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7800000006

第6章 蓝色的召唤中(1)

十二

吃过晚饭,季达姿势随便地躺到双人沙发上抽了一支烟。他已经分到一间新房。他把自己这间房布置得高雅舒适。家具都是自己从国外家庭陈设中自选的样式,又自已精心制作的。时间一长,新房和新家具引起的激动早已消逝。现在,透过飘浮的烟缕,陶润那张含着淡淡微笑的照片,引起他种种狂热的想象。他一定要再次和她来往!没哪个人不希望有更多的人爱自己。关键是突破第一道帷幕,由心理、社会习俗、互不理喻,甚至包括接触机会和创造环境的能力……等等东西造成的帷幕,这些东西一经突破,他们就会达到再度和谐。管他呢!只有大胆行事,切忌畏畏缩缩!他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拉开写字台前的椅子,从桌上的小书挡中抽出一本现代诗歌集,铺开一张纸,抄录了一首诗。他把它折叠好,装在上衣兜里,关上台灯,走出家门。

快接近那个过去曾无数次出入的街门时,季达深深地吸了口气,算是驱除种种搅扰他英勇进军的胆怯念头的反击举动。这口气使他挺起了胸脯,多多少少还显示出一点英雄气概。

屋里很静。竹门帘把室内的光线分割成黑白相间的细密条纹。他看见陶润正伏身在写字台上,边看书边作笔记。没看见她的老父亲。随着自己目光的移动,那黑白相间的细密条纹,使陶润象在一个神奇的幕后面飘浮。他用手轻轻敲了敲门框。

陶润飘浮般地站起来,又飘浮般地移到门旁:“谁呀?”

“我。”季达掀开门帘。“我来看看你……和你父亲。”

她淡淡地用手指碰了碰椅背,算是让他就坐。而她,却掀开门帘走了。

季达忐忑地坐在椅子上。屋里没别人。那么,把这首诗放到她的书里去。他掏出那张纸,匆匆扫了几眼,没有漏句错字。他把它夹在她看的那本书里。也许,这样效果会好些。人总会对意外的事表示惊奇。要是一切都在商妥之后按部就班地行动,那会引起什么新鲜感和兴奋感呢?刺激就更谈不上了。而生活的乐趣,往往藏于小小的刺激之中。对于醉心于工厂事物的人来说,他干嘛要使自己的天性囿于乏味之中呢?

蹒跚的脚步声从院中传来。季达走去掀开门帘。

“陶伯父,去外边乘凉去啦?”他伸手接过老人手中的小折叠椅。

“是……是季达呀!”老人睁着凸出的大眼睛看着他,话语拖沓含混。“有日子没来了吧?是不是当大官了?把我们鳏夫孤女的给忘了吧?”

“瞧您说到哪儿去了!”季达苦笑着,“您身体挺好吧?”

陶伯父在写字台左侧的椅子上坐下来。“还行,还行。”他摇着芭蕉扇。笑咪咪地瞅着桌子上放的书和笔、纸。那风一阵阵地把书页翻来翻去。季达夹在书中的那页纸被吹得露出一大半。老人伸手取出它。

“这是什么?”老人展开那页纸,“诗?”

“嗯。我抄了一首,赠给陶润的。”季达老老实实说。

“能看看吧?”

“您看吧。”

“《语言学》,”老人念道,这个诗的题目怪有意思啊。噢,敢情是西德女作家写的:希尔德多明——

“你得与果树谈谈。”

发明一种新的语言吧,

樱桃花的语言,

苹果树花的话,

淡红色的话,白色的话,

风把它

无声地

捎走。

信赖果树吧,

当你被人误解的时候。

要学会沉默,

用淡红色的

和白色的语言。

“嗨,你看看,连诗人也劝人发明新语言!”老人笑得露出了稀稀落落的牙齿,是呀,人有时候是得用另一种语言说话。我就发明过……哦,我怎么贪天之功据为已有!那是人家宋徽宗君臣发明的嘛!你看我用徽宗语念这首诗:

“费嘎昧耕瑞给贼更……”

“陶伯父,”季达慌忙打断他,“这些日子没去北海公园遛遛?北海公园的荷花都开了,有红的、白的……”

“啊,花儿,荷花。”老人说,“淡红色的话,白色的话,风把它无声地捎走……”

怎么办?不能让他把注意力停留在这上边!闹不好他要犯病的!他过去是中学历史教员,脑子很好使,过目成诵。这不,全背出来了。得让他转移视线:“您的记性真好,有七十了吗?”

“啊哈,记性好,这是有名的。我在学校里就是有名的好记性。那会儿——”老人兴奋起来,他正一步步失去控制。真要命!陶润曾告诉他,别提过去的事儿,老人提出那段事就要犯一通“神经”。他谈着当历史教员那阵,如何引经据典,如何掌握着大量的掌故细节,学生们如何喜欢听他的课,外校教师又如何常常观摩旁听……

“咦,陶润没和您一块儿回来?”季达故作惊讶地问。

但老人理也不理。他正谈到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他准备编纂一本新书——结合近代史谈谈中国历次重大改革的得与失。“古为今用”嘛。那篇文章要从梁启超的《变法通义》谈起。他对此文十分欣赏。但历数这些变法首领,没有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他讲到康有为对光绪皇帝说过的话:“变法的章程条理,皆已备具。若皇上决意变法,可备采择,但待推行耳。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这些话老人竟脱口背出!他开始分析康有为此话的漏洞:人多国大,改革三年便可自立,小日本人少国小,却需三十年!这怎么讲得通?况且,历数中国的改革,哪一次不是被派系之争或封建大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所替代……这观点不禁使季达感到既新奇又兴奋。他希望老人继续讲下去。但显然,老人的思维已经乱了。他突然谈起“文字狱”,谈起“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类的典故。马上,话头又跳到“文化革命”。他谈到他的一切教学计划、写书的“事业”。全被打乱了。他作为反动历史教员、“借古抨令”、“咒骂革命”,“叫嚣让历史的红色革命火车头慢行”,而遭到批判。他不服。他生性耿直,颇有中国士大夫的清高孤傲的作派。但越如此越被批斗得厉害。并做为“漏网右派”进了“牛鬼蛇神”专政队。然而他直言本性不改,处处自我辩解。这当然引来了无数次痛打。多次体罚之后,他学聪明了,想起了“徽宗语”。不许用普通话辩白,就用“反切”法为自己辩白!为此又挨了几次打。但后来人们看他神神叨叨,就不管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老伴却为他,为家庭担惊受怕,积虑成疾,忧郁而死……

老头说着说着站起来,一手背在后边,另一手的芭蕉扇横飞竖舞。他直盯盯地瞅着季达,仿佛在凝视他的内心。不,老头什么也没看见。也许他看见的是某个批斗他的场面,也许那是某种幻影,一片使他激动愤怒的云雾。就象斗牛看见云雾般飘舞的红布那样。他用季达听不懂的“反切语”渲泄般地说着什么。

季达不知所措地站起来:“陶伯伯,喝口水吧,要不咱们去外边乘凉。您是不是觉得哪儿不舒服?”

陶伯伯却依然故我。这使季达心急火燎。陶润呢?应当马上叫她来。可又怕老人独自在屋里出点什么事儿。他想起最早那次遇见陶伯伯犯病,陶润告诉他做出不理会的模样,让他自生自灭。现在,装没看见?但自己是个客人,恐怕不妥。正着急,院里有个好奇的小姑娘从帘外探进头来,季达忙叫她帮助把陶润找回来。

一会儿,院里响起杂沓的脚步声。

季达松了口气。

突然,脚步声中响起一个急促而响亮的铁掌击地声,似乎是谁穿的皮鞋或高跟鞋钉的铁掌。“咔、咔、咔、……”

这声音在这时候响起来,不禁使季达的心惊悸地一跳。他猛地扭过头,瞅着门帘处,追不及待地要知道是谁来了。令人奇怪的是:老人也嘎然中止了自己的演说。他微微张着胡须参差的嘴,神情慌惑地看着门外。

脚步声停止了。

“散去吧。我爸爸看到人多会更加激动。”是陶润在劝那些围观的人,“他需要安静。”

那些脚步声悄悄地消逝了。

她发现爸爸已经恢复正常,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爸爸犯病的时候,她没如此惊奇过。那会儿,她用“熟视无睹”当做平息爸爸病症的良药。这是她在护理爸爸的过程中摸索到的方法。而现在,她发现爸爸的病如此突兀的平息,她克制不住地惊奇了。

“喝点水吧。您坐下来,干嘛老站着?”她恢复了镇静。

“你把他们撵跑啦?”陶伯伯颤微微地问。

“撵跑了。”

“他们在窗下偷听来着?他们记下了什么?”

陶润愣了一下。但她的反应真挺迅速:“那些纸我都给抢下来了,撕了、烧了。”

“噢。你是我的好女儿。有人告诉我,有女儿不如有儿子。可是你比儿子强。我早知道,你会把我从‘棚’里救出来的。你会……”陶伯伯竟然掉下两滴混浊的泪水,“那双大皮靴、那双大皮靴……也走了?”

“老啦。爸爸。它永远走了。您放心吧。季达,劳驾,帮助他一下,扶他上床……”陶润站在暖瓶那儿说。这一瞬间,季达看到她满脸凄楚的神色,并且,她还用极不显限的动作,擦去眼角的泪水。当她把茶碗放到老人的床头柜上时,她已经面带微笑。

她陪着老人,在床旁坐着。后来,老人象孩子似的笑了笑,睡去了。她放下蚊帐,站了起来。这才无声地深深吸进一口气,又无声地呼了出来。

十三

“实在对不起,原来的意思是看看陶伯伯,却引起他又犯了病……”季达侷促不安,两只手不知往哪儿摆。

她却只是谅解地看了他一眼。

这件事奇妙的效果是:她忘记了,或许只是缓和了她对季达的厌恶和戒备心理。她只是把脸颊倚在手背上,睁着忧郁的大眼睛凝视门外。是在为父亲的身体担忧?还是怎么的?他想象过去一样问问她:我能帮你点什么?但他没问出来,只是说:

“你常带他去看病吗?”

她点点头。“当然。‘四人帮’倒台之后常常去……”她瞥见陶伯父看罢放在桌上的那首诗了。“诗?你抄的?什么意思?是送我的?”她默默地读了起来,接着眉头微微拧成了疙瘩。“你想用这首诗干什么?劝我学会说话的技巧?”

“我确实觉得你不善于掌握说话的分寸感和时机……”

“那么应当怎么样?象你似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么?”

“象我!象我又怎么了?”季达突然觉得一种表白的欲望控制了自己,“我占据了这个位置,我可以更好地替普通工人说话,帮他们干点事儿;我可以更正确地理解和执行中央的指示,使我们的事业少走弯路;我还能抵制一些错误作法。我占在这个有利的位置上,难道不比我在你的位置上强?你经常是对的,但你的话说出来又有什么份量?!人家还不是拨拉你就跟玩拨拉鼓似的!你应当知道,人,活着,所谓有所追求、理想,实际上是为争得一个更有效的讲话位置……”

“喂,你小点声。”她看着爸爸在床上翻了个身,又睡去了,这才又说,“咱们上外边去说吧,让他好好睡。”

长安街。这是个好名字:长久安宁的意思。远远望去,月亮在楼房和树丛上面,显露着明媚而温柔的面庞。西单十字路口处,布满文明的幻景:几处霓虹灯炫耀着缤纷的色彩,为食品、电影、戏剧和服务行业招徕消费的人们;巨大的电动科学普及橱窗吸引着过往的行人;杨树和松墙用自己的枝叶遮住明亮、高悬的街灯光,把神奇的诗意充满隐蔽的角落。有些在白天看来是既丑陋又肮脏的角落,此刻成了爱神的殿堂。无数花枝招展的妙令女郎和风流少年,在这里倾诉爱的诗篇。象一束束人造月亮似的街灯,照亮宽阔的柏油路。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奔忙、劳累、冲突、欢乐、烦恼、悲伤……这是由生活的溪流汇集起来的大河床。

“你知道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被消灭吗?”季达问,“打仗时暴露目标,你会成为靶子叫人干掉。在日常生活中,语言就是靶子。锋芒毕露、信口开河、不分场合地点地挫伤别人的自尊心,面对已经对你抱有成见的领导,继续出言不逊……连小虫子都懂得,为了不被天敌吃掉,要有几层保护色……”

“算了,算了,”陶润打断他,“三年,你变得已经不是你了。足见权力,哪怕一点点微小的权力,都会把人腐蚀到什么地步。”陶润带着悲天悯人的神色看着季达,“干部是时代的眼睛。这双眼睛象是丹柯的心,它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你呢?你不是在教人怎样做人,而是在教人迎合世俗。你不是教人怎样才能灵魂高尚,而是让人失去灵魂。三年前我爱你,因为你表现出作为人的价值。然而现在,虽然你大大小小算个厂长,但你在心灵上并没作为人而活着。你懂吗?你的心灵失落了。”

季达有点忍耐不住了。他想说:你悲天悯人的神色装得过份了吧,但又一想,何必呢,让她说吧,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不是有条理论吗:给别人诉说内心的不满,便可消除大部分牢骚。

陶润越讲越激烈:“要是一个干部的眼睛混浊不堪,他认为自己的仕途比普通人的心灵更重要;他认为自己的既得利益比普通人的血汗更宝贵;他认为自己对真理的追求,比起迎合上司来,简直太得不偿失……那么你说,他能引导工人干什么?!”

“可是我已经跟你说了,我这只是一种策略。我站在新高度上,能更好地发挥力量。要是都象你这样,你想想,尽管你表现得很清高,你又对谁有号召力?”季达急促地反问。

“嗨,”陶润冷笑起来,“你作为人?有真实感吗?……算了,算了,你不懂这些。和你讲这些白费劲。”

同类推荐
  • 小宛的奋斗史

    小宛的奋斗史

    那天我刚开手机,随着手机开机叮叮咚咚的音乐声,跟着就是迫不及待嘀的一声,我看,进来一条短信,是外甥女的。她的手机号我存是存着,可是很少联系。只是逢年过节回老家碰上了聚聚。只知道她在外地打拼,并且成了家,有了孩子。我打开短信看:姨,很久没和你联系了,很想你,想去你那住些日子,不知你方便吗?我连想都没想就回:啥时候来?别看平时我们联系得少,毕竟有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得知她想来,我的心里嗖的一下,甜蜜指数迅速升高,涌上来些亲情带来的甜蜜。
  • 第七情报员(典藏精选集)

    第七情报员(典藏精选集)

    007奉命前往加勒比海调查情报员史金城的神秘死亡原因,与此同时,美方怀疑其发射的飞弹遭到当地发出的电波干扰,以至于无法顺利发射。007到达后,与当地渔民库洛及CIA情报员莱特合作调查,得知属于一名中国人所有的卡基岛上的矿石含有辐射,岛主诺博士原来是个想统治世界的野心科学家,007深入虎穴,摧毁该基地,带着岛上结识的少女顺利逃离卡基岛。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1)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1)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作品,《无花果》讲述旧日爱情与爱之牺牲,《桃花朵朵开》揭示留守儿童问题,《龙凤佩小传》表现三个家庭之间的善恶角逐,《秋雨》描写年轻煤矿工人鲜活的故事,《澄明斋》呈现新事物与旧观念碰撞的社会题材,《老同学要来镇里考察》引发了一场官场地震。6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从不同侧面歌咏爱心,揭示社会问题。
  • 木锡镇

    木锡镇

    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只有六间客房的小旅馆里突然失踪;性格木讷的老警察在给眼科专家打过一通电话后,同样在这家旅馆消失了;一个女人为了寻找自己丢失的猫,匆匆来到旅馆,又神秘离去。木锡镇,这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镇。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踪案,变得不再平静……偶尔来小镇旅游的法医谷平。在木雕店店主狄亮的帮助下。凭借在旅馆房间内找到的一片皮肤组织和大量血痕,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 角落:宇宙偷渡

    角落:宇宙偷渡

    这是一个在宇宙中偷渡的故事,它找到了三种崭新的星际航行技术,在最终揭露了令人震惊的宇宙真相。小说背景宏大,讲述了银河系、直径百亿光年的沉舰无人区、暗星三大地带的纷争往事,在本书中,桃花号舰长李奥帮助五个人从银河系偷渡到暗星,途中遭遇了以量子力学为主流科学的沉舰的阻碍,李奥带领大家利用反量子力学科技理论进行航路探索,历经三次大波折,终于抵达暗星。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却给银河系本身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灾难……在故事的最终,偷渡客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引申开去,向李奥揭示了一个颠覆人类世界观的宇宙真相,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这是一本难得的硬科幻作品。
热门推荐
  • 危险的维纳斯

    危险的维纳斯

    东野圭吾新作,揭露人性的弱点。在阅读《危险的维纳斯》之后,你会发现此前从未读懂过东野圭吾。——日本读者评价。不同于《恶意》等作品,《危险的维纳斯》穷尽了人性复杂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行善的本能,也有作恶的动机;有理性,也有无法压抑的、令人疯魔的欲望。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东野圭吾用《危险的维纳斯》诠释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复杂的情节,反转再反转,但反转的是故事,还是人心?“维纳斯”不是某个人,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令人疯狂的东西。《危险的维纳斯》是连东野圭吾自己都无法轻易评价的作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炼金术师手册

    炼金术师手册

    何为炼金?炼金至上的世界,伴随战争的结束,少年终将踏上旅途……
  • 永不坠落的脏翅膀

    永不坠落的脏翅膀

    三个月前天空被虚假的星空遮蔽,契约者诞生,京都南部几十万人消失。作为那场灾难中唯一一个幸存着的人,作为一个契约者,失去一切的我选择是坠落。不断死亡,不断的复活,只有不同的花相伴。也许总有一天……(群683034794)
  • 江先生,喜欢你很久了

    江先生,喜欢你很久了

    十年前,江越的愿望是娶祁然为妻,可是这个愿望到底也没实现。十年后,在昏黄的路灯下,迎着凛冽晚风,祁然说:江越,我不后悔爱上你,也不后悔放弃你。江越笑:人说七年之痒,可我们熬过了七年,却终于跌倒在了这里。最后一个拥抱,慢慢流逝的,是怀中余温。以十年为限,这场爱恋,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这场戏,终究是落幕了。
  • 浩瀚天都

    浩瀚天都

    十年压抑,意可凌天,一朝爆发,功成跨龙腾九天。武道艰难,凝聚浩瀚气运,朕要登顶武道之颠,做那万界帝王。挡道者,杀!逆朕者,杀!……一切皆可杀!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
  • 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须弥子芥

    须弥子芥

    一方是奇异空间的须弥子芥,一方是浊世的现实世界。异宝现世,妖魔出动,鬼怪横行。一切的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但是结局……不过转瞬间……
  • 厚积落叶听雨声

    厚积落叶听雨声

    这是我的17岁。悄无声息的张扬。加缪说,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季。我的夏季绵延百里。不哗众取宠不矫揉造作,真实有生命力。在这里你看不到霸道总裁看不到傻白甜,它不是爽文,它记下所有好的与不好的那一面。但我希望它能唤醒你心中的少年,看见被眼前的苟且遮盖住的风景。那么,不妨让我们在春风拂面的桥头相见,厚积落叶留得残荷,听雨声,听见你的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