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35

第35章 诗的成功是悲哀——黄遵宪论(4)

尽管有时人们会说,给我一个雪莱,给我一个莎士比亚,我将如何如何,但这时的中国,当丁汝昌的身影随同那些威武的北洋舰队一起在黄海的滔天巨浪中沉没之后,人们的期盼依然是坚强的铁甲和沉雄的大炮的轰鸣。然而中国没有!一个社会忽视和拒绝诗人,特别是畏惧诗人的声音并试图取消这种声音,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但是,一个社会如果仅仅剩下了诗人,忽视和放弃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更具有实效的一切,那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这种忽视和放弃,若是涉及对这个社会的存在来说至关重要的智慧的大脑和行动的中坚,并试图取消和清除他可能对社会的发展施加的影响力,那几乎就是一种灾难!

人们在黄遵宪寂寞死去时发出的才大世不用,此意谁能平和屈原思张楚,不幸以騷鸣的慨叹,乃是对一位经世的人才受到埋没,而独独实现了一位才华诗人的慨叹。那时代就这样轻易地埋葬了一个霸才,而不无凄怆地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诗才。

诗是最后的方式

当然,作为诗人,黄遵宪仍然是惊才绝艳,仍然是开一代诗风的卓越诗家。他一生奔波,建树亦广,但不曾须臾离开的唯有诗,诗是他至尊至爱的能够给他的仕途失意以慰藉的唯一的朋友。诗也是他继续关怀国家和社会命运的最后的方式。

1898年动乱之后,他回到家乡,正是百花凋零秋叶瑟瑟的悲凉季节。一生在外忙碌,一时闲散下来,回想这一年发生的激变,心中怀念着那些死去的和流亡各地的朋友,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悲怆。从北方南下的孤雁在云端发出悲鸣,似是呼应着他的内心的不宁。他写了题为《雁》的这首五言诗——

汝亦惊弦者,来归过我庐。可能沧海外,代寄故人书。四面犹张网,孤飞未定居。匆匆还不暇,他莫问何如。

一方面以惊弓的孤飞者自况,一方面则是为飘零沧海之外的故人牵心。难道是他们让你给我带信来了?四面正张着网罗,黑暗势力还在逗狂,一切依然是在仓皇之中,一切都不要问,一切也都说不出!

1898年的灾难,毕竟最后完成了一位诗人。中国诗史有过一句成语,叫做国家不幸诗家幸,诗人因为国家的危难而颠沛流离,但诗人也从这种不幸之中得到了不幸的诗情。1898年,一个被贩斥的官员回到了他的家乡,一生的抱负和理想变成了梦幻,他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把这一切的追求与失意,激情和悲哀,通过诗句的排列和组织,缓缓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政治上的失意在诗歌上得到了补偿。继1898年《纪事》、《放归》、《九月朔日启程由上海归舟中作》、《到家》、《感事》一系列作品之后,他的诗兴一发不可收拾。第二年,即1899年他迎到自己诗歌创作的新的高潮期。这一年,他有两大组诗创作出来,这就是《己亥杂诗》八十二首和《己亥续怀人诗》二十四首。这些诗,寄托了他毕生的情怀与思致,诗歌所反映的时间跨度极大,是他一生行止的艺术概括。诗歌所包容的内涵也极广,丰富的人生阅历,从儿时的追忆,到政海的波澜,诸多的短篇汇成史诗般的巨制。这些诗是黄遵宪诗歌艺术达到新的高度的标志。

1900年,即进人20世纪的第一年,这是黄遵宪一生的创作的鼎盛期。这一年元旦,黄遵宪开笔作《庚子元旦》诗,这是他献给20世纪新太阳的第一声问候。他的问候并不是欢愉,依然是心事郁结的沉重——

乐奏钧天梦里过,瀛台缥缈隔星河。

重华仍唱卿云烂,大地新添少海波。

千九百年尘劫末,东西南国战场多。

未知王母行筹乐,岁岁添筹到几何。

在这首诗中,他用瀛台表达对受囚禁的皇帝的思念,他也借此表达了对于不平静的20世纪的最初的愁思。他虽身居乡野,依然心存魏阙。朝廷的每一个重大的举动,牵萦着他的一些愁心。他对他为之献身的社稷生民,都有充满情感的文字的反映,从京中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入犯京师,闻车驾西狩,闻驻跸太原,闻车驾又幸西安,天津纪乱十二首,等等。这么密集的诗歌纪事,说明他的乡居生活并非与世隔绝,而是从未止息的激荡不宁!

在与黄遵宪的文字交往中,最密切的一位朋友是丘逢甲。前已述及,黄遵宪于戊戌京变后被发落回家,在家乡修筑他避乱的窝居时,丘逢甲为之写了一对联:陆沈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这些话使他心动,黄当然引之为知心。事隔二年,到了庚子年间,国乱未已,补天乏力,也许是心存忧患而无从宣泄吧,这一二年间,他们的文字往来是更见频繁了。这一年的开初,满怀愁绪的黄遵宪提笔给他的朋友写了一首诗,这就是《寄怀丘仲阏》:

沧海归来鬓欲残,此身商摧到蒲团。

哀弦怕听家山破,醇酒还愁来日难。

绕树乌寻谁屋好,衔雏燕喜旧巢安。

朝朝曳杖看山去,看到斜阳莫倚栏。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得知,尽管赋归之后他立定决心抚平心灵的创伤而做到忘却,但事实却是:未能忘却。对于始终以国家社会兴衰存亡为毕生追求的爱国者,他所拥有的只能是永远的记忆和始终的激荡不宁。

这一年秋天到来的时候,一个漫长的干旱结束的雨晴的日子,丘逢甲访问了人境庐。他们有过一次深情的对酌。酒后,丘留下了两首诗章,其中一首用江阳韵,是这样的:

忍把乾坤付睡乡,登楼休负好秋光。

黄龙约改清钟酒,白雁声催故国霜。

老树半凋开远目,菊花无恙展重阳。

美人消息来何暮,怅望秦云各尽殇!

丘逢甲的诗再一次撩拨了黄遵宪的满腔悲愁,他于是展纸临墨写了一首:《久旱雨霁邱仲阏过访饮人境庐有诗并慨近事依韵和之》,其中一首也用的江阳韵:

生菱碎尽剩湖光,未落秋花半染霜。

举目山河故无恙,惊心风雨既重阳!

麻鞋衮衮趋天阙,华盖迟迟返帝乡。

话到黄龙清酒约,唏嘘无语忍衔觞。

秋天的萧瑟唤起他们人世苍茫的悲秋情怀,但字里行间跳动着的却不是个人遭际的伤感,而是重阳时节的惊心风雨。这里充满了杜甫《北征》那样的不能卸下的家国破灭的情怀。黄遵宪这番和丘逢甲的诗歌唱酬,如同开闸的潮水,不断跳溅着奔向前方,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再用前韵,接着是三用、四用、五用、六用、七用、八用,每次和诗都是两首七律,总计写了十六首。此后,又是《天津纪乱十二首》。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黄遵宪几乎是拼却毕生的心血以心灵的咏叹迎接了这新世纪的第一线阳光。

诗人就是在苦难的歌咏中完成了自己。此后四年直至他去世,为诗甚少。他的绝笔写于1904年,即光绪三十年,他在病中作《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这是一场逦梦的惊怖的场面:阴风讽然来,君提君头颅。自言逆旅中,倏遇狙击狙。显然是他牵挂流亡的友人,日思夜想,幻觉中他们被通缉追捕亡命于中途的可怕的情景。戊戌变后数年间,他一直为这种可怕的场面所惊扰,他的心灵并不因乡居的宁静而宁静下来。那年夏秋的记忆实在太深重了,他用数年的时间,极大的克制力要自己忘却,而至终却是不能。诗人的绝笔依然是一场鼴梦依然是他对逃亡中的革命者的无限思念,直至他的生命的终结。

永久的魅力

但作为世纪之交的接受新思想的旧式知识分子,黄遵宪的存在对于今日的我们依然是永久的魅力。这种魅力是由于他的诗歌,或者更确切地说,并不止于、或主要的还不是由于他的诗歌。在这章文字将要结束的时候,笔者愿意引他在家乡隐居的生命最后阶段与梁启超历经数年的书信往返中的一段论述,以印证这位文化巨人的魅力之所在。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的6月,黄遵宪在给梁启超的一封信中阐述了关于保存国粹这样的问题:

持中国与日本较,规模稍不同:日本无日本学,中古之慕汉、唐,举国趋而东;近世之拜欧、美,举国又趋而西。当其东奔西逐,神影并驰,如醉如梦,及立足稍稳,乃自觉已身在无何有之乡,于是乎国粹之说起。若中国旧习,病在尊大,病在固蔽,非病在不能保守也。

黄遵宪从两国历史文化比较的角度进人关于保存国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巨大的命题。国粹所指是文化传统。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大而言之有保存或批判二义。这是进入近世以来中国文化思考的核心问题。传统文化中的精英部分,于社会发展有益,自应保存。当时引发思考的是传统文化作为庞杂而巨大的存在,国人对之缺乏必要的警惕和批判。而作为抵制向西方学习的一个借口,即中国具备一切的丰富与自足,这就是保存国粹这一提法出现的最初动机。它是一种抗拒的藉口,近代以及现代的一切复古派都非常熟练而热衷地使用这个武器。黄遵宪对日本的分析是否允当、我们置之别论。单就中国来说,他所说的中国旧习,病在尊大,病在固蔽,非病在不能保守,是非常精辟、透彻,也非常尖锐的。可以说,他的思想的新敏,他的立场的坚定,不仅较之五四时代的遗老遗少,较之当日学衡、甲寅诸派中人,甚至较之这个世纪末的一些新的倡导国粹的人们,提早了大约一百年!

那时代推出了这样一些先知先觉者,他们的精神魅力永恒。都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出现巨人的时代,中国的19、20世纪之交,为了结束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民族新生,也酝酿和培育着一些这样的巨人。那时的这些巨人,从四书五经堆积如山的故纸堆中翻越而出,拖着长辫,穿着长袍马褂,认识了横行的拉丁字母组成的文字,操着以极艰苦的勤奋学来的西方语言,在西方民族惊异的目光中出现在世界上。这批最早出现并和世界直接交往的人们,他们接受了天文和数学、物理和化学,也接受了哲学和宗教,特别是当时世界的先进思潮。他们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站立在中国深厚无比的传统文化面前,是站立着而不是匍匐着,他们勇于面对它的全部优点以及全部的劣根性!

但是不幸这位百年前说过这样尖锐而精彩的见解的巨人,也只是在新世纪的太阳初升的时节,怀念着他的受难而流亡在异国他乡的友人,梦见这位友人提着自己的头血淋淋地站在他的面前。他被这场可怖的碰梦而惊醒。惊醒之后,他满怀着希望又不免哀伤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人言廿世纪,无复容帝制。举世趋大同,度势有必至。

怀刺久磨灭,惜哉吾老矣。日去不可追,河清实难俟。

倘见德化成,愿缓须臾死。

同类推荐
  •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我攀登过景色秀丽的华山,欣赏过气势宏伟的长江。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被的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的圆明园了!这次“北京科技之旅”夏令营,让我目睹了圆明园的凄凉。一走进圆明园,眼前到处是一片荒凉:有的柱子竖在那里,好像正在诉说英、法联军的种种罪行;有的柱子斜着,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还有的柱子躺在地上,好像正在苦苦地呻吟。远处,风吹着枯树叶,树叶打着旋落在地上,更让人充满了忧伤。
  •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 国超诗苑

    国超诗苑

    国超有许多写乡居和闲情的诗,或写人,或咏物,或写景,一屋、一树、一花,都颇有超然物外的禅意,又有镜花水月的静幽悟心。如《乡间止嚣庐》:“采风点墨风华香,旷野飘遥美自尝。远隔家人成异客,离开闹市守芸窗。踏春赏景称佳地,爬格抒怀潜醉乡。蚊子飞叮掀梦醒,结庐寻扇写文章。”大有陶渊明的境界。又如《船夫》:“惊涛拍岸烟波淼,巨浪绕滩岂等闲。浓雾锁江难摆渡,轻舟越过两山间。”写《村姑》:“村姑质朴善良心,直白勾通无拐点。知足乐观长寿方,淡然有趣病灾敛。”写《村景》:“白云溪竹绕,乡土翠条柔。横在青纱帐,村景一览幽。”写《秋菊》:“晚来秋菊俏,豪放傲风霜。风彩园林竟,淡然花露香。”写《山水间》:“乐穷无限景,烟雨雾云环。险处攀登绝,采峰何等闲。”写《村上树》:“村树已眠尽,嫩芽吐露馨。秀枝舒展尽,青绿满园娉。”写《月下树》:“月明婀娜树,围坐品茶吟。相守举杯敬,清池倩影深。”每一首都类白描,形象生动,观察精细,平淡里不乏雅致!
  • 一天读完外国文学

    一天读完外国文学

    本书内容包括:荷马的《伊利亚特》、奥维德的《变形记》、莫里哀的《伪君子》、司汤达的《红与黑》、左拉的《萌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热门推荐
  • 花开款款宁为晚

    花开款款宁为晚

    前一世,她是百依百顺的乖乖女,背负家族众望,奉父母之命嫁给所谓如意郎君,却在婚后被皇帝一杯毒酒赐死。这一生,她舍弃家族身份,隐姓埋名,惟愿山高水阔,福寿安康。然而命运依旧给她安排新的波折。“如果背负这一切,就意味不能再正大光明爱你,如果舍弃这一切,却会让你从此寝食难安。谢珺,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彼时乱世之中,心若古井之水,视过往如云烟。乱我心者,只一个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月老不好当:神君求宽恕!

    月老不好当:神君求宽恕!

    番姝由一颗番茄花修炼成仙,终于考试成功,成为了天界一名合格的月老。番姝信心满满,励志要将天界单身的仙君仙女们来个开心对对配!然而……不好啦,织女和牛郎要离婚啦!七仙女喜欢上别的“董永”啦!嫦娥仙子跟后羿私奔啦!⊙▽⊙啊,神君大人来了!番姝:??(立马化身番茄花,耷拉着花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神君:……小番薯?聊聊?番姝:???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萧萧问天是何意

    萧萧问天是何意

    萧萧15岁,被R星球搞的大活动砸中了,一下子有了三个愿望,可是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一个愿望了呢?她只想过简简单单的生活,治好养母,可以的话,再变成一代白富美,可生活怎么就变得这么累了呢?“宫问天,你还我软萌可爱的魇兽,你还我轻松的日子,我不要陪你,我想睡个安稳觉。”萧萧冲着旁边的大灰狼喊道,魇兽就严肃的站在它旁边,一本正经。萧萧抓狂。
  • 卡焰

    卡焰

    面对灾变而成立的人类联盟一分为二已有两百多年,南方神风联邦南部的地陵行省的贫民区,同其余行省的贫民区一样生活着不计其数的低等民。在这行省被分为三六九等的人类中,一位身为七等贫民的普通少年寒续,真实身份却是人人皆欲抹杀的极徒。“这个世界吃人,所以,我要吃了这个世界。”新书:惊神时代,欢迎各位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学大师的斑斓人生之青葱的大学时代。从济南到北京,是青春往事特有的青葱和美好,求学清华园、任高中教员、怀师记友……一段段汩汩流淌的情思,都是对最好年华的留恋追忆。
  • 暗影之人灵神

    暗影之人灵神

    大陆被四方海域包围,二百海里外便是黑暗森域,四处布满了魔物,人类与魔物从古至今便从未和谐相处过,因此,大陆的海岸线,便是千年以来的战争场。人类与魔物相抗衡的凭杖,被称作——暗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暗影,或者傲立,或者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