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7800000031

第31章 清白(2)

他是个又瘦又小的老人。大姨介绍他的名字叫范通。看本人可完全不象照片上那样年轻。起码头发不象——现在是满头花白头发,但看上去很硬、很密。他精神很好,动作有力,大概是保养得好的缘故。他极为客气,总是频频点头,满面堆笑。他总是偷眼打量姜茹。那目光一触到她身上,就马上闪回去,这使她想起小时候玩蜗牛,只消用手指一触它犄角,那蜗牛马上就把整个身躯缩回壳里。

开始,她如坐针毡。要知道,这是她平生第一次被人介绍“对象”。她觉得面孔火烧火燎,把大姨教她的全套把式,忘得一招不剩。她也不敢再抬眼看那位“对象”了。只听见那两个在热烈地谈着什么,当然,她觉得那是和她毫不相干的事。后来,她在恍惚中听到一个声音:

“……喏,她还不好意思哩。你那头发……”

这是大姨的声音。

那一个则干涩地以“啊,啊”对答。

“去年,得了病,急性肝炎,病好之后呢,头发就全白了哇。”他说普通话时,总爱加个“呢”“呀”“哇”的,并且把这尾声拖得很长。

“怎么样?满意吗?我这眼力,没错。”

大姨依然是那种颐指气使、旁若无人的口气。但姜茹却从心底蓦地涌起一股异常反感的心理。噢!这纯粹是拿人不当人!如果一个人当着本人的面如此放肆地说话,那么被说的人在他心目中处在什么位置上呢?大姨把我当成什么东西啦?大概不如她床头的一盆花,或床下的那双拖鞋呢!她大概不会想到姜茹会有犟脾气,她只想到我是个三脚踹不出个屁、任她摆布的“傻姑娘”。哼,好吧。那么就看看吧。

姜茹开始在沙发上挪动身体,故意把人造革沙发面弄出声音。大姨教她的招数一下全涌上心头。她首先表现出一副狂态。象个骄横的螃蟹摊在沙发上,二郎腿高高地翘起。并且,她用“高雅”的声音有控制地清了清喉咙。端茶杯时,正象大姨教的那样,小拇指非常“有派头”地翘起来。微微晃动面颊,吹那茶水上的浮物。

按照大姨预先拟定的步骤,这是告诉大姨,她经过考虑和“面洽”(这也是大姨说的,意思是见了面之后),已初步同意。现在,大姨应当采取回避政策。

“嘿,看看,我这儿真是喧宾夺主了,现在该你们俩聊聊了。我去看看外孙,吃完晚饭就把他送到邻居家去了。聊呵,我就在隔壁。”她抛给姜茹一个眼色,那意思很明白:狂点。

她走了,屋里只剩了他们俩。

“喂,这么说,你到现在还没结过婚?”她有些狂傲地问。为什么不狂傲?自己年轻,四肢富有弹性,面色红润,有这一切,就足以藐视他——那个将被皱纹所征服、失去血气与光泽的枯骨。现在,他想得到她、占有她。难道用不着这句话: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当然,只不过因为他是港澳同胞,他有钱,才能在这里受到完全不同的礼遇。若不然,她骂也要把他骂得背过气去。

“欧,结过的,结过的。”那一个惶恐地说。他大概没想到,姑娘的头一句话就活象块硬邦邦的砖头向他掷来。

“那为什么还要让我大姨帮你再找一个?”

“这个不能、不能怪我。你大姨,请原谅,她……她怂恿我,告诉我说这里能花很少的钱,找一个可以承担……哦,一切的北方妇女……我、我就同意了。”

看来,这个“大亨”,远不是在任何场合里都能神气十足的。他大概只有在谋生意或金钱时,才能自然一些。

“我不信。你们那边到国内结婚的人不少。你能光是受别人怂恿,自己就没起过意?”

“有的。有的。哦,也起过意的。”他的脸涨得红紫起来。然后他用蹩脚的普通话,谈到广州那边的姑娘多为贪图金钱,而北方的妇女似乎高尚一些。

唔,他想花钱买“高尚”哩!

“那么,你跟我讲讲,你们谈妥了什么条件?”她端起茶杯,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哦……条件?什么条件?没有、没有……”他手摆得象个拨浪鼓。这使她觉得很开心。她仍象胸有成竹的考官一样,在检验学生的诚实。

“哈!没有?你要知道,她可是我大姨!咱们可是第一次见面。”她掌握得很有分寸。她也奇怪,她从没这么有决断过。不过,这有什么希奇?有时,某种处境能使人受到震动,精神于是就跃动起来。强迫他去思索,作出决断。理智既经唤醒,种种从未流露过的天赋便活跃起来。

“礼物,我要赠她礼物的。说好了,一部彩色电视。当然,事情如果成功的话。这……这算条件吗?”

嚯!一部彩色电视机!姜茹嘴角出现冷笑。她突然如遭雷击——肮脏!呸……别想它、别想它!换个题目。她暗暗咬了咬牙:“我看过一篇小说:名字好象叫《秋天的松鼠》。它说的是你们老头娶年轻姑娘的事。老头总怀疑姑娘另有打算,于是整日心神不宁。以至最后开汽车轧死了人。我看你很诚实,所以才告诉你:人老了,娶和自己女儿一般大小的姑娘,不是桩好事。你很有钱吗?”

果然,谈到这个题目时,范通坦然多了。或许他确实有钱。钱,那是他的护身符。他确实底气也足了:“哦,有一些。”他微微笑了,目光再也不象蜗牛的触角到处躲闪,“老年人娶姑娘嘛,你大姨说的方法很好;婚后订个合同,晚死一年,就把遗产的百分之五拨出来给她。让你的财产一直如此陆续地给到你能活一百三十岁。这样,小媳妇就会千方百计照顾你,不使你生气。饮食坐卧,她都会精心倍至。哈,你看,贪钱的女人不就被金钱捆住了手脚吗?这个方法有多妙!”

姜茹禁不住也跟着笑起来。大姨呀,可真有你的!好了,谈话至此结束吧。看来,大姨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她突然忘乎所以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她想走,赶快离开这里。但正是这时,大姨和外孙说话的声音从过道里传来。

“喂,你去跟她说,我们要到街上去蹓一蹓。”

逢这时候,男人总是表现得更加恭顺。

他去了。

“我们要去外边蹓溜。”他话音里透着喜悦。

大姨顿时眉飞色舞。按照预先拟订的计划:这事成功啦!她慌忙进屋,打开大衣柜,从里边抻出一条上好的开司米大围巾,摘下那顶贝雷帽。(她知道戴上它的女人十分神气,她就常常戴它):“喏,戴上吧,外边冷……”

但姜茹面有愠色地推开她的手,径直走向自己居住的小屋。她把自己的东西包在那小包袱皮里,傲气十足地从大姨身边走过去。

大姨陪着笑脸惊叫起来:“哎呀,我的小姐,您还没过门哪……”

但她已经走到门外,迅速地下楼去了。范通忙不迭地跟在后边。

大街上,路灯相隔得十分遥远。这样,月光就显得格外明亮、凄清。月光不分贫富,它照耀所有的人。而且,这里的空气多么清新!姜茹深深地吸了几口。不知怎么回事,她突然想家,想那只总藏在夹壁缝隙里“嘟嘟”叫的“造化蚂子”,那是种很象蟋蟀的小爬虫。大姨家没有这种东西。自己家却有。她相信,大姨家永远也不会有依恋她的“造化蚂子”。那是属于她们家,属于她的。不错,她的家很困难,但这造化蚂子就是不上别处去。记得有一次,弟弟趴在地上,每个砖缝都捅到了,还往里灌水,想把它撵出来,可它就是不出来。等弟弟不捉它了,它又叫起来……

“姜小姐,我们……去什么地方?天冷,找个可以宵夜的地方去吧?”

“不。”

“那么,就在这儿走一走?”

“我这就回家。”

老人闹不清是怎么回事。他又开始惶惑起来。“那么……我送你?”他想折回身往大姨家走。

但姜茹却往汽车站走去。还记得吗?似乎是七五年?美术馆搞过一个“黑画展”。那是“四人帮”搞的。她去看了。现在,她突然想起其中一幅画:几棵又青又白的水萝卜和大白菜堆在一起。画面旁有几个字:留得青白在人间。那会儿她还小,画家的名字忘了。但这有什么关系?清白在人间。是呵,清白在人间!

他眼睁睁地看着她十分无礼而狂傲地登上汽车。当然,他始终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按照那胖胖的女人的说法:如果她约你去大街上蹓一蹓,此事就有“门”。然而……

不一会儿,汽车在东单停了。她下车,沿着东单体育场和公园的铁栏杆走着。偶尔,她会撞上那些在栏杆旁偎依在一起热恋的男女。她羡慕地看上一眼,发现那个姑娘正充满提防神色地看着她,好象怕爱人被夺去似的。她不禁微微笑了。是啊,自己正穿着一身漂亮的服装,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但她很快就不孤单了。因为那个让她分期付款的小伙子,说不定哪天会突然神色紧张地往她手中塞个纸条——她很有把握。她呢,则会带着姑娘们又骄傲又激动的心情打开它。是约她去公园幽会。她去了……会带他见妈妈。然而,她又看到妈妈那张苍老的脸。她正对她发火。那是妈妈叫她去大姨家那天。她不去,说这纯粹是交易,“互相利用,我不去。”妈妈气哭了。“我叫你去,还不是为你好?我还能活多少年?我是想在死前看你们能过上安生日子。我能把你往火坑里推?”当时,只以为是帮大姨照看外孙……妈要知道今晚上这场戏,肯定不让我去!这时,八路汽车来了。她坐上去。然后在崇文区的一个小站下了车。离站不远就是她们家。那里有她的妈妈和弟弟、妹妹。他们在干什么?妈妈又在昏暗的灯下给街道生产组锁裤边,或者缝纽扣吧?她莫名其妙地心跳起来,好象逃亡的人终于看到了属于安全的地区——前边,就是她家所在的大杂院了。

“妈!”她提高声音叫了起来。闹得妈吓了一跳。她咬断嘴里的针线,惊讶女儿今天这么漂亮。

“妈,我回来了!”

妹妹和弟弟都很奇怪:姐姐为什么如此神情亢奋,就象久别重逢一样。他们在昏暗的角落里莫名其妙地盯着她。弟弟甚至还笑了起来,轻轻说了一句:“傻劲!”但她听着很亲切。这是自己弟弟的声音呵!还有那水壶呢,它正在火炉上吱吱地响呢!

“你……大姨,她给你说了个啥主儿?”妈问。

“阔佬。一个老头。”她鄙夷地一撇嘴。“妈,我再也不去了。我想好了,我和妹妹就先卖大碗茶,攒点本,明年,明年争取拉着三轮卖小百货。咱们谁也不靠,就靠自己。妈,我想好了,以后,家务事我多操心。您别总忙里忙外的了。遇上风大,您千万别再爬高,咱们甭靠别人……”

妈妈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她只是闪着那双操劳的眼睛,看了女儿半晌。母亲的心嘛。她轻轻叹了口气,安详地说:“好,回来也好。哪儿也别去了。”

这样,姜茹又开始和妹妹天天去卖茶水了。晚上,她们就在昏黄的灯光下,清点那些闪闪发光的硬币。然后再把它们带到银行,换成整票子,塞进那个准备攒点本钱好去卖小百货的小木箱里。那木箱是弟弟钉的。他一下学就鼓捣锛凿斧锯,准备着日后当木匠哩。

星期天,姜茹就和大杂院的双职工们一起,围着水笼头洗衣服。洗完了,就使劲抖开,比着谁抖得响。然后哈哈大笑着,把衣服搭在横七竖八地拉起来的铁丝上、尼龙绳上,或者挂在小丁香树的树枝上……噢,你看吧,各式各样的服装,五颜六色地随风摇摆,多象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旗呵!在姜茹眼中,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旗,都在她的大杂院里飘扬呢!

虽然过得不富足,但她觉得很幸福。因为,在这里,一切都属于她。最主要的是,她把握住了她自己。

同类推荐
  • 胸针

    胸针

    《金色俄罗斯丛书(14):胸针》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作家中,苔菲是不被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一位。实际上,十月革命前,苔菲便已是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她的作品以幽默讽刺见长,文风泼辣,文字清新。本书所选的短篇小说,部分为苔菲流亡前在祖国创作的作品,部分是流亡欧洲时创作的。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上至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下至女仆工人,苔菲都对他们作了细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她用辛辣讽刺的幽默笔触去描绘世间百态,作品可谓是一部部人间喜剧。但苔菲并不局限于讽刺,她剥开生活的假面呈露出血淋淋的真相后,更对大世界大时代中的渺小个人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可以说这是苔菲幽默小说中最闪亮的一点。
  • 老板农场

    老板农场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农场主熊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董事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有的人能说,却不能做;有的人能做,却不能说:有的人虽然能写,却不能做,不能说;而人才就是能做能说能写!你行吗?来老板农场看看吧。
  • 乡事

    乡事

    入了腊月,宋师傅又开始烦躁不安了,起先不严重,还算理智。他吩咐家人说,小心点儿,谁也不要惹我,我火气要是上来了,六亲不认,保不准要干出多绝的事!一家人吐吐舌头,从此变得一个比一个乖,走路都蹑手蹑脚的,大气不敢出。腊月初七这天,宋师傅一大早起来穿衣服,棉裤直跟他闹别扭,好歹穿不进去。两条腿塞一条裤腿里了,能穿得进去吗?老婆儿瞅着他死乞白赖地跟棉裤较劲儿,哪敢吱声,在一旁急得团团转。他穿好衣服出门的时候,又出了一件怪事,刚刚推开门,不知为啥门又弹回来,“咣当”一家伙,不偏不倚地磕在他脑门上。他气坏了,骂了一声,又恶狠狠朝门踹了一脚。
  •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 懵懂岁月

    懵懂岁月

    在七十年代末,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主人翁徐建军是一个从无知的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程,他看见了许多事物需要他去分辨真假,经历了许多个人生的第一次,需要把握。作品通过徐建军的所见所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作为历史,那是共和国懵懂的年月,作为主人翁,那是青春年少懵懂的时刻。小说回忆了“文革”前后的那段岁月时光,以及每个人不同的生活轨迹,字里行间透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作者已发表出版百余万字,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热门推荐
  • 林荫幽径

    林荫幽径

    《林荫幽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蒲宁暮年的最后一部自选集,用八年时间写成,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好、最富独创性的一个集子。《林荫幽径》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于故国的怀念和对于逝去的青年时代的眷恋。作品构思玲珑剔透,非常精致,有着磁石般的强烈吸引力;文字精练,抒情性强,擅长表现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具有悠远的意境和发人遐思的哲理,展现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 平安县的命案

    平安县的命案

    平安县以穷著称,但平安县的文化气氛却很浓厚。这多少有点奇怪,不太符合孔老夫子“仓檩实而知礼矣”这一常规。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当年响应号召,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毅然决然地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要去改造一个世界吗?就要挑一个最有难度的。于是,最荒凉最落后的平安县一夜间就成了意气风发的学子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于是,一穷二白的平安县一转眼就阴差阳错地来了很多很多年轻的文化人。一下来了这么多的文化人,也没啥好干的呀?那就办学吧。很快,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就当上了平安县中学老师,有的甚至还当上了平安县郊区的小学老师。
  • 贪婪之魂

    贪婪之魂

    窥探内心深处,便能得知你最真实的想法。一个变态贪婪的灵魂,不断的游走在每个世界。
  • 南国桃夭

    南国桃夭

    平静了百年的桃花镇突然被个外来者打破了。传闻这个公子自上京城而来,传闻这个公子长得清俊无双,传闻这个公子来到小镇只因……就在全镇上下都在惊艳于这位公子的风姿,对公子啧啧称赞时。小姑娘桃夭面无表情:她觉得父老乡亲们都被嵇羲的外表骗了!!!……嵇羲初来桃花镇时,就在桃花山脚下的桃林中与桃夭结下了仇。嵇羲觉得桃夭太爱多管闲事,他摘个桃花,关她何事!桃夭觉得嵇羲长得人模狗样的,却是个偷花小贼。两人想看两相厌。可惜,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他们二人没想到,“打脸”会来的如此之快……
  • 临世一梦

    临世一梦

    一个中二的少年长大后开始明白世间的心酸,正在他为自己不能改变这一切时,以一个娱乐为起点的转折点悄然来到。这是一条只有自己的路,从你看见别人的路时,你就已经输了。这一路也见证了太多的心酸和苦辛,从懵懂无知到一步步揭开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从懦弱到顽强,一路成长……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通俗的群体心理学知识读物,致力于用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讲述群体心理学知识,满足读者们对群体心理的好奇心,帮助读者们洞察、了解群体心理,进而从中获得领导群体或摆脱群体心理控制的启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吧诡事

    网吧诡事

    网吧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东西,你肯定也听说过网吧猝死、网吧生孩子等关键新闻词。我是一名网管,我用我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死亡背后更恐怖的真相,记住,网吧里有些机子可不是给活人坐的……
  •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傻妃无良:腹黑王爷买一送一

    某日,京城里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东方闻璎看着这个大好日子终于心一横:“行,那就起价五个铜板!事成之后五五分成!”丽春院妈妈一听,一榔头砸了下去:“开拍了开拍啦,新鲜刚到的小倌啊,色泽如玉玲珑剔透的上等小倌一枚啊,跳楼价五个铜板起步啦……”珠帘后,被绑的面目扭曲的九王爷直接一脚就踹了过来:“东方闻璎,本王要诛你全家……”(这绝对是一个说起来全是泪的心酸故事,当大灰狼遇到了小白兔,按理说,没有好下场的都是小白兔,可为毛他这只大灰狼却混到连渣都不剩了呢?!!!)
  • 在劫逃难

    在劫逃难

    苦等几个月,梦寐以求的调令终于到手了。明凤桢几乎是半跑着进了警察局——终于告别枯燥乏味的户籍警工作了,现在,她马上就要成为专管要案侦缉的警佐于飞的手下,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将有一个质的转变于飞的办公室门外拥堵不堪,一大群人把入口围了个严严实实。明凤桢踮起脚尖,朝人群里看,只见于飞正跟着两个黑面警长走出办公室,走道里没有人说话,这安静的热闹让气氛显得十分怪异。“于长官?”明凤桢扒开人群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