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900000038

第38章 后记(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其精神进程是可以观看的、可以感觉的。绝大多数人能在21世纪生活在专制制度却不觉得不舒服,反而照旧习惯地谋生、习惯地追求自己的“好日子”,这个民族的精神进程就还在中世纪里逗留,尽管其形态不乏现代特色。如果你意识到了这样的现实,你的忧患、忧虑恐怕就不是只为女性寻找出路了。我相信你接触的、感受的男性已经有好多了,你之所以会有“女人不以性为资本在社会立足就很难”的认识,正说明你的理智和清醒总是保留在一个自觉的层面。我很看重你的这一点,不俗,是你大气的真正支撑。作家不是“愤青”,他需要为未来美好的社会更深刻的思考,直逼人的灵魂的思考。为此,你就准备付出代价吧。我不知你能否经得住被冷落的折磨?

再说一次《鹤望兰》。你实际上写了一种精神上的相恋:男女主人公彼此都意识到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不可或缺,正是这种“不可缺”激发了他们相互用心来观看对方,这种有距离地“看”只会为他们的健康生存增力,因为这是一种高境界生存者的一种情怀。我为你写出这样的作品而心生敬意。你问我能否告知男性从内心是如何对待女性的?俗语说,“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一语道尽了异性间天然亲近、相互增力的状态。但,关键还在彼此的境界是否高尚,否则,由“不累”便会生出万般纠葛,演出千种风情。这其中可能有新文化的某种萌芽,也可能是社会风尚的败坏。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是由“欲望”、“理性”和“精神”构成的,“欲望”主要体现人的物质需求,由“理性”来调控;“精神”主要追求的是主体被社会或他者认可,亦即社会对主体生存价值的肯定。作家心灵里的“精神”追求就是写出杰出作品,让社会和历史认可。文学文本,是作家生命的标志,我相信你在创作上会精益求精,让更多的人像“鹤望兰”那样远远地却也是灵犀相通地观望你。

冷静地回到现实,回到你的书桌前,沉思、构想,写出最真实的、只属于你的人生感受来。人对文学的一个永久性期待,就是对两种生产的关注:一是物质生产,没有它人无法生存,但它只是文学的外部因素;一是人自身的再生产,那就是家庭、婚姻和爱情。人性在自身的再生产上没有满足态,其趋优是无止境的。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用意仅在提醒,或许它也是一种磨砺。

畅广元2008.4.10

《我的心与命》

广元先生:谢谢你!

您的信,让我泪如雨下。我会一直努力,这是必须的。我的沉静,是思考。不是等待。人的一生,我经历《女友》的初期创意,是001号编辑;我经历陕西国力足球引进到胜利冲A的全过程;我为杨争光文化公司转危为安迁徙北京创《激情燃烧的岁月》大获全胜,出过点子,出过力;《陕西女作家》三卷也是我的创意,并拉来经费,亲自约稿30多人交付出版社……这些准备,就是为了实践文化在新时期的成功,我和我的伙伴们没有失败过。这些实践,是一种磨练,也是我写作的底气。我相信自己。

难得有您,在省作代会的分组会讨论上,我就听过您的发言。很犀利。您说,有几种人的书,您是不读的:一是只知道作者不知道作品;二是总在媒体上晃来晃去;三是一年就出了几本书……如果我没有记错,那就是您吧。我没有想过,现在我会和您有这样多的对话,还流了眼泪。名利关,我在少年就度过去了。我不怕寂寞的。我曾经赞赏过作家两个人:一是贾平凹,他自己写,还扶持少年作文;二是张虹,她自己写,还带出一批安康女作家们。他们的文学公益行为,让我敬重。比敬重他们的作品还甚。而我们的评论家们,忙讲课挣钱、忙职称评定、不好好读作品,武断讲话,好像女作家们个个都是叫春的猫。我们的编辑们很忙,忙着把教练员的职责抛弃,自己当上运动员开战——在有限的文学园地里搞交易。他们也是没办法,生活的资源在眼前就那么少,给陌生的作家干啥?把它换成自己的生活必须品算了,还是保证自己一定的生活水准更重要。关于作家的性,关于作家的稿费,那怎么可以不掠夺归己?就像《陕西女作家丛书》,鱼龙混杂。艺术被人情、政治、经济所扼杀。

我不孤独,我命厚重,深感足矣。我有读者的认可。我作品的生命力是经得起岁月的。《鹤望兰》中的材料得益于众多女朋友们的经验,正在变成男性公民们的自觉。我相信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会越来越来文明。我不是伟人,平凡的日子,让我心灵安逸。

我心不高,只是比较忠诚文学而已。很高兴今生有您。再叙,午安。

附上今生第一篇评论《读“小芹的郎河”随笔》。见笑吧。那天女作家研讨会我的收获最大了。认识了您,还有女作家张虹呢。世界的缘分总是阴阳平衡。回头请您喝茶。

坚德2008.4.11

读《小芹的郎河》随笔

张虹姐:

《小芹的郎河》是一部让我忘却作者存在一口气读完故事的好小说。它由作家张虹于2005年发表于《特区文学》2005年第4期,并被《小说月报》2005年第10期选载。

小说故事讲述了云城第二师范专科大学文科毕业生苏文的爱情成长生活,以及他来到秦岭深处鹞子岭小学任教,迅速升为校长的工作经历。故事叙述的流畅而一波三折,通篇小说显得湿润鲜活、饱满丰富,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秦岭深处汉水之滨朴素美好的风土人情。其中的人物:无论是追求小福小爱到实现共富大爱的女大学生刘翔羽;还是敬业爱女有梦想有修养的老校长杨明堂;苦于深山煎熬的老光棍教师胡群;坚守爱情尊严的半老寡妇教师肖引霞,还有作者倾注了集山野美丽于一身浓墨重彩渲染的哑巴少女小芹等等。他们在小说中各个栩栩如生,就像自然生长在山野里倔强的树木与花草,让人信服地与他们同命运、共呼吸,随故事欣赏着他们健康安祥不甘的生存状态。同时,作者也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2月15日,一个当地古老而传统的女儿节日民俗——花斋节。故事没有随小芹失踪,刘翔羽回城,胡群逐浪赶潮,苏文当上校长而继续蜿蜒,而是忽然在梦中还愿烧纸的归途中嘎然而止,给我们留下无尽遐思。小说不仅仅是描述了一群在山、进山、出山、回山的年轻人;描述了新时代给山区深处的巨大影响变化;真善美还仍然美好永恒地保留在原始山区人的心灵。而且也肯定了人心对光明美好高尚生活追求。

我很喜欢这篇小说。它内涵了我们陕西女作家的能力、豪情与气质。因为喜欢,就直言几点阅读中的随想,也算是与虹姐商榷。

1.哑巴小芹不愿意出山的原因交代的简单,不清楚。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点,也是许多

不出山女性的个性与共性表现点。应该“炫”一下。

2.老校长杨明堂在新学校仪式最后精彩背诵小芹的儿歌高潮时,应该再重复一次儿歌。不要惜墨省油。因为读者到这里已经对儿歌印象淡了,强化一遍可以为后来刘翔宇弹钢琴为儿歌谱曲做中间的提醒、接力,也体贴读者的记忆,使其为简单美好理想的贯彻落实,做继续铺垫,一次一次,一站一站到达实现的目的地。

3.苏文的名字不特色,起得随意了些。应该是贴着深山荒野与城市小镇之间去找个好名字就更好了。

下两篇看了再说话啦。祝小姐姐佳作辈出如百尺竿头再上层楼。以上胡话,纯粹是在一篇好小说里面捏毫毛,请你不要介意我的率直,只要记住我对你真诚的心意和无尽的期望就好。上班匆匆看了一遍,我可能连故事都还没咀嚼清爽呢。有错话,见谅!以后你对我也请不要客气。好作家要互相提醒,相互激励。

夏坚德。2008年13月30日。

需要思想的力量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的一封信引起了你的某种心酸回忆。中国的当代文坛虽然还有真心献身文艺事业的精英,却由于种种原因整体上并不景气:不足以显示中国人“人文思考”的深度和精神价值创新的特征。你作为一位有志气、有抱负、有追求的作家,肯定会有诸多的压抑感受、诸多的愤懑和诸多的期待。我想真诚地告诉你,挺立在文坛,需要思想的力量,需要艺术化创新和传达的心力。面对在文坛上已经享有盛名的同行,你不仅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更要认清他们的不足,敢有“从头越”的气势。从这点出发,你写的鲁艺高级班诸多人的散文就少了一个成熟作家的心劲儿。而对张虹作品的评价随笔则写得有了属于你的看法,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对话。查尔斯.泰勒认为,人的心灵存在状态是对话型的,从小是在与父母的对话中才得以进入自己生存的文化领域;有了自己独立的历史活动以后,便要组成个人社会文化圈,对话的人多了,层次复杂了,这时,最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好对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他者”。这样的“他者”不应是少数却应是优秀者。让这些人构成自己个人社会文化圈上的基本“居民”,你的精神和思想便会获得一个较为良好的境遇。

昨天在一个会上我问陈忠实怎么评价你的散文?他说你“写得很别致”,还举了你要加入作协填表的事来说明你们认识的经过。我还在读你的作品,感觉和忠实颇一致,你的实力人们是有共识的。大家都期待着你的新作问世。心还是要高,这“高”是说给自己的,是自律的动力。不必吃饭亦不必喝茶,就这样谈思想、谈文学、谈我们社会和中国人的精神进程。这是极好的朋友交往。等着看你的新作。

畅广元。2008年4月15日。

记忆是一种酿造

坚德:

你的散文《羌薇蔷薇处处开》很耐读,经得起细品,人生的美好、挚友间的真情和在这种真情浸泡下的美梦,都颇让人心动。这是我心目中的女性文学:把女性特征无意识化,即本能地感受人生、体味人生、醒悟人生、描绘人生、陈述一种独到的情趣。你的散文确实别致。“我就以此偷懒为范本”,让我说,就是“我就以此为范本偷懒”,但这样一说就没有了一点趣味。还有,不把蔷薇的短信紧接着她的“比较好”之后写出,一下子凸现了行文的节奏感,而且带出了作者的性格特征。人物彼此间的对话也颇具女性味儿。尤其是二人相对无言地各自观望着各自的景观,写得特有诗意,一种静静地心灵默契、心灵沟通、互为对象地自我守护,而这,正是相互间真情得以存留久远的深层心理依据。还有细雨中城墙朗诵、八竿子打不着的胡话,点画、勾描了多样态的白领层男女身影。这是女性的骄傲,也是女性的困惑和麻烦。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学,特别是散文,是深深植根于作者的记忆之中的。记忆,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它实际上是人的情感的酿造剂,一旦达到了迸发的程度,发而为文,便有特真实的境遇呈现出来,而且会写得极其自然,如潺潺流水,沁人心脾。坚德,才女也!

畅广元。2008-7-30

那抹绿色的指尖花

———夏坚德的网球故事

有网球的空气

沁心,明亮

没网球的日子

无色,无味

网球,像一根丝线

绵长绵长……

拽着你,拽着我

令人思念

从海外

谁给我打开了视频

你们说,看

网球依然在

我们很紧张的生活里

网球,真是如同一轮太阳

鲜红明亮

照亮你,照耀我

无比温暖,气吸大地。

网球,也是一种微笑

像香醇的葡萄酒

蕴涵进生活的态度

滋养在交锋中

健康飘荡,你我交流。

我的空气里

始终有着网球运动

心里的感觉

居然是一种力量

贯通浑身经络

刚柔相济,所向无敌。

——选自夏坚德诗歌《网球》

冬日的西安,窗外一派冷峻萧瑟,冷冰冰的室外球场上散落着几枚暗灰色的网球,枝桠上的小鸟冻得浑身发抖,这没有网球的日子还真是漫长难熬。

夏坚德老师递上这首色彩明艳的小诗《网球》的时候,我顿时感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温暖,好似寒冬一扫而去,就像诗里轻轻吟唱的,“我的空气里,始终有着网球。”夏老师笑一笑,“网球和节气似乎没有关系吧,只要是真心喜欢,什么日子都能打啊。”

服务.坚持

一首小诗让我领教了夏坚德的才情和网球情,于是情不自禁地请教她学球的经历来。她说,“学打网球其实和工作有关。2006年春天,4月份吧,当时陕西省网球协会组织领导干部进入第三期网球学习班,我是扫盲对象。”

2006年,夏坚德时任陕西省网球协会副主席、法人,同时是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她自嘲说,“管理网球又不会打网球,好像是个笑话。工作中也有诸多不方便。我们体育局的副局长兼省网球协会秘书长姚金荣同志,就让副秘书长赵军通知我,务必争取学会打网球。”

夏坚德回忆起三年前的往事,“痛并快乐着”的表情跃然脸上,“刚开始就好像是政治任务和工作任务一样,痛苦。不过练了一段时间,渐渐品出了乐趣。”

1999年的时候,夏坚德曾经接待过日本的软式网球访问代表团,对儿童训练软式网球有些印象。两年以后,她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网球协会研讨会,“参观了一些北京的网球场馆,会上还发了名贵的网球拍,60磅承力,可惜让我一直束之高阁。进了学习班,别的不说,先把这拍子用上了。”

同类推荐
  • 阿弥陀佛么么哒

    阿弥陀佛么么哒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2个不舍得读完的、暖心的、真实的江湖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他们很平常,很渺小,甚至奔走在社会底层,但他们很强大、很执着、很坚韧,有爱亦有恨,敢爱亦敢恨。他们不曾被生活模糊了面目、扫荡了梦想,无论现在、过去或者未来,他们都是尘世的特立独行者,努力寻找着处世和入世间的平衡。
  •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水滴的音乐

    水滴的音乐

    本书作者以“反乌托邦”名著《美丽新世界》享誉世界,人们曾为此争相阅读,激烈讨论。由于家庭背景和性之所近,他对科学、医学、心理学等均有深湛的了解,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很自然地把这些知识化成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在本书收录的散文中,题材极为广泛,视角新颖,思路开阔。他善于在轻松休闲的题材中表达深刻的思想,一些政论性随笔、关于文艺作品和人物的论说更是充满独到的见地。不时可见奇思妙想、幽默有趣之语,渊博知识自由穿插,有着超乎寻常对未来世界的预见能力;是典型的悲观的怀疑主义者,又是愤怒的理想主义者。其散文随笔,思辨色彩突出,又不乏敏锐的直觉,对西方工业社会带来的文明,对科技和集权统治至上、娱乐至死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延续了小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无缝接合的风格,把诗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多有能载入散文史的名篇,并因此产生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于是我们没有后来

    于是我们没有后来

    我这个人很草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这大概是一本关于我青春回忆的书吧。健忘的人,总要一笔一划的记下所有难忘的人和事的嘛。
  • 红莲妖圣

    红莲妖圣

    一双妖瞳,骇世人之闻,一手红莲,焚天下之痕。青衣泯天祁——如若天地无望,我宁化身为陨,焚弥这万千世界。
  • 宿命里有你,是喜是悲

    宿命里有你,是喜是悲

    一纸契约,两次签!为了妹妹她甘愿屈身,为了儿子她放弃生命。在最美的青春遇见最残酷的他,一时天堂,一时地狱,她被折磨的体无完肤......他,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牺牲她的健康,面对危险时又残忍的放弃她,只是,他心中的纠结与疼,霸道的爱,她却不懂......斗转千回,她和他再次被红线相牵,上天给了他们太多的考验,最后,还能在一起吗?一个半真半假,一半发生过一半没发生过,一半正在上演的故事,雷同吗?老套吗?庸俗吗?生活不就是这样,随时都在撞衫,又各不相同。宿命啊,如何抗衡呢......非喜勿喷!
  • 盛世与君老

    盛世与君老

    穿越只为遇见,并不平静的人生,该怎么度过?故事的最后,也许不是幸福。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美人如翡:墨少,请节制

    美人如翡:墨少,请节制

    身为血煞佣兵团老大的唐冰卿意外死亡,同时校园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少女被换了灵魂。是的,这个外来灵魂就是那个翻手即是天下的唐冰卿,唐冰卿的意外互换,原主的死亡到底是意外还是他人? 随着不断的侦查和探索,她才发现,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原来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 存档重生

    存档重生

    这是一个女孩重生的故事,没有金手指,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豪门倾轧的戏码。普通的人即使重活一次,依旧还是普通人,努力想要改变前世的命运,追寻最开始的梦,弥补那些遗憾。再一次找到那个魂牵梦萦的人,这一次重头再来,找到你,抓住你,再也不要放开手。故事不会太长,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功成名就,有的只是最平凡,普通的家长里短,纸短情长……PS:这是喵姐的第一本书,写的不好,请看书的大家多多包涵。书里出现的人大部分都是喵姐身边的人,故事和设定都是喵姐真实经历改编的,也许会有很多BUG,但大概是人生本来就充满了BUG吧……
  • 春风二十年

    春风二十年

    “人不能忘本,活着就得好好活。”张伟是一个从山里农村出来的娃,看他是如何在90年代这个梦幻一样的年代抓住时机创造自己的传奇人生。书友群:601928557
  • 今生我不会放手

    今生我不会放手

    堂堂皇后嫡子,却不受皇帝待见,在冰冷的皇家,他是此生唯一的温暖,是奋斗的动力,为守护这分入骨温暖,愿以生命于世相搏。
  • 相府嫡小姐:美人将军霸天下

    相府嫡小姐:美人将军霸天下

    一袭红衣傲天下,先是被皇帝亲笔御封“天下第一状元”后又上战场杀敌,成为手握几十万兵马的大将军,却不知‘他’却是‘她’,江湖中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女是也。他是少庄主,他是武林盟主,他是南朝王爷,他是强大的东帝王!是谁造就了她未老华发白,最终会是谁牵住了她的手,为她挽起那根根发白的发。那个本该冷酷无情,无情无欲的帝王,第一次违背了自己的心,相遇后终究不过是转身离开,第二次再见时,入眼的是她满头的银丝,灼伤了他的眼,也融化了他冰冷的心,为了她,他终是改变了自己,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将她压于榻上,却欠抽的说:“娘子,你可否在上面。”某女暴走“想在下面?老娘成全你…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