抒己见嘛!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引发的观感也不尽相同,那就求同存异嘛!琰姑眼下静心修史,对于她来说,是不会在意什么雅俗之分。我提议,大家岂不为琰姑的身世、学识与修为即兴作几首诗赋呢!

还是王粲看出这兄弟二人已心存芥蒂,但觉着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于是紧接着曹丕的话打圆场:子桓的提议入情入理,我看大家当场即作如何?

当即,王粲便写出《登楼赋》,丁廙等人也积极响应作诗作赋。一场“雅”“俗”论辩归于平复。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曹魏时期,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不可能有登大雅之堂的机会,她的《悲愤诗》二章收入《后汉书》。

一年后,蔡文姬和董祀隐居山林,超然物外。一次,曹操出外狩猎,路经此处特意带了果蔬鲜味去看文姬。《后汉书·列女传》曰:“琰闻操至,忙出迎接。操至堂,琰起居毕,侍立于侧。操偶见壁间悬一碑文图轴。起身观之,问于蔡琰。琰答曰:‘此乃曹娥之碑也。’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操问琰曰:‘汝解此意否?’琰曰:‘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是说蔡文姬听说曹操到了,忙惊喜地出去迎接。曹操环顾屋内,无意间看到了悬挂在墙壁上的一幅碑文挂图,起身看了看,便问文姬。文姬说:“这是曹娥碑。”曹操见上面写着的八个字,又问文姬:“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文姬回答:“这虽然是先父留下的,但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蔡文姬真不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吗?这可是她父亲亲手写的,她当然知道。即使当时她猜不出,父亲也会告诉她的。只是这样一个有趣的谜底,她故意留给了曹操。曹操不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吗?他也当然知道。看似闲余之趣,却是两人之间的一种默契。“绝妙好辞”,既是蔡邕对女儿的嘉勉,也是曹操对文姬的赞评。再端看这字形笔韵,确是蔡邕真迹,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邯郸淳称蔡邕书法:“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也!”曹操妙不可言地告辞而去。

郭沫若曾说:“从蔡文姬的一生可以看出曹操的伟大。”但郭先生所编的历史剧《蔡文姬》,是艺术化了的蔡文姬,与历史上的蔡文姬不能合二为一。当下,一些潜心研究三国的历史学家论及曹操与蔡文姬的关系,便用一个恬静温馨的词概括之:“蓝颜知己”。

红颜知己是相对男人而言,而蓝颜知己则是女人的秘密。所谓“知己”应该是唯一的,不能满大街都是知己。蓝颜知己不是恋人,不是朋友,不是“梦中情人”,而是居住在你精神领域的那个男人,他不一定英俊,也不一定比你年长,更不一定是有权位的高官或财富的拥有者,但他一定成熟、睿智、果敢,懂得关爱、倾听、尊重、理解、付出、分享快乐和忧愁。当一个男人能真正地走进你的内心,解读你的失意,明白你的困惑,更懂得你的渴望,成为你心灵的倾听者或阅读者,把对你的思念和眷顾默默地存封在记忆的最深处。如果遇到这样一个人,那他就可以称作你的蓝颜知己。虽不成爱,确是一种依恋,而不是栽进了男人玩了千百次仍然乐此不疲的游戏。

每个女人都需要蓝颜知己,尤其是有灵魂的女人。在那灵魂的皈依处,它使你幡然了悟,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没有走到尽头,如同烟花,只有一时的璀璨。唯有蓝颜知己,像星辰一样,若即若离,于寂寞中灿烂而长久。因为那是一种爱的特别,一种奇妙而淡定的超越了爱情的情感。无论对方怎样,也许就因为那样一份懂得的感激,灵魂就会因此变得快乐而充实,满足与丰富,人活着也会因此而美丽。

最幸福的女人,是相伴知己终老,而美好的遗憾,则是咫尺天涯于蓝颜知己。而这份情感,至情至性的人才会有,大智大慧的人才会有,冰雪聪明的人才会有。我们可以想象,避居庐野,放情于山水之间,蔡文姬却也明白曹操的心意,此生无缘,而蓝颜知己如此,也就罢了。在蔡文姬的书房里,曹公读着她撰写的文稿,看着她那纤弱灵巧的手竟写出劲健有力颇具先父遗风的字体,而他就站在她身边,默默地欣赏,彼此皆相知。而在错过的时间里相遇,彼此只是在心里发出一声叹息罢了。曹公愿意这样选择,文姬亦是深省懂得。纵是天涯相聚,偶然相逢,也只是淡淡地问候:还好吗?还好。言语不多,却心存惦念,平淡如水,却相伴如影。在心灵深处,他懂她,她更懂他。

铜雀台上父亲那道深邃而炽烈的目光,不仅照彻曹植的肺腑,也刺痛了曹丕的肝肠。曹丕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但直觉告诉他,父亲的目光正在偏离于他,子建的一展文才就是一个信号。

曹丕思来想去,觉得很是委屈,自己早就是真正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接班人。虽未封侯,而授予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可是父亲却没因此对自己多加恩宠,相反却显得冷慢,心思也似乎愈益疏远。尽管周围的人对他甚为恭敬和殷勤,但父亲那道目光,令他怯惧,刺在心底久久不能抹去。他一时还读不懂父亲那目光里隐藏的玄机。

而曹操那让人琢磨不透的眼神,仿佛也在告诉诸子:你们想看透老子的心思似乎还显嫩点!

曹操的用人方针是“唯才是举”,他认为,有德行的人,未必有作为,有作为的人,未必有德行。他要求僚属推荐有治国用兵才能的人,即便不仁不孝,也不许遗漏。可是,曹操要求诸子必须重德行。他给诸子封侯授爵之后,还专门为曹丕、曹植分派官属,挑选文学。为此,他特意下达《高选诸子掾属令》,严格选拔诸子家吏的正、副长官,实际上就是为儿子们选拔最好的老师。其令曰:“侯家吏,宜渊深法度如邢颙辈。”邢颙,字子昂,河间莫人,时人称之为“德行堂堂邢子昂”。曹操让邢颙做平原侯家丞,刘桢、应玚为平原侯庶子,毋丘俭、司马孚为平原侯文学,可见曹操关爱曹植超过其他诸子。那么选谁给五官中郎将做老师呢?曹操就让“名高德大”的北海名士邴原为其做长史(即府内总管),邴原是当时名气很大的儒宗,曹操要曹丕须以师傅之礼待邴原。同时他在《转邴原五官府长史令》中说:“子弱不才,惧其难正,贪欲相屈,以匡励之。”并相应选徐干、陈琳、刘廙为五官将文学。

由此可见,曹操为选好自己的接班人真可谓用心良苦。邴原学问深厚,处世淡泊,可作为曹丕的师范,纠其“贪欲相屈”之偏。曹植不拘行检,简率任性,就让深明法度、道德高尚的邢颙来调教、约束他。

曹丕表面上对邴原毕恭毕敬,遵照其教诲“独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举动”,但他总能以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之名去做他想做的事情,时常在文昌殿接见来宾,呼朋唤侣集会欢宴,以此笼络众多附从者,也为自己积攒人气。为配合父亲求贤旨意,他以副丞相名义,开馆延士,广纳人才,也不时召集众宾客到铜雀台观赏歌舞。

也就在这时,一个妩媚妖艳的女子把他吸引住,其色让他着迷。《魏书·后妃传》说,此女乃郭氏,字女王,安平广宗[31]人,荆州南郡太守郭永次女,少即秀慧,父奇夸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早年失双亲,孤身流离乱世,其有智谋,通舞艺,美姿貌,避于铜鞮侯府。曹操为魏公时,得入东宫。曹丕以其明慧艳丽,即纳为妾。遂为曹丕夺太子之位多有助力,特受宠爱。

是郭氏在曹丕心情沮丧,越发感到迷茫之时投入他的怀中,劝他要隐忍,不时为他出谋划策,上下周旋,他称谓郭氏为“谋士夫人”。

除了郭氏,前不久迁为五官将中庶子的司马懿以及吴质、陈群、朱铄被曹丕称为“四友”的谋士名才也都向他围拢过来,成为他的争嗣智囊。

而生性洒脱的曹植对一天到晚板着面孔,一副道貌岸然、“防闲以礼”的家丞,则是形同水火,难以相处。他不喜欢待在侯王府内,整日看家丞那张表情严肃、铁板一块的脸,也耐不住听他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教训。时常与邢颙发生争执,而邢颙也从不妥协让步。于是,曹植与担任庶子的刘桢、应玚更加投契亲近,而疏远邢颙。但刘桢却对曹植的这份亲宠感到不安,他写信劝说曹植:“邢子昂乃北方名贤,他秉性高洁,清静寡欲,言语简洁而义理深刻,是真正儒雅的贤士。我实在不能和他相提并论,并列为你的左右。现在我获得你的特殊礼遇,邢子昂反而被疏远,我私下担忧有人会说君侯你只顾采庶子之春华,却忽视家丞之秋实,长此以往,如果君王责怪下来,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刘桢在谏文中说到的“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来便演变为成语“春华秋实”。比喻文采就像春天开放的花朵,而德行则像秋天收获的果实。春天的花朵鲜艳芬芳,让人一眼就会喜欢上,而秋天的果实,要经过三季的培育和滋养,最后才能成熟,而人们只有细细咀嚼,才能品尝到果实的美味。人的文采和德行,也像这春华和秋实一样,文采的好坏就像春华很容易被人识别,而品行如何,则要经过长时期的接触才能慢慢了解。

刘桢、应玚皆规劝曹植不要辜负父亲的博大爱意,曹公的事业何其伟大,正沐浴韶华时光的平原侯,原本就属于青春和激情,理应为曹公的召唤,广纳四海贤杰,拓疆扩宇曹魏江山。

曹植被打动,称二人为“挚友”。

曹植沉下心来。他效依汉人枚乘《七发》大赋形制,创作出《七启》。在这篇赋作中,曹植假设一个叫镜机子的人和另一个叫玄微子的人,在一问一答中联级成文。那玄微子“隐居大荒”,“飞遁离俗”,仰慕老庄遗风,与世无争;镜机子不认同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举七件事启发他:肴馔之妙、容饰之妙、羽猎之妙、宫馆之妙、声色之妙,及游侠俊侯之奇节异行驰骋当世等六件事都不能打动玄微子,最后一件事是辅佐当世圣宰,举不遗才、国富民康、建霸业至隆之功绩,说服了玄微子,于是“攘袂而起”,“从子而归”。表达了“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有背世而灭勋”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和理想抱负。

此文篇制宏大,铺陈夸饰,辞采瑰丽,气势慷慨,变《七发》散体笔势为骈俪整饬,精描细绘,生动流畅。他在《七启》并序中写道:“昔枚乘作《七发》,搏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崔骃作《七依》,辞各美丽,余有慕之焉。遂作《七启》,并命王粲作焉。”这是曹植继铜雀台赋之后又一力作,在邺下文人中再次引起反响。王粲也随之响应作《七释》,徐干作《七喻》。

曹植拿了此文向邢颙请教。邢颙看罢,面色如沐春阳,二目生光,遂向曹操禀报:“子建赋作辞采华赡,寓意颇深,堪为明公求贤之檄文,凡阅者岂不动情于心也!”

曹操说:“犬子德品有果,多是师傅教导得方,嘉木修株,劳其高也!”

此后,邢颙如释重负,对曹植的举动也放之于宽。

读了曹植的《七启》,曹丕岂甘示弱,他苦心孤诣、独具匠心地先亮出以七言诗为首创的《燕歌行》,在邺下文人中引起轰鸣,令人刮目。众所周知《诗经》乃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纯七言诗句的格式韵味不同。而真正摆脱《诗经》、楚歌及乐府赋辞形式的羁绊,使七言诗宣告独立的作品不能不说是曹丕的《燕歌行》,且一出手就是两首。叙述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写景与抒情巧妙交融,而且句句押韵,皆为平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恩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同类推荐
  •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萨特和波伏娃:对新中国的观感

    1955年9月,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其终身女友,也是著名学者的波娃,应中国政府邀请,访问了正充满蓬勃生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的45天时间里,他们访问了中国多个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沈阳、杭州、广州……对这个在西方舆论中带有特殊色彩的国度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使他们产生出许多异样的感受。波娃回国之后,收集了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观感,写出一部厚达500余页描述中国的著作《长征》。这部书,对像是西方人士,所以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情况,该书在西方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对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西方成功学之父:塞穆尔·斯迈尔斯自传

    西方成功学之父:塞穆尔·斯迈尔斯自传

    一百多年来,斯迈尔斯的作品和思想对西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成功学之父”、“卡内基的精神导师”。本书记录了这样一个平凡而多彩的人生:做过乡村医生,当过报社编辑,参加过政治活动,投身过铁路建设,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没有忘记博览群书,勤奋学习。
  • 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

    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

    本书介绍了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生平,内容包括:成为西洋船队的统帅、船队的编制、郑和航海图、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文明传天下等。
  • 傅斯年研究

    傅斯年研究

    傅斯年学贯中西,博学多识,一生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始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关注学术与教育,关注社会与民生,关注民族与国家,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精神。本书以此为立足点,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傅斯年的人格特质、人生关怀、社会批判与改造意识、高等教育理念等进行深入论析,以期从个案研究层面,展现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及其价值取向。
热门推荐
  • 被霸总反虐之后我哭了

    被霸总反虐之后我哭了

    母亲被小三逼死,鸠占鹊巢,把幼小的她扔到农村自生自灭。十年后,家人把她从农村接回来,逼她嫁给一个侏儒残缺的可怕怪物,来获得利益。难道这些人真觉得她俞子凝会像母亲一样善良懦弱又愚蠢吗?呵呵!胆小拘束,无知愚蠢,这些典型的土包子形象都是她的保护色。暗地里虐后妈,打渣姐,惩罚负心爸,修理重男轻女的奶奶,还有那些渣男渣女和小三,都被整得惨绝人寰……她扮猪吃老虎游刃有余。还有那个残暴嗜血,侏儒残缺的未婚夫,等着接招吧……咦,她的未婚夫咋跟传说中的不太一样?……郝予说:“我老婆温柔可爱,善良大方,是难得一见的好女人。”那些被俞子凝残害过的人哭诉:“还要不要脸了?”郝予说:“我老婆知书达礼,待人处事友善热情。”那些被俞子凝黑过电脑的人哭诉:“真他么的热情过头了。”郝予说:“我老婆贤良淑德,以夫为天,什么事情都听我的。”众人嘲笑:“你膝盖下的榴莲壳够用吗?”
  • 星际九州鼎

    星际九州鼎

    本世纪末,美国已经秘密载人登陆火星并发现了大禹九州鼎的踪迹......
  • 我是我的朋友

    我是我的朋友

    如果人生什么都没有了或者什么也没有,不要忘记。你还有自己,就算没有友情,爱情,亲情,你还有自己。
  • 肇论疏

    肇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高祖刘邦(全三册)

    汉高祖刘邦(全三册)

    望华车,市井夺未央。尘沙起,鸿门巧对王。纳贤良,无畏得天下。三章法,垓下定汉疆。历史小说家秦俊著“大汉帝国”系列之《汉高祖刘邦(全三册)》以民间的视角解读刘邦“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传奇英雄故事。刘邦知人善任,纳谏如流,有政治家眼光,有战略家谋略,有军事家运筹,最终打败项羽,缔造了大汉帝国四百余年的基业,真正意义上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战乱,开创了稳定的封建统一王朝。《汉高祖刘邦(全三册)》完整展现了刘邦从一介浪荡儿的小小亭长,到广纳贤良、独立统兵,再到熟练运用用人之道、带兵谋略,开创帝业,终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的历史画卷。
  •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陵

    落陵

    陵者:喻天地也。李芷菲初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甚至连语言都不会。可是多亏他们。天地君亲师,原来魔门的规矩还可以这样玩。那么天地一动,美人回眸。却是要看尽天下。这巨棋要怎么下?本文修真,和传统比起来,耳目较新,文风轻松幽默,喜欢的就请赏书!
  • 韶华不负月如故

    韶华不负月如故

    她本是西王母座下无忧小妖,只因九重天上多瞧了那仙一眼,从此堕了情网挣脱无望。“仙君仙君,你生得真是好看,你瞧我这模样可是中你意?”“闪开!”“仙君仙君,我一见你便生得满心欢喜,日后我嫁了你可好?”“闭嘴!”“仙君仙君,我认定你便生生世世都是你,你可不许抛下我。”“一派胡言!”想那仙君,颜若冠玉,性似寒霜。万年铁树都有可能开了花,可惜那块万万年的寒冰,凿不碎,捂不化,只教妖恨不得将他扔进老君的炼丹炉炼个十万八千年,以期融了他皮上粘着的那层霜。也只是想想。是她瞧上的人儿,疼都来不及,哪里舍得扔进炉里炼?上穷碧落下黄泉,那人在哪儿,她就在哪儿。“仙君仙君,我陪你一道历劫,有我挡在前面,保管你没事。”“多管闲事!”倘使,倘使那人不在了,那也得手牵手散了元神一道消弭天地洪荒。“仙君仙君,我舍不得你消失啊。所以,换我罢,你好好活。”“谁…我不允!”太上忘情。许久之后,那万万年寒霜做的仙君突然明白过来,究其一生追求太上境界,可不是本身便处上之下?因着有情,方欲忘情。而那情尽处,是只笑嘻嘻的妖,藕玉也似小足轻点着潭水,眸中漪光流转。“月见月见,今生今世生生世世乃至洪荒尽头处,我只做你一人的妻。”
  • 命运选择

    命运选择

    作为一名黑暗世界里的普通人,诺言偶然获得了,选择就能不劳而获的能力。于是,当他杀怪救人时,被人赠送了好运佩饰。咒怨里,他杀鬼救人,结果喜获凶宅一栋!寂静岭这种异常地带,他本想找些花花草草,结果带回一群幸存者!由S神秘组织的世界武道大会,他只想划划水,混点奖品,没想到。主办方送给他一个怪物!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
  • 重启工业时代

    重启工业时代

    那一年,菊花还只是一种花木耳是木耳,黄瓜也只瓜那一天,蜀中毛毯厂着火那一刻,黄贺带着谁谁跑路了......工业群:1019422260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