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1600000006

第6章 凋碧树——逝世20周年说丁玲(5)

那最后的一个月,丁玲由盛夏陡然进入寒冬。6月初,作协党组已经就丁陈问题的复查做出结论:“反党集团”不能成立,要摘去这个帽子;周扬、刘白羽也承认,1955年对丁陈的斗争过火、有偏差。这些,只差一点便公开宣布。就在这关头,风云突变,一二天之后,最高层做出了反击右派的决定,改变了几十万人的命运,而丁玲在其间尤其像是行走于阴阳交界处,变化迟一点到来,脱离苦海,若早一点到来,则坠入深渊——事实是后者,她实在背运。

除了当事人命运遭际的戏剧性,两年中,丁玲一案也将中国文坛变成一个大舞台。那些吮毫染墨的诗人、作家、评论家,不论名满天下的前辈,还是初涉文坛的后生——几乎都是我们今天所仰望的一些名字——纷纷在从未学过表演艺术亦无导演指点的情形下,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万般生动,纤毫毕现。

首先不能不提到的人,是作家康濯。1955年丁玲事发,即因康濯写了一份材料,“反映丁玲在文学研究所的一些问题”。康由此进入中国作协五人肃反小组,继而再成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但是,到了1957年鸣放期间,文坛舆论对周扬等很不利,丁玲的案子眼看就要翻过来,此时,康濯心生悔意,在会上洗刷自己:“我一提材料,就说我起义了,位置就这么摆了,摆了我就下不来。”此语引起同为作协负责人的郭小川极大不满,在日记中称其发言“令人作呕”,“此君的自我保护欲十分之强,斗争一尖锐,就又露出他的嘴脸来。”难堪的是,未久,风向转了过来,康濯急忙再度调整形象,作了另外一个重新严厉批判丁玲的发言。据说,韦君宜不顾压力,当即就“大声批评康濯反复无常”。

另一个在斗争中与丁玲“反目”的密友,是陈学昭。作为密友,陈学昭揭发出来的东西,非得以耸人听闻来形容不可。她指证丁玲不单讲过检查《文艺报》即是整她,讲过“一本书主义”,讲过中国现代文艺界代表人物就是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甚至讲过“周扬卑鄙无耻”、“周死了孩子,心里高兴”!

郭小川,这个我在大学时代因为一首《团泊洼的秋天》而对之心存感动的诗人,这个我脑海中的悲剧受难者,在批判丁玲的过程中,态度是那样鲜明、坚决,即使自己关起门来悄悄写的日记,也没有流露犹疑和同情。

许广平在发言中说,丁玲对她讲:“写东西才是自己的”;由此“我开始体会丁玲同志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原来她的写作是为自己的。”关于冯雪峰、丁玲、周扬对于鲁迅的态度:“我以老朋友的资格,希望他们(冯、丁)回到党和人民这方面来。很可恼的是还不断有别有用心的人,借鲁迅的名字来攻击周扬同志。去年鲁迅墓迁葬时,周扬同志和我都在上海,我在预拟的发言中把鲁迅说成‘作为一个中国人民’,周扬同志建议改为‘鲁迅不只是中国人民当中的一个,而是中国人民最优秀最忠实的儿子’,鲁迅墓碑上的题字,也是他请主席写的。”

中国影剧史上德高望重的夏衍,批判时出人意料地谈起了丁玲的私生活,称当年在上海“有一种很普遍的传说”,“这时候雪峰和丁玲有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戏剧泰斗曹禺发言:“丁玲同志是老作家,老党员,过去我对她期望是大的。但我也觉得她骄傲自满,很不谦虚,喜欢有一堆人捧着她,围着她转。”透露丁玲获斯大林奖后对他讲“以后要写几本好书了”,并将这么一句表示,说成“口气里有一种过于自负的味道”。

老舍的发言:“有一次冯雪峰同志指着我的鼻子,粗暴地批评我的作品,我接受了他的批评,没有闹情绪。……我钦佩丁玲、赵树理等党员作家的成就。但是,我对配合卫生运动,写打苍蝇的快板等通俗作品的作家也不轻视。……我不争待遇,没上过北戴河、颐和园,市人民委员会屡次叫我到颐和园去休息,我不去,我有自己一个小院子,为什么要上颐和园而把别人休息的机会挤掉呢?”丁玲在颐和园有一个小院子“云松巢”。“丁玲同志,我不是抱着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态度,我以前尊敬过你,我爱党,爱作协,现在你反党,破坏团结,我又不能不恨你。你以为你是‘朕即文学’,没有你不行,我看没有你更好,除非你能改过自新。我希望你改过自新。说老实话吧,别顾面子,丁玲同志,洗干净灵魂吧!你能改过,我还会向你伸出手去。你不改,我们连看也不看你!”

在批判现场,陈明先生亲耳听到,一个人发完言后下场时一边走一边说道:“丁玲是最坏的女人!”那是一位“平素关系不错的老作家”。陈明先生没有明言,是哪一位“老作家”。

也有另外的方式,例如孙犁。1986年3月7日,丁玲去世的第三天,闻知噩耗的孙犁写下《关于丁玲》,其中回忆:“又过了几年,北京召开批判丁、陈的大会,天津也去了几个人,我在内。大家都很紧张。在小组会上确定谁在大会发言时,有人推我。我想:你对他们更熟悉,更了解,为什么不上?我以有病辞。当时中宣部一位负责人说:‘他身体不好,就算了吧。’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这句为我排忧解难的好话。”

据认为一贯与丁玲彼此也颇有些“相轻”的赵树理,反而似乎没有试图如何表现。他留下了一个记录。那是1957年6月6日关于纠正丁陈错案的作协党组扩大会上,刘白羽对1955年的工作“失误”做了说明后,赵树理说了一句:“白羽谈起来,好像都是误会。团结是双方的事,从研究错误出发。”

形形色色,各显其神。

其中,仍然有持正和不畏惧的人。韦君宜当场指斥康濯“反复无常”时,是这样的人。还有李之琏、黎辛、张海、崔毅等,他们因为在丁案中的持正,后来也被打成“反党集团”;这样的人,历史不该忘记。还有文讲所的徐刚和曾在文讲所学习的部队作家徐光耀,他们在回答组织的调查时,都尽量以实相告,不揣摸“上”意而故意抹黑丁玲。

在“丁陈反党集团”这个平台上,50年代中国文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中间最精英的一部分,做出了富于时代特色和历史内涵的回应。这是文学史的重要内容;文学史,不仅仅由作品、作品批评和文学思想构成,某种意义上,这类事件的发生和表现,比创作了什么作品、提出了什么理论观点,更真实。都说“新时期”以前,现实主义从文学中消失了。其实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个形式。作家虽然不用现实主义方法从事创作,却用实际行为共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充分的现实主义叙事。

6

故事没有结束。不仅没有结束,更让人感慨的段落还在后头。

一个杰出的、正处在创作生涯黄金时刻的女作家,其名字从此从中国所有报刊上消失了——除开被批判、被臭骂的时候。

一个文坛上显赫的人物,一个女强人,一个也许曾经最接近于中国作协主席位置的女人,连同她可能创造的历史,消失了。

一个级别为副部级、在北京拥有两座四合院、在颐和园还配有消暑的别墅小院、不领工资完全靠稿费生活并且积有3万元巨额存款(当时大学教师月薪50余元、普通工人月薪30余元)、行则软卧宿则宾馆的“富且贵”的女人,沦往北大荒,土墙茅屋,挑土、挑鸡粪、切鸡菜……

但这些都不是我所感慨的内容。

同类推荐
  • 双子传说

    双子传说

    在尼日利亚的沃土上开出的最美之花,以最朴实平和的语言描绘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带你走过暗伤汹涌的非洲国度,领略腐败和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探讨人性中的真善美,品味生活中的奥妙大义。当忙碌的心灵碰上一首最接地气、最真实耐看的灵感之歌,你是否会驻足让灵魂歇歇脚呢?
  • 栖霞民间故事

    栖霞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栖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创造和积淀了丰厚而博大的民间文化遗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旧时,乡间信息闭塞,精神生活和物质需求一样贫乏,一代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的“真事”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就成了现在人们听到的民间故事了。
  • 路边书

    路边书

    《路边书》是作家罗伟章的一部散文随笔自选集,分“小笔记”“路边书”“对谈录”三辑。其中“小笔记”记录罗伟章读书、写作的心得;“路边书”记录了行走祖国大地的感悟;“对谈录”记录了作者作品创作过程的思考。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热门推荐
  • 荣耀之宇宙外挂

    荣耀之宇宙外挂

    妲己宝宝被宇宙4维空间的王者系统派来地球寻找合适人选,拯救宇宙4维空间的王者大陆
  • 魔帝他苏炸了

    魔帝他苏炸了

    她是23世纪的超级雇佣兵,一朝穿越为君家的废材小姐。废材从此崛起,戏渣姐,惩渣男,翻手反排命格,覆手复立乾坤!只是一个不留神,她却陷入某无耻魔帝精心编织的恢恢情网之中,无处可逃。世人都道魔帝御煌嗜血冷酷,心狠手辣。可是他一生的铁血温柔,全都给了她。
  • 成人礼

    成人礼

    《成人礼》是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温亚军的新作品集。其中的内容涉及到城市、乡村和历史等多个领域,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作者致力于寻找语言和小说之间的秘密契约,从生活本真处入手,努力挖掘人性深处的精髓,写出了普通人对人生持有的平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理念之中,再现了传统意义下的人间温暖和真诚。
  • 盛世江湖

    盛世江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人们还对此迷茫不明的时候,早有一人风华绝代,站在天地的对面,关上了那扇门,护住了人间,也锁住了人间………这是一段异世人游异世江湖的故事,一段酸甜苦辣孤独享,一段爱恨情仇众生尝……
  • 林徽因传:韶华如诗,林下美人

    林徽因传:韶华如诗,林下美人

    寂静秋月,引人仰望,她用短暂却绚烂的一生,在建筑学与文学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作为民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众人皆知她幸福美满的一面,却鲜有深入聆听她真正的内心山水。世人眼中的林徽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才貌双全,蕙质兰心,更有令人艳羡的家世与婚姻。而凡尘中的林徽因,是与命运抗争半生,甚至充满悲剧色彩的江南才女。但是孤独的童年岁月、艰辛的建筑考察、动荡的战乱时局,并没有抹去她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而是赋予了她更为坚韧的精神世界和赤诚热忱的心灵。
  • 我成了无敌燕双鹰

    我成了无敌燕双鹰

    在现实中,我忍气吞声受尽屈辱,意外穿越异界,天不绝我赐予神秘系统。在异界中,我重拳出击,成为大陆第一杀神,凡人之躯可造天地。曾经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只是淡淡的戴上了我的帽子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无字秘藏图

    无字秘藏图

    在学校的小山后面,三个小学生捡到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十八个细细的小孔。这十八个小孔像是没有任何意义,又像是在暗示着什么。三个小学生经过侦查,发觉它原来是一张埋藏珍贵文物的秘密图纸。
  • 低手不凡

    低手不凡

    少年自山上而来,拥有最神秘的体质,万千敌人在他面前如纸糊泡沫,一拳轰破。最霸道的功法,最神秘的职业,铁血少年征战不休,撑起都市至尊的封号,笑傲都市。
  • 波岚不京

    波岚不京

    京御在一场意外中失去了一切,她在医院里遇到了芮岚,她本已落寞的心再次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