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900000013

第13章 军事物流学的掌旗人(4)

他对人类活动世界有这样精彩的见解:纵观大千世界,一切存在的运动无非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经济流。人流反映在城市和道路,信息流现在反映在计算机,而物流在仓储。过去就仓库进行了一个战役研究,而这次是走出仓库,研究进入仓库之前的采集、加工、包装,进入仓库后的储存调剂、管理和运输及其消耗,最后转化为“第三人类利润资源”等。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从研究军事效益着手,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益!

这次研究,是采喜先生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急剧变化后的一次冲动。

从国际政治上分析,宗喜先生已意识到像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人类生产成果完全用于战争准备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类主题转向发展与和平,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形态必将走向军民兼用的形态。

从经济意义上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发展战略,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迁。产品要走向国际交易,物资要进入人民生活,军事物资准备必然从市场进入战场。

从军事角度考虑,宗喜先生一直有一个“思想底线”:尽管大的战争一时打不起来,但战略物资储备必须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和大国军队地位相适应,这是平衡和稳定的威慑作用。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过去专门的军工企业,必须走军转民或军兼民之路,军事仓储也不必占用过于集中的人、财、物,所以必须创造“大仓储观”的意识……

宗喜先生清楚,自古以来除武器类、少数设备器材类和材料类,其他物资绝大多数并非绝对军事物资体系,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产物,所以对军事后勤物资和物流观也要发生变化!

凭借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现象的分析,宗喜先生也意识到对物流领域的关注、研究和转化这一成果,将具有更宏观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涉及节省多少经费、多少物资和人力,更重要的是依据这一理论将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军事斗争产生巨大效益。

他借鉴国际先进物流成果和美、英、法、日军队物流研究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在他拿出《我军大仓储观》的基础上,出手了《军事物流概论》和《物流场理论及其应用》等一系列理论专著。

继而在1989年的国际物流学大会上打响,在上海1994年召开的国际物流会议上,再次将中国军事仓储与国际物流学交流接轨。在1997年国际物流学术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物流场理论初步研究”,这篇奠定物流基础的创造性学术成果,被与会学者一致公认他是对世界物流理论有突出贡献的学人。

近几年,他继物流场理论开发之后,又在物系理论、仓储接合部理论、物流平衡理论和仓储诊治理论等方面接二连三推出新成果。在这次出访欧洲七国与同行的有关经济学家的交流中,他受到西方学人对东方学者的极高尊敬,被称为“世界物流的中国军星”!

对同行“中国物流军星”的评价,宗喜先生不敢领受。但宗喜先生知道,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从军报国的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难得倒的事,“世界物流的中国军星”给他的是一分从容和自信……

内行人曾经给宗喜先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先生研究并创立的中国军事仓储学和中国军事物流学理论,以及通过这两个理论和培养的人才给国家、国防经济和后勤保障带来巨大的效益,这与自己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薪是否成为正比?

是否成正比,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但宗喜先生的回答是:干此行升官发财莫进来!因为发明者得到效益成正比者在世界上还不足百分之一二。

又有人提出宗喜先生这番作为究竟何为动力?笔者也询问类似问题,宗喜先生回答:多数行为是下意识形成的。一切行为则是过去受教育养成的习惯。

两个问题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很复杂,而他的回答确实很简单。不知这简单中意味着什么,想来读者已能从他的过去中知晓?

一个新中国的大学生、一个职业军人、一个军事仓储学科创始人和军事物流的开拓者,在本位上没有虚度年华,他现在担任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军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享受者、全军优秀教师、博士生导师、全军院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笔者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看他立下著作,再听别人讲他的故事,总有一个感觉,就是他属于那种有教授禀赋的人。如今,在文艺界流行讲究一种“德艺双馨”的称谓,在他身上确实可以看到一种“德教双馨”的气质。

鉴于王宗喜教授在仓储理论与教学上的建树,有人戏称他是仓储领域的“开山鼻祖”。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高层次传人成为他使命的必然。

同许多老教授一样,他的工作就是面对弟子。为此,他总是以满腔热忱传道授业,想方设法为他们铺路搭桥,让他们施展才干,引导他们发挥潜能尽快成才。

为了能让“半路出家”的弟子尽早进入情况,他不辞辛苦,亲自带领学生跑机关、下仓库,到仓储一线去体验生活、熟悉专业。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他专门为研究生撰写了《创新思维方法》,从思维方式、调研方法、文字组织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并放手让他们参与课题研究与攻关,使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与研究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因势利导,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创新的兴趣。他将军事储备的计量研究喻为物流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激起了许多研究生奋起夺冠的豪情壮志。

在学生心目中,他不仅是学业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上的慈父。学生生病时,他总是出现在病床前问寒问暖;学生有了困难,他跑前跑后,多方联系,尽力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逢年过节,他把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学生叫到家中共度佳节,融融亲情使学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

作为一个学科创始人,不管是在教研室的领导岗位上,还是退居到学科负责人,在对待本室朝夕相处的中青年教员上,他始终在业务上言传身教,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备至,甘为人梯。他倡导“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择其善者而从之”。

这些年,他把仓储的希望寄托在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员身上,鼓励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发挥自身优势向军事物资储备的优化问题、高新技术与仓储经济的关系问题、物流场理论的开发与应用问题、跨国物流有效性研究以及仓储物流智力开发工程、仓储史论等诸多理论前沿阵地进军。

他多次应邀在学院举办的新教员集训班、研究生新学员座谈会上传授经验,畅谈学术研究的体会,用浓缩的“修德、练功、学艺”六字人生精华,教育他们正确做人处世,激励他们尽快成才。

拳拳之心,反映了一个先生的坦荡之情。

他不囿于本学科理论的研究,还积极探索后勤教学规律,注重总结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从教经历和体会,先后编写了《后勤教学方法纵论》、《教员修养初探》、《教林枫叶》和《教林杂议》等书,以生动活泼、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反映了后勤教员的劳动特点和修养要点,提炼归纳了后勤教员实用讲课艺术、思维方法等,丰富了我军后勤教育的理论宝库。他还曾主编了《轮训教学法》一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探索了后勤教育的规律。

对别人、对事业、对学科,他是那种精益求精的人。而对自己,他再简单不过。

同他居住在一所大院,前后楼,没见过他穿过一件人时衣服,连现在骑的一辆好点的自行车,也是学生们凑钱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惟一的嗜好就是抽点烟,在高兴时喝几口酒。他乐于事业的奉献,而仅限于生活的温饱足矣。

虽然与他相处不多,我们也算神交已久。从他身边同事中了解,宗喜先生教育史上的奇迹的确来之不易,那是宗喜先生全家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

先生是独生子,赡养老人的担子只能由他一人来挑。当年,他已把年迈的父母接到了北京,爱人又刚刚随军,两个女儿上小学,小儿子在幼儿园入托。一家三代七口人,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简陋住室里,每人平均月生活费还不足20元,家庭经济拮据。

据笔者所知,当年爱人为了支持他的工作,生活上精打细算,省吃俭用。长期的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她心脏病没有及时治疗。在他一次外出调研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爱人的冠心病复发突然昏倒,要不是邻居及时把她送到301医院抢救,后果不堪设想。当他历时一个月返回家中,听二位老人含泪唠叨这件事时,这位事业上无畏的男人心中忍不住泛起了阵阵酸楚,眼帘里挂满了愧疚的泪花。

不过,不管多少内疚,他还是把工作放在前头。就在笔者采访他的前夕,他在南海舰队考察时,一失足掉进丈余深的仓沟里,摔伤了腰和脚。部队深为他不顾年迈深入一线而感动,给他安排了最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但他呆不住,伤势刚一好,就)己拐着脚考察去了……

几乎一切困难都没有阻碍住他前进的脚步。他像一支绷紧的弦上箭,愈发努力,更加发奋了。他要用行动来报答组织和领导的信任;他要用事业上的成功来感谢家人。他为自己的事业定的起点很高,所以有时侯几乎把个人感情、家庭生活和玩乐享受化为了另类小事。

宗喜先生有那种天然教授品行,还得益于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他当过课题组长、教研室领导和学院教务部门的领导。他感觉不管做哪项工作,都没有自己邀游仓林、出入储海和教书育人那般自如。

他不愿自己被许多人事、世事和俗事那种东西所束缚。

宗喜先生现在年近花甲,而他既当伯乐,也仍是骏马!

先生有言,世界发展很快,军事后勤人才培养的标准越来越高,后勤指挥学院虽有几十年的历史,我们也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但不能坐在已取得的成果上自满,也不能凭经验去教学,更不能用传统的陆军后勤理论迎接创新,我们要真正地做点学问!

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做学问。他向笔者讲述自己教书育人的境界就如同跳舞,那是一种音、韵、情、形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他选择了做学问、教书和育人。

这不是一般做学问、教书和育人,这是一个先生进入境界后的人生热舞……

同类推荐
  • 唐诗里藏着故事

    唐诗里藏着故事

    本书收录二十四位唐代名家,上百首经典名篇。每一位诗人的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故事;诗篇的产生,诗人生活的情景,唐代的田园山水……诗中有史,史中有诗,轻松阅读,让唐诗铭记于心,受用终生。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你能拒绝诱惑

    你能拒绝诱惑

    《你能拒绝诱惑》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基本上涵盖了周大新从写作、读书、电影、游览等角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文化的透彻解读,从中可以领略一个作家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和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
热门推荐
  • 闯进戈壁滩的姑娘

    闯进戈壁滩的姑娘

    十八九岁的姑娘离家门,一走就是千里万里。就象是做了一场离奇的梦,睁开眼一看,眼前已经是大西北陌生的神奇天地。没见过的高山,没见过的荒漠。绵延千里的天山雪峰白浪排空,茫无边际的戈壁大漠不见人烟。世界好大呀!没出过远门的姑娘,乍一到天山脚下,说不清有多少惊讶,也不免涌出一层层莫名的怕意。山东姑娘魏翠芳,单身孤影来到了遥远的大西北。过了天山,再穿越千里戈壁,远来的姑娘象一片羽毛飘落在荒漠深处的一条奇异的小河边。也许那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条小河了。
  • 田间海女我要当女皇

    田间海女我要当女皇

    现代研究生诗瑶无故穿越到一个海边小村姑的身体上,家里有个不明身份的娘亲,一个失踪的爹爹,和一个宠爱她的哥哥。看她是怎样用现代所学的知识使这个家富裕起来,并且完美的收获了一个皇子的爱情。看他们是怎样在一个小岛上一点一点的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和国家。
  • 春酒堂诗话

    春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神坛上跌落的罪人

    从神坛上跌落的罪人

    在这个世界里,众神统领着人间,而众神都看不起人类,但有四位神爱上了四个人类。于是,众神便将死个人类杀死,四位神也被众神杀死。
  •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

    南宋年间,京营节度使李茂春之子李修缘原是西天降龙罗汉,十八岁出家为僧,法号道济。董士宏寻女不得上吊自杀被济公救下,设法使父女二人重逢,又治好赵文会与苏北山母亲的眼疾。监寺广亮火烧大碑楼欲害济公,被济公施法浇灭,一计不成,广亮又要令济公化缘重修大碑楼,济公答应。济公背负韦驮像到周宅降服女妖,周苏答应捐款。大碑楼重修成功,相府的管家假传相谕要强拆大碑楼,济公施法戏耍秦相,又治好秦相之子秦桓的怪病,终于度化了父子二人。西川淫贼华云龙奸杀妇女、盗走相府珠冠,济公三度华云龙,无奈贼人执迷不悟,最终难逃法网。八魔强占金山寺,布下一座魔火金光阵炼济颠,灵空长老、紫霞真人助阵,收服八魔。
  • 逍遥县令

    逍遥县令

    北方异族虎视眈眈,南方农民起义不断,风雨飘摇的大齐迎来了一位穿越者墨谦。你当你的皇帝文治武功安天下,我当我的县令逍遥快活。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太极八卦,不在话下。武林盟主,我的兼职;大齐王爷,拿来玩玩。我是县令,进了我的地,你得听我的!
  • 你的建筑有多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你的建筑有多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福斯特至今唯一授权个人传记!建筑是什么?个人的作品?时代的映射?权力的集合体?功能美学的极致?设计的风向标?也许在这本书中,当代最举足轻重的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会给你一些答案,这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从曼彻斯特贫民区成长为爵士授勋的建筑贵族,乔布斯心目中最有资格为苹果建造总部的人选……本书是诺曼·福斯特亲自授权并凭借作者三十年笃交创作记录的传记作品,追溯回顾了这位建筑大师的成长经历与杰出成就,他建筑人生的点滴感想和辉煌瞬间,以写实而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了这位已然名垂青史的大师建筑人生。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本书分为哈利勒·纪伯伦、托马斯·艾略特、米勒·海明威等部分。
  • 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

    炊事班的兵,崛起成为特种兵王。成就步兵巅峰,王牌利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