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1300000010

第10章

明威真人威邪品第十九

玉清天中雲宮北方明霞紫房上真道君,受號明威真人,以慈忍之道,赴感含識,大悲成就,濟度危難。常在凝神,九億大劫為一瞬須。俯乘應變,下流二界,幽明兩途,上中下心,受真正氣,各乘一信而行其身。率無不服,任其大歸,不乖其常。自愚至智,不出洪冶,雖任其性,無能迴越。獨有大道而超之。明威真人哀世不出,故悲覆之,教以乘服之道,漸趣無為。

是時十方世界後學聖人,及以凡夫畜生之類,并諸鬼神,一切祇向,除得正者,傍則大道,隨分乘服,以趣一道。所謂學聖之士,乘道妙氣。學世事者,乘世軌範,乘服滅法,形骸朽爛,遊魂流浪,而不能止。各駕其氣而適一方,固其所知,占道專德。於是眾生所乘既異,遇感不同。乘道妙氣,必果正真;乘服邪道,自至朽爛。無上大道哀其夭傷,故流生道妙氣而養諸有。於是上皇太真普施道化,出法對治,善决眾病,覆載含識。演正一之道,而化上士;盟威之法,相裂邪根,聚天雲瑞氣,成陰生之文以超枯骨;置天官上司,以主眾生。太醫真王變生起死,痊除痼疾,續絕補闕,流通經緯,益血足腦,開决聾盲,使聰察映朗,齒長形幼,彌久彌嬰。明威大真神力無礙,權實之道等無優劣,真應之身遍於塵界,道德威神始終不異,起感之形隨類應變。音聲萬殊,嗜好亦爾。下世不達,自離其源。一身之中忽相睽背,妄想生患,神邪兆焉。不明大冶洪範之始。中古以下,淳澆狼狽,勃然興偽,颯焉以廢。眾於邪道,求其至當,奔馳擾競,不免塗炭。甘心愜分,良可哀哉。

爾時明威大真以萬物未始,洞曉其終,逆制威儀,顯示當來上述真正,不言邪道,令修習之人心有繩準,的當指實,辨知邪正。邪正之道立便試驗。試驗之道,所謂正行、正命而行正法。

正法醫邪,正身不傾,正行不動,正命不夭。不夭之命,謂命無窮盡,不傾之身謂塵劫反嬰,不動之行謂動之行,謂行無上道。修習大聖真實之法,變鍊形神,出有入無,永斷生死,眾累不繼,即此之身而成法身。不受生老病死之苦,謂之永斷生死。習邪道者,其狀易露。何以知之?知邪之修法,習不定生,習之老而死,不能易,令人反嬰,骨朽皮皺,牙凋髮白,喪聰失明,須臾爛壞。背道敗德,輪轉邪俗,不能絕待,不能遣累。蠶食行世,惑亂下愚,身命不正。強言神變灰滅之後,形離識散,自謂精靈證無上果,此名邪說,不可依憑。若見此人,亦不放捨,應以方便,為說生道而濟度之。無上大道哀諸邪僻,故出明威,指歸溺喪。好真之士弘誓修習,自密其身,不動流俗,當正爾儀,當潔爾行,掩爾之明,蔽爾之聰,服諸輕妙,內外芳鮮;不間貴賤,不辨妍醜,視酒色財同於腐臭。臭想不懷,况更輕犯。一接身心,真氣遠離,况常親近,狎之求道,邪鬼乘間,禍害來任,翹足傾敗盡須臾。

明威大真逆紀後劫,偏邪之道邪起陰氣,濁惡之世便即易興。淳朴既喪,澆浮競作。下界四天,自號神王,如此之魔,名為天神。濁惡之世遍於下土。四天之下,山林石精,附著生人,皆相放傚,自號仙王,并及六天故氣之魅,共為羣黨,支流散釋,隨世立名。背道之人供食祈福,蛀人精氣,食人血脉,减人年命。人不自知,入人身中。亦能令人惡生愛死。如是諸鬼入汝身中,子息繁育,精氣強梁,交通生人。蟲魅鬼女亦能令人辨諸空義,妬嫉生道。若有男女修學生道,是諸惡鬼競來侵害,欲人死亡,取其魂神,共作儔侶。以是義故,憎惡生道。後學之人身得成道,邪魅惡黨服事驅使,不得自在。以是因緣,學道之人須應明知外道邪疾,預曉明威之法揮割祟,保護形神。世若有人奉事邪道,心堅不捨。於是善人方便,教招不從,不得親近,勿受其言。何以故?初學之人道力尚微,未任降伏諸異道。是故應當敬而遠之。大歸之會,自有大道下世教化,示其威神,降伏強梁。大歸之際,功過邪正,分明自判,無能迴改。後學之人好樂真道,先擇明師,幽求博遠。能進修者專精上道,傍通世典,貫鍊羣籍,俯仰經緯。一藝無疑,上辨天經。明道深義,請受必决,分別邪正,雖處凡地,可謂聖師。第二之師不便世事,又亦不明大道深義,但遵一法。堪度世者,齋潔精至,執意不回,凝神守戒,誓不為惡。如此之師,與道合同,精氣不散,易得感通;形固神凝,中和內養,非久之間,刻時昇度,骨肉俱飛,永果真道。雖曰第二,不失明師。第三之師,無的修守,但以慈悲、忍辱,常修不殺,領戶化民,救治疾病,了達明威,誠不欺誑;不視貧富、妍醜、貴賤,施散財食;行平等意,視他之親猶如己親,視他之身猶如己身;見他危難,方便濟度,令得安穩;見人遭苦,願與同疾,慇懃愍念,不相棄捨。及至大悲,埋尸殯骨,减割衣食,分乞窮乏。終身行孝,不作非法,不於怨憎而起加執。竟信幽冥,不慢虛室。與道冥符,邪氣自遠。不欲求道而道自來。

道言:後世凡夫欲學者達此諸事,而得道者無有是處。後世男女欲求道者,先當立功之法,亦有多種。第一之功,弘道化物,以輔天子,孝養父母;第二之功,弘道除害,傾邪滅偽;第三之功,孝及一切暄飛蠕動,及諸草木;第四之功,寒棲苦行,事師求法,服食專志,內外芳潔;第五之功,立靖建齋,率化有緣,請師祈福,悔諸愆咎,供養寒棲學真道士,衣資藥食,床敷香燭,及諸具度供功德者,令無闕少;第六之功,贖放生命,不限貴賤,及以大小,窮源水族,為引流澍,若無决處,取送深水,令得穌息;飛走之類胎轂涇化,巢穴崩毀,子未能行,恐其不養,方便為其修緝補綴,無令驚恐,使其不育。如此之人號世法師,濟度窮厄,與道同德。大道友之,得免生老病死之苦,長存綿綿,永絕勞累,眾患不繼。如此之人,謂求道之要,得道之機。

道言:諸善男女立功之法,復有一種,所謂善解明威,分別邪正,揮裂蟲鬼,馘截奸邪,願與眾生同得無病,行住安穩,忍辱之地,雖無正修,各得守分。立功之人,平等愍念一切眾生,若見偏邪不正之疾,慇懃不捨,决之令愈。一坐道場,利益無量。苦惱眾生,師先教令。邪病之人灌沐塵濁,教其願行正信大道,勿起邪念,敬向道場,視師如父,披服鮮盛,內外芳潔,焚諸名香,禮師如法,師即為其陳心所苦,上請大道真威生神,億億萬眾,消邪滅偽。師為眾生備受諸法,內以治身,外堪救物。服道內法,所謂三清寶文,雲書靈章,龍圖鳳篆,九氣垂芒。精心修行,威制天地。如是寶經總有三萬六千大藏,一一藏內復有三萬六千部經,一一部經各有三萬六千柔玉之簡。如是真經,得一便足,不必備受三清寶文。但當專修三清一法,足得成道,生身度脫,信之在目,立驗須臾。救俗之法,不事內經天寶文也,但受明威生神之錄、九天真符、九天兵符、九天社令、九天神鳳,九府神劍,揮邪拂魔,九府神符,驅鬼役精,玄手真訣,登綱躡紀,飛步七辰,束縛強梁,威震邪僻,翻風止雨,收卷昏霧,迴晨駐景,呼吸神氣,變禍為福。此諸法者,是九天真氣自然之道,大聖慈悲出之救俗。九符生神主養含識,下應兆民。凡百男女有心敬信無上大道,威神而衛護之。此威神者,是正真之氣化成,威神遍滿虛空。信道之人請福滅禍,影響之頃,威神立至。此威神者,雖復氣繼上天,神周色象,故曰大道授乎,遍滿世界。大道真氣化成風雲,大道妙氣凝成甘露,大道慈氣化成膏雨。或為甘泉,或為良井,或為山嶽,或為源流,或為深淵,或為茂林,或為藥草,或為禾稼,或為香樹,或為花果,為世資用,饒益廣大。下世愚人便為天地三光、風雷雲雨、霜露萬象空生自別,不由大道。若有愚人作如是心,當知是人為邪所惑,欲求正道,終不能得,不愧根本,忘恩背義,心不慈慎,勃戾自任,反天逆地,縱得暫生,不得其死,傷殘塗炭,困苦狼狽,人神不哀,鬼魅同疾,輸轉邪道,沉溺生死。譬如朽敗,不可令堅,猶如巨石,墜千丈坑,難可逆上。邪俗之人永不欽尚正直之道,况求道要,心希昇度。哀哉流俗,永與道隔。失真之初,行乖絲忽,漸漸廣遠,瞻望不及,都忘先始。隔道之初,雖處洪冶,器象區域,乖於正真。譬如惡人瞬息邪視,心尚不端,陰血冥沸,嗔氣以成,損身害命,患源斯作,疾用醫方,倍功療治,猶不能愈,况於終身淪沒邪僻,不見明威正真之道,焉得生乎?

道言:往昔火劫之初,戎山之精化作人身,體備眾相,行世教化。聚徒八萬,教之事火,及觀水法,一十二年。吸人精氣,人皆失正,邪觀已成。爾時諸人同心受死,各入衰草,叉手跪坐,脫衣解纓,顧人爇火,衰草盛然,一時燔傷八萬餘人,毛焦皮裂,疱汁崩潰,手腳攣縮,拳屈盤地,苦通悔恨,不能出聲。

爾時山精彈指讚歎,而作是言:有生之類,終歸磨滅,煩惱之身,百毒營室。應速遠離,求早度脫。當滅此身,以求法身。嫌火毒烈,當赴深淵。爾時山精說此語已,八萬餘人匍匐赴水,風浪所漂,涇族吞噉。河靈執其魂魄,水府役其精爽,徒謫困苦七千餘年,于今未休,一旦被邪,生死不離。爾時戎山之精誘殺凡俗,自知有罪,上懼大威,深藏石中。春遇雷神,霹而出之,驅使從龍,日夕辛苦,不得自在。如此強精,欲揮之法,可使雷公馘而裂之,不煩天官上司威神之力,不勞大道真妙之氣,不用大道生神之威,邪自銷亡。爾時復有遼左島夷,國中鐵鍾之精,化作人身,行世教化,其法遍流八十一國,令人受死,生便哭之,歌而送終,年老之人謂之鬼朴,棄之草澤,令其速死。是諸戎夷行此風化,首末已得三千餘年。被棄老人餓死空澤,困頓狼籍。明威真人愍之塗炭,因使五億金剛童子銷滅鐵精,及諸木魅,制以孝道養老之法,以救凡俗。爾時鐵精復形,是諸金剛埋之入地,鎮以七寶神符,于今在焉。後學真師欲揮此精,宜請金剛童子億億萬眾,殄滅精魅,即自銷亡。

爾時復有西南金方鐵圍之山精化為人,出世教化,其法遍滿荒戎之中、百國之內,流變五百餘種,其名外道,奉事眾象,天地、日月、星辰、風水、金木、鑪火、城堡、道路,種種苦行,變易衣服,及改形貌,立像供養,木葉書經,殘損形貌,披服戎衣,受持禁祝,入城乞求,皆各自言,此為勝果。齋祭血味,祝號天王。或稱梵師,專事烹宰,奉獻天神,望求多福,邀世財利。各各自言:能施我者,得福無量。如是外道,附著人身,悲啼叫呼,自拔頭髮,踴身自撲,受死求滅。或默坐闇室,諦觀光相,言睹大聖,或見一切罪福之相。凡夫聞之,競來布施,捨諸珍寶、妻子、奴馬、城邑、田宅,或捨身命、頭目、髓腦,心無所吝。是諸外道教其愛死,輒見死者歌頌讚歎,棄尸荒野,名曰生天。合眾禮拜,歡喜歎言。大士高人厭世求度,身充禽獸,塊識生天,煩惱不繼,豈不樂哉。

是諸外道苦行之法,然大火聚,而作是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入火聚,燔燒其身,是名第一大士,得離煩惱,證無上果,獲得長樂無垢之地,得登長樂不動之地。是諸外道,讚言大士勇健,德力無比。能為世間作大利益。愚人見之,競燒其身。當爾之時,外道遊精飛空歌讚,作眾妓樂,令其甘愜。一百戎域,數十年中,過半傷殘,被此外道作法誘道。後學之士欲滅異道,當修正一之法,具大威神而降伏之。以大道妙氣、生神真威而擯落之。外道凡形,自然歸化,外道精靈亦自消滅。後學之生欲滅此邪,善用火鈴之道,邪即須亡。此諸外道雖求勝果,終不能得,滅命之道非得真也。此名行尸邪偽之道。

大道法中,亦有此人,人心流動,身行不正,邪神任之,亦名外道。如此之人不辨真偽,清濁不分,自來邪魅。心既偏僻,大道不行,媚精入心,惡聞生道。後學之士深宜辨之,當以道氣清諸穢濁,請天司威兵、五部神將各五萬五色兵吏、五億萬眾,廣施道場,摧裂凶試而自消亡。是時北方五十五國戎狄之中,萬歲老狐化作國王,治在崑崙山東,媚好諸女,生得狐子,孫息興盛,遍滿諸國。魅殺人民,食噉畜產,作諸光怪,亦有強精合為羣黨。其魅人之狀,化作美人,男女之形,與人交通,亦能化作生人宗族。或時髡人頭髮,令人失心,狂走妄語。亦能令人惡生好殺,陋其身命,心腹刺痛,乍消乍脹。聰明辨慧,晝伏夜遊,愛好彩色,欲常獨處。其變狀也,有似木精之狀,興於春秋生落之時。木精易除,但使雷神霹而滅之,即自消亡。後學之士深辨狐魅,欲揮之法,當用西戎賓金鑄作神劍,密藏身上,疾用火鈴奔星之道,上請大道生神威兵億億萬騎,摧折強精,擊揮狐魅,聞聲震伏,萬里逃蹤,幻化之道自然擯喪。女娠狐胎,堅未潰者,上請威兵醫治。玉女齎五方之藥、針刀火艾,入其身中,隨病對治,速令崩落。於是道氣流行,元始風布,邪胎消潰,生道潛備。上聖醫之,不窮倏忽,上人醫之,經旬始效。如是病人,髓潛空虛,血脉不注。教使安心,持奉經誡,取令平復,解禁自在。重病之人,令其奉道,師授明威辟邪之法,晨夕存念,供繕香燈,受持師法,如對御前。

爾時明威真人以大慈力,故出此正法,下流凡界。是諸強精遙聞敬畏,復形潛蹤而不敢動。當爾之時,不用揮割,是諸邪精率心輔正承侍。大道慈悲,不忍加滅,故出明威之法,流傳後學,防諸精魅。或能犯過,干忤正真,後學之人當依正法,馘而裂之,絕滅囗魅,消殄精祟,令正信之人心有指歸,一切眾生賴此安橞。此經所在,則為有道德人修之,助道興化,治護眾生,不問貴賤,不恃其貴他酬報。上聖遙鑒,善道友之,冥司記注,其功自全。無上大道降下生神,而來衛之。如此之師,所在之處,一切人神之所恭敬,不得輕觸,譏謗罵詈,及以捶打,竊其財食,天神地祇立見考罰。如此之師,心體堅直,與道合同。一切人民皆應作禮,重心恭敬,猶如敬天。何以故?如此之師雖暫居世,德並天真,威能制天,天猶敬之。以是義故,一切人民應起恭敬,欽尚其德。能制天地,濟度廣大,功侔造化,道力無諭。一切男女應於此師弘大道心,願得一切人民同師修習,果無上道。

明威真人說此法時,魔宮振動,囗魅喪精,和風慶雲,周流下界,法雷法雨,潤動四天,藥草樹應時花敷,邪道歸正,五魅銷蹤。爾時明威真人聲光遠聞,十方渴仰,四天之下一切男女燒香叩頭,仰天弘願,願得大道降臨下世,為凡見形,以申翹慕。

是時大秦國王伊耆若提,睹於真光,一心注念,七日忘食而作是言:若有大道遙感我者,我當屏棄國累,從道出家。時有日南外道,名弗多梨,徒眾六千,髡頭裸形,擎一鑪火,來入王國。門人白於王,王出頂禮,謂是真師,迎進城中,晨夕供養,廢治國務。王從弗多梨出家求道,令王晨夕頂禮此鑪,一國男女亦皆事火。火精興盛,漸入王心。王及國內盡皆受死,各立誓願,燔燒此身,以求上道。王及臣子期取四月八日,聚樵燔身。明威真人愍王無知,即命北海龍王、玄武大將乘大海水,往於南方。去地六尺,遍覆大秦。足滿一月,外道與王無復生許,一國無火,人噉生羊、火精之魅自然消滅。王心自疑,即白外道而作是言:汝師,我聞西北有師徒奉事水神,將非是此來相試耶?

爾時外道合眾震怖,不能自持,即答王言:大王當知諸異道法五百餘種,修之果極,超至梵天。一種求道,亦有何定?我今與王迴心事水。爾時國內男女大小悉皆傾心,向水恭敬。又經一月,二更之初,忽聞水中有人言曰:大道雖無形,應之如影響。虛空本無際,睹境猶心想。水炭傷爾生,魂神滯幽壤。雲宮自在嬰,飄然乘氣上。哀哉習邪道,進退迷塵網。悲生老死至,朽爛誰携獎?何不學長生,一瞬周天壤。形神忽已昇,精氣長寥朗。爾時王及外道聽得正音,便即精研正音,經一七日,心忽開悟,行尸之身變為芳骸,聽察真正,洞睹上方,雖有神水,不能障蔽。研詠至音,寂坐虛室,心無邪想,專志大道。足經千日,心香上陳,求師解釋。

爾時明威真人以慈愍之心,見其法身、光氣之體,為王注解。王及弗多梨并諸臣子九億從眾一時成道,見身昇虛,不受生死。爾時大秦國王成道之後,重請真君為後來生銷滅五方灾害之法。真人告曰:大道之法唯貴長生,助國扶命,救度兆民。背道失生,自勞舒慘,不能扶助,衛護有生。以是義故,無上大道故出生道,蕩除死氣。精心行之,德動天地。兼修假習,無所能為,五種之灾,皆可消滅。學道之人盡誠助國,齋醮禳灾,志求徵應。師為向所方面,齎好雄黃七斤,密器盛之,沉以探淵,勿令人見。金書真文鐫以玉簡,鎮國五方、神山之中,幽巖深洞,齋戒請福,而為天子及諸兆庶。若有吉應,則神香氛列,風不動條,四極廓清,則大福來應,國祚延永,天下太平。

當此之時,亦令國王登壇告天,卑宮菲食,恩流國內,惠恤老病,仁及蠢動,不傷含識。如此之君長處天位。學道之士應如此經,告語天子,亦可豐贍資助,長齋名山,潛行至法,而為天子及以兆民。此名陰德,貴無顯露。依附高貴而行至法,恐動俗間,能無罪失,而得平行也。學道之人當與國主而同其德,俱為天下一切兆民。德不同者,強行吾道,天不助之,勞而無功。

道言:學道之士當具十德:第一之德,分別真偽,不浪修習;第二之德,精研至法,窮諸妙門;第三之德,專志守戒,心不放蕩;第四之德,通詠聖教,心不疑惑;第五之德,慈孝忍辱,不與物爭;第六之德,供繕法事,心不怠墮;第七之德,柔弱用道,微密其行;第八之德,勇能進道,履險不顧;第九之德,威震外魔,解脫纏累;第十之德,救身死厄,長存無窮。

道言:學道之士不免死厄,不離邪法,非得正也。雖曰丈夫,實無道力,不能常住,為物所遷。不名道士,是名外道,與俗無別。虛無辨慧,強明空義,無道心體,四大流散,不能全生,魂識漂浪,遇合而倚,動億千劫,不能得道。悲世行尸,哀其失生,老死爛壞,神勞往返。一為失正,二為罪深,三為不動,四為邪僻,五為強梁,六為重濁,七為馳競,八為不慎,九為怯弱,十為自傲。有此十事,能敗真道。如是十事,元於失正,流變十惡而無窮已。修習正法,流變萬化,妙隱玄中,亦無窮已。學道之士立功建德,勤修生道,遠離死厄。行成之日,真道見形,携其同遊。無上大道好生惡殺,好生之人能得吾道,好殺之人自喪吾道。人自背向,非道違之。大道無心,應於能行。不能行道,道亦應之,應有陰陽生死二道,榮枯成敗,出入洪冶,昇沉有殊,哀樂相背,恒懷引接,無奈不從,哀哉流俗,滅亡不反,使其營生,如營死者。天錫雲車,浮空而遊。使其好道,如愛財色,真人為儔,眾靈為使。使其行柔,如行剛者,塵劫嬰孩,未曾有傷。學真之士吟詠此經,寶愛自戒,終身無患,必獲昇度。

道言:學道之士未昇之前,猶在人世。應當哀愍一切眾生,為其消灾,生活民命,其德甚大,第一之功。師於有災之方,建立道場百千之所,盛治方域,香水盪穢,施立床座,安置經像,令眾歸依,燒香然燈,六時禮願。意在丹款,不假浮辭,微聲下氣,不與眾聞。師為啟陳大道,言彼灾殃,元兆所起。次請五方威神,其名曰:東方青龍將軍九人,從官八十一萬眾;南方朱雀將軍三人,從官六十四萬眾;西方白虎將軍七人,從官三十六萬眾;北方玄武將軍五人,從官二十五萬眾;中央戊己黃麟將軍一十二人,從官九萬眾。羅列天儀,下來壇內,運動神力,滅鬼生人。隨其病源,神方對治。師為願念,哀愍病人,猶母愛子,欲其無病。約勅壇內,每事整肅,忌噉葷辛、魚肉之類,男女穢氣,衣服垢膩,講論非法,舉動傲慢,心不珍重,天道不助,邪神不滅,所疾不差,翻招殃咎。其道場內三五日間,一過香湯,灌灑場內。

人不灑沐,不得入道場。每置一壇場,數旬始解。任其來者,師無責坐。困病之人不能行道,任他世上,不必須要病身自行道,或可立瞻對,但取效驗,不拘常則。

道言:凡醫邪之法,復有三種:第一色人志在出家,未明科法,用意偏僻,媚鬼入心,應須醫之。不醫不愈。如此之人,所用心信,香水而已。貧士之香,直心而行。第二色人專心在道,未佩生籙,長齋苦行,功德未立,忽被凶試,來入道場。事須香燈、米木草果,三過供養。第三色人,身雖假道,志在邪求,身染疾患,欲求救療,來入道場者,責其心信,謹依醮法。又責束帛,隨其富貴,以酬道恩,與師營辦法具及師衣、師屋敷具等用。又將買藥及食供施貧病不自活者,贖放生命,及買香油治舍,都不得俗用,犯者罰病十日。十日之後,善神遠離,所學不成。病人不專,心想散亂,及犯穢污,不自舉愆,不從師教,所醫不差,登即受考,世醫不救。學道之士建功立德,未辨隱修,在世醫救,戒慎戰慄;如在名山,用心無異。為人所請,不得辭勞,推注有事,或前喚後出,或詐言不在。斯託疾病,嫌疑貧賤,無價可貪,責望財信,以贍私費,不救懸急,罰病百日,善神遠離,為邪所考,世醫不救。

道言:學道之士,道有淺深,德有優劣。若遇明師,伏膺膝下;或遇真人下遊;或九祖流慶;或先身業道,功德未成,暫歷太陰,報生王國。乘此運會,盡受寶經,王氣周身,威神衛體,不更生滅,尅獲道真。未昇之前,或遊凡地,門徒繁廣,未盡澄淳,忽染不真,應須清蕩。如此威神,都無所用,但為吟拂魔之靈篇,詠上皇之大曆,心騰絳氣,目騁奔星,揮以神金良劍,照以圓穹寶鏡。或以高坐虛堂,精誠守正,內視陳啟,無勞口辭,三洞生神,隱居經緯。於是六邪外殄,五毒內消,賓主之心,不覺勞處,任所營為,無復障礙。如此之師,威力弘大,一切神邪,皆為侍衛。或有門徒,男女業障未消,司非糾彈,或應受考,師以慈悲,為其首謝,上為九祖,下及一身,專心悔過,無不解了。

道言:莫大之愆,不過媱殺父母及其師長。此罪極大,無能悔免,永沉苦趣,無有出期;永不見道,永不聞法,况能得道。學道之士及諸俗人,應生正信,慈悲孝順,勿生邪念,背道忘義,進退受罰,不可思議。若有世人及諸經紀言殺父母、師長罪可悔者,猶固合道,此是鬼魅所說妬嫉,神邪之所教化,顛狂之人作如此言,大道不聞,天地不赦,惡鬼所罰,湯炭燒煮,永失人道。一切故殺蠢動含靈,天猶不赦,况故逆心殺害師父而可首悔?學道之士宣吾寶經,開凡耳眼,遍使知聞,功德無比,不可稱量。

道言:龍漢初會、火劫之中,寥丘之國在海之中,西去霍丘七萬餘里。中有道士名曰乾忠,其姓聞氏,年始十二,出家求道,修不殺戒,治病放生,孝順父母,敬事師資。身未服佩長生之文,但以建功立德,心不懈退,首末已得。二十七年,功感諸天,其道場之內常有真人下降,改形同凡。又有地水諸神為其給使,供繕法事,授其神藥,療諸痼疾,不覺不勞。下手之驗,如湯沃雪,斬伐邪精,都不用力。大建功德,憐哀貧病。雲宮天尊感其殷勤,知不退敗,正月七日故命明威真人授其長生之道,合景昇虛,受號真人,治在三十四天,已得八億大劫,形貌反嬰,亦能授手過滿世界。大道以其德廣,卻後十年,勅五龍王升其住宅,九十七人,男女貴賤,移居泰清天上,俱得不死。功德巨大,道潤合家。凡夫之人,一身不度,七祖、父母何所恃賴,而得免罪,受生人間,不可思議?

道言:學道之士,功德廣大。大道慈悲,故飛其宅,及其家人所有畜業盡得長存,兔離死厄,非是上天之上而無金闕玉房,直以方便示見凡夫威神之力,欲令一切凡夫遠離邪道,超出朽爛老死之法,超出惡世無常境界、煩惱窟宅,獲得常樂不變易法。善男子、善女人,心信之後,劫劫之中,應有世賢學無上道,合其舍宅,一時昇虛。善男女等,應當念此希有之事,迴心信向,知一切凡夫皆可成道。學失真要,不能成道,修習得真,未有一人不成聖也。無上大道驗之在即,何用殷勤而教誡也。

同类推荐
  • 三春梦

    三春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Well at the World's End

    The Well at the World's E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ob

    The Mob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天内解经

    三天内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像法决疑经

    佛说像法决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之二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淬火启示录

    淬火启示录

    “文明就像是钢铁,经历过淬火后才会变得更强大!文明就像是灯塔,给远航的鱼留下了启示的信标!”——诺兰克林用汗水创造历史,用鲜血谱写史诗。——姜威文明就是一本启示录,攥着笔的人有共同的名字——胜利者。——陈恒(以上内容纯属虚构,若本小说中涉及则皆为巧合。)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勇进知退的一代“谋圣”:“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化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更为重要的,它是一部写满沧桑的心灵史。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如在眼前。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和反思,作者不自觉地会进行过滤,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作者极力描绘改朝换代前个人生活的闲适和富足,但绝不是为了炫耀,只要看一看作者那篇写得极为沉痛的自序,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沧桑和寄托,全书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字里行间,透出一种难以释怀的痛苦和忧伤。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寻络

    寻络

    天有其络,常隐其中;外显于外,则存于万物生灵之中;寻天之络,求天之幸,是为修;寻常百姓,偶行修行路,涉修行界,在红尘中沉浮,寻己之络;行路,求我,寻络,
  • Obsessed (Book #1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Obsessed (Book #1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浩幻世界

    浩幻世界

    这是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无坚不摧的剑客,坚不可破的妖怪,法力无边的修道者,野蛮的蛮族,神秘的巫族,源远流长的传奇家族,仙与凡,魂与煞,天下诸国与道家圣地!人生就像一汪苦海,众生在滚滚红尘之中挣扎,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时欢喜,有时忧伤,但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都无法抵御岁月的侵蚀,最终都要归于黄土。所以......死亡是万物的唯一归宿!
  • 洛少别来无恙

    洛少别来无恙

    “爹地,妈咪做饭把家烧了。”“咱有的是钱,再建。”“爹地,妈咪跟何叔叔跑了。”“出动,记住别伤了夫人。”“爹地,妈咪喊你回家离婚。”“哦,这个不可以。”他是集团首席,毒舌冷酷无情,情感冷漠症。她是寒门孤女,爹不疼娘不爱,还带着小拖油瓶。他为她建了一座城,她弃他的真心如敝履,一心只想着逃离。她逃逃逃,他追追追。
  • 孔子这样说

    孔子这样说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该书选取了《论语》中为国人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章句,针对孔子中庸、修身、齐家、孝悌、仁爱等思想,借助于古今之生动实例,准确严谨地予以分析解读,给读者以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