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45

第45章 走进大山

如果说,黑龙江省的版图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那83900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就是那天鹅的头冠。那里是祖国的绿色瑰宝,山高林美,资源丰富。有多少人对这片神奇的山林心向往之,趋之若鹜。当然,做一次进山的旅游者很惬意,如果要长期在大山里生活就不容易了。高寒和高纬度环境会使许多人的身体不适应,严重威胁人生命的心脏病发生率较高。这几年,这里的人们对心脏病却不再惧怕了,因为有一位上海的心脏病专家,成了他们的“守护神”,他随叫随到,一年有五六次跑进大山为病人动手术。如果你找到上海他工作的瑞金医院,只要你说是“大兴安岭的”,他便如亲人般给你安排医疗。更重要的是,由他牵线,大兴安岭地区医院已和上海瑞金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他们的指导下,地区医院已组建成了全省地市级医院中一流的心血管专科。

这位“大兴安岭人的守护神”叫张大东,当年在呼玛县下乡的上海知青,现在是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的院长助理、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国著名的心血管介入治疗专家。

那天早上8点半,我就赶到了位于心血管专家张大东也是山里人的“守护神” 莘庄镇的闵行医院,在那座新建的大厦的15楼,我找到了心内科的病房,楼厅里挂着许多锦旗,都是赞扬张大东的医术和医德的。他正在查房,挨个病房巡视,亲切地询问病人,仔细地检查,身边跟着许多实习医生。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站在走廊上的我失去了耐心,只好对护士说:“我是大兴安岭的,找张主任。”这一招还真灵,张大东马上出来见我,把我领到他的办公室接受采访,这其间,呼玛县一位姓赵的县人大副主任来找他,她是来看病的。还有科里的护士长,也来主动介绍情况,她曾和张主任到过加格达奇为病人做手术。

110里的山路。开始我们还指点江山,有说有笑的。初春的兴安岭,残雪未尽,达子香已绽出紫色的花蕾,山色秀美,我们像逛公园一样高兴。后来就步伐越来越沉重了,满脚的泥水,衣服都被汗水湿透,军用水壶的水喝没了,书包里的馒头也啃光了。饥寒交迫的我们就只好抓路边的残雪解渴了!总算在半夜时分,走进了察哈彦这个地处黑龙江转弯处的小屯子,倒在土炕上就睡,一夜无梦。我们浪漫又艰苦的知青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和那些逃难到大山里的移民一样,大东他们春夏秋季开荒种地打粮,到张大东当年抬大木头总是抬“第一杠”

大东很帅,有点像哪部电视剧的男主角,儒雅又亲切。听说我在黑河当过知青,他说呼玛和黑河是近邻,我们都在黑龙江边下乡,接着就无话不说了。他说,我是1954年出生,1970年4月15日下乡的。我们是知青中的小字辈,被称为“小六九”〈69届中学生当时只记得路太远了,走了好几天,先坐火车从上海到塔河,又换汽车跑到一个叫三间房的小村落,前面就没有公路了。乡里要安排我们坐拉行李的拖拉机,可是我们一激动,要来个急行军!没想到,那是了冬天就进山伐木。对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来说,什么活都不轻。年纪最小的大东一点不示弱,重活累活都抢着干,不长时间他就“出人头地”了,先当上队里的民兵排长,后来还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主管副业生产。从下乡的那年冬天开始,连续4年领着大伙进山伐木,在零下37度到38度的严寒中,他们跪在大雪地里,用简易的弯把子锯,把参天大树放倒,再砍掉枝杈,把树干用马拖到楞场,再堆成垛,等待火车装走。在楞场抬大木头是又累又危险的活,白白净净的大东,总是抢第一杠,他指挥着8个棒小伙弯腰挂钩,一'起身抬起数千斤的大原木,然后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如走去。他们一'起喊着号子一哈腰挂,那个嘿哟挺起腰,那个嘿哟往前走,那个嘿哟莫回头,那个嘿哟……

嘶哑的号子里有血丝飞迸,在广阔的楞场上空回荡,和火车的鸣叫、山林的呼啸,组成动人心魄的交响乐。这是张大东人生中最重要的旋律,现在想起还让他激动。他说,人生就是要承担责任,再重的担子也不能弯腰,也不能回头,只能一个劲往前走!后来大东担任了金山公社的团委书记,他不愿意坐办公室,经常活动在各个村屯,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1000多个知青的知心朋友。在不经意中,他还发现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地处边远,老乡和知青看病难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有的屯子的干部要到县里开会,要走一个星期,更别说是老乡看病了。公社没有像样的卫生院,村里的赤脚医生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那时已经有来自上海的医疗队,在这一带巡诊,大东很敬重他们,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命运还是安排了这个心地善良又特别有责任心的青年,成了人民的白衣天使。

1976年,张大东被公社推荐上大学,只有一个学校,那就是上海第二医大,没有任何医学家传和个人愿望的他走进了医学殿堂。对于实际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大东,学习的压力很大。但对于有过抬大木头经历的他来说,一切困难都能战胜,无非是付出更多的努力。3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大东被留校工作,成了附属的瑞金医院的临床医生。从普通医生到主治医生,大东干得很出色。1990年他被派到法国的贝藏松大学的医学院进修,在那里他学习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心脏导入手术。1992年12月,学成回国的大东主持了上海第一例心脏介入手术。病人是一个36岁的司机,他心绞痛发作生命垂危,原因是心血管狭窄,还长满斑痕。大东用国外采用的从血管导入的方式,用球囊导管扩开血管,让血液流通。手术成功了,病人得救了,一项新的医疗技术通过大东在中国推广。作为这项技术的专家,他被请到全国各地进行示范手术,3年的时间里,他奔跑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云南、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山东、黑龙江和新疆等地的上百家医院。在奔波中,大东很辛苦,也很满足,在不断实践中他的技术更加娴熟,他要攻克心脏病的信心更加坚定。

在办公室的书柜里,我看到了大东被中华医学会授予“中国介入心脏病杰出贡献奖”的证书和美国牛津大学临床试验和治疗心脏病研究中心授予他的“研究证书”。这标志着他在中国治疗心脏病方面的成就和地位。也许他更在意的是他和那片大山里的乡亲们的情感,他给我看他回呼玛县和乡亲们的照片,还有他给大兴安岭人做手术的照片,每一张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张大东常回大山为乡亲医病

1999年春节前,风雪迷蒙的大兴安岭迎来了久违的客人,告别大山23年的张大东一行4个当年插队的战友,又回来了!从哈尔滨到加格达奇,他们

一夜无眠,下了车又换车直奔呼玛方向,翻过雪深林密的大兴安岭的脊梁,进入塔河地界,他们兴奋起来。“塔河火车站,储木场!”那是当年他们抬大木头装车的地方!大东的耳边又响起抬了大木头的号子声。“呼玛转运站!”那是他们每次回上海等车的地方,在那大通铺上他们留下欢笑,收获虱子,那是带回上海的最珍奇的礼物!在去呼玛99公里处,他们望见了窗外那片被大雪掩盖了的空地,楞场和帐篷都不见了,他们曾在这里干过活,也打过群架……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他们终于找到了路边“三间房”的路牌,这里是他们苦难青春的起点。他们走下车,面对着夜色里的田野和远处的树林,大喊:“我们回来了!”那声音消逝在风雪的呼啸中。他们夜宿新街基,这里是金山乡所在地一大东的发祥地,他和每一个见面的乡亲抱头痛哭,“23年了,你们终于回来了!”他们都这样说。第二天,他们又从新街基下江道,顺着结冰的黑龙江来到江边山下的小村察哈彦,乡亲们拿出最好的山珍、河鲜招待他们,狍子、山鸡、飞龙、野猪、猴头、木耳、嘎牙子鱼都摆上了炕桌,每一家都免不了一顿好酒,一场通宵达旦的回忆。老乡说,你们当时才十六七岁,干活拼命,比我们都能干!他们还说,没有你们,就没有察哈彦的今天!你们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可是一分钱也没带走!说着,有的老乡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张大东被感动了,被震撼了!乡亲没有忘记我们,他们又是这样地需要我们。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许才是最好的报答!从呼玛一回到加格达奇,他就见到了地区医院的内科主任姜佩萍,一个帮助地区医院建设心脏内科的设想,在他们的讨论中有了眉目。大东的想法得到瑞金医院的全力支持,不长时间,这个计划全面实施,姜主任亲自带领全套人马到上海进修,大东帮助地区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心脏介入技术就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医院里开展起来。重要的手术,大东飞进大山,亲自率自己的团队参加,并做现场教学。这样一来,让大山里的人“谈虎色变”的心脏病并不可怕了,因为他们有“神灵保佑”了。

那一年的春节,大东是在大山里度过的。回到上海,面对灯光璀璨的大都市,他很淡然,因为他的心留在了大山里,那山林中微弱闪烁的灯光,也让他动心。

在大兴安岭,许多人都会给你讲大东的故事。地区质量监督局王世成局长说,2000年我患心肌梗塞,地区的姜佩萍主任让我顺利地度过危险期,大东又来电话让我到上海,他要亲自给我做手术。手术前,他告诉我不要紧张,尽量放松,然后指挥助手把我抬到手术台上,吩咐其他医生打针,做手术前准备。室内开始放轻音乐,又把荧光屏调到我的头上,让我自己看着心脏跳动的情况。大东坐在手术床旁边的椅子上,边操作边回忆同我当年插队的情景。不知不觉中20分钟过去了,无任何痛苦地完成了手术。出院后我和爱人请他到饭店吃饭,答谢他的救命之恩,结果他花钱结的账。我和爱人到他家看望他夫人和孩子,给他送的钱,他坚决不要。

地区实验中学的退休教师李祥富说,我得了心梗后,时常绞痛,一年要住两次医院。到上海找到素不相识的大东后,他仔细诊察后,亲自给我做手术,一次装了两个支架,彻底根除了病痛。当时带的钱不够,大东又安排让我先做手术缓交钱。我要请他吃饭,让他推辞了。我偷着塞给他的红包,他又托人给退回来了。

北山宾馆的副经理蒋阁才四十出头,患了扩张性心肌病,有的医院检查提出要给他做换心手术,精神压力很大的他找到了大东。大东为蒋阁做了认真的检查,说明他的心脏病没有那么严重,当晚还请他喝酒,打消了他的顾虑,还指导他们心脏保健的方法。

直接受到了大东诊疗的大兴安岭人不下百人,间接的就更多了。他们关于大东的故事是一时半会儿讲不完的。

结束采访时,他对我说,我是个医生,为每一个病人服务,这是我的天职。我又是大山里走出的知青,大山里的人有恩于我,为他们尽点心,这还有什么说的!

同类推荐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 你长大的背影

    你长大的背影

    人生之路,充满了波折和故事。有愉快的:幼年时,因为不听话多喝饮料而尿床,但还要哄妈妈开心;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时间以为“一曲红绡不知数”是红烧肉,每每念起,口水直流;考试时,给同学吹“仙气”,以为这样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也有遗憾和伤感的:爷爷突然离去的震惊和痛苦,久久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社会活动中,自己坚守的原则和底线,却被别人取笑和奚落……成长过程是一场时间的远征,注定不平凡。作家周晴用一篇篇饱含深情的隽永文字,讲述儿子一路走来的点滴,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亲情和友谊,关于爱。
  •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本书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6年9月联合举办的“跨语际对话:文艺评论国际论坛”的会议论文修订稿的精选合集。书名“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即该论坛主议题。全书收入论文34篇并随文附有现场评议精选片断,作者和评议者包括孙郁、张福贵等知名高校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中国文艺评论发展前景的学术氛围。
  •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

    《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三仙下天台:天台山传说故事》围绕天台山,讲述了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与传说。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热门推荐
  • 红楼黛影

    红楼黛影

    她是下凡历劫归来的绛珠,虽然是已经还了一世的眼泪,可是却是欠着别人更大的情谊,所以只能再次的下界历劫,还当初的以命相救的恩情。西窗的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推荐好友碧绿青竹的作品《红楼圆梦之情挽黛玉》推荐西窗的新作《黛魂玉影》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
  • 妙手摘星辰

    妙手摘星辰

    唐妙为了逃离傅清野可谓是煞费苦心。“总裁,夫人和小少爷把您一会儿要用的合同都画上了王…不是…小乌龟…”“没事,多给他们几份画个够。”“少爷,少奶奶把您车库里所有车的轮胎都扎爆了…”“哦?原来她是想让我在家里陪她。”唐妙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跑不掉就凑合过一辈子吧,有颜又多金…“傅清野你拉我去哪啊!”“去你心里…”“你有病啊!”“你是我的药…”唐妙泪奔自己选的老公跪着也得过完一辈子…【甜宠1v1/虐渣/欢迎入坑】
  • The Mystery of Orcival

    The Mystery of Orciv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调闪婚,神秘总裁来敲门

    高调闪婚,神秘总裁来敲门

    田糖,田家最受宠的私生女。一次意外,让她成了A城声名狼藉的浪荡女人,随后惨遭未婚夫退婚。在她狼狈不堪被记者围堵的无路可退的时候,苏先生宛如天神般从天而降,呵护她宠她娶她。只是,婚后她才明白。原来,婚姻里面没有心灵鸡汤,有的只是砒霜!起初,一个月来一次的是大姨妈。后来,一个月来一次的是大姨妈和离婚协议书。三年后,当别的女人戴着跟苏先生情侣款的戒指出现在她面前高调秀恩爱的时候,她把一纸离婚协议甩到苏先生脸上,苏先生却沉声的道,“休想离婚!”她怒,“大混蛋!”他却淡淡道......
  • 无边缘视界

    无边缘视界

    一阵脚步声直奔卧室而来,噼里啪啦的,又急又碎。梅健一把扯出压在身下的毛巾被,刚撩在大腿上,门就被“砰”得撞开。一头闯进来的姜橙橙被迎头推了一把似的往后一仰,双手在脸前交替扇了几下,耸起鼻子冲梅健一阵“呸呸”:“又裸睡了。”捞起椅子上的牛仔裤体恤衫扔到他身上,拉开窗子,打开通往阳台的门。混沌了一宿的空气顿时鼓荡出一股热辣鲜活的夏日清晨气息。梅健看看橙橙一身到处不够尺寸的超短,眉头一蹙:“我爸在客厅里没?”“在。”橙橙挤挤眼睛:“可他没看到我。我一开楼门,老人家就把脸扭到一边去了。我问梅健还没起床呀,他梗着脖子扭着头一指,瓮声瓮气地说,在南屋里。真逗,都成了城里人,住到十八层楼上了,还南屋北屋呢。”
  • 世界上唯一一个正道修士

    世界上唯一一个正道修士

    我,莫染,穿越这等大事,终于轮到我身上了。可是你告诉我。不是漫天神魔吗?你告诉我神到哪去了,怎么只剩下漫天魔神了。穿越到了一个正道衰落,魔道兴盛的世界。我,莫染,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正道修士。人人喊打的老鼠,我表示发扬正道很苦难的啊。
  • 巫师世界的大领主

    巫师世界的大领主

    关于那位举世闻名的猎魔人,我可以说很多。古语里他被称为“葛温布雷德”,拿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叫“白狼”。这是剑与魔法的异世界小说。当作巫师1、2、3同人看也行。另外,吹爆波兰蠢驴。
  • Perseverance

    Perseverance

    The book is deeply grounded spiritually, accessing human experience and wisdom from many sources. We're just the most recent ones to face these challenges, and we can meet them as those who came before us did.
  • 怜花落 董鄂妃传奇(完)

    怜花落 董鄂妃传奇(完)

    怎料得,漫漫一指,竟由他涟漪范范。戏中角,角中戏,处处戏台不知谁看戏?满尽心思曲中藏,拂袖一去,弦断逼得歌终,人独泣。一段不一样的董鄂妃传奇,一曲顺治出家的悲壮,什么是取舍,什么是无悔。黛眉佳人,骁勇帝王,可怜一对鸳鸯,风吹雨打。也许相逢,便注定了,万劫不复。-----------------很久没有来写完了,希望大家还记得小之,希望支持我的新作:《半世流离半生寻》链接:http://m.pgsk.com/a/500484/
  • 痴夜梦语

    痴夜梦语

    都说鬼怪最为可怕,但是人心比鬼怪更为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