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47

第47章 长眠在你的怀抱里(2)

8月29日,在建三江的换新天火车站,傅玉玲一行受到创业农场领导和当年老职工的热情欢迎。许多人是自发从老一连赶来的。面对这一张张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傅玉玲和儿子又忍不住地流泪了。

8月31日,在老一连(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会议室举行的追思会上,当年和高志强开过一台机车、睡过一铺炕的老职工泣不成声。他们说:“当年高志强是那样生龙活虎地开拖拉机,现在却变成一把灰回来了……”傅玉玲领着儿子寻找高志强战斗过的地方,他们在荒草中找到了那辆废弃的“东方红”,儿子站在链轨上照相一他已继承了父业,在北京农大研究生毕业后,也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当年为连队建设流过血和汗的战友们,望着农机广场上成排的世界最先进的农用机械感慨万千。更让他们激动的是那望不到边的正由绿变黄的稻田,当年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年产千吨粮”,而现在生产队已是“年产两万吨粮”。真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8月30日,傅玉玲和儿子在富锦市登上了汽艇,他们向松花江中驰去。在中流处,她和儿子把拌着花瓣的高志强的骨灰撒在滔滔江水中。傅玉玲说“志强,回家了。你安心吧,将来我们会在这大江里会合!”这时,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首歌一《北大荒人的歌》即使明天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附录回到梦幵始的地方傅玉玲拂去岁月的风尘,掀开历史的一页,1967年的深冬,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三天两夜,径直向东北边陲行进。

车轮翻滚,车声隆隆,掩盖不了一车北京青年的欢歌笑语,尤其是一个男青年,不顾旅途疲条,振奋精神,不时地在车厢巡视,大哥哥般墟寒问暖,送水,关照。他,北京13中高三的学生高志强,是这一行的带队人之一。他和大家都是凭着一腔激情,携带着美丽的憧憬,最早自愿去锻炼的知识青年。他们特殊年代的青春之梦就这样开始了,军垦农场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岁月如流,往昔如在眼前,然而,转瞬40年,物是人非。今天,仍然是当年的线路,火车上仍是当年知青,却展示着迥然不同的情景,车厢中已无昔年的勃勃兴致,知青也两鬓如霜,更重要的是已无高志强的身影,他已经撒手人寰。知青们是护送他的骨灰,依照他生前遗嘱,专程陪伴他“魂归”北大荒。此行不是一般的故地回访,大家心情也十分沉重。飞驰的列车,嘶吼着,似乎载不动这小而轻却异常沉重的骨灰盒-高志强的遗愿,这是又一个梦,又一个开始,魂兮归来,荒原将留存着,记忆着,启示着。

在荒原的史册上,有知青的梦,有他们平凡又不平凡的一页,有他们的磨难、痛苦与不幸,理想、奋进与搏击,使他们不断地从中品味、解读、评说、总结,活化经验,使自己从过去走向未来。

无悔的选择

1967年底,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之前,北京就有一批青年学生自愿赴北大荒屯垦戍边,高志强和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虽然作了这种选择,但是直到出发前,什么是屯垦戍边,去边疆意味着什么,根本说不清,当时,满脑子都是书本、电影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概念。但是,就是这些“概念”,却激发着我们的青春活力。当时,志强特别喜欢一部电影,即大型彩色纪录片《军垦战歌》,连看数遍。影片生动地记录了广大知青在新疆垦区的丰功伟绩,知青们战天斗地,使茫茫戈壁变成万亩良田,无垠的荒滩,呈现了“牛羊肥来瓜果鲜,红花如火遍草原”的景象。这些火热的场景,紧紧地吸引着他,于是,一个梦形成了,到边疆去,到建设兵团去。

他的决定,老师、同学及家长,许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是一种冲动。志强是北京重点学校-13中的优秀学生,班里的干部,报名前,老师曾与他谈话,极力挽留;他是长子,家境贫寒,家里更希望他留下;他酷爱物理,也曾想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致的工作。但是,青年人那不可抑制的激情,使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能进工厂,也许更好,但是,农村更需要知识青年,那真是个广阔的天地,我还是决定去。”

抵达北大荒时,是当地最寒冷的时候,四周一望,无边无际,雪皑皑,白茫茫,雪天相连,彻头彻尾的银白世界。零下二三十度,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凛冽的寒风,穿透了我们厚厚的棉衣,吹在脸上,犹如刀割,皮帽的帽檐,瞬间就挂满了小小的冰柱……东北人称这样的奇寒天气为刮“大烟炮”。

之前,只知道东北寒冷,但冷到什么程度,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一下火车,面对此情此景,大家的思维瞬间都凝滞了,畏惧?新鲜?好奇?茫然不知所措。志强像个大哥哥似的,大吼一声:喂!唱支歌吧!随即用他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开了个军歌的头:“向前,向前,向前……”大家马上活跃起来,唱着,跳着,奔向前来迎接我们的汽车。乡亲们感动之至,在欢迎大会上,坚持让我们这104位知青全部站到主席台上,一睹这些笑迎“大烟炮”走来的都市青年的风采。

我们在双鸭山农场的第二年,垦区决定开发和兴建新农场,地点在抚远,那是祖国更北的边陲,一片荒无人烟的处女地。面对新的挑战,是去还是不去,志强没有含糊。他正在北京探亲,得知消息,不顾父母的阻拦,提前返回。知青们纷纷报名,于是,1969年初,他们豪情满怀地奔赴新的征程。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汽车在颠簸的路上前进,自己放眼那一望无际的荒原,太激动了,我们要向它要粮了。”是啊,这沉睡千年的湿地就要苏醒,志强他们在那更遥远、更艰苦的地方,编织着自己那美丽的梦。

北京知青高志强和他的战友们将抚远荒原建成了“北大仓”。

农场创业的几年,是志强和知青们最难忘的一段岁月,也是最辉煌的一个垦荒乐章。荒无人烟的茫茫北疆,出现第一顶帐篷,化雪取水,做成第一顿饭,修出第一条路,开挖第一口井,破土第一片荒,营造第一间拧拉合辫房-知青的心血与汗水,时时处处凝聚:枕着狼11豪入梦乡、化着冰水吃烤馍、蹚着水泡子捞大豆、冒着寒风赶爬犁,追着野火,扑向血色荒原……如诗如画,然而,单调与乏味也在其中。志强是拖拉机手,广袤无垠的荒原,开一条长长的垄需要几个小时,每天陪伴的只有机器轰鸣声,迎着朝霞出,顶着落日归,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名副其实的“艰苦并快乐着”。

北京需要教师,我被选派回来。志强和我结婚后,还曾作过这样的决定,如果他不能回京,我再重返黑龙江。其实,我心里明白,志强是根本不想回来,况且,知青伙伴中,已有人重返。但是,我家姐弟六人,五人在农村,父母已经年迈。当重返几乎不可能时,开始为他办理返京手续。那时知青的返城风刚刚兴起,有此机会的,都被认为是“幸运儿”,大家羡慕不已,而面对“困退”的志强,却左右为难,兴奋不起来。他在曰记中说:“感觉自己已经扎根在黑土地了,现在一定要走,很不是滋味。”

我们的人生轨迹中,“黑土地”仅是短短的一段,但却刻骨铭心,那里有我们的歌声与足迹,有我们的心血与汗水,从那里我们得到许许多多,那里有我们永远难忘的梦。

最大的遗憾

1976年,高志强回京,在西城区知青办工作,知青办工作结束后,并入西城区劳动局,他在劳动局曾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就业科科长。2004年,劳动局迁入新址,原址改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需要装修。他刚刚派去任书记,也到现场参加装修工作,白天与装修工人一起忙碌,中午,有时在那堆着油漆和涂料等装修材料的房间里休息,每天回家,满身都是涂料的气味。装修结束后,他逐渐感到身体不适,浑身乏力,口腔溃疡不愈等,在门诊多次检查、治疗,最后确诊为“白血病”。

荒友们惊呆了,消息不胫而走,大家牵肠挂肚,求医问药,端水送饭,精神上物资上都给予极大的关怀与帮助。志强病重的时候,昼夜离不开人,24小时都挂着吊瓶,不得吃,不得休息,能睡上1小时都是奢求。病痛的折磨,化疗的痛苦,别说是忍受,看着都要心焦。荒友们看到家人已经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就主动排成班儿,日夜轮守。而荒友们大多已步入花甲之年,有的甚至靠子女照顾,但是,面对自己的战友,他们坚决要求尽其所能。最使人感动的是,在他离世的那天,大家好像有预感,二十几位知青早早就来到医院,病房不让进,他们就在院子里,没有人畏惧深冬的严寒,一直到傍晚他去世,默默地为之送行。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就是我们的荒友情,在那荒原岁月,患难与共,凝聚而成的友情。

面对这荒友、荒友情,志强百感交集,北大荒的日日夜夜历历在目。志强本来性格内向,病痛中,更是少言寡语。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谈论最多的,不是孩子,不是家事,而是北大荒。

他生病前,我们曾多次计划回访北大荒,都因工作太忙未成,最后我们决定,把它作为退休后的首件大事。没想到,即将跨入退休大门,却风云突变,病来山倒,顷刻之间,一切都化为泡影-原本很简单的事情,都遥不可及了。

为此,他与姐姐痛哭过一次。看到荒友重返北大荒,他的病中日记写道:真为他们高兴,自己大概是不可能了。对前来探望的知青朋友,他自然谈得最多的是北大荒。最令人心酸激动的,是他人生最后的一幕,也是临终之言:微笑着,一只手吃力地握着拳头,对照顾他的荒友很有信心地说:坚持着,明年一定回北大荒……

每当听到这些,我的心都在流泪。其实,回访只是一种形式,未能回访的遗憾,渗透着他多么纯洁而复杂的情感。返城后,大家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之后,沉静下来,会有许多感悟,因而会更加欣赏北大荒的魅力。北大荒,不仅有我们的青春、事业、初恋,甚至家庭、子女,有我们人生的第一张画卷,更重要的是,北大荒给予了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真情、包容、奋斗、不屈不挠等等,这财富,在现今社会尤其难能可贵。北大荒值得我们敬爱、向往和魂牵梦绕。

永远的回归整整一年,志强与疾病抗争,医生多次提醒,要告诉他病危,使他有个准备。我于心何忍,怎么也难以开口。面对他那强烈的求生欲望,告其病危,实在太残酷,所以,我一直表面隐讳,陪伴他保持着平静的心。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多么简单,多么天真。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遗嘱,看到遗嘱,我声泪俱下,哭了整整一夜。他不仅知道自己病危,而且早有准备,遗嘱的第一条就是对骨灰的安排:“把骨灰撒在东北大地”,多么“痴情”啊,在生命的尽头,都不忘对黑土地的深情。

两年的认真准备,终于在2007年的秋天,荒友们踏上北去的列车,回到黑土地-我们青春之梦开始的地方,北大荒情缘终生难解难分,重返遂愿,撒播一腔衷情。

志强的魂归,激励着许多兵团战友的心,牵动着北大荒父老乡亲们的情,一时间,亲情、友情、真情再次交融,合奏、共鸣,久违的激情也再次涌动,整个回访荡气回肠。

哈知青联谊会在两天前才知道我们的行程,但是,当我们乘坐的火车徐徐进站时,站台上,早已站满了静候多时的荒友,许多都素不相识。他们手举着“欢迎北京知青”、“北大荒精神永驻我心”、“情系黑土地魂系北大荒”、“高志强一路走好”等横幅迎送。简短的座谈会,联谊会的会长李淑梅亲自主持,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宏图,还把高志强的事迹纳入了他要写的100个知青故事之中,已于2007年10月25日发表,名为《长眠在你的怀抱里》。这是不寻常的相会与聚首,大家心对着心,泪和着泪。

去农场,当年领导、老职工们纷纷赶来,刚见面,话到嘴边,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们像迎接自己的孩子,迎接着志强。

骨灰撒在美丽宽阔的同江,农场领导、老职工代表、北京、上海、哈尔滨、佳木斯知青代表们,早早就聚集在江口,许多是专程赶来的。蓝天、白云、风清、日朗,远处水天一色,小艇停摆江心。瞬间,周围静极了,我和儿子高南把拌着花瓣的高志强的骨灰依依不舍地、缓缓地撒落滔滔江水中……望着即将陪伴他的长山黑水和三江沃土,望着向他敞开的宽广的胸怀的大自然,我的心都要碎了,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志强,再见了,愿你安静地在此,永久长眠吧。

北大荒,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的梦开始的地方,我们在严冬走来,在严寒的世界里,点燃了青春之火。我们的青春梦,多么浪漫,多么丰富多彩,多么浩远深沉。今天,金秋时节,我们陪伴着志强回来,完成他的遗愿,也油然而生出丰收的愉悦,享受青春之梦带来的丰硕成果,这硕果就是金钱难买的真情,就是使我们永远充实和富有的荒原情。

同类推荐
  • 三代人·六十年:中国乡土社会的40个故事

    三代人·六十年:中国乡土社会的40个故事

    这是四十名选择了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写成的关于六十年来三代人所经历的四十个故事。这是他们利用每个寒暑假期,甚至在怨言与无奈中且行且思,进而潜心搜集与自己性命相连的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涉及地域包括东海之滨、钱江两岸,天府之国、黄山之畔,天山之麓、黄河之源,白山黑水、燕赵故地……每个故事展开的是一小卷朴实无华而又散发着淡淡芬芳的乡土生活场景,它从一个个小点见证了六十年中国社会之变迁与发展、无奈与希望、光荣与梦想,也见证了大学时代青涩、坚守、成长的学习片断之美好记忆。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本书是“短篇王”丛书之一,该书系的出版,是为了推动精致的写作和阅读。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怒放的生命

    怒放的生命

    这本作品集收入散文和闪小说两类文学体裁,其中散文86篇,小说55篇。这些文章短小精悍,微言大义,非常吸引人和启迪人生。
热门推荐
  • 凶手别想逃

    凶手别想逃

    当一宗命案发生,再聪明的凶手也别想掩盖杀人的事实,因为某一个习惯足已泄露你的秘密;再敏捷的凶手也别想逃之夭夭,因为某一个痕迹就能暴露你的行踪……
  •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没有《球状闪电》,就没有后来的《三体》!《三体》前传!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三大长篇之一!(《三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拥有最狂野的想象力!带你从另一个维度观察世界!全面展现刘慈欣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三体》中解决可控核聚变的顶级物理学家丁仪,正是《球状闪电》中找到球状闪电的关键人物。《三体》中一号面壁人的幽灵军队计划,正是来自于《球状闪电》。《球状闪电》中的疑似宇宙观察者,为《三体》中的智子出现铺陈了线索。《球状闪电》和《三体》是刘慈欣两个不同时期的巅峰之作,《球状闪电》是他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三体》则是他对宇宙的终极思考。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关键在于你迷上的是什么。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的板凳却分毫无损。从此少年踏上了研究球状闪电的旅程,死亡者的幽灵笔迹、前苏联的地下科技城、次世代的世界大战……球状闪电意外成为了战争中决定祖国存亡的终极武器!一个从未有人想像过的未来,在宇宙观察者的注视下,悄然降临在人类面前……
  • 穿越逆天邪神:凤逆九霄

    穿越逆天邪神:凤逆九霄

    一朝生死,一朝往事,生死存殁。“固然存活于世,同天地同寿,可是到底本座还是有了凡人的情感。”“我恨他啊,可是到他死的时候我才明白,从始至终我从未深恨过……”“吾,夜幕/夕落愿以血肉之躯,融合你——”“从今往后,你就是这天地之主,你是你,你也是我,是她。”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金陵十三区

    金陵十三区

    我在一个收入不算丰厚的小公司上班,所以业余时间我会开着自己的标致308载客赚点小钱补贴家用。换句话说,我白天是一个苦逼的小公司白领,晚上是一个苦逼的黑车司机。这天傍晚,我将车停在仙林中心地铁站口等客。这里地处郊区,公交不便,所以黑车的生意还算不错。一班地铁到站,一大波人从站口涌出,黑车司机们纷纷上前去招揽生意。我坐在车里没动。我从来不去主动拉客,因为不愿意忍受陌生人的漠视和白眼,可能是我小时候读书读迂了,拉不下小知识分子那点儿可怜的面子。所以我比其他司机的收入要少上一大截,老婆为此常常骂我没用:“连开个黑车都开不过别人!”
  • 重生之千金不能惹

    重生之千金不能惹

    不听父母劝阻,苏沫执意嫁给那个男人。婚后,她没有享受到她想象中的幸福。出轨,背叛,囚禁,最终她选择自杀。重生,一切还未开始。什么!?那个渣男还想让我嫁给他?哼!虽然渣男长的很丑,但他想的很美。这一世,我苏沫一定活出个精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痕:一个名门望族后裔的现代生活

    爱痕:一个名门望族后裔的现代生活

    女主人公的一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移民到西方国家的家庭之一。她随从父母移居澳洲。一次偶遇,她与一个美国人发生了许多离奇的故事,虽然喜结良缘,却饱尝千辛万苦。于是,她的生活与中国普通人有了许多不同之处。她常常往返于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她的独特本性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生命航程因此溶入了南北半球、大洋两岸的斑斓色彩。露易丝·白,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个名门望族——博尔吉济特家族(这个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长于60年代北京的一条普通胡同里,70年代当过纺织工人,做过出版社的打字员和文秘,80年代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移民,与全家移居澳大利亚,曾出任澳新银行驻北京办事处代表,后与美籍意大利人结婚,定居美国。从此往来于中、美、澳。在中国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澳大利亚曾就读于堪培拉高等技术学院电脑文秘系及堪培拉大学教育系;在美国曾就读于麻省米德尔塞克斯学院教育系。在美国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From the Shadow of my Life(《负俗人生》)。
  • 望北城

    望北城

    即使你枯萎,凋零,容颜不在。再望你一眼,万般柔情也会涌上心头。这是他的爱情。武功天下第一也好,帮派天下第一也罢,江湖如若听我名,皆退避三舍。这是他的江湖。众臣在我指尖起舞,天下在我鼓掌之中。我不为君,不为王。这是他的庙堂。“流放百世?遗臭万年?自有后人评说,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