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16

第16章 风起铜雀台(1)

天下三分已见端倪,正是外定武功、内修文学、力图文治的时候。曹操颁布《求贤令》不仅延揽了大量智谋之士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还罗致了不少文学之士,将他们汇聚在邺城,出现了文人名士相济云集的局面。曹丕、曹植兄弟积极协助父亲广罗人才,以他们所擅长的文学,吸引众多的追随者。除了“建安七子”之外,先后还有杨修、吴质、丁仪、丁廙、邯郸淳、路粹、繁钦、荀纬、司马孚等人,也都加入到“邺下文人”的行列。南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写道:“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王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钟嵘《诗品·总论》说:“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曹植)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曹操父子罗致的才俊文士四方来集,群星闪烁,文学创作大盛的情景。曹丕、曹植兄弟是邺下文人圈子的核心人物,而曹操则是这个文人群体的领袖。

在“惊涛拍岸,乱石穿空”的三国时代,各路诸侯争雄称霸,都少不了血腥谋略与杀伐,能在战火硝烟中为中国文学续香火的,是曹氏父子,谓之“三曹”。说起曹丕、曹植的文学成就,撇不开其父对兄弟二人文学天赋的熏陶和滋养。有学者评说,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其军事权谋形象在中国民间早就凝固,中国文人历来对他的恶评,使其在文学上的地位被儿子曹植取代。相形之下,父子三人中,文学地位最低而终于做了皇帝的曹丕,就文笔而论,在数千年中国帝王中也可谓是佼佼者,他的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安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及文学批评,在曹氏父子的倡导和推动下,有了重大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典范而饮誉百世。鲁迅精辟地指出建安文学的特点是:清峻、通脱。其内容充实活泼,感情真实丰富,语言刚健有力。同时作品不受传统思想束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虚伪浮华,不再把文学当作阐发经义的工具,而是用来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曹操自建安九年(204)攻占了袁绍的老巢邺城后,即在这里营造了自己的“都府”——其丞相府及后来的魏公府、魏王府都设在这里。手下的文武官员除一部分镇守四方和在许都各司其职外,其余也都聚集在这里。邺城实际上成了曹魏政权的都城。曹操为何如此迷恋邺城?此乃风水宝地也!邺城前临洛河,背倚漳水,虎视中原,凝聚着一派霸王之气象。曹操最先在这里修筑北宫,宫中分外朝、内朝、后宫三部分。外朝宫殿主要有文昌殿,是举行朝会庆典之所;内朝主要建筑是听政殿,是处理日常政务的处所;后宫有鸣鹤堂、楸梓坊、绮春坊、木兰坊等,是曹操休息和妻妾姬妃住的地方。

建安十五年(210)冬,曹操在城西北处筑建了铜雀台。据说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忽见窗外一道金光由地而起,当即令侍卫勘察,遂掘出铜雀一只。谋士荀彧引典而言曰: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畔,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据《邺中记》载:铜雀台,台高十丈,并于其上建五层楼宇,离地共二十七丈。巍然崇举,其高若山。日初出时,流光照耀。又作铜雀于楼巅,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飞。台上有室一百二十间,房中有女监、艺伎,正殿上安御床,挂蜀锦流苏帐,四角设金龙头,衔五色流苏;殿中设洞井两眼,之间有铁梁地道相通,叫“命子窟”,窟中存放诸多稀世珍宝和美食佳酿。台下引漳水经暗道穿铜雀台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练水军。

可以想象当时景象之盛。随后,曹操命西部都督从事梁习从上党运送大木供修筑邺城宫室,又在铜雀台南面构筑了金虎台,台高八丈,有屋百九间。接着又在铜雀台北面构筑了冰井台,台高亦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台下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块及石墨。

铜雀台位于三台中央,地势高耸,登台远望,视野开阔,方圆景致尽收眼底。它不但是欢宴娱乐场所,而且也是战略要地。它南与金虎台、北与冰井台遥相呼应,其间有阁道式浮桥相接,“施,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

以铜雀台为标志的邺都“三台”,成为邺下文人活动的乐园。每当天气晴和之日、月朗风清之夜,他们就前呼后拥而至,饮酒听乐,吟诗作赋,纵论学术,品评文学,气氛热烈,其乐融融。他们的聚集,当缘于曹操对文学的热爱。他们的活动方式,则有铜雀台邺下之游而引发的诗赋创作,他们深受曹氏父子的影响,一改东汉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弥漫的华而不实之风,形成了极为鲜明的现实风格的“建安风骨”。

正是由于邺下文人为铜雀台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之魂,方使它声名远播,吸引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当是慕名游览了铜雀台后,壮怀激烈,感慨万端,故以《赤壁》为题写下一首七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乃论兵之诗,立意奇特,不写赤壁史实,却以假设即言:若无“东风助周郎”,说不定战争的胜负就相反了。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历史偶然论,而另一层深意,是深谙兵法的杜牧,认为周瑜当时用兵并未必有胜算的把握,就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若无东风,则万事皆成徒劳矣!杜牧并非夸大东风的作用,而是暗隐对曹操兵败赤壁的痛惜,战争的胜负皆在百虑而无一失,有一失则足以毁百虑。从古至今,无数战事只因一着不慎而导致满盘皆输的例子不胜枚举。此诗的言外之意:看看铜雀台这气势,足以证明曹操雄心未泯,他在用另一种方式洗涤自己的失误与耻辱,若不是天助周瑜,那国色天香的大乔小乔会被曹氏父子所纳,正在铜雀台欢宴娱情呢!

建安十六年(211)初,曹操始封诸子,曹植被封为平原侯,曹据被封为范阳侯,曹豹被封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曹彰任“虎豹骑”统帅,后封鄢陵侯,而曹丕却未被封侯,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得到了仅次于曹操的职位。但曹操还是不立曹丕为太子。这一招,众臣不解,曹丕不解,连曹植也感到莫名其妙,他曾直率地问父亲:“为何迟迟不立子桓为嗣?”

曹操笑曰:“他不急,你急为何?是子桓让你来问的吧?”

曹植说:“近日听人私耳,说丞相早应以立嗣为要,子桓为此也忐忑不安,我是为您为他急哩!”

曹操瞅了儿子一眼,问:“子建,你有何想法?”

曹植答:“子建无甚想法,一切听从父亲安排。”

曹操笑了笑,似乎心中有底了。

曹操迟迟不立曹丕为嗣,显然是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为自己留下一个选择的余地。首先他让献帝给几个儿子封侯授官,给他们政治上的名分,将他们放到一定的位置施展他们的才华,从中观察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消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诸子把玩于掌中的曹操,悄悄把太子这枚棋子压在了曹植身上,他只是不说而已。他当然知道,曹植天姿聪慧,文思敏捷,十岁时就已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随军征战对术略也颇有见识,且性情率真,俊貌朗朗,仿有为父年轻时相。曹操开始看到曹植的文章,觉得竟然写得如此之好,怀疑是否出自儿子之手,于是便问:“你这文章是请人代写的吧?”曹植赶紧跪下回答:“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父若不信,儿愿当面接受您的测试。”曹操欣然说道:“这就好啊!阿翁非常相信你们兄弟几个在各自的成长中成就伟大的事情。”

曹植自然明白,父亲的话里潜藏着一种期许,也寄托着殷切期望。

此时此刻,曹操的心情格外地好。眼前春光明媚,邺宫林苑分外妖娆。曹操领诸子登铜雀台游览,然后命曹丕、曹植当场各作一篇《登台赋》给大家朗读,以助游兴。曹植援笔立成,却不马上交卷,有意搁置一会儿,让哥哥曹丕写好后先读。因为两年前铜雀台落成时兄弟俩与文士们登台作赋,他先出手,让哥哥面有怫色,颇为难堪。

曹丕很快写就,曹操让他读来细听。曹丕声情并茂,朗朗吟诵:“登高台以骋望,好灵雀之丽娴。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步逍遥以容与,聊游目于西山。溪谷纡以交错,草木郁其相连。风飘飘而吹衣,鸟飞鸣而过前。申踌躇以周览,临城隅之通川……”

曹操听罢,欣悦地说道:“好,好,写得不错,看到的都写进去了。”接着,他目光转向曹植:“子建,该你了。”

曹植走过来,显得有点羞涩似的,两手揉搓着,竟忘了拿稿子来读,年龄尚小的曹衮忙去帮他拿来递给他,曹植摆手拒之,于是便开口轻盈而灵动地背诵起来:

从明后之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

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川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曹操从曹衮手里接过稿子,一边听曹植背诵,一边浏览着稿子上的文句。他听着看着,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人,滚滚思绪完全沉浸在那古朴、遒劲而又飘逸洒脱的字形行间里。他甚感惊异,他实在意想不到,这篇游览赋竟然写出他的情怀、他的愿想,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当今能真正理解他的又有几人?他觉得自己突然遇到了知音!他被震撼了!他的眼睛里涌出泪水!

这分明不仅仅是一篇登台赋,不仅仅是登高远眺对所见景色的描绘,而是如此巧妙地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天地万物沐浴着圣德的生动呈现:

我跟随父王快乐地游览,登上铜雀台来娱乐心情。

看到这四周宏伟高峻的宫殿,是父王以贤德苦心谋营。

建起的铜雀台殿宇巍峨耸立,两侧的望楼像浮游在天穹。

我站在冲入云霄的华美台观,高高的楼阁西面连着北城。

近看漳河的水在台下缓缓流动,远望园中的果树吐绿滋荣。

迎面吹来的春风柔软而舒服,耳边是百鸟不绝的啼鸣声。

帝王不朽的功业早已经成就,曹家得偿所愿何其称心。

弘扬仁厚的恩德以泽被天下,对坐京都的天子毕恭毕敬。

齐桓公晋文公曾开创太平盛世,哪里能比得上父王的圣明?

多么祥和,多么美好啊!恩泽惠及天下苍生。

尽心辅佐我汉室的朝廷社稷,使四方和谐安宁。

恢弘的气度与天地相媲美,无私的品德与日月同辉。

愿父王永享无穷无尽的尊贵,有如东王公一样年寿无疆。

曹操细细地揣摩着、咀嚼着、欣赏着这字字灵蛇玑珠般的文句及其所蕴含的深衷意境,越发感觉到这每一个字用得是那么准确,那么精妙,那么潇洒畅快!每一个文句的意蕴都属于他所思所想所要采撷表达的一样,就像他曹操和他的意志不能复制,独一无二!并且此赋并非特意地一味歌颂,文中还至真至诚直率地表达出一种安邦治国的施政理念:武定乾坤文治天下,这文治武功靠的是贤德、仁厚与包容。

他甚至有点不敢相信,写赋者居然是自己的儿子!

他想眼前的这一幕不会是幻觉吧?肯定不是!

他向来笃信,读书悟道方能立长世。此赋文思理路之清明,其才气笔力足能见出一个才子超乎常人的天赋异秉。由此看来,这个儿子的文才已经超过了父亲。

也许,这时他心里在想,他需要的继承人当然是文武兼备之才,若不能两全,文韬智谋总比一夫之勇要强得多啊!

曹植被父亲的举动惊呆了:向来虎气雄风、一世坚强的父亲,竟然为儿子的一篇赋文而引得两汪老泪,适才让人窥到他那柔情似水、忧患如山的另一面。但此时此刻,儿子无论如何也揣猜不透老谋深算的父亲是怎样的心绪与心结。

他静静地等着,注视着父亲。父亲如炬的目光像一道闪电,从那深邃的眼眸里直射而来,那是他从未读到过的眼神,充满力度,照彻肺腑。在这道目光里,他感受到了父亲那深沉的眷爱和期待……

相形之下,曹丕的文采与曹植相比,略逊一筹,才情见绌。每逢这种显露才华的场合,总是让曹植占了先,不免心生妒忌。他已经感觉到,曹植超群的文才正在吸引着父亲的注意力,以致决定和改变彼此的命运。你这个子建弟弟呀,为什么不能推让哥哥一把?正因为我是你哥是老大啊!

当初铜雀台刚一落成,曹丕就以“副君之重”主持文坛,他召集文士们登台游宴,并以《公宴》为题让大家赋诗。曹植最先写好,拿给王粲阅改,王粲看毕竟大声朗读起来:“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摇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同类推荐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杰出帝王掌控天下的大智慧

    杰出帝王掌控天下的大智慧

    千古帝王的制胜绝学,百代风流的杰出智慧。本书主要选择了开国的皇帝,同时也选了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他们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重大的影响,已经是家喻户晓。他们有狐狸的智慧、狮子的勇猛、狼的攻击性。他们的智慧是几千年历史沉积的精华,是无数次人生实践的结果,是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好试金石。帝王是主宰历史的最强者,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性格,每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他们能成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挖掘出来,就是把事做成做好的资本。
  • 红尘过往

    红尘过往

    这些成为历史的人物,照亮过夜空,温暖过岁月,让世人仰望……只是,上帝总是喜欢捉弄人间的才女,在感情的道路上,不会让她们一帆风顺,如愿以偿。总是折磨得遍体鳞伤,心力交瘁,比如石评梅,比如张爱玲,比如三毛,比如萧红,比如卓文君……她们如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星空,留下那粉红色的梦!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滚石》杂志记者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为期五天的公路旅行中,华莱士讨论了从孤独到哲学,从电视到现代诗歌到爱情,当然还有写作的一切。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
热门推荐
  • 汝南遗事

    汝南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兽战神8:浑天魔神

    魔兽战神8:浑天魔神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每一次历劫成神登顶巅峰之时,就会被神秘的莫家人打下神坛,噬其命魂圆满自身。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
  • 这方世界我为龙

    这方世界我为龙

    异界没有龙?那我便为龙。带着不甘的龙魂穿越到异界的小乞儿,在这个混乱破碎的世界,低不下头,弯不下腰,我是龙的传人,我当翱翔于青天之上,护佑这芸芸众生。且看他能否拨开云雾见着这青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华嫡女:冷帝盛宠神医妃

    风华嫡女:冷帝盛宠神医妃

    九星溟药师,一朝重生!坐拥神器宝鼎,身怀上古功法,不再是叶家人人可欺的丑颜废材!人若敬她,她十倍还之!人若欺她,她千倍还之!左手丹药,右手灵兽,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却不料惹上了个神秘莫测的他!一张清贵绝尘的脸,性情却是阴晴不定。明明失去了记忆,却依旧不好骗!终于有天得知某人就是天衡那个跺跺脚,山河震动的西庆太子。她眼睛一眨,就想逃。他在身后冷冷一哼!“站住,撩了本座就想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研究犹太做生意的智慧、控制金钱的智慧,还不如学习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因为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
  •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除了爱吹牛外,还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老爸。虽然身上的毛病不少,但他总能给我,还有我的那帮“狐朋狗友”带来快乐。在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
  • 巫界术士

    巫界术士

    雷林带着智脑穿越,成为一名贵族身份的巫师学徒,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学习成为巫师,获得术士的传承,走上血脉的道路,在神秘诡异的巫师世界进行一系列探险,最后获得永恒的故事。有关更新:每天保底两更,时间为6点和15点,加更一般放在晚上21点。细则:1、月票每满一百票,或者订阅上涨,加一更。2、收藏每上涨2000,加一更。3、打赏出现一名长老级,加一更,盟主三更。4、总推荐每增加2万,或者总点击增加20万,各加一更。备注:由于作者码字速度等原因,有些加更可能会比较延迟,但最晚应该也不会超过一周的时间,还请书友们谅解!
  • 双生花之千金归来

    双生花之千金归来

    她答应了他的求婚,并且衷心地希望他快点死去
  • 我变成了自己的女儿

    我变成了自己的女儿

    社会废人的我得到了一次穿越的机会,原本以为有金手指什么的,没有想到我竟然变成了自己的女儿,而且金手指还给“我”自己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