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300000002

第2章 读《胡适杂忆》(2)

胡先生另一难能可贵之处,是他毫无道学气味他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导人家如何做学问;他有时也疾言厉色地教训人家如何处世为人。但是他从无“程门立雪”的那一派臭道学气味,被他大教训一顿,有时受教者还觉得满室生春,心旷神怡。这就是胡适之的本事,别人是绝对学不到的!

……胡先生在盛名之下是十分“爱惜羽毛”的。爱惜羽毛就必然畏首畏尾;畏首畏尾的白面书生,则生也不能五鼎食,死也不够资格受五鼎烹,那还能做什么大政治家呢?

老实说孙中山先生和胡适之先生都是开这个五百年中西文化新运动的旗手。如果濂洛关闽后继有人,他们都是一代媳妇,万代祖宗。如果游行之后,大旗卷起,那么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所以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这便是海内外“专家”——不论“白专”或“红专”——之所以低估他的道理。

但是吾人如果把他看成一个开文化'新运动的宗师,那他就高不可攀了。胡适岂是“百里之才”?他岂是一两门学问,一两本钻牛角的小书可以局限得了的!一个新的文化运动的开始一尤其是多重文化汇流的开始,必然要有个极长的摸索时代,启蒙大师们无一而非摸索专家。胡适之就是东摸西摸,摸了一辈子!

这都是一些可以令人感慨万千的评语——不仅感慨唐教授的识世识时而识人,而且感慨行文间的生机及蓬勃才气。胡适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是唐教授一人说了算数,但他的论人方式,却是大胆而精湛的;作为一种熟悉胡适而又思考了胡适的判断,也将会诱导读者的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这便是周策纵先生在序言中“拍手叫好”的那一类文章效应了。

唐德刚教授是一位富有自我解剖精神的著名学者。他在谈及《海外论坛》的最后“关门”时说:“我们这批传统包袱甚重的知识分子,谈大政治,学问不够;谈小政治,体验不足;瞎吹民主、自由,而在民主圣人胡适的赞助之下;在杜威铜像之前,尚且民主不起来,哪里还有脸皮向祖国同胞说教呢?一念及此汗从颊下,笔者自己也深深自知肤浅,再不敢在祖国报刊上瞎写文章!”这里所说的“尚且民主不起来”,是指办在美国的《海外论坛》因意见分歧而停刊的事,而唐教授的意思很明白,那是基于自我批判之上的对于中国留美学人缺少民主精神的一种嘲解。作为清醒的学者,唐教授对中西文化发展及现状的理解与把握,自然高人一筹,更是那些崇洋媚外者或闭关保守者的糊涂与愚昧所无法相比的。中国就是中国,美国就是美国,两者的文化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唐教授就“口说无凭”问题,作过这样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比较”,他说:“我国农业社会里所产生的有为有守的士大夫,照例是‘然诺重千金’的;江湖好汉,贫下中农,男子汉大丈夫讲话也照样算话”;“美国佬就不同了,纵是总统、议员、校长、经理、讲座教授……他上午同你说的,下午就可以否认。与美国佬打交道,你和他事无巨细,都得订个契约或合同,因为他们的口头然诺,直如放屁;讲话是照例不算的。”理解与把握中西社会文化的诸多差异,并把胡适置放于这种差异的背景上来洞察与观照,那确实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过程,而唐教授的《胡适杂忆》恰恰是写出了这种“意思”,所以常常叫人感到惊异、新鲜,甚至是茅塞顿开、拍案叫绝。

胡适十九岁赴美留学,一住就是七年。之后短期旅美不算,一九三八年又以大使身份驻美;四年任满便在纽约当寓公。战后除了做短期的北京大学校长外,又跑回纽约住了十年。胡适一生最宝贵的五十年光阴中的一半,都是在美国度过的,可谓地地道道的“留美学人”,但正如唐教授所说的,胡适之所以与众不同,原因就在于他的旅美生活如此持久而终于没有申请过“绿卡”,也没有和美国人“抢饭吃”。我以为,披露这一鲜为人知的“细节”,对于勾勒胡适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整体轮廓,无疑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胡适先生是不懂政治的,更不善长于政治(但政治与人格应有所区别V,这一点在《胡适杂忆》的一些章节已有所描述(如《回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不要儿子,儿子来了”的政治》等胡适的这种爱谈政治而又不明白“政治是什么”的习性,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羸弱无能的痼疾。如胡适这样的洋不洋、中不中、中西混杂的知识分子,一旦投入中西文化冲袖“游泳场”,其动作的混乱,姿势的尴尬,便是很必然的了。作为一种命运,是由中西文化的各自特性早就安排好了的,谁也没法抗拒。学贯中西的唐教授自然是清楚地看到了其间的冲突与结果,同时也洞察到了胡适先生这一类人物的尴尬与两难处境。

胡适先生确实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一个可以被中西方学术界(所谓“胡适学”)“自由阐释”的很特殊的“学者”,以至于如唐教授所谈到的那样——“胡老师是有高度国际声望的人,因而他那人格上的‘磁场’也就远及海外。五十年代初期,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展望杂志》推举出一百位当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伟人,‘胡适’大名亦荣列其中,为百人邦之一。但是这批推举者显然但知‘胡适’其人,而不知‘胡适’其事。因而他们推举的理由——‘发明简体话文’——连胡适也不能接受!”胡适之所以是胡适,胡适在中国的文化新运动中搞了一些怎样的杰出的或不甚杰出的名堂,他在中西文化冲突或文化交汇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或显现出怎样的姿态及轮廊,连所谓赫赫有名的都稀里糊涂(其实连专事“胡适学”的费正清先生的高足格雷德博士也有点儿捉襟见肘),那也就可见理解胡适先生的烦难与艰深了。

胡适被人“捧”了半个世纪,也被人“骂”了半个、世纪,大约除了“乱捧”、“乱骂”之外,也大都是一知半解之下的“捧”与“骂”。其实,“捧”者,也得有点儿学识见解,不然就会像叫那样因“捧”不到点子上去而令人喷“骂”者,也绝不是一鳞半爪者所能做的事,因为凭着半瓶而作斗胆之“骂”,骂不好恰恰是损了自己、糟蹋了自己,实际上是骂了自己。中国人治学历来讲究“实事求是”,但在做“犬、的学问”时,常常把“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忘了,也常常把知、事论世而识人的求实精神(或相对历史主义态度)遗弃在通往真理的大路旁。而正是在这方面,唐德刚教授是做得很精彩的,其中贯注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归宿还不仅仅在于究竟如何评价胡适,而且在于使读者感受到了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受到了中西文化交汇及其冲突中的风风雨雨,感受到了一种使后人受益的明鉴的存在!不言而喻,《胡适杂忆》的叙述,也有那种王充的《论衡》中所说的“艺增”的成分,但唐教授的“艺增”并不影响《胡适杂忆》的可信性一一周策纵先生的序是这样认为的:“德刚行文如行云流水,明珠走盘,直欲驱使鬼神,他有时也会痛快淋漓到不能自拔。但我们不可因他这滔滔雄辩的‘美言’,便误以为‘不信’。德刚有极大的真实度,我们最好在读他所说的某一点时,再看看他在另一个所在说了些什么,要看他如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尽情极致,穷态极妍地描绘和辩论,如此,你才能更好地把握到他的真。”

同类推荐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

    《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在查阅了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和进行了大量实地的考察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论证了正面战场文学的客观性、丰富性与重要性。书书视角独特,选题新颖,引证的材料以往现代文学研究几乎未曾涉猎过。
  •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五十多年前,女主人公为追求科学与理想,从中国到比利时留学。不料战争爆发,比利时被德国纳粹占领。主人公从此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斗争。以她的人格力量,感化了德国将军,使其未泯的良知得以复苏,从盖世太保的枪口下挽救了上百名反战人士的生命。战争结束后,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人民誉她为“比利时母亲”。
  •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本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及个人的感悟等,详细剖析了为人处世、为学识人、为官为政等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的危机、人生的苦恼以及中国的前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于天下大同、在于人类可持续、在于超越阶级、民族、国家。因此孔子之学是天下学,论语不仅是中国人的圣经,更是人类的圣经。
  • 我在都市修个仙

    我在都市修个仙

    正式版:天衍外域的风衍仙尊因一本神秘古书籍被追杀,无奈跳入无尽海,魂附于地球上同名同姓的季风身上,上一世登临修仙之途,却无人相伴,最后惨然收场,这一世,悲剧将不再重演!通俗版:修仙三百年的修仙者降临都市,这是一场扮猪吃老虎的传奇故事……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傲娇BOSS已上线

    傲娇BOSS已上线

    讲述了原本成长在幸福家庭的女主人公项瑾瑜,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即便如此,坚强的她不忘初心,为梦而生。音乐便是她的梦,音乐的世界,给世间万事万物带进了美好的时空,同时也给项瑾瑜带去了爱与希望。在梦与爱的旅途中,项瑾瑜认识了一群同样怀着音乐梦想的好朋友,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梦的城堡,需要用爱守护,一群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的年轻人,用他们的爱与热情,勇敢与执着、唱响了梦与爱的主题曲!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 订婚 (龙人日志 #第六弹)

    订婚 (龙人日志 #第六弹)

    在《订婚》一书中(龙人期日志#6),凯特琳和迦勒发现,自己再次回到从前,这一次,是在1599年的伦敦。1599年的伦敦是一个蛮荒之地,充满了矛盾和悖论:虽然,一方面它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开明的、先进的时代,培养了像莎士比亚一样的剧作家,另一方面,它也十分野蛮和残酷,每天公开处决囚犯,还有各种酷刑,甚至将囚犯的头和挂在长钉上。这个时代也非常迷信,十分危险,缺乏卫生设施,而老鼠携带的腺鼠疫在街头蔓延。在这种环境下,凯特琳和迦勒着陆寻找她的父亲,寻找第三把钥匙,寻找可以拯救人类的神秘的盾。他们的任务带领着他们来到伦敦最令人惊叹的中世纪风格的建筑里,来到英国乡村最壮丽的城堡。他们接着回到了伦敦的心脏地带,亲眼见到了莎士比亚本人,看了他的现场戏剧。他们找到了一个小女孩,斯嘉丽,她有可能是他们女儿。与此同时,凯特琳对迦勒的爱加深了,最终他们走在一起——迦勒终于找到了完美的时间和地点,向她求婚。山姆和波利也跟着穿越过来,但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自己的征程中,他们的关系加深,他们无法控制对彼此的感情越来越深。但这一切并不顺利。凯尔也跟着回来了,还有他的邪恶搭档,谢尔盖,他们都有意摧毁凯特琳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这将是一场比赛,凯特琳被迫做出她生命中最困难的决定,为了救她生命中所有爱的人,挽救与迦勒的关系——而且尽量做到全身而退。《订婚》是龙人日志第六弹(之前是被爱,背叛,命中注定和欲望),但它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小说。《订婚》一书接近7万字。
  • 小子,够拽

    小子,够拽

    校草是蓝颜,搞的我成了众多花痴女的羡慕对象,顺便经常客串爱心传递大使,但是蓝颜你拽什么拽,喜欢你的人多了不起么。乖乖给我当男朋友来!
  •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想努力学习,却管理不了自己的散漫和懒惰;想谦虚待人,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负与骄傲;想和谐共处,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私与偏见。因此,我们随时要给自己准备两盆水:一盆冷水,用来洗头。冷水洗头,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盆热水,用来洗脚。热水洗脚,让自己永葆管理的动力和激情!
  • 在我头顶的星辰

    在我头顶的星辰

    本书稿为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关于现代以来小说阅读的诸多心得和体会,“在我头顶的星辰”,意指卡夫卡、布鲁诺·舒尔茨、米沃什、纳博科夫、君特·格拉斯等诸多现代以来的小说大师以及代表作品,作者将自己置身于星光璀璨的二十世纪文学的场景之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其敬仰之情和热爱之心。
  • 系统之冥王

    系统之冥王

    想变成牛逼吗?哥带你一起浪。(σ???)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