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84

第84章 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6)

九、中国文学两面人的品质

中国新文学的历史倾斜重要的导因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的动荡和艰危,国势的没落和外患的频仍使文学无法在相对平和安详的环境中进行自已的艺术创造和艺术革新。战神在中国上空呼啸而过,那些手持竖琴的诗歌和艺术女神便显得与环境不协调。爱神和美神理应受到战神的放逐。人们在困难处境中把艺术和美视为象牙塔里的物件,在文学的价值观中认为它不应是摆设和点缀,而应当是于实际有用的东西,一般说来应当是枪炮、炸弹和匕首。

那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模式,例如从早期的革命十恋爱,为革命而牺牲和放弃恋爱,到数十年后为大跃进或什么政治概念而放弃或推迟婚姻,直至在文学中用政治代替艺术,用阶级代替人情,用斗争批判代替建设,用普及代替提高,用古董国粹和民谣小调代替现代性和现代倾向,都是这种放逐的结果。

这只是外部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事实上更深刻的原因在文学自身。新文学运动本身就是社会政治运动的派生物。一开始,文学运动就受到社会救亡运动的牵引,这是一次并不纯粹的艺术革命。艺术的功利受到社会改造运动的启发,或者说,是由于社会改造和民族振兴的愿望使他们想起了启发民智和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作用。最后导致改造旧文学与建设新文学的目的。

因而溯及当日的文学革命的实质,不能不首先面对它反抗社会桎梏的功利要求而不是文学建设和艺术创新自身。是社会使命感、救亡意识这些并非纯粹的文学动机给文学家以昂奋和幻想,使文学家们从那时起就开始做非文学的文学梦。他们真的相信文学的目的在于救国,后来又相信文学的目的在于阶级和政治。文学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实现社会功能和社会目标的中介。

近代以来一批新进的知识分子以为小说能够救中国。正史不能入,由小说入之;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到了60年代中的最激进的一些人又认为小说能够反党、反社会主义,以至亡党亡国。这都是文学梦幻的产物。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把文学神化了,真以为文学是使中国起死回生的还魂丹。当他们把建国兴邦和强世新民的希望投向文学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而是当作一种工具。他们注意到文学的特异功能,并没有注意到文学的特异本质。

事实上,艺术和文学本身的品质和规律一开始就受到忽视。在中国社会中,为人生与为艺术,写实与想象,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受到重视的只是前者,占领主流位置的也只是前者。艺术的创新和变革只能在社会政治的夹缝中受压而喘息。

近世以来的文学救亡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思想,在根源上就已联合。一旦社会发生动荡,中国文学的这种根本习惯便自然抬头。新文学与旧文学在这点上具有同一性。社会的变动时机,从正面讲,是要求文学承担挽救危局的责任;从负面讲,便是要求文学承担造成危局的责任。这就是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

中国文学的历史倾斜在中国文学革命的自身,在它的根本性质之中,而基本上不是他人的强加。于是中国新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地建设,一方面又因时势的迫使在不断自毁。从文学的意识形态化到极端主义的形成,一方面由于外力的强加,一方面则是自身与社会进行调节的结果。反传统的新文学总是在历史的转型期或是被迫迎合或自觉配合了非文学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学的悲剧情节——获得了独立和自由的文学不时要为社会而放弃独立和自由。当文学作这种放弃时,它充满了神圣感。因而从五四开始的新文学与旧文学、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大分裂,实际上潜藏着彼此合流的深层危机。

当文学充当社会改造的先锋角色的时候,它同时又具有充当扼杀异端扶植因循守旧势力的同犯角色。文学是两面人。这种两面人的两面性质,从它孕育于母胎时便有了遗传的基因。文学革命源于对文言文的怀疑和对白话文的提倡,这种对运载工具改变的兴趣,则在于对文学改变国运的兴趣。文学革命最初就是受到社会革命的诱引,对社会进步和改造国家命运的激情,是这一文学革命运动的导因。这场文学和艺术革命运动和文化振兴运动的一部分是社会改造运动的衍生物。我们对于文学革命本质的探源,可以毫不困难地追溯到社会维新、时代使命这一百年以来的古旧命题上面来。

但是由于这场文学革命的发起者和实践者,都是中国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熏陶培育的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对于中国的文化积重与西方现代文明真髓,有超乎一般中国人的那种认知。他们对于科学民主以及普遍的个人主义的觉悟,现代人道精神的把握,使他们能够成为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最有力和最热情的推动者。所以我们对中国新文学革命的另一品质的探索,也使我们毫不困难地寻觅到它所具有的当时几乎与西方同步发展文学现代化追求的实质。它所开辟的中国文学纳人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先进的现代品格不容置疑。

中国新文学就是这样既拥有与中国传统文学认同的品质,又具有与世界现代文学趋势同向的品质。两股血流在它的脉管里奔涌,这就构成了中国文学矛盾重重的馗她处境。它的全部历史几乎就是在社会功能与艺术更新之间游移的历史。但由于上面提到的中国特殊处境,它的占主导地位的制衡力量则是前者。当文学负载的社会使命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达成一种和谐的共振,这种结合而成的文学形势便成为主流形态。

当上述这种形态与行政的权力结合起来,它可以在某一时期形成非常暴戻的阻碍文学自由品格与作家个性的力量。但从基本上看,中国文学的两种血流在历史组成中往往是互隐互现的存在。当前一种形态引起普遍的冲动乃至騷动时,并不意味着后一种形态的消失,后者只是成为一种潜流在缓缓地涌动。一旦社会民族矛盾趋于缓和,行政的强迫性弱化时,那种潜流便会涌上地表,它所体现的顽强和韧性也是相当可怕的。中国40年代的内忧外患不能说不严重40年代文学面临的局面也不能说不严峻,但文学在桂林、昆明、重庆、上海和香港所拥有的活泼和灵动的自由品格也十分显著。新诗方面,胡风领导的自由诗运动尽管有鲜明的时代社会投影,但它的无拘束状态让人自然地把它和五四初期的新诗运动的品质相联系。甚至就是晋察冀边区的诗作,也可以看到这种内在关联。在大后方的昆明,那时以西南联大为核心的现代诗运动,它与西方现代主义运动所保持的联系,使我们几乎怀疑于昆明那偏僻的一隅如何拥有了那么强大的现代信息。这情景在70年代的今天派现代诗运动对于文革文化禁锢的反弹,就是更加明显的例证。那一切的艺术叛逆,都是生长在文化管制和文化扼杀的最深处。

十、纠正失衡的代价历史倾斜造成的失衡状态,在中国文学的某一时机甚至表现出让人极为震惊的后果。前面我们已经论述到这种滑动是从多元到二元,再到一元格局的滑行。文学的倡导因文学之外的强加和指令,使之鲜明和迅速的意识形态化。一种最好、最纯的文学(其实是最革命的文学)的信念是几十年间的滑行造就的。有时是讲的创作方法,有时是讲的创作思想,有时指的是文学的整体。提倡单一,在强加的状态中指的是唯一。

从最好的文艺到唯一的文艺,再到样板文艺,这种历史性的滑行是自然而然的。当文艺出现样板形态,并且以这种形态去要求所有的文艺时,我们面对这种空前的、高纯度的、极一致的文学范式,吃惊于数十年前文学革命先驱者的文学理想何以会顷刻之间化为泡影!再回顾革命文学和普罗文学的倡导者们,尽管他们的主张是那样的极端,而我们又不能不同样吃惊于他们的理想居然会变成了现实。新文学的船帆在这种极端化的几个样板模式中降落。接着我们看到的是天旋地转的崩塌。

一首人们至今还在指责的题为《结束》的诗,要是把它的情绪界定为一场充满激情的文学革命在死寂和残酷的年代的结束,这首诗却不啻是非常切实的情绪和情怀的展露:

——瞬间——

崩塌停止了,

江边高垒着巨人的头颅。

戴孝的帆船,

缓缓走过,

展开了暗黄的尸布。

多少秀美的绿树,

被痛苦扭弯了身躯,

在把勇士哭抚。

砍缺的月亮,

被上帝藏进浓雾,

一切已经结束。

在那些重压之下的崩塌面前,下降的帆船不能不是一种哀悼。八个样板的辉煌之上,展开的是暗淡的裹尸布。且不说五四新文学培植的秀美的绿树,甚而月亮也被砍研,要说这是一切已经结束则指的是那种激情、自由意志和民主风尚。写在70年代结束时节的这首诗,正是一个结束的象征。但是,它同时又指向这个暴虐自身的结束。

依附于社会政治的文学,由于环境的改变,气氛的改善,终于宣告了悉梦的结束。于是开始了又一次反弹。这一次反弹也不是纯粹文学的,而是以政治控诉者开端。以充满怀旧激情的传统文学锲人现实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呼唤为实际内容。当时最激动人心的口号是揭批四人帮,歌颂老革命,其内涵是充分政治化的。再后一些,有对说真话的呼吁,其精神也是泛艺术或准艺术的。又开始了类似五四时期问题文学那样的循环:《我应该怎么办》、《爱情的位置》,再一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这文学废墟之上的运行,一切都如本世纪20年代我们的前辈经历过的那样,令人感到既亲切又有寒彻骨的悲凉。

所幸中国新文学有着巨大的潜在生命力,艺术的暗中郁积、运行以及时机成熟的喷发,造成了火山爆发般的震撼。进人80年代,新文学的格局又开始一次新的逆反。首先是改变一元统治的局面,由文艺批判运动和新诗潮的出现构成了短暂的二元对峙局面。80年代中国,又是以诗的巨变为契机,终于彻底冲毁了以单一提倡为标志的文学极权主义。

这是又一个自由的时代。尽管旧的力量总在伺机反击。十余年间风风雨雨,文艺的局势异常不安定,但中国文学在大禁锢和大迫害以后的大解放,却表现了极为顽强的反抗性。一切的权威在这种冲击面前均失却了权威性。文学也失去了它的英雄和偶像,无权威和无英雄的文学时代呈现出一派无序的脉动。

十年间,中国当代文学家们仿佛比他们的五四前辈有更多的忧患和更大的危机感,他们的激情有时表现出焦灼和狂躁。短短的时间里,真正地展现出他们的前辈所预期但来不及实现的至少应以十年的工作抵欧洲各国的百年的梦想。文学趁着社会开放的机缘急速前进,不仅恢复五四人的文学传统,而且弥补现代主义的未完成的形态,直追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中国文学在十余年间的进展,举世为之瞩目,由此也带来某些轻飘或浮躁的缺陷。历史进程中,文学所受的挫折太多,为追回这种损失,20世纪最后几年,中国知识界几乎又重复了上一个世纪末的那些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理的苦难历程。此时的中国已消失了百年前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国门的开放、信息的流通使中国人不像过去那样对地球其他地方无知和隔膜。

于是,当20世纪黄昏降临的时节,百年的忧患使中国人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索漠。因为心境悲凉,于是奋求更为急切;急切之间对于艺术新潮的趋向呈现着某种追求时髦的轻狂。这种有些失重的追求,显然与中国传统的深厚极不适应。

历史一下子来到了20世纪的最后几年。这东方古国的上空,如今是一片苍茫的暮色。文学的一切迹象是否是一次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回光?也许它并不代表一种真实心愿,而真的是回光。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期待一次大转折。但这个转折是否就是西西弗斯那样无休止的循环?也许不幸却是真的,那真是中国文学的大悲痛!

我们当然不希望历史如此的无情,死亡也许意味着新生。在未来世纪曙光降临时节,中国人有理由相信,历史上有过真正的一次凤凰涅榮。真诚祈望写出如下诗句的诗人的理想是并不幼稚也不虚幻的——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折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选自《世纪留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同类推荐
  •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红海求索集》共收录十六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多为批判、评述性文章或者综述类文章。这些文章,*能见出一个人的文史功底和思辨能力。这些文章不仅需要高度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一部相关学术问题的小型学术史。
  •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内容介绍这是一本感恩至深的散文集。著名作家肖复兴书写自己与父亲、生母、继母、姐弟之间的情感交织。在艰苦岁月中,父母、姐姐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作者的关爱,而这份爱又透过作者传递给儿子肖铁。作者还在书中回忆了北大荒的知青岁月,记录下特殊岁月中珍贵的友谊,也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这不仅是肖家的故事,也是千万家庭的缩影。书中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文笔、真诚的自省,打动着读者的心。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行走在灭绝边缘的动人故事!数千年来,马一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中国,马象征着勇气和成功。从出现在亚洲草原的第一匹野马到纯血赛马,从体型娇小的阿根廷法拉贝拉马到雄壮的英格兰夏尔马,马类品种各异姿态纷呈。然而当世界逐渐步入机械化与自动化,马类开始衰亡。所幸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执着献身于保护稀有马类种群。从蒙古到爱尔兰,从印度到美国西部,本书正是讲述了这群爱马人的动人故事。
热门推荐
  • 时光微苦你独甜

    时光微苦你独甜

    新文开坑啦,还请多多指教吖~上帝给予每个人以相对的公平。她,金翎儿,活泼开朗,多才多艺,M国邺城首富南宫家的掌上明珠,因4岁时与异瞳小哥哥经历一次绑架,被过度保护,成年后与父亲约定,来到邻城虞城圣皇蒂娜大学读书。他,夜煌,为人冷酷,6岁流落孤儿院,遭绑架后被外公寻回,却失去了味蕾,于他世上万般皆苦,16岁创立夜暗阁,18岁获得S国金融和理工双学位,帝夜总裁,20岁回M国虞城接受家族事业,并受邀成为圣皇金融系教授。多年后,当阳光的她遇上冷酷的他,是否能暖化一缕寒冰?他们又是否能记得儿时的约定?她是否能帮她的小哥哥找回味蕾?~~时光会告诉你答案。(本文大宠小虐,主配角都会获得幸福)安排新书——《余生惟愿不负卿》
  • 孽海问道贰

    孽海问道贰

    一场战争,来验证牧辰的价值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体现乱世英雄诞生的过程。
  • 溃败的前夜:从甲申到甲午(东方历史评论11)

    溃败的前夜:从甲申到甲午(东方历史评论11)

    自甲申到甲午,大清此前二十来年,采取“拿来主义”初见成效。军事、工业、商业、贸易、机械、矿产、海军、学堂、电报等,从无到有,均有长足进步,令帝国统治者们沾沾自喜。然而,以自强为宗旨的洋务新政,在这关键的十年里,并没有进一步释放社会,释放资本,更未能在制度创设方面有所经营,只是获得了一个畸形社会、畸形经济结构,而无法凝聚为自觉、深入的近代化历程。而在这关键的十年里,中国又错失了哪些机会?
  • 打造女性:女性未来10大魅力与风采的立体打造

    打造女性:女性未来10大魅力与风采的立体打造

    提升现代女性生存质量,争做与时俱进的新女性“提升现代女性生存质量书系”旨在推动现代女性与时俱进,提升女性的整体生存质量,把广大女性都塑造成新世纪的新女性。在当今中外的政坛、商业、学术、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新女性,如杨澜、靳羽西、巩俐、撒切尔夫人、赖斯、菲奥里纳……她们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智慧、功绩、举止、美丽等,谱写了新女性的新篇章,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无限风采和魅力。
  • 幽闲鼓吹

    幽闲鼓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符纸翻天

    符纸翻天

    林枫带一台打印机穿越了,这台打印机竟然能够打印灵符。什么?你有远古神龙的血脉,哇,好厉害,不过我有灵符。啊,你五行俱全,法术全能无敌!那个,我有灵符。你一拳能够翻山倒海!不错不错,我还是有灵符。……对林枫来说没有什么事是一张灵符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用一万张。有一台打印机就是这么霸道。ps:简介无能,请看书。
  • 马甲狂魔

    马甲狂魔

    爷爷走了,给大孙子留了三套三环里的房子充门面,给大孙女留了三百亿零花钱,然后喊了一声‘龟孙儿’把我叫道了床前无比凝重的递给我......一个扣扣号,嗯,还是六位数儿的!后来我才知道老爷子是真的走了,没有特别含义的那种,而扣扣号里一个好友都没有,只有一个‘魔头聊天群’。从此沉寂了二十年的老魔头重现江湖,手握大马甲,玩转人世间,人有千般面,马甲千千万!你猜?哪个才是真的我!
  • 游戏大神是学霸

    游戏大神是学霸

    某一天,当粉丝期盼的选手,拿了冠军,他们欢呼雀跃,可当他们突然发现这位选手出现在某科研成果的大佬的名单里面,所有人都凌乱了。大神1群:526545632(已满!)大神2群:878311302(升级中……)大神V群:721586340(全订群!)(平行世界,夸张游戏,拒绝考究党!)
  • 召唤群雄争霸天下

    召唤群雄争霸天下

    解锁诸天神殿,召唤文臣武将。“常山赵子龙来也”一骑白马,赵云英姿飒爽的使出了闻名的百鸟朝凤。李元霸憨厚一笑,双锤合击,前方,一支数十万的王牌军队爆成一片血雾,造就了一片鬼域。“力拔天兮气盖世”项羽一个横扫,一尊大世界因此破碎。PS:本书文笔就那样,拒绝考究党和杠精进入
  • 洪武圣政记

    洪武圣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