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1500000023

第23章 石磨豆花

四川人爱吃豆花,一来它是地道的乡土美食,大众菜肴,价廉物美,绵、软、酥、嫩,食之能使人胃口大开,食欲倍增;二来滚烫的豆花配之以又麻又辣的佐料(四川人叫“蘸水”),最能投合川人喜欢的饮食习惯——“麻、辣、烫”。而豆花要好吃的关键,在于它的原料须选用上等黄豆,又须用石磨(而不是用铁制的打浆机)“精研细磨”,这样才能既出浆又出“味”。我自幼酷嗜豆花,数十年兴味不减。之所以对豆花情有独钟,是因为我母亲很会做地道的石磨豆花,使我从小能享此口福,经年而渐成嗜好之故。

我家有一具青石小石磨,磨齿细密,能将泡胀的黄豆细细地“嚼”成浆汁。小时候帮助母亲磨豆浆(我们叫做“推豆花”),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个子不高不矮刚刚够得着石磨手柄,费力不大不小,转速不快不慢,看觅一瓢瓢和水添进磨孔的豆子经过周而复始的磨研,像变魔法似地变成雪白的豆浆,瀑布般流人磨槽,再流入木桶,倒进锅里经过一番巧手“点化”,而后又像变魔法似地“变”成白嫩鲜美的豆花,还未出锅就逗得人口水直流,实在是极大的诱惑,也是极大的享受。母亲说她做豆花的“手艺”来自外婆的传授。每次做豆花,母亲边操作边讲述;我大开眼界,默记于心,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寻常食品,工艺流程还挺复杂、挺讲究哩。简言之,做豆花大约需要七、八道工序。

“泡”。即提前用几个钟头的时间将精选过的黄豆浸泡于冷水之中,让它充分吸收水分而发胀。一般以泡胀后的豆子体积增大一倍左右为度;“磨”。按照水与豆2:1的比例,将泡胀后的豆子和水经石磨细细碾磨,变豆为浆;三日“熬”。将豆浆倒人锅中生火熬煮。为了防止熬沸后豆浆产生大量豆泡而溢出锅外,可在生豆浆下锅前先放人少许菜油,以起到“散泡”作用。须熬至满锅的豆泡散尽,豆浆滚沸为止;四日“榨”,四川方言说法叫“沥”。做法是预先准备一个足以容纳全部豆浆的纱布口袋,然后将豆浆悉数舀入其中,再将一个井字状的木制架子置于铁锅之上(此时灶内不能生火),将拴牢袋口的整袋豆浆放在“井”字架上,用手或者用木棒两人各执一端用力压榨,使豆浆汩汩流入锅内,豆渣则留在布袋里;五日“点”。这是促成豆浆发生化学变化的一道重要工序。传统的方法是用适量的胆水(盐卤)倒入锅内起催化、凝浆作用。也可以不用胆水而代之以熟石膏,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粉笔(粉笔是石膏制品),一般每斤黄豆用一小块熟石膏或三、四锭粉笔即为适度。先将石膏或粉笔放在碗里春烂、加水调匀而成糊状,再稀释为浆,边滴入锅中边用勺子搅动锅中的豆浆,71以朝同一方向慢慢搅动为宜,以免将豆花搅“烂”。

豆浆在石膏催化之下渐渐凝合为软状的整块。石膏的比例至关重要,多了则豆花太“老”,少了则豆花太“嫩”,检验的土法是用筷子插在锅中,以筷子直立不倒为石膏之最佳比例。点化,点化,化浆为“讫”,“点”豆花的过程决定着豆花的品质。这一“点”于豆花之重要性,与“画龙点睛”之“点”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六日“焖”。在前述“点”豆花过程中是不能生火的,谓之“冷锅”。“点”完之后则要生火“焖”之,所谓“焖”,是上加锅盖,下用文火。大约三五分钟即可。然后揭开锅盖,用篾制的筲箕滤去多余的水,一一舀出,剩下的豆汁水刚好能淹着豆花;七日“煮”。此时须添柴加火,煮熟豆花。但火力只可略大于文火,以防将豆花煮烂;以豆汁水煮沸为度,过火或久煮则豆花变“粗”变“老”,故火候分寸一定要掌握得当。最好能撒上少许盐粒,可起到保持豆花绵软、细嫩之功效。

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豆花的烹制过程,大致是以上泡、磨、熬、榨、点、焖、煮七道工序。然而还有一道很重要的可称之为锦上添花的“附带”工序,即佐料的配制。四川有句土话,“豆花离不开海椒水”。

海椒水即以辣椒为主配制的佐料,它是为白色素味的豆花添香加味的重要一环。佐料的基本原料是辣椒豆瓣,先得舂细和匀,俗称“糍粑海椒”。然后掺人炒熟春碎的花生米、黄豆、芝麻,以及花椒、蒜泥、葱花、藿香、芫荽(即香菜)、味精,还可根据各人口味放入少量盐、醋、糖。佐料另碟放置,不与豆花掺和,食时再根据各人所需将二者调和之。调味如此丰富的佐料和工艺如此考究的豆花组合在一起,可谓天生匹配,珠联璧合。这一切,使豆花极其可口,又很能“送饭”,实可谓吾蜀菜系中“麻辣烫”风味的独特一族,亦堪称四川乡土美食之一绝。而豆花又是名副其实的大众菜,平民菜。在四川,不仅城乡各地随处可见,而且价格低廉得使人难以置信,只需花一元、两元钱便能吃到一碗,这使豆花成为普通百姓最为喜爱的一种菜肴。我甚至颇带偏爱地认为,豆花是世界上首届一指的价格最廉和味道最美二者兼长的美味佳肴。

八十八岁高龄的母亲现在已退居“二线”,不再亲自做豆花了,她的技艺传给了几个儿媳。吾家每有家族团聚,总要以做豆花、吃豆花为乐事。母亲仍在一旁作“顾问”,适时地加以指点。母亲强调的“三要素”,一是一定要用石磨而不用打浆机,二是要掌握好“点”豆花的技术和火候,三是要精心配制佐料。这已成为吾家“祖传”石磨豆花之要诀。

岁月像石磨一样不停地旋转,光阴像浆汁一般缓缓地流泻。我已穿越人生隧道的漫长旅程,由童年而少年,而青年,而中年,而壮年……

虽品尝过不少人间美味,其中亦不乏名贵者、考究者、稀有者,然而惟有那普普通通的豆花依然是我几十年来乐此不疲、“终生不渝”的嗜爱之食。它给我留下的童年回忆,以至使我兴味盎然而忘却老之将至;它伴随着我无数次温馨的家族聚会,融汇其间的绵长的亲情使我咀嚼不尽,回味无穷。当我写这篇《石磨豆花》短文的时候,也许是旧梦重温,也许是联想所及,也许是条件反射,我早已禁不住思慕豆花而心向往之,以至于口舌生香,嘴角流涎了……

同类推荐
  •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本书收录了作者55篇研究《红楼梦》的文章,附录5篇,收录有媒体不同时期对作者的采访。作者在自序中说:“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曾担任过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杂志社主编,2004年当选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这些工作经历使得我与新时期红学发展的许多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的一些文章、讲话以及接受的采访等,对了解新时期红学的发展,或许还是有一些价值的。”
  • 小说稗类

    小说稗类

    张大春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一,大胆地说,“可能是华文小说家里头装备最全面、技法最多变的高手”(梁文道语)。在这本作品中,读者将会看到他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有清晰的架构,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
  • 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

    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辽宁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邀请王光中等老领导和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并编录出版《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很有意义。这一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也是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奋斗历程的很好见证,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辽宁的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 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

    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

    当代文学史的本质,是对话具体生活、建立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既探讨语言中的现代精神和实感经验,又发掘契合当代的思想资源。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门积累、考订史料的学问吗?眼下的文学史著作层出不穷,但以我私心而论,比较偏爱的是那些通过对文学史的阅读而能激发起与当下文学现状甚至切身生活对话的著作,在传统与当代的不断沟通、互释和重新梳理中,可以建立起文学史叙述的途径。《写在文学史边上》第一辑探讨语言中的现代精神和实感经验;第二辑是一组中国现代文学的史论文章,第三辑则向前辈学者和经典著作致敬。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热门推荐
  • 空间灵泉之田园医女

    空间灵泉之田园医女

    本文为1V1宠文,种田养包子你值得拥有。※※※她只是想去见识一下那些刚出土的古老农具,谁知道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么一个穷困的地方。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一大群亲戚忙着搬家里仅剩下的一点东西,说是已经给她找好了人家,让她赶紧改嫁。反正相公已经战死了,赶紧拿着抚恤费走人,家里这两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就交给瘦弱的小叔子照看。苍天啊,这都是些什么极品啊。好在她那个没见过面的相公给她留下了一个祖传的玉镯,竟然可以开启神秘的药师空间。灵泉、医术传承以及萌宠,看她如何利用这些发家致富,完虐极品亲戚,在古代过的风生水起。卖山货,做美食,养包子。买田地,雇长工,建庄园。开店铺,修航道,通海运。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不过,她那个传说已经死了的相公怎么又出现了呢?※※※精彩片段一:"晴晴,为夫回来了。"一个满脸胡须的人穿着盔甲一脸兴奋的走回家,"咦?这还是我们家吗?变化好大啊。""娘亲,你快来看啊,家里来了一个怪蜀黍,宝宝好害怕。"小萝莉睁着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一副被吓坏了的模样。一个小正太挺起小胸脯,将其护在身后,冷静的说道"妹妹不要怕,哥哥会保护你的。"秦晴晴杀气腾腾的从厨房里拿把刀出来,道"我倒要看看,谁那么大胆,敢动我的娃。额,这位大叔,请问你是哪位"※※※
  • 柏岩感旧诗话

    柏岩感旧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薄暮夕颜

    薄暮夕颜

    周颜觉得自己像朝颜,晨开晚败。江暮深说,你是夕颜,暮深才是对的时间,才会盛开
  • 大佬请你看看我

    大佬请你看看我

    唐柚,亲手被哥哥送进监狱,有期徒刑5年,大家都以为她在监狱生生熬过五年,其实,在那里,她最多呆了一个月。前三年,为别人而活,后两年,遇到余瑾楠,从此春华秋实,夏蝉冬雪,不过惊鸿一瞥,最好的,就在眼前。……“余瑾楠!你知不知道她是谁?!”“……”“她是黑雄的一个特务,她是来杀你的!”“我知道。”余瑾楠微微一笑,说:“那又怎样?”
  • 婴税

    婴税

    只见夫人刚刚生下的婴儿,雪白的皮肤竟然在顷刻间变得层层剥离、并且还散发着一阵阵腐臭,顿时下人们慌做一团,也顾不得申老板就在身侧,纷纷从产房里夺路而逃。楔子申公馆的灯光大亮着,申老板颇为心急地在一楼的玄关旁走来走去,听着二楼卧房里夫人的惨叫,他额角上顿时渗出了细细的汗水。稳婆已经上去三个时辰了,那声久违的婴孩啼哭似乎并未传来。“快打热水来!”“别乱别乱!老爷还在下面候着呢。
  • 夫人盼守寡

    夫人盼守寡

    嫁给方谨言,关静萱完全是冲着守寡去的,一块儿长大的竹马都能宠妾灭妻,男人还是死了最可靠。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辈子的方谨言居然是个长命百岁的。方谨言控诉:娘子,你对儿子比对我好!关静萱挑眉:儿子是我亲生的,你是吗?方谨言坏笑:我不是你亲生的,但是我可以亲你,让你生!
  • 诡报记者:午夜心跳,office离魂实录(新惊魂六计)

    诡报记者:午夜心跳,office离魂实录(新惊魂六计)

    午夜心跳,office离魂实录.不可终结的秉烛夜谈,等你来参加。 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悬念重重的故事,就藏匿在我们身边……
  • 古墓会说话

    古墓会说话

    万物皆有灵,古墓亦如此。有一类人,与生俱有与古墓通灵之能,他们是传说中的墓语者。离奇的案件,偶然的线索,指引着廖悦来到了曼哈顿。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诡异莫名的事件。上古遗迹,诡墓妖冢,失落神域......这一切,都从那一趟神出鬼没的幽灵地铁开始。嘘!听,古墓又在说话了。书友群:926302388
  • 我只喜欢你墨先生

    我只喜欢你墨先生

    在大学,尝到了恋爱的禁果,却不想只是渣男的备胎。堕胎,被甩……各种标签贴在身上,让她不敢回学校,只能流浪在街头。当她躲在桥底,害怕的看着不怀好意朝他围过来的乞丐,她吓得双腿发软,跑不了,而,他却挡在她身前保护了她。他不爱说话,她就一直说,把心里的委屈全部说出来,直到警察找到她的清晨,他消失了……五年后,她已是跨国集团的小员工,殊不知她与他的姻缘再续。他抛开总裁的身份,用当初的身份靠近她……她做出业绩,却被上级占为己有,而他默默帮了她,一时间成了公司的红人……当毕业五年聚会的时候,前男友带着新欢出现,身边的校友都拿当年的故事嘲笑她……这一刻,墨先生帅气的出现,让所有嘲笑她的男人自愧不如,让女人暗生嫉妒……她人生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的陪伴,让她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他改变了她的人生,带给了她绚烂的新生……墨先生,我,只,喜,欢,你!
  • 饥荒元年记

    饥荒元年记

    这一天,他建立了新的秩序;他将教导世人,敬畏自然,恐惧黑暗;他的王座之下皆为刍狗,违逆者死!这一天,威尔森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