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300000018

第18章 自尊的独语——读李锐的随笔集《拒绝合唱》

“拒绝合唱”,说起来容易,做到则极难。对于“合唱”,自然可作态度暖昧的滥竽充数状,可这种做法比较猥琐。坦荡的姿态无非两种:要么明明白白地“不唱”,要么明明白白地“独唱”。我想,李锐的“拒绝合唱”,也只能是这两种选择。“不唱”的难度可能小一些,但堂堂正正的“独唱”,则不是每人及其每时每刻都能做到的。“独唱”的人不仅要有点儿底气,而且还得担一些实实在在的风险。

李锐确是一位有胆有识的作家,他敏锐、犀利、沉着、冷静。初感略有点儿狂意,其实不然,只要你乐意潜入他的作品。说来也不奇怪,在我们这个“白发三千丈”的古老国度里,凡张扬个性、独树一帜,且明目张胆地“拒绝合唱”而自个儿“独唱”的人,很少不被人称为“狂”的。

李锐是小说家。他的《厚土》系列,还有他的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等,大都显现出“独唱”的特性。尤其是他的《厚土》系列,其影响的广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力。台湾文坛不说,就翻译成西半球文字的,就有瑞典、英、德、法等版本。当然还有东半球的日本。都说《厚土》系列写了山区的农民(农村题材但更真实的,则是写了那些无奈的、别无选择地选择了山区的“人”。“人”,才是李锐的主旋律,才是“厚土”之所以“厚”的根柢。读罢李锐的小说,再读他的随笔集《拒绝合唱》(上海人民版,一九九六年那种心心相印的感觉,便显得愈发浓重,而出现在脑海中的,也就是一个率直冷静的李锐,一个淡泊而富有棱角的“独唱者”,其声音要比“小说家李锐”更直接、更清晰……

李锐的创作并不高产,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之类的其他。他说,“一发而不可收的境界是什么滋味从来也没有尝过。”这是心里话。我相信。他在《等待小说》中诉说了“写写停停”的体验,总要“等着被消耗过的情感和感觉慢慢地再积蓄起来,等到他们终于有一天漫过了漆黑的闸门,小说就会来到面前”。这里所吣说的,当然不止于“等待小说”,或者说,随笔也需要“等待”。他不是那种依仗技巧、热衷于玩弄文字游戏的作家。他注重内心深处的感触,而矫情掩饰之类之于他,无疑是一种生命的亵渎。就“有感而发”而言,他的传统性显而易见,但因了“有感而发”的“感”的独立或与众不同,他又只能持“拒绝合唱”的态度,而且还得面对强大的“传统”一一“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来,中国人太喜欢合唱,只接受合唱”。在李锐的心目中,即便是从事精神创造的所谓文坛,也极容易变成“热闹非凡的大舞台”,不是“流行唱法”,就是争先恐后地“先锋”起来,“更有人站到台上来以非凡的‘语码符号’来指挥这先锋大合唱”。李锐既不指挥“合唱”,也不凑“先锋”、“流行唱法”的热闹,他所企求的,是要从震耳欲聋的窒息中挣出来,尽情享受“独唱”的酣畅与陶醉。

作为作家应有的性格,李锐对于眼前的这个世界,持有浓重的怀疑倾向。他的逆向思维及寻根究底的喜好,护卫了他的独立性及清醒姿势。也许,怀疑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但李锐不是一个无根无柢的怀疑主义者。(尽管他说:“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主义才有发言权的话,我宁愿选择怀疑主义。”)倘若我们不背叛感觉的天性,那从他的“独唱”中,时常可以倾听到如下的声音(只作例证):

中国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成熟得太久了的秋天。(《自语》)

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我只能写中国人,当我写着中国人的同时,我自身也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一种自觉》)

……我们是人,我们只能是人,我们只好是人。(《神话破灭之后的获得与悲哀》)

人只能是人自己,人只配有人的过程。(《一种自觉》)

因了我的“断章取义”,这声音显得不怎么连贯,但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李锐的心迹一一无论是哀伤,还是无奈,或者是透彻之后的绝望,乃至为自己建筑的煌煌精神之塔,都与他这种没有犹豫的声音相关。“人”的概念之于李锐,是一种极为坚实潮润的贯彻。既不是空洞的躯壳,也不是失却了时空背景的“塑造”,更不是被涂抹了某种油彩的“非人之人”在这里,与其说是注重“人”,还不如说是意识到了“人的过程”。过程的意义才可能是意义。因为是意识到了“人的过程”的自然而然,以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随意改变的千姿百态,又因为是洞见了隐藏在背后的各式各样的生动或不甚生动的脸谱,所以才有“我们是人”的选择,才有生命歌哭的“独唱”。而“拒绝合唱”的必然性,便是“人的过程”的必然性,同时又是承认个性自由的必然性。这对于作家来说,是准则,也是常识:可我们的文坛还在进行隆重的讨论(能讨论也好,可作为提醒)。

我只读过李锐的一本随笔集I,就是这本《拒绝合唱》,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本。既然是随笔,也就决定了作品的即兴性质。其中有游记、序跋、读书笔记、人物速写以及各种文学的或非文学的随感杂述。说到底,这些文字都写着他自己,即所谓“一下子有许多如水的秋阳涌到心里来”,因而都留有鲜亮的“李氐印记”。我的这种感觉,无凝是一串地道的废话,但可以肯定的是,李锐的表达既不“审时”,也不“度势”,更不瞧谁的脸色。他只诉说他自己,而对于各式各样的不着边际的“文学状态”,只有四个字:深恶痛绝。他持有一种非常意象化的观点,认为“一切好艺术和好文学都是在人类文明外套的极限之外,无意中碰破的伤口或无意中得到的欢乐”一一他对文坛的“现实”,无论是“故意制造的伤口”,还是“精心包装的美丽”,或者是诸如“宽容”及掉底的自我标榜之类的丑陋表演,都有过击中要害的描述,无情而又精彩——不过,说“无意中碰破”也罢,说“无意中得到”也罢,此“无意”绝非彼“无意”,“无意”的可能性终究要以人的质量为前提,否则,也就只好是“精心”的“故意”了。

李锐的随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更倾向于叙事的闪烁着阅历色泽的生活感受,一是更倾向于理性透视及直接判断的富有强烈现实感的理解,尤其是对于文学艺术、对于文坛现状、对于自己或他人的创作,或对于诸如历史、生命、时间之类的把握或诠释。当然,这是一种愚蠢的、浅尝辄止的分类方式,因为感受(或描述)与理解(或析释在随笔中本是高度“一体化”的精神实在(对写家、对读者都是如此)。但对于具体阅读来说,或许可以因角度的差异而感悟到更多的精湛,或更为丰富的启示(至少是我的感觉)。

在李锐的随笔创作中,《寂静的高纬度北欧散记》与《走进台北》,是篇幅较大、记叙性也较强的片断组合作品,其中的感受与体验以及于思绪中透露的洞察力及见解,充分体现了一个作家或一个“地道的中国人”的素质。写这一类游记(特别是访外游记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冒险,就如我们经常读到的一些“访外散文”一样,因了对抒写对象的模糊或一知半解,大抵只能诉诸肤浅的介绍性的记述,除了新奇还是新奇,甚至在新奇中卖弄自己或迷失自己。但我们在上面提到的那两篇随笔中,却亲切地感受到了一种高品位的思情表达,同样是新奇的异样感,但其中跳动着的却是一颗高贵的平常心一因了“我”的深深介入,让人更真切、更可靠地体会到了“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对于世界的“阅读”:不是自大而是自尊,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惋惜或遗憾。他以如水的秋阳涌上心头的那种宁静或清澈,感觉着、阅读着那些别样的世界,又因了他那“人的过程”的角度,世界又显得并不遥远,并不陌生。李锐到过不少国家,除了高纬度的北欧,还有美国、俄罗斯等,但他以惜墨的方式护卫着他珍重自己感受的自尊自爱,他的独有所见或独具所悟,构成了一种只属于他的“随而不随”的随笔特色。他写了托尔斯泰的“永失‘故居’”,也写了美国南方旅游者的“无奈”……他往往模糊了、疏淡了对象的记述,却使得瞬间的体验,清晰地延伸或扩张为刻骨铭心的启示,不仅属于他,也属于你我,属于历史或诗,属于“我们是人”、“我们想知道怎样活着”的同类。

也许是由于当今文坛的“虚构理论”的泛滥,也可能是不怎么读作品的批评家太多的缘故,李锐随笔中的“创作谈”及一些关于文艺的杂感,便显示出一种见解迭出的珍贵。如他的《自语》、《一种自觉》、《漂流的故事》、《重新叙述的故事》、《虚无之海,精神之塔》、《谁的人类?》、《“现代派”》、《中国文人的“慢性乡土病”》、《燃烧绝望的龚自珍》、《经久耐读的福克纳》、《神话破灭之后的获得与悲哀》、《等待小说》、《被剥夺与被掩饰的》、《拒绝合唱》,等等(也包括随笔集《拒绝合唱——前言》都称得上是当今文坛的一流文章。量虽不大,但论其质地,论其审美的光芒,或论其涉及的深广与碰触微妙的坦率,你不能不联想到,诸如《厚土》系列之类的小说,绝不是一个作家的偶得,或如某些作家的某些作品那样因时势而“轰动”,而是一种精神燃烧的自觉,一种与“厚土”息息相关的根深蒂固的果实。倘若对此毫不怀疑,那当你读到那篇谈论《菊豆》及张艺谋电影创作的《人的寓言》时,或读到那篇由《阿甘正传》而涉及好莱坞电影风景的《终于过了青春期的美国》时,也就不会感到惊奇了一一其中的判断或理解(作为艺术感觉或审美分析)是一些正活跃于电影包装作坊的所谓专家所无可比拟的。那么,李锐的敏锐犀利究竟来自何处?我想,应该源自他血液中的那种“地道的中国人”的意识,那种善于反复阅读世界的体悟,那种把“人”视为无休无止的历史过程的感受力。当然,这一切还得依仗他“拒绝合唱”之后的堂堂正正的“独唱”。

在中国,太需要高质量的“独唱”了。我想,这是李锐之所以是李锐的无可替代的意义。

一九九七年二月中旬北京

同类推荐
  • 中国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

    本书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中国机器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的历程。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多重可能性,本书对想了解中国当代与未来发展战略的读者是难得的读本,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界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在战略层面和科技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思考,其中提出的诸多前沿性观点是全球都将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科学家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记录。作品同时揭秘了新松公司品牌建立的一些关键细节,其中每一位主人公的经历并不是简单地回顾挫折、成功,而是勾勒出了创新者们的经验教训,为想要追随他们步伐的人提供了指导和建议,对创业者和创新者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 游戏人间一孤鸿

    游戏人间一孤鸿

    本书收录的是庐隐创作的经典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梦死的苦闷,有的反映知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伤,有的反映黑暗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惑。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庐隐“游戏人间”的踪迹,可以看到她是怎样“玩火”的,同时也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阅读全书,我们的心灵会不自知地升到一种脱俗的诗境里去,并最终会和她一样努力向上,努力朝伟大的方向走去。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失去了的黄金时代 风云花絮 启示录

    《王火文集·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风云花絮”“启示录”四部分。讲述了王火对童年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所见所闻,以及“文革”中的经历与感悟,等等。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同整个时代及国家民族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反省着历史、过去,展现着新的希望。
  • 文学大师林语堂作品典藏版(全18册)

    文学大师林语堂作品典藏版(全18册)

    本套书是林语堂逝世40周年纪念典藏版,共18册,分别为《从异教徒到基督徒》、《风声鹤唳》、《红牡丹》、《京华烟云(全2册)》、《孔子的智慧(2016年纪念典藏版)》、《赖柏英》、《老子的智慧(纪念典藏版)》、《美国的智慧(上下册)(2016年纪念典藏版)》、《奇岛(纪念典藏版)》、《生活的艺术(17年湖南文艺版)》、《苏东坡传》、《唐人街》、《啼笑皆非》、《吾国与吾民(17年湖南文艺版)》、《武则天正传》、《印度的智慧》、《中国的智慧》、《朱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 霸主崛起

    霸主崛起

    新书:帝国猛将,求关注! 苏毅认为自己既然是一名穿越者,还带着一个比较牛叉的系统,那么如果不在这个世界不搅风搅雨的话,实在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大帅,三十海里外,发现了敌人的四艘超级无畏战列舰!”苏毅撇了撇嘴,“把依阿华级超级无畏战列舰派上去八艘!”
  • 赚钱的艺术

    赚钱的艺术

    这本书向你推荐了二十条赚钱的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到职业、消费习惯、学习和品质的各个方面。这些建议穿越百年的时光而来,历经岁月的考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下的生活依旧能产生启迪。P.T.巴纳姆是20世纪美国的传奇人物。按照当下斜杠青年的说法,P.T.巴纳姆就是最早的斜杠企业家,他是美国娱乐业巨子、节目经纪人、政治家、企业家和作家,也有自己的博物馆。25岁进入娱乐业,凭借出色的想象力和经营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他名下的美国博物馆和世界大马戏团,直到今年依旧繁盛如初。《人物》杂志把P.T.巴纳姆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个人之一。本书集结了他一生的智慧,献给渴望和勇于追求财富的人。
  • “蔷薇蕾”的凋谢(二 )

    “蔷薇蕾”的凋谢(二 )

    土谷荣一郎唯一的兴趣是,到旧书店买书。虽然这与他的警官身分不太相称,但在不值勤的日子里,他总是到小街小巷中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旧书店里去。一闻到旧书特有的霉气味,他就感到特别快慰。说是买旧书,却不是要寻找珍本和孤本。他专门喜欢到人们不太去的书店里,从人们不太去翻阅的书架中,寻找一些没有人买的、甚至没有人摸过的盖满尘土的书。有一天,土谷在一个胡同里的旧书店里随意浏览着旧书。这个书店他以前没有来过,因为它距离土谷平时散步的路线较远,所以不经常到这边来。
  • 医者仁心王妃归来

    医者仁心王妃归来

    她是一个相府一个不得宠的小妾生的一个嫡女,因为她的母亲比大夫人早怀上,大夫人憎恨她的母亲,于是跟相爷告发甚至污蔑她母亲是与别人的孩子,但是相爷是知道大夫人是憎恨她母亲,所以就没有赶出去,就留在相府做一名不得宠的小妾,但大夫人还是没有罢休。直到她长大,才改变了她与母亲的生活。她发誓一定不让所有人欺负她所在乎的每一个人。然而,母亲还是含恨而死,她代替大夫人的女儿嫁给一个病怏怏的王爷,这还不止,还遭王爷的冷落,王爷知道他娶的不是相府最美得女儿,就让她住在这未麟宫。她好不容易从王府逃出来又遇到一个怪人,让她经历了从没有人喜欢到有人追捧的烦恼。
  • 缘渡众生

    缘渡众生

    隔了千世的相望,他看着她满怀愧意,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吗。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风起神话世界

    风起神话世界

    这是个山海经原住民,莫名其妙被带入各个神话世界的故事!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 暮春之令

    暮春之令

    架空汉朝,和亲公主去世,公主身边大龄未婚女史归汉遇见真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