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900000024

第24章 不忘跨越——於志明教授素描(3)

很遗憾,我未能看到小斗桌。我想像着,如果再有一个多雪的冬天来到的时候,於教授还会伏在那里看书写作。今年55岁的於教授一点也不显得老,别人都说那是他始终没有放松学习的缘故,学习使他的生活总是充实的,思想总是新鲜的。现如今,人们为了延年益寿,兴起了这个功那个法的,健身之道多得眼花缭乱。於教授用学习使自己变得年轻,这确实是很新颖的一招。

那天,我找到了於教授的几个研究生,想从他们的眼里看看於教授。我没有想到,不善言谈的於教授教出来的研究生说起自己的导师来却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我的笔尖忙不迭地做着记录也未记下多少。

现在只好把他们的谈话录音稍加整理如下:

赶着鸭子上架有什么不好?

李长虹(97级硕士研究生):

我上研究生的第二年,导师接受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院校教育发展史.后勤卷》的编写工作。这个课题是由总参谋部牵头,各总部、各军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而且是国家“九五”重点课题。任务领受回来后,导师把我叫去要我协助他做这项工作。我问怎么个协助法,导师说,你先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然后我和你一起研究提纲,再分头执笔写作。我一听就有点怯阵了,自己入学刚一年,以前从未干过这么重要的工作,深感水平难以胜任,便直截了当地给导师提出,收集资料的工作我会尽力完成得让您满意,至于写作还得您自己动手,我实在没这个水平。导师见我有畏难情绪,便说:我能让你干当然会有我的考虑,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水平并不是天生的,它是从实践中升华而来的。不是有句话叫“赶着鸭子上架”吗?

鸭子上不了架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我认为现在看来办不到的事,不等于明天后天办不到。从实践论的观点看问题,世上没有绝对认识不了的问题,没有绝对办不到的事情。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才把这次的写作任务交给你。退一万步讲,你写出来的稿子真的不能用,我觉得也没有白写,它为你迈向成功垫了一块台阶。

在导师的这具有说服力的劝导下,我最后满怀信心地担负起了写作任务。导师放手让我写,却不是放任。提纲成形后,他让我挑选自己认为比较容易写的章节来写,先易后难。我实在啃不动的章节他自己动手。我写的第一稿出手后,导师进行了极为仔细的评点。他首先肯定了我写的部分内容翔实可信,文字上的功力也可以。然后着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他说,写历史,并不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堆砌,更重要的是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使读者真正能够“以史为鉴”。导师这么一点,我心里豁然开朗。我说,我写的“调整改革后勤院校体制编制”一节,就是简单地堆砌历史事件,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导师接着我的话题说:对,你明白了就好。在这一节中,你不能只写90年代对后勤院校的三次调整是如何进行的,应该先叙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军委为什么在90年代相继部署三次调整,这些调整对我军后勤院校教育有什么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这样内容就显得更为丰满,更接近写史的要求。

我按导师的要求又改了第二稿。他看后认为比一稿大有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就这样,我一遍一遍地写,导师一遍一遍地分析其中的成败并提出修改意见,四易其稿,最终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导师这次逼着我“鸭子上架”,对我是一次永生难忘的锻炼,我虽不能说我已经上了“架”,但是起码我明白只要下定决心,终究有一天我会上“架”的。

创新是研究生最宝贵的学习品质

王志勇(98级研究生):

1999年底,在我的毕业论文《后勤指挥人才培养研究》开题时,有一段是“关于后勤指挥人才素质结构”部分,按我的想法采用一般的、人皆用之的套子去写,即从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来论述,或分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部分来论述。

这样写起来轻松,不费事。导师得知我有这个想法后,专门找我交换意见,他告诉我:这两种模式已经沿用多年了,都用滥了,它最大的问题是可以把各种人才素质结构都囊括进去。如果后勤指挥人才素质结构也照这个套子去写,就没有个性了。导师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创新是研究生最宝贵的学习品质,毕业论文,贵在创新。”他还就如何创新的问题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找了一些资料让我阅读。

在导师的严格要求和启发下,我认真而广泛地查找资料,下到部队搞调研,形成初步想法后又几次求教导师,终于创造性地提出了后勤指挥人才素质结构主要由“学识、见识、胆识和体质”四部分构成,并就后勤指挥人才素质结构要素、素质结构机理、素质结构评估进行了多方的探讨。开题时大家普遍认为我较为成功构筑出了后勤指挥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今年5月,“军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全军院校征集论文,导师立即让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以后勤指挥人才素质结构创新为重点,拿出了论文提纲应征。后来,这篇论文获得“全军军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在导师的启发和帮助下,我对军队后勤指挥人才素质结构的认识有了较为明显的突破,为今后走向部队,进一步深化后勤指挥人才培养的研究,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好导师,好师母

刘忠(99级研究生)

导师不仅在学习上谆谆教导我们,在生活上更像一位长者,充满着对学生的感情和爱护。从他身上我不但学到了后勤指挥理论方面的知识,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对我的衣食住行、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关切有加,经常询问。我如果有几天不去导师办公室谈谈自己的情况,他准会打电话找我询问学习、生活近况。

每在这时,我内心平添一股学好本领以报师恩的力量。

人校第一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一直难以忘怀。一次,由于我一时大意,忘了加减衣服,患了感冒,发烧加上拉肚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导师知道我得病后,打电话对我说,他教学任务重,不能亲自来看我,让我到门诊部找他的爱人陈云英师母。我犹犹豫豫不想去,导师说有病就要及时去治疗,万万耽误不得。当我还没有走到门诊部时,远远就望见师母已经站在门诊部门口等候,我心里涌上一股热流。师母领着我楼上楼下地挂号、看病、拿药,并再三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她在与我交谈中,得知我在上学前,乙肝疫苗只打了两针,还需加强一针时,就让我感冒好了后找她打加强针。几天后,我去门诊部找到陈师母补打上了这一针。事后,我才知道是师母自己掏钱买药给我打针。事情虽小,但它蕴涵了导师一家对一个学生无私的爱。

我由衷地感到,我遇到了一个好导师,一个好师母。

三个研究生在谈话中,都提到了导师随身带着的那个小本本。我有意从他们的谈话里删掉这个细节,想单独写写他的小本本。

熟悉於教授的人都说他思想上的“火花”特别多,创新意识特别强。

他好多“火花”都与他的小本本有关。人的聪明、智慧固然与其天分有关,但是更多的则产生于后天的实践中。用於教授的话说就是人们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实践,使人的思想冒出许多新鲜火花,这些火花有的是很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的甚至是超现实的联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闪而过,即刻消失。有心人就能抓住这些“火花”,并用心培育它,使之成为崭新的思想。懒人或无心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火花”从眼前流失走。

於教授的小本本就是专门收集这些“火花”的。他的好多创新的思想就是从这小本本上长出来的,所以有人说这是他的“秘密武器”。他自谦地称为“胡思乱想本”。打开这个“秘密武器”不难发现,记在上面的东西没有逻辑,不成篇章,有的只是只言片语,什么“联合辐射,向心保障”、“巡回机动,超前预置”、“仓库是调节供求矛盾的储水池,科技可以使最小储备发挥最大效益”、“人脑加电脑,指技合一,双脑并用”、“知识经济与后勤保障”,等等,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他的爱人说:老於有时半夜三更爬起来还在他的小本子上写东西。

“我一点也不小看导师的这个小本本,它是他那些思想火花的最初的发源地,也可以说导师的几部重要著作中许多新思想都源于这里。”

研究生李长虹如是说。

他有一个“编外研究生”於教授有一个“编外研究生”,而且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写出了有水平的学术论文的“编外研究生”。

於教授说:“我这个非正式的学生叫开先奎,开花的开。我和他相识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但很有意思。”

他把“开花”二字咬得很重,满脸笑意。因为故事就从这“开花”说起。

今年3月3日,学员队组织学**做好事活动,於教授的办公室来了两个学员帮他整理房间。当时於教授有事不在办公室,等他回来后两个学员已经把地扫了,玻璃也擦了,正整理那摞报纸。於教授抬头看了看两个小青年刚擦过的窗玻璃,说:“瞧你俩这玻璃擦得可不合格,东一溜西一道的,多刺眼。”两个学员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位教授是个很严厉叉很严格的人,马上爬上窗台去重新擦玻璃。

这当儿,於教授开始和两个学员搭上了话,问:“你们俩叫什么名字?”

一个答:“我姓开,叫开先奎。”

另一个答:“我姓花,叫花松林。”

於教授笑了:“你们俩这姓很有意思,合在一下就叫开花。开了花,就不愁没有果实了。开花,好!”

两人中,小花不善言谈,只是低着头干活。小开呢,相比之下话就多了,他问道:

“教授,您贵姓?”

“免贵,姓於,叫於志明。”

“哟,您就是於教授!久闻大名,我拜读过您的不少文章。”

同类推荐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陈思和文集:告别橙色梦

    陈思和文集:告别橙色梦

    全书分五辑,主要收录了对伤痕文学始作俑者卢新华的评论,还有对一批上海作家的评论,如王安忆、沈善增等人;还有对莫言、王朔等一批当代作家的评论;主张“重写文学史”,在五四传统的基础上看待中国的作家和作品。作者主张独立的文艺批评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可谓观点独到、有新见新识,对当代文学评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2016年散文随笔选粹

    2016年散文随笔选粹

    本书精选了2016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期刊的优秀的36篇散文随笔作品。分别为钱佳楠的《四封信》,阿慧的《前头有很多好东西》,陈涛的《小镇青年,酒及酒事》等。这些散文随笔作品题材涉及广泛,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
  • 寻找人生突破口

    寻找人生突破口

    人生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每个人都在走着特有的人生之路。本书作者因十年动乱失去上大学机会,但他数十年不懈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从一个初中生通过自学成为精通英语的专家和文学翻译家。他以崇敬的傅雷为榜样,走着傅雷式的人生道路,有人称他为“傅雷式人物”,说他的成功人生中充满传奇色彩。作者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他的奋斗经历中包含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故事?是什么使他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对于人生和社会有着怎样的认知?他被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富于传奇色彩的生活,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不妨读读本书,走进作者不同寻常的世界,必将从中获得有益的激励、参考或借鉴。
热门推荐
  • 小然神的仙界战场

    小然神的仙界战场

    倘若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注定的,就让它发生在小说中的世界里面吧。李然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全是仙,而他成了小神仙。华夏天庭的小神仙,天生便要斩倭仙。他下得了手吗?众仙驰骋,众神奔腾,众穿越者争相发力……这是个超级热血的时代。
  • 腹黑总裁,宠妻成瘾

    腹黑总裁,宠妻成瘾

    第一次见面,他对她说“嫁给我,我保你一生无忧,护你一世周全。”她欣然允诺,一夕之间嫁入豪门,成为别人口中的顾太太,A市所有女人羡慕嫉妒的对象。却无人知道她早已暗恋他十年。婚后,她被告知他与她结婚只是被逼无奈,并不是出于爱。于是扔下一纸离婚协议书,远走他乡。再回国,他对她说“我许你一世幸福,余生相守到白头。”可是她却挽着未婚夫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她已经不爱他了。“不爱了?”“……是,如你所愿,顾景川,我不爱你了。”“爱不爱不是说的,做出来的!”于是,当晚某人和晚晚深入探讨了一下,爱不爱这个问题。
  • 原来你心里的人是我啊

    原来你心里的人是我啊

    一回来就要结婚?有没有搞错?她长的貌美如花更会赚钱养家,结婚做什么?还有为什么一直给她推荐什么祁家少爷?这个少爷这么急于把自己推销出去,是因为自己长的丑?巧了!祁嘉煜也是这样想他要相亲的对象的。可是当两个人真正见了面以后,两人几乎要撞墙,怎么会是她(他)?这不是她(他)的高中同桌吗?男女主双洁。继《颜如舜华,非你不可》有一本书。
  • 贞观公私画史

    贞观公私画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屋顶上的金达花

    屋顶上的金达花

    “小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奴隶!”裴宥苏甩了甩手中的契约,傲慢地看向面前的崔智元。她,裴宥苏,出生豪门,从一降生起就过着如公主般优越的生活。她任性,她嚣张,她不可理喻,所幸有着如骑士一般的柳权锡默默包容她所有的坏脾气。公主对骑士不屑一顾,却偷偷暗恋着校园王子仓闵,为了能够顺利接近他,裴宥苏利用所掌握的崔智元的把柄,威胁他与自己订立主从契约,并以卧底的身份潜伏在闵仓身旁,为她制造表白的机会,但这份儿戏般的契约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当骑士对她不再包容,当穷小子变身贵公子,当王子依然若即若离……当一切都向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不断摇摆的情感轮盘,最终将会停在何处?
  • 被恐怖笼罩的村庄:死鸟

    被恐怖笼罩的村庄:死鸟

    这个秋天赤板市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一团巨大的黑云笼罩了中心广场,花朵在一瞬间枯萎……就在这样的夜晚,晚报记者石萍接到了一个奇怪的匿名电话,电话中诡异的事情让石萍来到了偏远的水曲柳乡村。整个乡村被一种迷离恐怖的气氛笼罩着,两个少女在阳光下背靠背微笑着自杀,一只又一只小鸟莫名其妙地突然坠落死亡,夜半凄厉的招魂声在秋风里飘荡……是什么把死亡的气息洒满了整个乡村?
  • 厨宰世界

    厨宰世界

    刘子强穿越到一个厨师统治天下的奇异世界,没见过的食材,不一样的饮食文明,用科技呈现厨艺的外星世界。他却一心想着如何回到地球,不过,一切从零开始,到达最强者之巅,也许才能知晓穿越的秘密,寻找回家的路。权力游戏,美人爱仇,兄弟情义,成神诱惑,长生不老,所有一切会不会影响他的初衷?(这本书可能写得很慢,也很长,世界设计地图也很大,故事中有很多厨艺技术,当然生物科技不会少,有喜欢带点生物科技的厨师小说,请收藏!)
  • 集散地

    集散地

    集散地是一个短暂的意象,人们在这里落脚然后离开,这部小说集以地点为线索,从乡村到小镇、县城、小城市、城市、大都市,小说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作者的同龄人,在空间变换之外,又有一条成长的线索,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成年,以80后视角穿越行走“中国”土地,同时又内在地完成一个人的记忆和成长。
  • 界主别入魔

    界主别入魔

    某个界主一时好奇人界景像,于是下了界,沒成想上不来了。然后一堆人策划怎么让界主入魔。又一堆人为了和平,尽全力阻止界主入魔。为了和平的一堆人:“……”(?﹏?)界主你肿么可以不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