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25

第25章 —个人和一条河

我想说的这条河叫库尔滨河,它是地处黑龙江边的逊克县境内的一条河。据县志记载,“库尔滨”是满语,汉译为“晾鱼场”,本河因此得名。它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的伊春的白鹿山,向北流经本县克林、大平台、宝山、新兴、车陆等5个乡,在车陆乡注入黑龙江。干流全长248公里,流域面积5200多平方公里。河源的白鹿山高795米,河口与黑龙江会合处海拔100米,落差颇大,水流湍急,河道束狭,有良好坝址多处,此河已成为本县新兴的水电工业摇篮。

我想说的这个人,名为张强富,是位来自黄浦江畔的上海知青,却和库尔滨河生死相依了20多年,致力于这河上的水电站建设。那像珍珠一样串联在这条美丽的大河上的库尔滨、白石、宝山和乌宋坐在我面前的张强富健壮的身材和纯朴的衣着如同当地的乡镇干部,眼镜后闪放的智慧的目光又好像个乡村教师,只是言语中还偶尔冒出几句绵软的沪语,才让我确认他的真实身份。

强富说,我1970年到黑河下乡,30多年了,完全成了土著。我每次回上作者和“水电大王”张强富岗水电站凝结了他的青春热血和对北大荒的一片痴情。

海探家,走在街上,没有一个人会认为我是上海人。我刚来的时候,插队在黑龙江边的张地营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到黑河第一个晚上我们住在边北的第二旅社,半夜时分大家都醒了,大喊大叫地抓蚤子,我们从没见过这种狠毒的小动物。

第二天到了张地营子,面对那一片残破的土屋,女知青们都哭了,她们问:“这里是新社会,还是旧社会?!”我们151个知青擦干眼泪,开始了改造“旧社会”的新生活。我们破雪播麦,进山开路,背起枪在江边巡逻。开始那江边突然腾空而起的信号弹让我们胆战心惊,对岸就有苏联边防军驻防,后来我们成了中国边防站保卫边疆的最有力助手。

张强富曾当过基干民兵的轻机枪手,一次他组织民兵包围了偷渡的“特务”,冲到前面一看,是漂过江的半截木桩。

“你看,我们保卫边疆的警惕性多高!”

他接着说,1973年20岁的我当上了张地营子生产大队的队长,领导村民们要把这个穷村子建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新社会”。在村里工作时,我也犯过错误,当队长时,开枪打死了钻到地里毁青苗的一只猪,原来是队里养的种公猪。正赶上县长来队里检查工作,在大会上批评我:

“好个张强富!你的枪好准哪,一枪就把队里的种公猪打死了!结果让全队的母猪都‘守了寡’!”

全场子的社员都笑翻了天!

第二年全村人都推荐我去上大学,本来我是可以上上海交大的,县里有这个指标,就是要给上海知青的,我却选择了东北农大。当时我想的是,毕业后还要回来和乡亲建设新农村。

1977年金色的秋天,大学毕业的张强富真的回到了黑河,他谢绝了上海对他的呼唤,辞掉了省城大机关对他的安排。同时和他回来的还有他的女朋友一毕业于齐齐哈尔卫校的姜雪珍,他们是同学,又一起到黑河下乡。她被分配到妇幼保健站,他被留在了地区水利局,这些岗位比他们回张地营子更重要。作为一个尽职的技术员,他在建设和维护黑龙江江堤上大显身手。心灵手巧极富创造精神的他,还和同志们设计制造了一台5吨的吊车,现在还在使用。

1981年,张强富满怀光明的理想奔赴荒凉的库尔滨水电站工地。在黑河这些年,他曾站在黑龙江畔,江对岸那个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灯火通明,而身后的黑河因电力不足经常一片昏暗。他想水力资源非常丰富的黑河地区为什么不加快建设水电站?

现在终于盼来这一天,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张强富来到库尔滨时,正值水电工程刚刚进入大坝基础处理阶段一帷幕灌浆。每灌一立方米国家投资117元,而工程队要价200元,张强富决定自己干。工程指挥部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决定由他领导承担这项工程。他和工人们一起大干起来,别人三班倒,他24小时在现场。

有人说,他像铁打的汉子。在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时候,灌浆到了结尾阶段。每到起塞下钻时,他都抢着干。为工作方便,他穿着单薄,冻得实在受不了,就抱着热水桶取暖。有一次他竟跳进冰水里,潜下去寻找孔眼,上来时已冻得说不出话来。工人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技术员。

在工地哪里出了难题,哪里有他;哪里的活最苦最累,哪里有他。当年春节,他连家也没回,领着18个安装人员到湖北学习。1977年7月1日,库尔滨水电站胜利竣工并正式送电,看着山乡的老百姓开始了光明的生活,张强富热泪盈眶。他被调到库尔滨电厂当厂长,努力把光明更安全更有效益地送到千家万户。

1986年10月,在荒山野岭的白石,又开始了建设库尔滨河上第二座水电站的战斗。已经成为当地水电建设专家的张强富,又担任了总指挥。这时他思考的问题,不仅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要为国家节省资金。他对工程的承包、材料的采购总是精打细算。一位外地的材料推销员来到白石推销产品,在洽谈中因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工程的需要,当场被拒绝订货。那位推销员暗地给张强富送了一大包钱。张强富笑着说:“我收了你的钱,不买你的货,你干吗”那人无趣地走了。他亲自组织发电机组的订货,他竟一次向8个厂家发出电函询问价格和质量,然后货比多家选择质优价廉的厂家签订合同。历时5年的艰苦奋斗,1991年10月,装机容量5800千瓦,年发电2261万千瓦时的白石电站建成了,这回逊克县终于告别了电力不能自给的历史。

1988年7月,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来工地视察。他握着张强富这位特别能干的上海知青的手说:“黑龙江人民永远忘不了你!”

已成为当地水利建设专家的张强富乘胜前进,1994年春天又带领自己英勇善战的队伍,开始发起新的进攻。他们要在库尔滨河上再建设一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由拦河坝及溢水工程、引水系统、发电厂房组成,总库容量5.8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为19500千瓦,年发电量5330万千瓦时,工程总投资14538万元。

他带领着千余人大军开进宝山,在荒野里,平地、修路,搭帐篷。吃苦挨累他们都习惯了,最大的难题是筹资。张强富和县里领导跑部进省,拜佛烧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感动了上帝,资金逐渐到位。这其中的甘苦,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张强富夜间赶路白天办事,坐火车从不进餐车,进城市从不打出租的习惯,让每一个和他出差的同事都十分发怵,但谁都佩服他办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1998年末宝山电站发电了,逊克县开创了向伊春林区卖电的历史。

10多年的时间里,张强富成了拥有8亿资产的库尔滨流域水电公司总经理。他还是不满足,他认为库尔滨还有着发展水电的巨大潜力,他又提出继库尔滨、白石、宝山之后再建设第四座水电站一乌宋岗水电站的建议。县里领导请专家论证后,再一次为张强富投了赞成票。但是钱从哪来?张强富发动职工集资,自己带头拿出5万元,很快集资了300万元,工程按期开始了。2000年12月30日,乌宋岗水电站也投产了。现在张强富的水电公司总装机容量已达到53300千瓦。水力发电已经成了逊克县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张强富成了黑龙江省最有名的“小水电大王”。

在张强富忘我地投身自己热爱的水电建设的时候,他的妻子领着女儿回到了上海,虽然理解支持丈夫的事业,但是她无法忍受他对家庭的淡忘。20年了,张强富只能每年春节和家人团聚。女儿两三岁时,一见他就哭,坚决不让这个黑乎乎的男人上她们的床。后来她长大了,总盼着他回来,和别人家的爸爸一样领着她去公园玩!可是身在工地的爸爸难得给她打个电话。

1992年6月,女儿患重病住进医院,3天后,张强富才回到上海赶到医院。女儿哭着说,爸爸,我可想你了!这时强富说:爸爸也想你呀!你是爸爸的心肝宝贝!说到这儿,他忍不住,泪水流了下来!

30多年来,他面对再多再大的困难,忍受再大的委屈,也没有这样哭过!这次面对病重的女儿和樵悴的妻子,他哭了!他觉得对妻子,对女儿,对家人歉疚太多太多了!

张强富不愿意和我说这些儿女情长的事。他眉飞色舞地讲起他的逊克有123条河流,流长17344公里。整个流域有半个海南岛那么大,有3个上海那么大!他说,有生之年,我还要再建几个水电站。那时逊克就要“以电富县,以电富民”了,这个边疆小镇又强又富了!这就是张强富的最高理想!

他请我最好五六月来,他的水电站旁到处都是紫盈盈的达子香花,美极了!他还和我说,你冬天来更好!这里有黑龙江省最美的树挂。冬天水电站不冻,热气蒸腾,温度一降,满树的霜雪,真是美极了。我说,你真行,还给黑龙江省创建了一个风景胜地。

我很奇怪,张强富还是黑河市的政协副主席,代表着无党派人士。我问:“这么多年,你怎么不入党呢”他说:“刚下乡只有表示一辈子扎根边疆,才能入党。许多人都表示了,他们都先后入了党。后来他们都走了。我从来没表示过扎根,却在这里干了30多年!入没入党,并不影响我干事。”说着,他竟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个人和一条河”的故事,是《黑河日报》老总编张桂馥介绍我认识了他,后来我来到逊克县,他陪着我看了他的那一座座建设在偏远的大山峡谷中的壮丽的水电站,又增加了我对他的一份敬重。

离开逊克前,我还来到了烈士陵园,拜谒了金训华墓。那里埋藏着的也是“一个人和一条河”的故事,那就是下乡77天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捞落水的电杆,1969年8月15日牺牲在逊河里。他把自己的生命汇入这条大河,流向了永远。而同是上海知青的张强富,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化成了库尔滨河上的一个个的夜明珠,给山区的人民带来了永久的光明和富足!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热爱的。

后来,我和张强富还在哈尔滨见过几次面,他现在已不再兼任逊克电力公司的职务了,他已把主要精力用在政协的工作上了。他经常做的工作是招商引资,推进当地的重点项目建设。当然他最大的人脉资源是在黑河下过乡的老知青,他动员他们和他们的朋友为第二故乡的建设出力。

我从报纸上看到了,在2012年1月7日闭幕的黑河市政协第五届一次会为金训华烈士送花圈议上,张强富再次当选副主席。当年曾有几十位上海老知青进入当地县团级领导岗位工作。现在他们多数因为年龄到限退出领导岗位了。因为是非党干部,张强富还工作在地厅级领导岗位上。他和我说,我是黑河硕果仅存的知青干部,还是要多为当地老百姓做事,也为咱们老知青争光!

我说,你好好干吧!将来我再给你写一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同类推荐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吴兴华文集

    吴兴华文集

    吴兴华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他创作的诗歌和翻译的作品大都发表在三四十年代。本书《吴兴华文集》收录了吴兴华《沙的建筑者》《从动物的生存说起》《记诗神的生病》《唐诗别裁》书后、《谈诗选》《现在的新诗》《谈田园诗》《两本关于叶芝的书》《怎样谈话》《鸽,夜莺与红雀》《秋天的日记》《再来一次》《乔易士研究》《菲尼根的醒来》《记亡妹》《游梦者》《马洛和他的无神论思想》等文章,吴兴华是天才式的人物,英年早逝,可悲可叹。阅读本书可以解读吴兴华作品的深刻蕴涵,了解他英年早逝的悲情人生。
  •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 归来

    归来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
  • 故宫盗宝案

    故宫盗宝案

    故宫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五百八十多年的沧桑之后,依然以它无与伦比的高贵、富丽堂皇的风姿和绝无仅有的神秘精深端坐在北京城的中心。故宫又称紫禁城,这个名字是借喻紫微星垣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星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因此皇帝住的地方就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的皇宫,人们习惯称故宫。故宫确实让人着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徐启宪说过:只要有条件,砸锅卖铁我也得买一张票进去看。
热门推荐
  • 囚岛余生

    囚岛余生

    自从醒来,他便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身份,别人称他为,赎罪者。他带着这个身份开始了找寻自己的征程,从得知自己的名字开始。他叫罗。一个从另一个时间穿越而来的神秘的人。他的使命是什么?无人知晓。刚来到这里,他便卷入了一场阴谋和战争。为了生存和求知,他必须一刻不停的战斗下去。接下来等待他的,是数以百计的挑战,战斗,打怪和最伟大的征程。一起和主角罗进入到这个奇幻又冒险的世界吧!本书有着类比冰与火之歌式的写作手法,伟大的征程即将开始!
  • Maresi

    Maresi

    Only women and girls are allowed in the Red Abbey, a haven from abuse and oppression. Maresi, a thirteen-year-old novice there, arrived in the hunger winter and now lives a happy life in the Abbey, protected by the Mother and reveling in the vast library in the House of Knowledge, her favorite place. Into this idyllic existence comes Jai, a girl with a dark past. She has escaped her home after witnessing the killing of her beloved sister. Soon the dangers of the outside world follow Jai into the sacred space of the Abbey, and Maresi can no longer hide in books and words but must become one who acts. Bound for international success, Maresi will be published in 15 territories around the world!
  • 荣光不负情深

    荣光不负情深

    人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王者荣耀之枪神纪元

    王者荣耀之枪神纪元

    黑暗世界中的主宰者入侵王者大陆,创世神女娲与其展开了生死决斗,最后将其封印到魔域渊之中,逸散他的能量。千百年后王者大陆上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到达魔域渊,就可以得到暗影主宰逸散出的能量,而打开魔域渊的钥匙,就藏在长安城中,一时间,各方势力风起云涌。
  • 我脑子里有个世界

    我脑子里有个世界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将去往何地?”看着人生三大问题,李浮生不经陷入深深的沉思,“我到底是选A呢,还是B呢,还是C呢?”,决定了,只见李浮生按在了D的选项上。上面赫然写着“白开水”三个字,而其它三个选项分别是“红开水、绿开水、蓝开水。”
  • 残废王爷,王妃不好惹!

    残废王爷,王妃不好惹!

    她二十一世纪金牌主刀手,穿越成了废材小姐,没几天还要出嫁,嫁的人还是战神莫天逸!可惜双腿被废,被诊断一辈子站不起来。新婚之夜,她被莫王爷威胁,“本王今晚要你死!”“别别别,有话好好说,我能医好你的腿,给我一年时间。”呜呜呜~她苏沐寒打不过啊,只能求饶,不过还好,她有个医生药箱(当然,拿不出来)莫王爷将信将疑,似有些不信,可是苏沐寒再三保证了的,也就答应了。腿好后,苏沐寒笑着说,“你要今晚再爬我的床,我一刀废了你!”“王妃有话好好说,本王错了还不行吗?”没办法,某王爷只能求情,谁叫自己把兵权全给了自家王妃呢?【1V1男女双洁,半虐半宠】
  •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本书就是一本供你用心参悟、细细品味的图书!书中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种种管理技巧展示给你,为你解决在管理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使你在每天的轻松阅读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可操作性强,是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
  • 哈利波特之凤凰荣光

    哈利波特之凤凰荣光

    现代大好青年许愿了无数次穿越之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菲尼克斯·生而高贵目前稳定日更3k+偶尔番外篇新人文笔,不好就提,会努力改进非严谨技术文,主要靠近原著,bug能补则补已签约,欢迎试毒收藏养肥尽量写出我心中的剧情有原创,不会多到接受不了,毕竟宗旨还是让每个人看懂我写的是啥外国巫师界仅限于欧洲范围,国外世界太难补,也不想凑字数给大家写不严谨的科普请多多支持~thanks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供养人

    供养人

    这是一个关于供养人的故事。所谓供养人,即制作圣像、开凿石窟的出资人。在纷繁如海的壁画和石窟中,每一幅壁画和窟龛背后都有它的供养人,每个供养人都有一段往事,或难放下,或难忏悔,或难救赎……千万种情感凝聚成一幅幅壁画,有的有据可查,通过廖廖几句去参阅品读当年的真实历史;有的已剥落残缺,无法细究;还有的只是空白一片,连姓名都不曾提及……只字片语也好,只字未提也罢,供养人当年的往事已通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只有壁画和窟龛,千年后,依然震撼着我们的视觉,涤荡着我们的灵魂……那些绚烂夺目的壁画,美的到底是画匠的精湛技艺,还是供养人虔诚的精神世界?打动你的到底是艺术,还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