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5500000001

第1章 答章介庵

人之心,各有所明,各有所弊。古之圣贤亦必亲师取友,好问好察,然后能去其所弊,以适于道。助我之憾、启予之喜,孔子犹有望于其徒,而离索之久,子夏不自知其过,况吾辈乎。仆自问学以来,诚赖朋友讲习切磋,而后此心之是非、义利、公私、邪正取舍渐明,而克治渐密。故尝自念,人不可一日而不求友。

答陈盘溪

后世之学,正坐信此不及,乃自生枝节,自作艰难,以成其意见,不思吾身动静语默、行止久速、视听食息、知识思虑,莫非良知之所为,而一毫之人力无所与焉。......人惟不能循其良知而作好作恶,用智自私,是以动静语默之间,皆失其则。......故君子之学,循其良知而不自私用智以凿其天命耳矣。静而循其良知也,谓之致中,中非静也;动而循其良知也,谓之致和,和非动也。盖良知妙用有常,而本体不息。不息故常动,有常故常静。常静常动,故动而无动,静而无静。故凡动而无静、静而无动者,物也。良知,心之神明,妙万物者也,体用一原、动静无端者也。知此则知致知之功矣。......循良知而无所亏欠之谓致,致非有所推广增益也。循良知而无所损害之谓养,养非无所充满流动也。......动而不动于欲,则得其本体之静,非外动而别有静也。

古人之学,只在善利之间。后来学者,不知分善利于其心,而计较揣量于形迹文为之粗,纷纷扰扰,泛而无归。故宋儒主静之论,使人反求而得其本心。今既知得良知,更不须论动静矣。夫知者,心之神明、知是知非而不可欺者也。......致知也,故无感自虑,有感自直,所谓有为为应迹、明觉为自然也。是之谓静。若有意于静,其流将有是内非外、喜静厌扰、如横渠所谓累于外物者矣。

夫人者,天地之心。故万物皆我。天地一身,故格物所以致我之知,亲民所以明我之德,合内外动静之道也。

道之不明,正惟学不知心之良知,而伥伥然求之于外;既闻良知之说矣,又或混于见闻知识之真妄错杂者,误认以为良知,而疑其有所未尽。不知吾心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之本体,非见闻知识之可混,而见闻知识莫非妙用,非有真妄之可言,而真妄是非轻重厚薄莫不有自然之知也。故近世学者闻而不信、信而不尽,其蔽盖在于此。

答刘道夫

所以为圣者,在乎良知之能致,而不系乎气质之所重。故学者之希圣,亦惟在乎不欺吾之良知,而不必希高慕远,谓必如何而后为良知也。

答傅石山

心之良知之谓道心,杂以私意之谓人心。知也者,致其良知于人心道心之间而不欺也;行也者,致知之功真实恳到,恒久而不已也。......苟不实致其知,则亦不足谓之知。此圣人致知之学最为紧切、所以异于后儒者也。......并进交修......犹有二也,二则不能无先后也。若无物不实致其知,无时不实致其知,则一而已矣。孰为知焉?孰为行焉?而何先后之可言哉?......君子无时无物不致其知,语默如是,动静如是,学问思辨无不如是,故无时非行,无物非行,而无时无物非知矣。......若谓既无私意、既无客气,而犹未能中道,窃以为无是理也。

答周陆田

君子之学,循其良知。故虽疲形饿体而非劳也,精思熟虑而非烦也,问察辨说而非聒也,清净虑澹而非寂也,何往而不心逸?何往而不日休?故学贵循其良知而动静两忘,然后为得。......于动中求静,而未能动静两忘;求良知于动静之间,而未能循良知之动静也。夫功夫本体非有二也。......良知常动常静,必何动中求静;良知常思常逸,何必别求心逸?故循其良知,之谓大公顺应,之谓居敬行简,聪明睿智,皆由此出。殊途百虑,莫非一致,尝何疏漏隳窳之足患哉!

答罗整庵先生寄困知记......知觉与良知名同而实异。凡知视知听知言知动,皆知觉也,而未必其皆善。良知者,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知是非,所谓本然之善也。本然之善,以知为体,不能离知而别有体。盖天性之真,明觉自然,随感而通,自有条理者也,是以谓之良知,亦谓之天理。天理者,良知之条理,良知者,天理之灵明,知觉不足以言之也。致知云者,非增广其见闻觉识之谓也,循其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知而扩充之,以极其至,不使其蔽昧亏欠、有一念之不实者。......物无方体,知无方体,格致之功亦无方体。物无穷尽,知无穷尽,格致之功亦无穷尽。日积月累,日就月将,而自有弗能已者。、故格物者,圣门笃实真切用力之地,没身而已者也。彼佛氏以事为障,以理为障,既不知所谓格物,而其径超顿悟,又焉有积累就将之实哉?......良知至易至简,而其用至博。若孝亲敬长、仁民爱物之类,千变万化,不可胜穷,而其实,一良知而已。故简易者未尝不繁,而繁即所以为简,非有二也。......离本然之善,则别无可学可问之事;舍学问之繁,则别无至易至简之功也。读书亦问辨之一端。书也者,纪人心善恶是非之迹者也。古人善恶是非之迹,亦吾心善恶是非之迹也。......故古训非外,身心非内也;读书非先,修身非后也。又......教剳谓,人之知识,不容有二。孟子但以不虑而知者名之曰良,非谓别有一知也。今以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为良知,知视听言动为知觉,殆如椤伽所谓真识及分别事识者。某之所闻,非谓知识有二也。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知,不离乎视听言动,而视听言动未必皆得其恻隐羞恶之本然者。故就视听言动而言,统谓之知觉,就其恻隐羞恶而言,乃见其所谓良者。知觉未可谓之性,未可谓之理。知之良者盖天性之真,明觉自然,随感而通,自有条理,乃所谓天之理也。犹之道心人心非有二心,天命气质非有二性,源头支流,非有二水。......性非知,则无以为体;知非良,则无以见性。性本善,非由外烁,故知本良,不待安排。......教剳谓,某前书随其位分,修其日履,虽云与佛氏异,然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则无以达乎一贯之妙,只缘误良知为天理,于天地万物上良知二字安着不得,不容不置之度外耳。以某所闻,实异乎是。凡所谓日履者,吾心良知之发于视听思虑,与天地人物相感应酬酢者也。夫人所以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者,以其良知也。故随其位分日履,大之而观天察地,通神明,育万物,小之而用天因地,制节谨度以养父母,莫非良知之用。离却天地人物,则无所谓视听思虑感应酬酢之日履,亦无所谓良知者矣。若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不讲,岂所谓随其位分修其日履以致其良知者哉?惟是讲天地万物之理,本皆良知之用,然人或动于私而良知有蔽昧焉。权度既差,轻重长短皆失其理矣。必也一切致其良知而不蔽以私,然后为穷理尽性、一以贯之之学。良知必发于视听思虑,视听思虑必交于天地人物。天地人物无穷,视听思虑亦无穷,故良知亦无穷。其所以用力者,惟在其有私无私、良与不良、致与不致之间,而实周乎天地人物,无有一处安着不得而置之度外者也。......某非以学问思辨为后而可缓。但谓学问思辨者,学问思辨其良知耳。善读书者,开发良知之聪明而磨砻之,日精日密,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则大训古典,莫非切己;博识泛观,莫非易简。非外读书而别有尊奉其良知以从事于易简之道。然必真能于读书之际,念念无自欺而求自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乃可谓之开发磨砻、不远人以为道者,而无先后缓急之可言也。

教剳谓,有物必有则,故学必先于格。今以良知为天理,乃欲致吾心之良知于事物,则道理全是人安排出,事物无复有本然之则矣。某窃意,有耳目则有聪明之德,有父子则有慈孝之心。聪明之德、慈孝之心,所谓良知也,天然自有之则也。视听而不以私意蔽其聪明,是谓致良知于耳目之间;父子而不以私意夺其慈孝,是谓致良知于父子之间。是乃循其天然之则,所谓格物致知也。天理之则,民之秉彝,故不待安排而锱铢不爽。即凡多闻多见、其阙疑阙殆、择善而从者,秉彝之知,其则不远。犹轻重长短之于尺度权衡,舍此则无所据,而不免于安排布置,非所谓不远人以为道者矣。

答陶镜峰

尊意似未免疑良知过于简易,致知涉于笼统,须有所裨补增益,然后足以尽其全。此则殆非所以论良知也。良知者,性之昭明灵觉者也。天下无性外之事,无性外之学,凡百虑殊途,无有出于良知之外者。......夫念念循其良知则无忘,念念循其良知而无毫末之加焉则无助。勿忘勿助云者,欲学者惟良知之循,必有事焉而不堕于忘助之病耳,非致知之外,犹有待于勿忘勿助以裨补增益之也。

答徐少湖 二

今之志于学者,往往多谈繁说,而于真心实地上未能着实磨砻锻炼,去偏祛蔽,故施为往往乖戾。

答周良卿

是非之心自一念之是非以至于庶务之是非、古今万变之是非,无不能知。然非必周知庶务、通达万变而后谓之良知。若通达万变而后谓之良知,则赤子安得而有之?犹之明能察色,非必尽察天下之色而后谓之明,聪能听声,非必尽听天下之声而后谓之聪。

答问五条

私意一齐放下,则良心流行不息矣。学与思,即是一齐放下的功夫。......良知是心之神明,贯乎动静者也。良知上用功,则动静自一。若动静上用功,则见良知为二,不能合一矣。

答胡仰斋

夫知良知,而后知所以致良知。良知与知识有辨。知识是良知之用,而不可以知识为良知。......夫知识必待学而能,必待虑而知。良知乃本心之真诚恻怛,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者。而人为私意所杂,不能念念皆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故须用致知之功。致知云者,去其私意之杂,使念念皆真诚恻怛而无亏欠云耳。

答柯双峰

心之本体,犹之太虚。太虚之中,无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染污。苟太虚染污一物,则非复太虚之本体,而不能为无物不有者矣。故凡富贵利达、文章事业、忻戚苦乐、一切爱憎取舍,皆足以为心体之累。

答聂双江

良知二字,就人命根上指出本体功夫,直是真切着明,谓之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则本体自然一毫人力不与焉。学者循其自然之本体而无所加损,然后为能致其良知。大学言,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自慊而已,曷尝致纤毫之力!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原无艰难溪径,此诚意之旨也。 二 ......青原之会甚善,......但须常常提掇良知头脑,使诸友日就平易简实,无浮泛论议、曲折溪径,乃为有益。

答欧梦举

皆水也,其源一,而其流清浊异。清者不失其本源,浊者失其本源。虽失其本源,然不可以浊者为别一源,虽则清浊未始异源,然不可不知其源之本清也。是故不可混也,亦不可二也。良知与知识,何以异于是?良知至善者也。知识则有善有恶。不知所辨,则认知识为良知,而善恶混矣。歧而二之,则外知识以求良知,良知何从而见哉?......独知也者良知也,慎之者致知也。凡人意念之善恶,无有不自知者。善则慊,不善则不慊。虽小人之为不善无所不至,而其消沮愧悔,自有不能慊于心者。此良知之不容自欺,所谓诚为可掩者也。......程子云,天德王道,其要只在慎独。此尧舜之所以精一于人心道心之间者也。......来书云,考圣贤之经传,参事物之散殊,不过以资吾心之知识,岂藉此以收致知之全功哉?夫君子多学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非以资知识而已也。学者诚能于事事物物之间念念毋自欺而求自慊,则凡考经传、参事物,莫非畜德之学、致知之全功。苟以资吾心之知识,则亦不得谓之致知矣。

夫致知格物之学,先须体认良知明白,而后有所用其力。......知良知之所以为良,则知所以致知;知所以致知则知所以格物;知所以格物则致知之功切近精实,知行合一,非若后世之广其知识见闻,使初学之士泛滥而无所归者比也。

寄何益之

意之善恶,虽小人无有不自知者。慎其独知,毋自欺而求自慊,则知至而意诚矣。

同类推荐
  • 欧阳修集

    欧阳修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nglish Stories London

    English Stories Lond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说

    词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们和卡夫卡

    我们和卡夫卡

    我说,“我只想离开此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的目标。”“那么你知道你的目标?”他问。——卡夫卡,1922年春。昨夜,已是最后一场送行酒局。回程时我乘坐出租车,窗外,夜色萧瑟,整座城市像初学绘画的儿童的信手涂鸦。云和路与滨文路交口,我下车,却将包落在了车上。车瞬间就消失在黑夜里。那一刻,我身后法院西墙上的钟指向十一点十分。城市的灯火还在起起伏伏,但没有温度,在我迷醉的眼中像冷剑上泛着的血光。我当然该立即去寻找,可惜力不从心。毕竟还有明天。今晨五点,我本应坐上动车,去向远方,不可知的远方。
  • 末世隐猎者

    末世隐猎者

    2012年12月21日,庞大的陨石群夹杂着宇宙细菌降临地球。奇怪的是只有哺乳动物发生了变异。一位宅男在变异犬的帮助下,获得了隐身异能,而那只变异犬在那位宅男的帮助下,变得非常强大。那位宅男要成为末世里的猎人,而那只变异犬,则是那位宅男的忠实伙伴。
  • 重生之盛世神妃倾天下

    重生之盛世神妃倾天下

    她是华夏人人闻风丧胆的鬼医特工,一朝穿越到一个名为筠筱的大陆。在这个强者为尊的界面,她背道而驰,人人喊打。唯他独具慧眼,江山为聘,天下为媒,护她一步步成长,守她羽翼得以翱翔九天紫雨陌对于夜离枭来说,那是谁都无法替代的,然而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局面,一切都只源于紫雨陌的桃花太多,让他恨不得一一将其折去,因为,不对她好,她万一跟谁跑了怎么办夜漓枭总是这般深情的陪在紫雨陌的身边,如果可以一辈子也不会离开的那种,而在紫雨陌年满十八岁的那年,夜漓枭突然对着紫雨陌道出了自己心中珍藏已久的话对着紫雨陌说了:陌儿,在没有遇见你之前我本以为我这一生都会如此平淡无光的过下去,而你却如同救赎我的那一道光一般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里,照亮了我的灰暗的世界,温暖了我早已冻结的心,惊艳了时光!紫雨陌啪的一巴掌呼向了夜漓枭的方向,愤愤的道:你别搞得像只有你得到了救赎般,我何尝不是?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冷酷总裁高调爱:求婚101次

    冷酷总裁高调爱:求婚101次

    到底是什么样的爱,什么样的愁,让两人爱得辛苦执著,爱得甜蜜幸福?徐紫蕙和唐君霈两人,明明就在对方眼前,爱在心里口却难开!人生际遇大起大落,爱却始终埋藏在心底。徐紫蕙和唐君霈,互相暗自喜欢对方八年,默默地为彼此付出,可这段情给他们带来的却是无尽的伤害……徐紫蕙终于紧紧地拥抱着那个他日思暮想的男子,男子也紧紧地抱着她,她闻到了他身上那淡淡的男人味道……当他和她终于大胆开口,却遭遇重重困难……
  • 历代官学传承

    历代官学传承

    本书介绍了五氏授技的教育启示、尧舜时期的教育实践、夏商周时期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先秦儒家的道德教化、秦代法制教化的政策、汉代德育教化的举措、魏晋南北朝的官学、南北朝时期的家学、隋唐时期的儒学教化、隋唐时期的经学成就、隋唐时期的科技教育等内容。
  • 想做你的小娇妻

    想做你的小娇妻

    从小到大,只要是林清想要的没有得不到的,遇见夏慕言大概是她一生的劫数。我这么喜欢你,你就没有一点点喜欢我吗???盛气凌人大小姐X高冷腹黑傲娇男神,前期校园后期都市,第一次写文大家请多多指教。^0^(女主有一点点任性,男主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就算不喜欢也不可以骂人哦⊙?⊙!)
  • 我们一起走过时光

    我们一起走过时光

    水千潋,水家嫡长女,奇迹大陆千年难得一遇的御音御灵双修超级天才,却在拿到影后奖杯的没多久,便被各大家族联手抹杀。再次睁开眼时,却成为了Z国的一名小婴儿,自此,女扮男装成了她的家常便饭,灵气稀薄?科技落后?这都不是问题,空间在手天下我有,但是……这个系统是咋回事,重生附带的赠品吗?全能系统:我会把你打造成一个非常全能的全能高手,只要是这世界上有的,我都可以培养你到顶尖水平!水千澈:那我可不可以申请不要进入娱乐圈,不要去各种位面完任务!(双眼亮晶晶。)系统:不可以,信仰值是我的依据,信仰值越多我越有能力升级,等我升级到一定程度,你回到奇迹大陆的路线就有着落了。于是,看在好处的份上,水千澈开始了旅途。但是谁来告诉她这个一直叫他未婚妻的男人是谁?某初:天道定下的天定姻缘,你想赖账?
  • 倾世之恋:陌上待与君同归

    倾世之恋:陌上待与君同归

    她,跟随父亲远贬岭南五年,终遇赦还京,历尽坎坷仍不改坚毅心性他,本与她结缔鸳盟,却为前程违背本心,过尽千帆后方知她实乃毕生所爱她与他,是天定的缘,是一世的纠葛,一世的痛与爱
  • 双生劫之帝女风华

    双生劫之帝女风华

    双生不详,琼玉公主卫蓁生来不过一月就克死了她的同胞姐姐,又克死了她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