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400000359

第359章

下旨召见后,亦不等众人到齐,皇上便与黛玉及文亲王商议起来。皇上道:“若说都让谁去,先该定下留下谁来监国。出巡事大,监国亦是大事,若是照着舜禹故事,亲巡当需一年左右,很该谨慎此事的。故而朝中至少一半该留下来。至于监国,如今正儿与亶儿皆大了,正如亶儿所说,许多事情父皇的骨肉与别人不同,且正儿如今又立下此功,亶儿亦已能处理朝政了。若是有保傅教导,重臣辅佐,应该可以。”

黛玉点头道:“正儿亶儿如今是能监国了,再则许多得事情奏折等还是要送到行在批阅的,监国不过监察有无异状,决断寻常之事,或是守卫京师而已。正儿亶儿想来都绰绰有余。只是该谁走谁留,却得好生谋议一番。再则前几日亶儿便挂念保傅了,此次出巡时间过长,保傅很该随着亶儿才好。”

皇上道:“按说若是有太子,自当太子监国,否则正儿嫡长子,监国亦是妥当的。只是此番才让正儿前往险地钦差三月,不得见父母,此番又要离开一年半载,岂非又要让正儿独自面对那些事情?且此次又欲让保傅跟着亶儿,离了保傅,正儿又该如何安处?他可还不足十岁,还是个孩子呢。”

说起太子,皇上与黛玉皆默然,文亲王一时亦不知该如何开口。随着宣亲王与文亲王渐渐长大,对此事已经心知肚明,却一直难以宣之于口。一边儿是皇上与黛玉一直深爱二人,事事皆是一般的,毫无偏颇。且兄友弟恭,兄弟二人亦是极其难得的兄弟情深。故而很是不想将此事说出来,伤了谁都不好。

另一边儿则是宣亲王乃嫡长子,且如今看来,亦是德才兼备,内外兼修,温儒端肃,容仪威严。便是此次巡行西北,见者莫不叹服,皆以为天朝嫡子,果真得兼凤之气,龙之神。然则文亲王龙送天子,世所共知。如今学识见解,丝毫不下于宣亲王。而于许多事情上,更有些不同与他之处,与圣贤之道、天理民心,更加合符。

故而这几人皆知谁才是真命天子,只是越是如此,便越是不肯说。毕竟宣亲王如今才德已非寻常之辈可比,正如众人所言,再过上三五年,大概连怡亲王等亦未必能胜出多少。便是做个帝王,将来安定天下,想来亦是极稳妥可靠的。心下越是明白清楚,便愈将慈爱发散开来,替宣亲王惋惜,又很是不欲伤害他。

想了许久,黛玉开口道:“至于正儿亶儿之事,莫若待得正儿回来再议,便是正儿的意思,亦该问过的。不论去留,皆不易,且不论此次留谁下来,天下必定仰盼。再则还另有一事,亦该顾及。若是留下正儿,兴许天下见到亶儿,会以为我们偏爱亶儿,带他随行。若是留下亶儿,则必定更加天下汹汹,以为亶儿已经名正。”

皇上叹息道:“如此说来倒是不用那么顾及了,左右都是这个意思,不如问过正儿,再做决断。不知亶儿是何意思?”文亲王回道:“回父皇,回母后,儿臣以为该由皇兄监国,儿臣不敢擅专。虽则母后才刚所言不差,然而那不过猜测,比不得圣旨皇兄监国。儿臣与皇兄乃手足,且皇兄行事等并无丝毫差池,若是此番监国有功,便是来日父皇百年后,皇兄南面为尊,天下亦无不服,如此儿臣亦了却一桩心愿。”

看着文亲王的模样,皇上与黛玉皆缄口不语,摇头而已。不论文亲王如何说,事实还是改不了的,民心,亦是难以左右的。既如此,还真不如暂且搁置下来,待得宣亲王入都后再议。虽则皇上与黛玉的意思还是偏向于带走文亲王,天下一见,必定归心,便是宣亲王如何监国有功,奈何总敌不过“天意”二字。

过了片刻,众臣已经来齐,便一起商议起来,却将谁监国略过去,众人察言辩色,亦已明白,故而皆装作不知。至于丞相等众臣该谁留下辅国,谁随行伴驾,却要容易得多。众人斟酌一番,以为既然幼主监国,故而三公之位,该留下二人,是为强辅,同镇都城,服天下。因怡亲王位居太傅,又皇室宗亲,故而很该留下辅政。

原本丞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朝堂要职,却因着有了怡亲王辅政,故而徐丞相伴驾。如此则孙御史自当留守辅政。而怡亲王算不得三公之数,却有三公之重,亦得随行伴驾。至于余下其他诸人,不过按制而已,留待丞相府与礼部等谋议即可。提及礼部,礼部侍郎靖献王伴驾,却是极妥当的,亦很是高兴了一下。

除却此事,再则便是巡行何处,此亦是极要紧之事,不得不慎重。因着近来文亲王总是有些异常之语,故而众人不敢造次,皆推让文亲王先说。文亲王看着父皇母后,亦不多推让,言道:“回父皇,儿臣以为若要仿舜帝故事,此时倒是亦无不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富庶,巡幸告祭,安抚宣化,名正言顺。若是担心所到之处扰民,便是约略停留驻跸,或是另外再设法警戒,亦未尝不可。”

若仿舜帝故事,便是遍巡天下。三代以后,便极少了,每每不过一二处,或是一方而已。怡亲王道:“巡狩郊祀,天下大事。如今天下安定富足,多赖天佑,神灵庇护,故而皇上亲巡四方以祭,则神人共享。如此则必得厚福,后世有所依。且近年来天下安定,百姓富庶;又祥瑞屡现,而皇上顾念天下之苦,至今未告。此时很该一并告知的。”

靖献王回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当遍巡天下。封泰山,祭天,当于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自皇上登基以来,祥瑞重现,天下宁定,此时顺天应命,最是时候。又西方初平,藩邦奏请,当于此时一鼓作气,入而臣之,则天下大事可定,为不世奇功。江南乃富庶之地,国用半仰之,若能得皇上亲巡劝赏,亦当归心。如此一来,得皇恩圣德庇佑,天下大治。德比三王,功齐五帝,不过时日长短而已。”

既是仿舜帝故事,所到之处便容易议定了。顺着五岳,周游一圈儿,路过名山大川,尽皆礼祠。又黛玉还总是担心扰民太过,故而五岳之间,尽量少曲折蜿蜒,当直往过之。二月出巡,正值开春,农忙之时,很该避忌的。又有提议二月西边还好,却又太过寒冷,故而作罢。又若是依此,到得江南当是五六月份,最是暑热,又值夏收。故而皇上一再告诫,不得延误农时,不得惊动太众,众人皆应了。

此事一定,别事便都好办许多。至于是否大摆圣驾,虽则有几个以为当盛行布德的,奈何皇上与黛玉及文亲王皆不乐意。除过柱国公领西山兵马妥善守卫京都外,其他各处自今冬开始,即行警备。随行仪仗卤簿之外,护卫不得超过三千。既便如此,仪仗卤簿算起来亦该有三两千人,加到一起,已经超过五千人了。

另所到之处,各都指挥使司边境接送,随行护驾。忽而想起九省都检点徐利来,天下十三省,他一人检九省,想来大半皆是其辖地了。如此一来,倒是好办许多,不过稍后下旨,九省都检点治内随行护驾,倒是省得去下旨各都指挥使司。至于西南,临近邛都,邛都王与和昌郡主自可放心。而西北各处,除肃州守军外,各藩邦多受大月氏辖制,亦是无恙的。

至于驻跸与赏赐,则一切从简。因皇上多年不曾出巡,又先皇出巡多留驻富户大家,故而行宫往往荒废。众人商议半日,皆不欲驻跸富户。当初如此,原是图得富户大家凡事齐整,住得能舒畅些。更兼富户大家往往富甲一方,先皇亦有拉拢安抚之意。岂知如此一来,富户往往骄纵,欺上瞒下,且骄奢无度,危害甚深。

想起贾王史薛几家时常相互攀比谁家富贵,又议论江南甄家接驾四次,那种艳羡,言辞之间,表露无遗。更兼这些富家终皆奢淫过度,误人误己。故而不论是否有故旧之交,皆很不该如此荣宠,于公于私,皆无好处。又想起不过是元春省亲,贾家都能修出那么个园子来,还不知皇上与皇后圣驾亲临,各家会堆砌出个什么样子来。怕是连天上的星星亦要摘下几颗吧?而最终耗费的,自然还是天下百姓的血汗,岂不可惜?

最后众人议定,各处皆检修行宫,一切从简,钦差往视。又途经之处,不过整饬地方,仅供安歇而已,不得竞为奢华,违者重处。各处赏赐,则视其所为,却无需先议。若是寻常接驾,不过约略赏赐,若是途中发现有格外贤良,封赏拔擢,皆无不可。因此皆依赖于具体事情,变化万端,故而不过大致照着旧制,俭省筹备而已。

同类推荐
  • 拒宠佳人:嚣张女侍卫

    拒宠佳人:嚣张女侍卫

    家国破碎?她独自乔装远行!一路上困顿重重?她英勇善战智计百出!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她,在滚滚红尘中,她竭尽全力的苦苦挣扎。困顿中,面对纷纷飞至的桃花一朵朵,她却还是初心不改嚣张依旧。。。。。。
  • 昭晰

    昭晰

    种田文,种田文,种田文!!!古代女人不容易,一步错便有可能万劫不复。穿越回去的更不容易!南朝宋初年为故事背景板。以身份特殊的忠武候嫡长女谢云晰为主线,展现各位男男女女在南北朝这个大时代中的跌宕起伏。皇朝更迭,宫廷政变,叛妻扼杀,南北攻伐,贵族风流,兄弟阋墙,母子反目,家族延续,笑面虎,白莲花,汝夫女吾养之,汝妻女吾养之……这些……都有!!文案无能!其实这是一个有狗血和天雷的轻松故事。毕竟这是种田文。
  • 陌里长生

    陌里长生

    是独自逍遥长生?还是与之长相厮守?用力抓取的时候,也是失去的时候。有着绝人天资的沐浮优自幼生长在满目权谋的宫围,亦正亦邪,可刚可柔,明哲保身锋芒匿藏,却因爱恨背负一身债孽。情爱与初心,如果是你,会如何抉择?
  • 桃源兽世

    桃源兽世

    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了,从此种种田,养养大型食物,潇洒自在。另[本文就是一个披着兽世外皮的种田文]不弃文,欢迎入坑(人?????)???比心心
  • 静待花开盼君归

    静待花开盼君归

    她是钱庄大小姐许林茵,年幼时遇到了自家管家收养的少年王小虎,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相遇,相知,懵懂的年纪也许还未明白什么是爱的时候又让他们分开,但自那时起,他们便开始彼此相惜,哪怕王小虎离开了,许林茵依然坚信他会回来,她能做的,只有等待。再次遇见,他不再是王小虎,而是当朝威风凛凛的四皇子北清王,他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并且娶了许林茵,但却让她做了他的妾!人道海水深,不低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这便是许林茵苦苦等待的结果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许林茵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吗?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错!
热门推荐
  • 王爷总想顶风作案

    王爷总想顶风作案

    1v1强强联手,男强女也强,捕快女主VS美人男主。书名虽然搞笑,但实际上是个轻松点的正剧来着。当至亲在面前死去,是任由一切沉到湖底,还是拼尽全力让真相浮出水面?蓝展颖同花慕凉都选择去拼尽全力。阴谋,陷害,亲情,友情交织迷离。又如何去理清这所有的线索?一个少年时候的约定令人结缘;一个共同追寻的答案令人同行。哪里管什么江湖恩怨,家族情仇;只要走到最后,万事到头也就迎刃而解。
  • 魂穿盟主很傲娇

    魂穿盟主很傲娇

    她来到青梅竹马的庆功宴上捉奸,却不想失足落水。再次醒来的时候,居然已经嫁做人妻。以朝丞相傻媳妇的人设,在相府开始了和小三斗智斗勇的生活。什么?这样的生活还不够刺激?那就当个武林盟主开心一下吧。蒋珣对她说过:“只要你不离开相府,我许你想要的一切。”百里令对她说过:“我可能不会爱你,但我会守护你一世。”苏煜对她说过:“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但我这辈子认定你了。”她想,如果真的回不去了,这样也挺好。
  • 蝗灾之日

    蝗灾之日

    “许多船沉了,永远抵达不了藻海,但梦想永远不会消失。在某些地方,梦想会折磨某些不幸的人,而终有一天,那人被折磨够了之后,梦想就会被重新复制出来。”在旅馆当了二十年会计的荷马、演了一辈子小丑的哈利,还有那些怀抱希望却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被美好的光环所迷,在欲望中浮沉,被现实裹挟,最终走向各自的归宿。在这个时代,鼓励别人去追求梦想是容易的,也是危险的,多少虚荣的欲望假以梦想的名义,让普通人为之付出一生。因此,我们必须真实而清醒地审视自己所追逐的东西。
  • 渡龙吟

    渡龙吟

    她是温婉的少女,她的歌声让百花怒放,百鸟齐鸣,她的琴可以安抚人心,抵御外敌。她是龙渊地位仅次王的尊贵公主,天地孕育而生的金龙的嫡系后代,她是天地中唯一的五爪蓝龙。他是雪域神秘的二殿下,他温文尔雅不近女色,多次计退三军无一败仗,各国畏惧却无人知晓他真实的面貌,他是雪域最神秘的存在。风陵谷下初相见,温婉雅致的少女衣角在风中摇曳,晃动了春风,也晃动了多年久久不曾起波澜的内心。“阿慈,我翻遍了十万大山,磕长头匍匐山路,祈求与你相见,可是阿慈天下之大,究竟你在哪?”锁龙台上伤痕累累的少女,撕裂的是何人的心,眸间无声滴落的泪让男子折下了所有的骄傲。“阿慈,莫怕,容若来了”眸中带泪的男子紧拥着怀中的少女,轻拍着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那句话。苍穹山、风陵谷、珈蓝寺、浮屠塔、白鹭城、龙渊、雪域中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故事,风不说话,雨也悄悄下,只是从遥遥远方传来的龙吟,让路人激动而崇敬的匍匐着……永久免费。
  • 傲骨醉颜

    傲骨醉颜

    “你祖宗是我徒弟,你应该叫我什么?”“娘子。”“乱了!乱了!那我再问你,你二哥是我师侄,你叫我什么。”“夫人。”……“滚!!!”某女终于忍无可忍一脚踢开某人,不料他一顺势倒在了软榻之上……一身傲骨,辗转人海中,那不经意间的一瞥,便是缘分已定。铮铮铁骨,傲气不催,沉醉如此,只为卿颜。本书一对一,甜宠微虐,非小白文玛丽苏,欢迎入坑。本书已切,可移步新书《楚流殇》
  • 穿越次元的大筒木

    穿越次元的大筒木

    穿越到了异界,不仅要养自己,还要帮系统升级,这简直不给人活啊!幸好是到了熟悉的火影,成为了大筒木一族!身怀一堆杀招,却苦于查克拉少而慎用?于是他把目光看向月读之夜。“我要一统忍界!”在地底的斑打了个喷嚏。火影——约战——终结的炽天使——(待定)【主角性别后面变为女,至于前面的男,你们就当没有吧(づωど)】
  • 野狐禅

    野狐禅

    《野狐禅》所收文章非“正禅”说教文字,作者漫谈历史旧事,畅论读书见解,娓娓叙述中频出真知灼见,常以旁敲侧击的方式翻旧案、立新论,对诸多文化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介多让人拍案叫绝、耳目一新。
  • 痕星星落落入繁

    痕星星落落入繁

    江湖盛世大宗,一夜之间宗门宗主夫妇二人死于非命,留下一双兄妹相依为命。而然,天不遂人愿,父母惨死,哥哥失踪,妹妹无奈独自一人撑起偌大宗门。江湖风云,多变诡狹,昔日宗门好友如同说好一般一同上那洞南山,破她宗门,杀她宗族。幸得母亲留下遗物冥蝶扇,助她保住宗门,留得栖身之所。十年以后,终得哥哥消息,隐姓埋名,告别一直抚养自己的姑姑,下了洞南山,入了江湖世。却不愿,一把冥蝶扇将她落入窘境,暗潮汹涌。再遇故人时,她以不记得他,在见哥哥时,他以不认得她。
  • 残阳如血

    残阳如血

    重庆朝天门码头,象征着扬帆起航的船头形态的广场空旷、宁静,三三两两的游人漫不经心地闲逛着。这时是下午四点多钟,九月的重庆,暑气还没有完全消退,一般要到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广场上的游人才会渐渐地多起来。一位年轻女子随意选择了一张三人座椅坐了下来,面朝着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含义的广场雕塑,目光呆呆地凝视着,从别人的眼里望过去,不知道是她在注视着雕塑,还是雕塑在注视着她。后来有人真的希望是雕塑在注视着她,记录下她的一举一动,注视着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
  • 五罪

    五罪

    所谓五罪,不过是,欺,恨,恶,弃,辱。但每一样都让我厌恶不已。我并非正义化身也非邪恶之徒,乃一介百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