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63

第63章 20世纪中国新诗(1919—1949)(2)

同样受到法国象征派影响的戴望舒,他的创作始于20年代末。他因写了《雨巷》一诗而被称为雨巷诗人。该诗以悠长的雨巷和带有悲剧色彩的丁香一般的姑娘,构成了一种朦胧的理想化的气氛,以象征来暗示飘忽不定的心态。《雨巷》以后,戴望舒的诗歌观念有了改变,认为诗不应借重音乐和绘画的长处,诗的韵律不在字面,而在情绪的抑扬顿挫上。从《我的记忆》开始,他的诗已由外在的字句的节奏完全转向了内在的情绪的节奏,明显地转向了现代诗风。他的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1932)、《望舒诗稿》(1937)以及《灾难的岁月》等。

1932年《现代》杂志出版,在刊物周围出现了一批诗人,被称为现代派。其实现代派之称只是一种借用,他们的作品多数借重于象征派。只是较之李金发,他们的诗风趋于明快,舍弃了语言的欧化。他们扬弃了新月派充满憧憬的曼妙情趣和象征派的冷艳颓废的明显局限,转而为内向性的自我开掘,擅长于表达人生的优郁和欣慰,以暗喻的手法抒写内心的隐曲。他们敏感地抒发对于城市生活的厌恶,展示自我灵魂在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面前的悲哀。一旦现实的社会主题触发他们内心的火花,他们也会以独有的艺术写出如同戴望舒的《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那样积极的诗篇。曹葆华、徐迟、金克木、林庚、废名(冯文炳)以及早期艾青的某些作品,都受到现代诗风的影响。

《汉园集》三作者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作为新月的余波,他们写有独特艺术个性而又以曲折方式面向人生的诗。何其芳华丽而不尚雕琛,清新之中见蕴藉,善于捕捉情绪的微妙变幻而赋之以鲜丽的形象。李广田诗风较为淳朴,是地之子的真挚歌吟。卡之琳的诗重视时空感觉,往往以象征的方式写出沉思中悟得的哲理。有时为了显示悟性的表达,省略甚多而呈现为空阔滞涩。卡之琳诗作的圆熟精致而富有冷静的理性是公认的。

经历了多种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并存和竞争,二三十年代之交,新诗呈现出空前的丰富与多样。随着历史的行进,紧密把握社会现实与提髙诗艺这二者的有机结合的格局已趋向定型,艺术道路才得以更见宽广。

中国新诗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十分深厚,它始终作为主导力量,与其它各种艺术流派并行发展。这种局面由于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以及由此引起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中兴,得到更大的推进。左联开展了新诗歌运动,强调诗歌的大众化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负起解放斗争的使命。《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等刊物配合着普罗文学的开展,发表了不少以战斗号召为主要形式的革命诗歌。从冯乃超、蒋光慈、钱杏邨、胡也频、洪灵菲到殷夫,都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了无产者的形象。特别是殷夫(1909—1931),他的诗既是投向敌人的武器又是髙度艺术的结晶。殷夫的诗以进军的姿态、鲜明的形象、富有激情的语言而竖起了爱的大囊和憎的丰碑。他的诗集《孩儿塔》被鲁迅推崇为属于别一世界的诗。由郭沫若开创的现代中国的革命诗歌创作,到了殷夫有了新的重要发展。

由左联倡导的革命诗歌运动,以1932年9月成立的中国诗歌会而形成壮阔的潮流汇人现实主义文学的长河之中。中国诗歌会是在外来侵略日益严重的关头,基于以诗歌唤起民众而建立的,由穆木天、杨騷、森堡(任钧)、蒲风四人发起,柳倩、白曙、奇玉(石灵八王亚平、温流、曼晴等均系中坚。成立一年,分会即遍及各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革命诗歌社团,其机关刊物为《新诗歌》。它倡导诗的革命的内容和大众化的形式,乃是左联方针的体现。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蒲风,主要作品有《茫茫夜》(1934年)、《七月流火》(1935年)。他的诗歌观念受到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使诗歌成为斗争的武器。他提倡诗的斯塔哈诺夫运动。蒲风的作品感情充沛,通俗朴实,喜欢具体描写农民的命运和斗争。由于太重具体的写法以及急于传达革命意识,故粗矿有余而艺术锤炼不足。

左联和中国诗歌会推动大批诗人对时代采取积极关注的态度。他们的诗中洋溢着革命和斗争的热情,克服了新月派与现实脱节的唯美倾向以及后期创造社、太阳社的空泛叫喊,促进中国诗歌更为深入地把握时代情绪和走向人民大众。他们的弱点在于因过于注重诗的宣传功能而忽视艺术的规律,产生了另一个倾向。

大动荡的时代遭际,二三十年代各派诗歌的繁荣以及与之俱至的长处和不足,作为整整一代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的更为成熟也更为与时代脉膊相协调的诗人。艾青、田间、臧克家在30年代的出现,便是中国新诗在新时代成熟的体现。他们以传达日益加深的民族危难中的抗争意识为共同特点,又以各不相同的艺术个性显示了各自的才华。

三人中臧克家是写得最早的一位。他的《烙印》于1933年出版后即引起社会注目。他的诗既不逃避也不粉饰现实,而以扎实纯朴的作风,严谨缜密的布局,充满底层生活气息的描绘,显示了那个时代的痛苦。他在语言上的功夫下得很深,力求将凝练、形象的文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摒弃抽象的对于生活的议论。他的苦心推敲追求的精神,无疑地扭转了当日普遍不重视诗之艺术的风气,给诗歌运动带来了良好影响。

田间是擂着战斗的鼓点出现在中国诗坛的。他以短促而富有鼓动性的诗行,传达出那个时代急促而紧张的节奏。继处女作《未明集》(1935年)后,又有《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出版。抗战开始的1937年,他写了《给战斗者》,以全新的声音退歌了人民和他们的战斗。他的诗摆脱了记帐式的叙写故事,注重运用意象和场景的直写,并穿透表象去直捷地把握生活。他同时又是街头诗运动的倡导者和积极参加者。

艾青以在狱中创作的《大堰河一我的保姆》(1933年)而一举成名。诗中出现一位旧中国的叛逆者的形象,把仇恨的诅咒投给了那个不公道的世界。在全民奋起抗战的年代里,艾青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吹号者》、《火把》、《向太阳》等等充满激情的战斗乐章,共出版了九部诗集。他的诗全然摒弃了以往革命诗歌常见的那种浮泛的喊叫,而在给思想以翅膀,给情感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给颜色以声音;使流逝幻变者凝形(艾青:《诗论诗人论》)的追求中,以内在的律动传达出整个时代和民族的情绪要求。他的作品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沛的审美经验,伴之以新奇的联想、想象、意象、象征,以不受格律拘束自由流动的诗行,催化人们的情绪并给读者以暗示与启迪。现实主义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一大流派,至30年代,选择了艾青来总结它的实绩。

当艾青、田间、烕克家出现在中国诗坛,新诗已全面地适应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它以多样的形式为现实斗争服务。街头诗、传单诗风行各地,诗歌与群众的联系空前密切。诗歌的主题基本转向国难的描绘与国防的呼吁,诗歌的旋律由柔婉转向雄健。倾心于激昂的战斗代替了对于纯美的追求,诗人们多以愤怒而乐观的调子歌赞这场关系全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斗争。何其芳著有《夜歌》。卞之琳写了《慰劳诗集》。王统照的《吊今战场》和舒群的《在故乡》,堪称国防诗歌的代表性长诗。柯仲平的《边区自卫军》(1938年)以叙事体的民谣风,具体地展现了现实斗争中的人物与场景。该诗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均作于延安,力图以民间熟知的形式表现新的生活,是开风气之先的诗歌实践。髙兰以朗诵诗闻名,代表作《哭亡女苏菲》以个人的哀痛概括了民族的忧患。

抗战期间诗歌队伍有了极大发展。在重庆、桂林、成都等内地,出现了《抗战文艺》、《文艺阵地》、《诗创作》、《诗垦地》、《诗星》等诗歌专刊和大量发表诗作的文学杂志。吕剑、徐迟、袁水拍、胡风、邹荻帆、力扬、韩北屏、苏金伞、青勃、臧云远等人创作相当活跃。力扬以长诗《射虎者及其家族》发出了劳动家族的苦难历史的叹息,是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在敌后,以延安为中心,晋察冀边区以及其它抗日根据地,严辰、公木、光未然、朱子奇、萧三、蔡其矫、方冰、陈辉、魏魏(红杨树)等也都有丰硕的诗作,他们易琴弦为喇叭,显示了抗战诗歌的严峻、力度与真诚。

从抗战后期到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大地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诗歌奔突在战场和敌后根据地,鼓动着战斗的雄风。由于政治地图与战争区域的划分,40年代的诗歌活动大致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两个部分,且各有自身的特点。但因解放区毕竟代表了全国的新生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不可能不起着全局性的影响。以诗歌创作而言,解放区新型诗歌同样成为全国的楷模并对国统区诗歌有潜在的影响。这时期的诗歌活动,国统区以上海为中心,解放区以延安为中心,二者集中代表了中国新诗当时的实际水平。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确定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自此衡量诗歌创作也如同其它文学品种一样,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极其重要的标准。新诗发展中的民族形式的讨论,批判了欧化的倾向,肯定了民歌和古典诗歌对于新诗发展的价值。内容上强调诗歌与革命斗争的关系,形式上强调诗歌与群众欣赏习惯、鉴赏水平的关系,这大体上决定了40年代新诗的主要面貌。

在解放区,作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直接产物,出现了形式是民间和民族的长篇叙事诗的高潮。配合人民解放运动的开展和人民战争的进行,解放区诗歌以长歌的形式,记载了人民的受苦、抗争和胜利的艰难历程。代表性作品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田间的《赶车传》(第一部)、阮章竞的《圈套》、张志民的《死不着》和《王九诉苦》、李冰的《赵巧儿》,以及阮章竞的定稿于战争年间、出版于新中国诞生以后的《漳河水》。当时致力于通俗诗歌写作的还有王希坚、贺敬之、戈壁舟、严辰等。而在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里,枪杆诗颇为盛行,集中体现这一成就的是毕革飞的快板诗,同样注重内容上的革命性和形式上的大众化。

在国统区,诗歌的直接社会功能表现在对于腐朽没落的事物的揭露与抨击,主要形式也遵从了解放区的诗歌风尚即取民谣、小调的形式,因之有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臧克家的《宝贝儿》等作品出现。但也有一批诗人以自由体新诗作为他们的基本形式。这批诗人分属于七月与九叶两个诗人群。前者团结在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七月诗丛》周围,主要成员有绿原、阿拔、曾卓、鲁藜、孙钿、冀汴、彭燕郊、杜谷、牛汉、鲁煤、化铁、罗洛、徐放、方然、芦甸、郑思、钟瑄、胡征、朱健、朱谷怀等。他们大多是在艾青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肯定诗的战斗作用,并将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和人所意识到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用朴素、自然、明朗、真诚且有独立个性的声音为人民的今天和明天歌唱,其代表作品后来选编成二十人集《白色花》。后者以《中国新诗》、《诗创造》、《森林诗丛》为中心,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远燮、陈敬容、杭约赫(曹辛之)、唐祈、唐堤、袁可嘉。他们从战争动乱生活中感知人民的希求,重视诗人自身对社会现象的体验,注重诗艺的磋磨与意象的新颖,追求诗歌形象的流动性和雕塑的立体感。他们不同程度地熟悉外国现代诗歌并受到陶冶,由于注意熔哲理诗的思辨、社会诗的技巧、抒情诗的魅力于一炉的艺术效果,故与当日诗风相比,偏于蕴藉深沉,其代表作收入近年编成的《九叶集》。此外,更有无数诗人,或身陷囹圄,或潜入地下,或奔向战场,从各自的生活出发,按照所喜爱和熟悉的方式歌唱。

40年代后半叶是灾难深重的岁月,也是黑暗将要退却、黎明为期不远的岁月。无论是解放区的诗人为明朗的白昼而高歌,还是国统区的诗人为凄冷的长夜而低吟,新诗的主调是对祖国黎明的呼唤,诗歌是一只在暴风雨中搏击奋飞的英雄之鸟。

(原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日记

    郁达夫日记

    郁达夫在小说、散文创作的同时,坚持日记写作。他的日记内容之丰,艺术成就之大,并不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下。从内容上说,社会风云、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文坛趣事、朋友聚会、婚姻恋情……无所不包,丰富多彩。从艺术上看,郁达夫日记的最大特色是一个“真”字,他以率真、朴素的笔调倾诉了对祖国、对风光、对文学、对异性的恋情、爱情、友情和亲情,感情真挚,文笔生动。读他的日记,不仅可以使我们捉摸到作者隐秘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得到众多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本书是“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之一。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源氏物语》在中国

    《源氏物语》在中国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爱尔兰之旅

    爱尔兰之旅

    《爱尔兰之旅》是海因里希·伯尔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包含十八篇文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伯尔多次游历爱尔兰,本书是此间心灵闪光时刻的精妙记录,描写了动人的爱尔兰风情,神秘的凯尔特文化,以及爱尔兰大地上的众生相,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作者伯尔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战后德国最重要、最多产的作家之一。该书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
  •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

    《血红血热:1942年前后的沂水记忆》以1942年的山东沂水为中心点,以日军针对国军苏鲁战区和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大扫荡为着重点展开叙述。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国共两军面对强敌的坚守和英勇对抗;第二部分写老百姓与军队的血肉联系。
热门推荐
  • 这个世界我要了

    这个世界我要了

    江千川很不幸的挂掉了。但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个小世界。什么,还要考验我?放心,这个世界我要定了。江千川扑了上去。
  • 话疗师

    话疗师

    古有魏征梦中斩苍龙,今有优优睡梦度魂魄。王优优,话疗师,帮助化解怨气,抚平心结,让其进入轮回。每章可独立成篇,章节不连贯,阅读无负担。怪诞与现实,虚幻与写实,生与死,善与恶,轮回与报应,有佛,有儒,有道,有人性。全新的认识,现实感,沧桑感,时尚感,沉重感,一书全有,看过的小伙伴都说了,一个字,“好看!”
  • 网游之念能力

    网游之念能力

    操作系念能力:主人的任务。女子看着自己的泪流满面的老公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和你所发生的一切,不过都是主人的任务罢了。具现化系念能力者:??????巨大的???????????????强化系念能力者看着两人陷入了沉思,然后愤怒的吼道:我要这肌肉又有何用。
  • 崔鸣吾纪事

    崔鸣吾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梦仙途

    如梦仙途

    黑暗光明两位大神密谋控制人间势力而开发一款游戏《神战》,主角因缘得到东方五行修仙者真传,拜师学艺!游戏中穿越到异界再次王者归来,游戏中叱咤风云,大战黑暗光明神!却不料背后还有更大的主,只有想不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民国旧事嬿九记

    民国旧事嬿九记

    午醉醒来一面风。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晏九九只想经营她的小生意,乱世中求得一方净土。就算这十里洋场暗流涌动;名门贵胄叱咤风云,怎么算那都轮不到她这一个小小的草根女粉墨登场。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她晏九九不但成了“宝藏”,而且......还有那个凭空出现的大表哥!根本就是只不择手段设计她老狐狸!而景施琅只觉他放养了这么久的爱宠终要收心好好圈养着。“嗯....我的小狐狸...快到圈里来.....”“......”(PS:建议大家从第一卷第48章开始看,前篇拟作外传。)
  • 星球冠军

    星球冠军

    欧洲金球奖揭幕仪式现场。CCTV5记者在直播间内流着泪激动喊道:“让我们记住这一刻,很多年以后,下一代球迷会回忆起这个时代,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起呐喊流泪过的青春。”
  • 湘西秘史

    湘西秘史

    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路,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走向衰落。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刘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刘金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世事,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老雕和男孩第二天一清早就出发了。高尔果想,这一天他一定能够飞到维斯特尔堡登。在飞行过程中,他忽然听见男孩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他们穿越的这个地方是无人生活的地方。”他们的脚下是南麦德尔帕德。那里除了一片荒芜的森林,简直什么东西也没有。但是,当雕听见男孩这样说的时候,却立刻喊了起来:“在瑞典北部这个地方,森林就是人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