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800000011

第11章 外公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4)

当时的中国,风雨如晦,满目苍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是无法在这种气氛下忍受下去的。中国的现状促使外公不断地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如此贫穷、如此落后——就连学习用的计算尺、三角板、圆规、绘图纸都是外国制造的呀;为什么外国侵略者步步逼进,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站在外滩,看到的都是飘扬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外国旗的大轮船;黄浦江上,耀武扬威、横冲直撞的是炮管高挺的洋军舰;大上海街道的外国租界里公园入口处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刺眼醒目的牌子,不啻是钉在中国人心头的耻辱柱;为什么腐朽的清朝统治推翻后,又出现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纷乱的局势何时才能结束,中国到底该向何处去?……

严酷的现实,触动年轻的外公发生一个又一个疑问,他渴求找到解释和解决问题的答案。

但他此时还没有接触到共产主义学说,而首先向他提供答案的是新三民主义。

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南洋大学出现了国民党组织,也有秘密共产党支部。1925年3月12日,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引起全国人民的哀悼。南洋大学的校园里,也举行了悼念孙中山的活动。共产党员以国民党员的身份举行演讲会,向听众宣传新三民主义,并散发《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这份宣言是由共产党人参与起草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确定了后来统称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外公就是在这时候接触到新三民主义。他为这些新颖的政治纲领所吸引,他第一次知道,除了旧的政治、经济以外,还有为人民的政治、经济。这种新的政治主张与“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主张相比较,显然前者更明确、具体,也更富有革命性、战斗性。于是,外公转向信仰新三民主义,并经同班同学张永和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并成为国民党徐家汇区委委员。学校里办起了工人夜校,外公在工人夜校里当义务教员。

自五四运动后沉寂了很久的南洋大学,重新活跃起来。各种政治力量的代表人物也常来学校演讲,宣传各自的主张。有一次,学校召开的学生代表大会上,校方发言人讲话之后,学生会的负责人突然介绍一个陌生人上台讲话。这个人光头,穿一件“爱国布”长衫,湖北口音,讲话生动有力。他的演讲针对学生中忽视政治、主张科学救国的普遍心理,指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科学遭到摧残,提倡科学救国只不过是空谈;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迫;只有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军阀统治,才有真正的出路,也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救国……听了他所阐述的道理,外公有茅塞顿开之感。外公后来打听到,这讲话的陌生人,是一位共产党员,叫恽代英。

恽代英,江苏常州人,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1923年夏,他应邓中夏之约,在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恽代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负责团的宣传工作,他也是《中国青年》的创刊人与主要编委之一。

正是从恽代英的演讲中,外公认识到科学救国是走不通的,救国救民的途径是革命。恽代英那诚实、俭朴、勇敢、一心救国救民、富有远见卓识的共产党人的形象,也在外公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他分外钦佩。他称恽代英是“我的第一个共产主义的老师”。

“醒狮派”(即国家主义派)的曾琦也来学校演讲,宣扬“内除国贼(即反对共产党),外抗强权(即反对社会主义苏联)”。进步青年对他的演讲嗤之以鼻,但他的信徒就为他摇旗呐喊,双方开展了激烈的斗争。外公也参加了这一斗争,他与几个同学一起把以前只刊登学术文章和消息的校刊《南洋周刊》改为政治性刊物,用来宣传国民革命,鞭挞反动思潮。

外公开始了他的社会活动,他成了南洋大学学生会的成员之一。

1925年5月14日,上海内外棉纱厂日本资本家镇压工人罢工,枪杀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了上海人民的愤慨。上海学联遵照党的指示,决定5月30日罢课一天,全市各校参加党领导的各界爱国大示威,并组织演讲队按地段区域进行演讲宣传。

外公热血沸腾了,他将整个身心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斗争中。他也是演讲队队员。30日8时半,南洋大学和附中数百名同学,分成17个演讲队,从徐家汇出发,步行前往公共租界。他们以最快的速度,于9时左右到达所指定的演讲地段。外公的演讲地点是南京路的天津路浙江路口。他一到那里,就跳上自带的凳子,立即向市民进行反帝爱国的演讲。

下午3时许,上海各校学生全体出动,汇合工人、市民共一万多人,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反帝大游行。猖獗之极的英帝国主义捕房头子爱活生,公然下令对示威群众开枪,打死学生,工人十余人,遭枪击受重伤者有数十人,还有五十多人被逮捕。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血案。

最使外公感到悲痛的是,死难者中有他的好友、新加坡归国华侨、南洋大学附中学生陈虞钦。

6月1日,在党领导下,上海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五万多学生举行罢课,大部分商人举行罢市。

随着轰轰烈烈的三罢斗争的深入,上海学联及上海各校学生会为了适应反帝斗争的需要,进行了健全组织的工作,在李立三和贺昌的指导下由学联召开各校学生会代表会,讨论上海学联的组织章程,选举出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学联执行委员会复选出南洋大学学生会代表为主任委员。南洋大学学生会派出四个人到上海学生联合会工作,其中就有张永和与陆定一。

当时,对于五卅和以后继续发生的流血惨剧,以及整个斗争的情况,各大报纸都不敢做真实的报道,或即报道了也是闪烁其词,语焉未详。舆论界也是观望不前,或作些许隔靴搔痒的评语。而帝国主义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却匿名办了报,名曰《诚言》。《诚言》不诚,是专来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散布谣言的。它污蔑五卅运动是“赤化”,是“赤贼”搞起来的,提出要“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强权就是“赤色帝国主义”,国贼就是“赤化分子”。“外抗强权、内除国贼”,这实际上是国家主义派即“醒狮派”的口号。但“醒狮派”却毫无爱国之心,根本不出来说话,把自己放到与帝国主义一鼻孔出气的地位,暴露他们丑恶嘴脸。因此在人民中的影响一落千丈。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学联决定办一份报纸来与《诚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份报纸取名为《血潮日刊》,外公参加了办报工作。

《血潮日刊》于6月4日创刊,版面为八开,每日四版。这份学联的日报,作为全市五万多学生的喉舌,政治观点鲜明,公开声明以“记载确实消息及主持公论为目的”。《血潮日刊》第一期的“本刊启事”报道了五卅惨案真相,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意在唤醒全国民众。

《血潮日刊》栏目多样,很有特色,除有新闻、文电、议论、启事、歌曲、记载等一般栏目外,引人注目的是另设有《外人屠杀我国同胞之大惨案(简讯)》,把五卅惨案的起因和事后的情况披露出来。又针对租界当局破坏学生运动,离间各党派和爱国学生的关系等无耻勾当进行驳斥。同进也反映了我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情况。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还特设了《烈士略史》、《烈士遗书》,先后刊载了五卅至六二被英寇枪杀诸烈士何秉彝、尹景伊、陈虞钦、邬金华、金念士、刘光权等人的生平事迹和在五卅斗争中英勇奋斗的光辉形象。在第四期上,刊登了《追悼五卅至六二被英寇枪杀诸烈士歌》:“……烈士诸君,万岁千秋,英魂不朽。此时此刻,万众一心,破釜沉舟。”悲歌一曲,催人泪下,令人激奋。

此后,《血潮日刊》也经常发表上海学联代表大会或执委会的决议案、宣言、对时局的态度,以指导学生爱国反帝斗争的深入发展。

五卅惨案后,上海五万余爱国学生举行了自五四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罢课斗争。《血潮日刊》以醒目的标题刊载《上海学生联合会罢课宣言》,号召“于六月一日起全体罢课”。在总罢课一星期后,《血潮日刊》又刊载上海学联代表大会决议案,重申:“通告各校学生会,在风潮未息以前,决不上课。”

《血潮日刊》,贴近火热的战斗生活,迅速及时地报道反帝斗争第一线的消息。当上海各校在上海学联领导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恽代英亲自主持下,联合组织起外埠演讲队,兵分八路,向四方扩大斗争声势,促醒各地人民起来声援和参加斗争。《血潮日刊》便连载各路演讲队发回上海的报告,向上海学生和各界民众宣传各地反帝爱国运动的声势和对上海地区斗争的支持。《血潮日刊》还用大量的篇幅登载全国名地和菲律宾、波兰、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美国、英国等国家学生团体为声援上海学生爱国斗争的电文和慰问信,以鼓舞上海爱国学生的斗志。

上海学联当时在南市租了一幢房舍为办事处,设备非常简陋,连床铺都没有。只好打地铺睡觉,生活是艰苦的。学联在这一时期的日常事务非常繁忙,同时还要接待大量来访的国内外各界人士。外公除编辑出版报纸外,还要协助学联处理日常事务。报纸天天出,加之其他事务,工作量相当大。他们经常废寝忘食,但没有人叫苦,却为日益高涨的民众斗争热潮所鼓舞,感到自己是在为国为民从事着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劲头越来越足。

《血潮日刊》共出版九十四期。最后一期是1925年9月7日出版的《九七国耻纪念日专号》。它在《告别辞》中回顾了《血潮日刊》三个多月来的斗争经历,指出:“‘血潮’是何等不祥的名词,然而在这恶浊的中国,只有血潮能够洗出一个灿烂的中国来。”文中还说明了该刊停刊的原因:“现在各校开学,人手太缺,虽然现在的议论界与时局比本刊未生以前更坏,但是不能不忍痛与诸君告别。”文章最后号召广大学生:“我们今后当努力准备——补充我们的知能,密集我们的队伍,扩充我们的战员,好与敌人再战。”

外公告别南市那幢他工作奋斗了三个月的房子,回到了学校。经历五卅血与火的洗礼,他锻炼了斗争意志,进一步感受到人民的力量的伟大,增强了革命信念。这也是他走出学校做革命的宣传工作的开始,从此,这一工作与他以后的生涯结下了不解之缘。

7月间,五卅运动进入尾声,各校陆续放假。暑假期间,外公被学校派到青岛四方工厂参加生产实习。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后,他去了一趟北京父亲那里。父亲对他参加学生运动未表异议,因为他在对子女的信仰问题上所持的是任其自由选择的态度,不予干涉。外公还了解到,北洋军阀政府这时财政危机加剧,对文职官员的薪水打折扣,从九折一直降到六折。对此父亲甚感不满,心存怨懑。

暑假后,回到学校,这已是1925年下半年了,外公进入大学四年级。在这个学期里,他迎来了一生中的重大转折。

同类推荐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本书为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命运对你另有安排

    命运对你另有安排

    人生,是不公平的。陷害、利用我们的人,时刻存在。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未知的强加。我们很难成为苦难的制造者,却容易成为苦难的埋单者。任何苦难背后,都有奇迹。这是命运的规律。
  • 重生之都市女至尊

    重生之都市女至尊

    她风华绝代,惊艳了万古,在诸天神战中被幕后黑手击杀,却得以重生。前世的恩怨,今世来清算,那些欠她的人,终究要还。会炼丹,可炼器,知阵符,晓音律……且看一代万界至尊横扫都市,重回巅峰大道!
  • 驾驶末世

    驾驶末世

    末世的李阳以及女友王雯娇,如何行走于末世之中
  • 红骨:黄励烈士传

    红骨:黄励烈士传

    黄励(1905-1933),化名张秀兰,湖南益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随瞿秋白到柏林出席世界反帝大同盟会议。1929年到海参崴参加太平洋地区职工代表会议,并留会议书记处工作。1931年秋回国,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2年7月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33年4月在上海被捕,解来南京,7月牺牲于雨花台。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今夜闲潭梦落花

    今夜闲潭梦落花

    我即为王,便要维护天下臣民,不受伤害,不受凌虐,不受欺辱。三魂缺少七魄,作为一个不开挂还掉装备的女主,如何升级打怪,如何在妖魔世界活?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求生欲很强的温良少女只能丧心病狂,丧尽天良。 本文有糖,糖里裹着毒,毒里裹着刀,刀上洒着盐,呃,就是很虐的意思
  •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他叫水溶,一个让人无比郁闷的名字,只因为老爹是超级红楼迷。抗议多次无效,只能认命,却不曾想这个名字却是开启他命运的钥匙。什么?那个从天而降的女子居然就是袅娜的林家黛玉!与他相伴一生的佳侣?等等!书中的林黛玉不是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吗?怎么会.~"砰!”一声枪响,黛玉如同风中花瓣一般飘落在他怀中。“不!”水溶绝望地嘶喊着,痛苦不可言状!老天既然要自己爱上黛玉,为何要还要这般残忍的将她带走!“我要回去了.记得.我.”黛玉眼睛合上的一瞬,水溶的心崩溃了.~这就是红楼的世界吗?那个该死的北静王爷居然是皇上的情敌!还好自己聪明,轻易摆脱!玉儿!为何你从没告诉我本该锦衣玉食的你竟然如此凄凉;为何你从没告诉我天杀的贾家不止谋了钱财,还要谋人!玉儿!从今以后,定不再让你受得丝毫委屈,为了你,我寻到红楼!--------------------------------------------------------------------------------------------------推荐宛颐新文《红楼之碧水盈玉》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宫廷深深深几许,调包计,调进的是谁?成全了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宛颐的第一部红楼作品《穿越之溶心傲玉》欢迎大家去踩踩~~~~~
  •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花间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清词中的别样风华

    本书选取了从清代顺治年间到道光年间的十三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加以评析。“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纳兰性德,“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的张惠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龚自珍,“青衫弹泪入琵琶”的蒋春霖,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清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充分展示了清词倾城倾国,不逊两宋的风华。品读清词,了解从顺治到道光年间最具性情、最富才华、最有特色、你最想知道的十三位词人的传奇人生。
  • 穿越从仙剑开始

    穿越从仙剑开始

    重生仙剑1后获得金手指,开始了他的穿越之旅。不脑残大概,不悲伤大概,主角性格应该是普普通通有点调皮吧。
  • Extraordinary PR Ordinary Budget

    Extraordinary PR Ordinary Budget

    Farmer shows you that, no matter how modest your budget, you can build a cost-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strategy that will help you break through the noise in an information-overloaded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