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05

第5章 献给他们白色花——论《白色花》的二十位诗人(1)

也许这是中国现代诗史最为悲凉的一页。那些把照在自己身上的阳光全部反射出来的白色花,不甘情愿地凋谢在它们所渴望、所追求的太阳光下。1944年,阿垅在《无题》中曾经写了这样的诗句:

要开作一枝白色花——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时间过了十年,这些话不幸却应验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真正是无罪的。

他们把纯洁素净的白花,先是献给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继而献给了伟大的解放战争,献给那些为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而―抗争以至牺牲的灵魂。这年轻的一群,奋起于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年代,程度不同地参加了那个年代各种形式的斗争。他们成为战士,不少人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有的进过敌人的监狱,有的在战争中流血负伤他们像那个艰难年代的许多人一样,为战争作出了神圣的贡献。应当把白色花献给他们,而不应当让他们凋谢!

但他们毕竟曾经凋谢。四分之一世纪前所发生的这个事件,竟然导致了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个诗歌流派的湮没。其原因,有待于研究工作者(政治的、艺术和诗的)进一步探究和阐明。这里,我们所能谈论的只是诗歌的事实。一部二十人诗选《白色花》足够证明,他们是革命营垒中的战士,把他们当作敌人只能是一种误会,因为他们曾用歌射击。

这是从绿原的诗句衍化而来的概括。因为历史的偏见,曾经把他们的射击作了粗暴的歪曲。在这里,需要特意地着重地指出:他们曾经英勇地用诗参加过伟大的光明战胜黑暗的斗争,像前方战士用枪射击那样,用歌射击过敌人。

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年代,这批血气方刚的青年,不约而同地奋起在浸满血泪的中国大地。他们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寻求作为战士的岗位。有的走过艰难曲折的行程来到了解放区和敌后游击区,有的则苦斗在国民党统治区。不论走到哪里,他们作为战士,都找到了自己射击的位置。他们射击的目标是明确的。

1944年,绿原写了一首著名的长诗《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他敢于以魔鬼的身份面对整个腐朽的统治大摇大摆地背诵讽刺小品一实际上是向着国民党统治的腐烂没落的社会,发出了长篇的抗争檄文。他以无情的笔墨揭露那个破裂的棺材掩不住的死体的臭气,尖锐地挖苦说我们的身份不过是尚未亡国的四强之一而已。当然,他面对那黑暗的一切,心中有着光明。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对此还是作了最清晰的表述:虽然圣经不敢发表他们的史迹,博物馆不敢陈设他们的塑像,甚至百科全书不敢记载他们的姓名,然而我正走向他们……

阿垅一他们中一位有着雄浑诗风和富于哲理的沉思的诗人——也以悲愤的诗句《写于悲愤的城》。他的诗不像绿原那样汪洋恣肆地把一切最丑恶最无耻的画面披露于世,他看到了这一切丑恶,但他总是对此作痈苦的思索。例如,他从无数腐朽的现象中看到这类人的丑恶,慨叹说:见了真的狼,像绵羊,见了绵羊以及麋鹿却又这么高兴做真的狼……他的沉郁到压抑不住时,也会爆发出绿原那样的激愤来,甚至他会狂喊:流氓的城!流氓的言论!流氓的皇室啊!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看到了在国民党统治的城市里弥漫着的毒菌,看到了那里的虚伪的法律所建立的畸形的秩序。郑思的《秩序》,副题为向北方的诗人们写的一篇报告,揭露的是南方城市的罪恶。诗人清醒地意识到:

……短行而跳跃的诗句,

暂时只好让给玛耶可夫斯基或者田间,

那些被新鲜的血液所鼓动的嘹充的歌者,

洋车夫赤膊上的汗粒,

和女郎在车上翘起二郎腿的姿势,

令我有了一些奇异的灵感……

这只能是一些沉重的、郁闷的,而且是诅咒的和反抗的诗的灵感。徐放的《在动乱的城记》,表达的同样是动乱的频中的冷酷的夜,通宵失眠的不宁,以至于诗人设想自运數二颗耗击昀子弹穿出闷抑的枪膛,向黑暗的中国南方的低沉打出去。但中国正在暗夜,屠杀仍在进行,监狱的门开着。菜花飘香时节,一个诗人被投入监狱。母亲前来探监,他们都没有哭泣。这是牛汉的《在牢狱》所表达的在狂暴的迫害下的不屈的敢于犯罪的意志。曾卓的《门》,鲁煤的《焚书》,都是写的那些暗夜里的复杂的斗争。朱谷怀的《碑》是为在黑暗中呼唤光明而献身的伟大死者竖立的。

在那些暗夜里,朱健以富有神话色彩的《骆驼和星》讲大海变成沙漠,叛逆者变成赂鉱的故事。他以充满信念的诗句预告:人民,将因日夜的光明而得福。但更为切实的声音却来自化铁的《暴雷雨岸然轰轰而至》。这是一篇气势伟岸的狂暴的诗,它从每个阴暗的角落里扯起狂风的挑战的旗帜,宣告一个大的破坏在地面进行。的确,对于一个庞大的腐烂的统治机构,没有暴雷雨的涤荡是不行的。

他们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用发自内心的呐喊,以推进和赞助那呼啸而来的暴雷雨,让人民的敌人在人民的雷鸣电闪中发抖。他们坚信自己的力量,尽管他们知道通往自由解放的道路是极为艰难的。他们之中,也许绿原是最有历史感的一位诗人。他的《伽利略在真理面前》和《重读(圣经)》(后者将在后面谈到),都以历史的深度和对比的鲜明而显示其锐利的力量。伽利略在愚昧和暴力面前作为人的尊严而站立着。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一科学是异端星象学家贩卖符咒,文化跪在十字架下哭泣。而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人们不哭不笑,不能哭不能笑,也不愿哭不愿笑。这两个时代是相似的,但是,也不会相等。诗人指出,那时,在真理面前的,只有你一个,现在,我们,你看,是数不清的呀,伽利略,今天,不光是人人相信地球是围着太阳在转动,而且……将受裁判的,就决不会是我们。这无异于为历史的发展作了翻天覆地的宣告:新的人民的时代已经诞生!

但宣告与事实之间还有一段艰难的旅途要走。罗洛曾以越走路越长的惊叹来开始这个艰难的旅途。他看到田野的丰沃,同时也看到农民的褴褛和贫穷,他不能不发出质问:是谁夺去了他们劳动的血汗?(《旅途》)在这批诗人中,冀彷的诗句是乐观而坚定的。能够骄傲地活着最好,能够不屈地死去也好(《生命》),这是他对生命的认识。在暴虐的鞭笞下,他坚强地喊着我不哭泣。他说:鞭子是你的,意志是我的。(《我不哭泣》)他的一些诗以近于格言的简短的形式表现了革命者的坚定。《今天的宣言》说:

我可以流血地倒下,不会流泪地跪下的,他们是这样的一群,在寻觅真理的旅途中,勇猛地抨击着黑暗。他们也不能不承担那个时代所加在他们身上的一份苦难。他们把自己比喻为一条奔流在黄昏与黎明之间的小河,唱着追求的歌,而且作了勇敢的告白:自从知道了有海,我便不再有家。(鲁煤:《一条小河的三部曲》)这海,便是他们真心寻求的革命。另一个诗人,他要远行,不能不把妻儿留在地狱。他比喻说:这犹如一把刀子将一个圆润的苹果切成两半。这诚然是痛苦的,但同样却把希望分成了两半:各人坚守着各人的种子吧!暴风雨来了,我们同时出芽。(牛汉:《我的家》)这里不曾有虚张声势的豪迈,但是,的确是在把个人的命运服从于全民族和全人类的命运。有时他们不能不以充满矛盾的诗句来为自己的这种忍痛的心境作出剖析。阿垅作过这样的《誓》:我要爱情,我要春天的日光和春天的风,以及向大平原上走去的那宽畅和自由,要人和人之间的幸福与和平——但是我现在不要了!

我指着旭日底暴烈的赤光发过誓了,

我指着维纳斯底晶莹的眼睛发过誓了,

我没有时间,我就要老了啊;

而且一个骑士不能够再在手挥利剑之外消耗他底臂力去拥抱人。

他之所以要作这样的牺牲之誓,是由于他要为大家到废墟堆中寻觅燃烧的火种。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确失去很多,许多的快乐和幸福都因战乱而与他们失之交臂。胡征的《白衣女》表达了对于一位在战争中输过血如今只留下一个白衣的身影的护士的惆怅。芦甸有一个类似的主题,作为一个亡命的过客,后有马蹄的追赶,前有人群的召唤,他无法承受一位少女的温存,而只能答之以《沉默的竖琴》,悄悄弹奏他的祝福。牺牲有了回报,誓言也得到补偿。他们获得了人民的意识,他们和人民走在一起,这使他们的诗篇不仅能够代表战斗人民的心音,向着黑暗势力发出有力的怒吼,而且能够展现出一幅壮阔的——时代的风景线

这风景线既壮阔,又绵长。前面所述,基本上是他们以粗放的木刻画的条纹所展现的后方战时城市的血污和积塘。在那里,作为对黑暗的射击,他们的笔触基本用于揭露。他们的巨大功绩还在于,他们的确生动地再现了进行着神圣的抗争的充满生命力的矿野和山地。鲁藜是这一群中很有成就的诗人。他在《旷野的给予》中承认,他是在农民耕作的旷野上获得了活的诗歌的。他们和战争中的人民一样,生活在纯朴的旷野之上。他们的诗情来源于大地以及大地上的浴血奋战,这使得他们的诗情总是充满了泥土的气息。钟瑄的《我是初来的》以朴素的笔墨描画出一片充满生气的海滨的晨景。是他最初看见:从辽阔的海的彼岸,升起无比温暖的、美丽的黎明。他不仅看见了那大海的晨光照着少女弯曲而裸赤的身体,而且看见了在大海的柔美背后所蕴藏的抗争力——生活在海边的所有的渔民肩着枪在诲里捕鱼他们是深爱着这海而且准备杀戮侵犯这海的敌人。

这一批诗人大体上都用朴素而自由的诗的语言和体式,传达着中国大地的体温和脉搏。他们描绘广阔的地平线上多彩多姿的风物。钟瑄写的是大海边上的风景,牛汉则以浩翰的笔墨写了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沉淀着远古的悲哀和囚禁在冰层里的生活。那困厄的蒙古包,那召唤着牧民归来的高高地悬在红柳梢头的羊脂灯,像一只悲哀的哭红的眼睛(《鄂尔多斯草原》)。公正一些说,当1942年,自由体诗已处于相当不利的条件下的时候,牛汉能够用他所擅长的自由体的形式写出这么一幅蒙古草原上的史诗般的风俗长卷,的确是一件诗的珍品。他不仅写苦难,而且写了苦难中的抗争。在茫茫草原上生长着北中国的绿色的生命,在那里沸腾着绿色的生活的海,在那里举起了绿色的战斗的旗子。

他们总能这样以活泼的跳动的诗行,清新自然地再现中国旷野上的自然风景。但他们又总是让这些充满泥土和乡俗气息的画面,自然地掺杂着并使其涌现出蓬勃的斗争场面。他们的动机,与其说是表现自然界的美,毋宁说是借自然以映衬人的壮丽的斗争生活。孙钿的《雨》,抒发的是一种崭新的情怀。雨中的梦境,雨中的人们保护枪枝,少年玩水的伙伴已经出征。随着雨中的思绪,忘记了雨中的缠绵和阴郁,最后来了一个惊人的收笔:

我脱掉草鞋,

在给雨捣烂了的泥地上,

向一座破屋走去,

那里,

《新华日报》到了。

这样的诗,如果是油画,便不是静物写生,而是富有自然色彩的历史画,正如绿原所宣称的,不是要写诗,是要写一部革命史呵(《憎恨》)。不是写生画,而是历史画;不是写诗,而是写革命史。当年,在他们的艺术观念中,具有这种非常明确的革命功利主义的观念。(今天的人们对此可以持商榷的乃至不赞同的态度,但无疑的,应当对此充满钦敬之情。)在他们的诗中,原先平淡无奇的画面,因增添了人民斗争的生动笔墨,顿使画面充满了辉煌的光照。杜谷的诗,非常重视这种原始而又现代的美的融合,他总是努力创造出这种平淡中现出的壮烈的艺术境界来。《泥土的梦》也是相当迷人的。最为壮丽的是《写给故乡》:荒凉的村落冻僵在雪地里,雪地上布满殷红的血迹。遍地皑皑的白雪,雪上的血迹殷红,这是何等的凄艳动人!那时的人们,由于严酷的环境,自然地获得了这样的审美观念,一种悲壮之美。彭燕郊也有一首《雪天》。

枯黑的树,泥泞的板桥,在雪天里全部披上了白雪的外衣,一片雪野之上,跃动着赴战的行列,年轻的战士们。

同类推荐
  • 等得起的好时光

    等得起的好时光

    在创作人生篇章的过程中,能让我们变得温暖、放松,涌现前进灵感的,恰是那些有意或无意的停顿时光。本书精心收集了一些“等得起的好时光”,它们或是一个女儿给母亲的一次爱的陪伴,或是一段不计回报的爱情付出,或是一次放下纠葛的长途旅行,或是一种希望渺茫下的最后坚持……正是这些小温暖与小希望,记录了我们人生。它们不值一提,却又无可代替,犹如一首首恬静的小诗,每个句子都那么温柔,每个标点都那么珍贵……
  •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许地山散文》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本书系《戴明贤集》第六卷,收录戴明贤曾出版过的《岔河涨水》《走进云里去》二书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中关于儿童题材的文章。作者对这种题材进行的创作并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就像他说“写孩子的小说不一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而写孩子的小说应该写得让成人也喜欢看。”例如他的《金牌》,就是一篇极其适合父母看的小说,是作者对社会上各种培优、攀比、望子成龙等等风气的忧心之作。《走进云里去》特意安排了一个城里的小孩到山中体会乌蒙大山的生活,用他的眼睛观察充满着乐趣和新奇事物的山城和山民,也“描写几个小孩子对于一片小天地的感受”。
  • 石头和星宿:译文集

    石头和星宿:译文集

    他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却被掩埋得像一个传说。吴兴华译文集《石头和星宿》从过往期刊中寻找到了吴译的英国散文家E.V.卢卡斯的《捡东西、选译詹姆斯·乔易士的《友律色斯》(即尤利西斯)插话三节、选译自《汉堡剧评》的《雷兴自论》(雷兴即莱辛)、里尔克的《述罗丹》、哲学家休谟的《论趣味的标准》、著名文艺复兴艺术研究者乔基欧·瓦萨里的《达·芬奇轶事》以及节译了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卡斯忒尔维特洛著名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译诗方面则补入了当时吴兴华为中德学会做的《黎尔克诗选》(现通译为里尔克)中德对照本所选译的二十七首里尔克诗作以,以及《雪莱诗抄》、《旦尼生诗抄》、《穆尔诗抄》、《司高托诗抄》等。
  •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萧红文集精选:黄金时代,生死一场

    在新文学史上,萧红是独异的一位女作家。在她身上,勃发着身为底层女性的创造力。萧红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内心充满爱、温暖,敏感而多情。其写作方式充分散文化,自由、散漫、率真、自然,讨厌教条。在她那儿无所谓“文体“,只爱自由地表达。她的作品,几乎全数带着自叙传的色彩,主观色彩浓郁。鲁迅曾说,在她的作品中,”北方人民的对于生动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特意收录部分书简和小说中的两个独立章节,以见萧红整体作品散文化的风采。不论虚构还是纪实,其底色皆是:爱与自由。
热门推荐
  •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大林和小林两兄弟的不同命运为线索,通过兄弟俩各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将上下两层社会的生活和两个阶级的矛盾斗争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以儿童的兴趣和理解力为基础的社会批判内容。天马行空的想象,荒诞不经的情节,活泼生动的形象,光怪陆离的故事,使该作品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童年回忆,历久弥新。
  • 都市绝品妖孽

    都市绝品妖孽

    挥动铁拳,在这在危机四伏的都市内,打出一片天空!PS:新书已发,美女总裁的超能狂兵,欢迎大家支持!
  • 不舍黄河东流去之大学里的青春

    不舍黄河东流去之大学里的青春

    《不舍黄河东流去》第一部《大学校园里的青春》以黄河医学院招生的第一批大学生为载体,从某一个侧面详细介绍了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校园生活。书中的男主人公高大河聪明英俊正直,刚正不阿,为人义气,在四年半的大学校园生活中,与他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故事的女主人公钟薇薇,良好的家教使其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和气质,是同学们心中的女神,在寒窗苦读中和高大河从相识相认,因为互相倾慕最后产生爱情,经过一波三折以后,钟薇薇冲破世俗和高大河终归走到一块。他们本希望毕业分配时能分到一块,建立幸福的爱巢,为了共同的医学理想携手前进,白头到老,为此他们极尽所能,但是在强大的社会规则面前,他们败的一败涂地,不得不各奔东西。
  • 神殿倾天之妖妃好甜

    神殿倾天之妖妃好甜

    【1V1双洁甜甜甜宠文,美男无数,虐渣撕白莲】且歌,可盐可甜,不辨雌雄。误入仙泉,竟被冷面殿下告知是女儿身。天赋异能,织网造梦!呼风唤雨,命犯桃花!六道轮回,三生三世。为人为妖怎么嫁的都是同个人?他,明明是杀伐果断的仙界神殿,却因她变成炫妻狂魔…【传闻六界第一美人且歌,温柔贤良软萌可欺?】神殿:什么温柔贤良?她明明是个狂妄自大,脾气臭,还死要面子的狠戾小狐狸。【传闻仙界神殿不近女色,面瘫寡淡清心寡欲?】且歌:什么不近女色?他其实是个霸道幼稚,衣冠楚楚却变了个态的腹黑大王霸。【神殿脑回路】且歌:“乖,你今天怪可爱的!”神殿冷哼:“不准说本殿可爱。”且歌:“何故?”神殿:“可爱在风情面前,不值一提!”【漫漫追妻路】神殿:“又逃?活捉她,问她是不是欠收拾了?”仙倌南天门高喝:“且歌娘娘,神殿问您是不是欠收拾了!”众仙红脸,冷面神殿这么会玩?且歌手持长鞭破门而入,“我不要面子的?”神殿自跪针毡:“本殿错了。”
  • 倾城歌星在古代

    倾城歌星在古代

    事实证明,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醒来之后居然发现自己身在乱葬冈。更可怕的是自己还变成了活死人!?老天爷,能不能告诉她这是肿么回事?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她坐在树上吃着桂花糕观望剑侠大会。那是她第一次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他,也是唯一一次。他永远站在她仰望不得的位置,她以为今生都无法触碰,哪怕是他永远纤尘不染的衣角。可当她由树上被打下且压死某位仁兄的时候……“你,叫什么名字?”他伸出宛若白玉般的手。他从不收徒弟,却说她是唯一的例外……她就这样稀里糊涂踏入江湖。殊不知,一步错踏,一生沦陷。
  • 庶可嫡国

    庶可嫡国

    古言新书种田种出个傻王爷已上传,欢迎小伙伴们开始跟进!可以收藏先养起来! 新书《神级系统推销商》已上架,请喜欢快穿的小伙伴们有空去支持一下!谢谢大家!绍芷秋含恨而终!她恨不得别人,只恨自己猪油蒙了心,泥沙灌了脑!为了一个男人居然害了国公府满门!可笑的是她临死前还在沾沾自喜的以为是自己救了全家一命!直到被灌了哑药扔上了断头台,这一场荒唐可笑的美梦才被唤醒。嫡母、亲人的人头一个接着一个的落地,漫天悲怆的哭声充斥着刑场,她好像什么都听不到了也看不清了,有那么一个瞬间,她感觉到脖子一凉,然后周遭开始旋转,观刑的人或兴奋或嘲讽或恐惧的面容在她的面前几经旋转,然后慢慢的静止不动,她的意识也开始遁入了黑暗。
  • 校怨

    校怨

    今天你欺凌她了,夜幕降临时她在日记本里漫漫记录下了你所犯的一切罪孽,熄灯了,你怕吗?有人站在阴郁的走廊里用阴森的目光盯着你,她穿着校服站在走廊上发出“滋滋”声,越来越快越来越频繁,只有欺负她的人才能听到这种声音。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2:第三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2:第三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2:第三辑》是对上海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总结和一次集中展示。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异能嫡妻:王妃我最大

    异能嫡妻:王妃我最大

    想她堂堂巫家继承人,二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捉鬼师,竟然会栽在这个法力不高的艳鬼身上!莫名其妙穿越不说,还穿在一个爹爹不疼,娘亲不爱的女人身上!更过分的是,竟然要把她嫁给残废…
  • 我要离家出走

    我要离家出走

    同年同月同日同学会 心情挟烟机 咖啡心事 仲夏夜之梦 粉红色丝带 冬季 年轻时代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