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5800000004

第4章

净土法门多见于大阿弥陀经与十六观经。有浅有深。浅者其功小。而于九品中卑。深者其功大。而于九品中高。然皆脱离轮回。长生不老。今先列其浅者。次及深者。盖随人所修也。

修持法门一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我不作佛。是此佛自有誓愿度人。唯假人之十念以表归依之心。每日早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谟阿弥陀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发愿偈一遍云。愿同念佛人。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至诚如此。无不往生。但恐九品中不高耳。如不识字人教念此偈。得大福报。

修持法门二

每日早晨合掌向西。顶礼念南谟阿弥陀佛南谟观世音菩萨南谟大势至菩萨南谟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各十声。复顶礼念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全偈一遍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受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归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共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复顶礼而退。此偈有大威力。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凡顶礼时。烧香作拜尤佳。每日如是。必中品生。如教人念此偈。得大福报。

修持法门三

一一念诵如前。唯念佛时心想身净土。佛前合掌恭敬念佛。念菩萨时亦如此。念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时。则心想身在净土。其念诵声遍于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前作拜时。亦以想在净土。作拜念偈时。亦想在净土。佛前合掌恭敬念偈。唯有佛菩萨像时。则不须如此。然须想其像。如佛与菩萨。现身在此。受我礼拜。听我念诵。专志如此。其往生品第必高。

大菩萨修行兼修净土法门四

早晨先面西然香礼拜祝云。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然香敬礼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一切诸大菩萨缘觉声闻圣众。过去然灯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释迦佛会下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圣众。过去世自在王如来。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刹中一切菩萨缘觉声闻圣众(佛号随意所增不增亦可)上自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下自地祇大岳溟海群山众水一切主造化灵神。中及人间一切。掌祸福灵神。普同敬礼乞。成就一切善愿。以济度无量无边众生。先愿某见今处世。无一切疾病灾难等事(随意所祝)临命终时。一月预知其期。化佛菩萨来迎。西方境界尽现空中。迟迟而久。众人皆见。某即如入禅定。安然化去。遂见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了六神通。不出此间一岁。即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变此南阎浮提尽世界。以至十方无量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尽虚空界三世诸佛。仰惟如来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在涅槃者。尽出涅槃。救度众生。无穷无已。见在世者。勤转法轮。开觉群迷。无穷无已。其未来者。入万类中。广种善根。无穷无已。度尽众生而后已。缘觉声闻之众亦复如是。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善人。念佛说长寿偈七遍。愿增延此等善人寿数。广化众生。咸超苦海。我慈诸龙王天上及世间。以我此慈心。得灭诸毒恚。我以智慧聚用心。杀此毒味毒无味。毒破灭入地去。礼拜。佛言。早晨清净念此七遍。令人长寿。今为尽虚空界一切善人念诵。则功德甚大矣。

又祝云。

弟子某至心敬礼日月光明世尊火光如来观世音菩萨乞念。某每日持诵如来菩萨圣号各一百八遍。仰惟大慈大悲各以愿力。令某早悟真性。增崇福力。无一切疾病灾难等事。以上三者为救度众生。故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此南阎浮提无巨无细一切众生。敬礼诸天天帝天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一切主造化灵神诸地灵只大岳溟海群山众水一切主造化灵神人间一切掌祸福灵神。普同敬礼。以为此等众生谢覆载照临生成养育卫护之恩。某谨为此等众生。念南谟释迦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谟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愿此等众生常沐洪恩欢喜相向。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修进佛法。脱离苦海。即变此南阎浮提为极乐世界。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感谢。天地覆载。日月星辰照临。造化生成。神灵卫祐。父母产育。君臣庇护。师尊教诲。恩地提挈。及衣食来处。及受用处。及使令处。及行住坐处。一切有恩力于己者。悉皆感谢。谨为念南谟释迦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谟阿弥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一切有情在者早证菩提正果。在下者尽生极乐世界。礼拜。修此六段毕。然后面西修净土。

大菩萨修净土法门五

早晨面西然香礼拜祝云。弟子某谨为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圣众。十称念四圣号。仰惟圣众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众生各各自十称念。尽拔济生于极乐世界。乃念四圣号各十声。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赞阿弥陀佛。忏罪回向发愿敬礼。仰惟如来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众生各各自赞佛忏罪。回向发愿敬礼。尽拔济生于极乐世界。乃念大慈菩萨全偈一遍(在卷首第一段。)礼拜。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切菩萨声闻诸上善人。仰惟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特展威神。递相劝勉。分身于此震旦国。为卿相群臣。共佐吾君治教。众生使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变世醇和。共跻仁寿。及于此南阎浮提。尽此娑婆世界及十方浊恶世界身。为国王大臣百僚庶尹。以此有位之臣。教化众生。同修佛道。脱离苦海。即变吾国。以至十方浊恶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礼拜。

(古本云。延祐乙卯四月十四日。命工刊板。至十月初一夜。刊至此板出舍利一颗。初七日刊至法字上。又出舍利一颗。下元日刊至圣字上。又现舍利一颗。见存板中留以供养云。伏望。观此文者。睹此灵验者。同生深信坚固之心。请遵熏修必生净土。是即龙舒居士所谓自古及今修持者众。岂无感应。斯言倍不轻也)。

如不食肉此为大善如有疾病不免食三净肉即 祝云。

弟子某为身在世网。宿业深重之故。腑脏身体怯弱。不免有时食三净肉。谨为昨日所食之肉之众生。念诵南谟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七七遍。仰惟如来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众生自舍身命。以与念诵者乞。为念诵资荐。其身定拔济。生于极乐世界。某誓愿。所食之肉。所资气力。所为善业。愿与此等众生共之。愿此等众生先生极乐世界。俟某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证六神通。来此南阎浮提。化度众生之时。此等众生皆随逐而来。共化众生。同升佛道。礼拜。

如不食肉。则为平生所衣之衣。为丝为绵。蚕及与己交加之绵帛所为之蚕。念诵如前。

又祝云。

弟子某谨为此南阎浮提今日所杀所食之众生。念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圣号一百二十遍。仰惟如来大慈大悲。以某念诵如来名号。一声一如来度一众生。尽其念诵之数亦复如是。尽度生极乐世界。礼拜。

修持法门六(释迦佛亲以此教二老人。无可疑者。若人至心持念。及诵往生真言。解冤延寿。得大福报。证无生忍。居不退地。岂不伟欤。吕元益谨劝)

释迦佛在世时。有翁婆二人。用谷一斗。记数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佛云。我别有方法。令汝念佛一声得多谷之数。乃教以念南谟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出宝王论。尝以籼谷校之。一合千八百粒此数乃二千石之数。佛自以此教二老人。则其功德甚大可知矣。若愚人不能念者。且单念亦可。教人全念。得大福报。或兼持诵小阿弥陀经或大阿弥陀经或其他佛经。随数多少回向愿生西方。皆可拔一切业根本。往生净土真言。

南谟阿弥多婆夜掇 拖茄多 夜掇逮 夜多阿弥里 都婆毗 阿弥里掇 悉耽婆毗 阿弥里掇 毗加兰帝 阿弥里掇 毗加兰掇 加弥腻 茄茄那 止多加戾 娑婆诃

真言字本非佛国字。乃译经者所用。人多以其字难识而不读。佛初说时止有声音。今存其声音。用易识之字代之。不失佛之本意。更不须疑。又世间点句多差。今用藏经两处点句一同。亦不须疑。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不令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若满二十万遍。即菩提芽生。三十万遍。非久面见阿弥陀佛。晋时远法师诵此咒。有神人。从西持白银台来云。法师寿终。当乘此往生阿弥陀佛国。众人闻空中如奏音乐。异香数日不歇。

修持法门七

佛问阿难云。汝欲见地狱人否。阿难云。欲见。佛云。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此地狱人也。盖谓人生善恶不过身口意三业。今三业俱恶。是为纯黑业。所以入地狱。若三业俱善。则为纯白业。乃生天堂。若三业中有一业善。则为杂业。亦不入地狱。故身意虽恶。而口念佛名。亦一业善。远胜于三业俱恶。况口念佛时。又能心想佛像。则意业善。端正其身而手提数珠。则身业善。常能善此三业以修净土。必上品生。予尝于镇江。闻卖虾者叫虾一声。而知其三业俱恶。何则身荷虾。担则身业恶。意欲卖虾。则意业恶。口叫卖虾。则口业恶。是知叫虾一声而三业俱恶。此佛所谓地狱人也。以此观之。则目前所谓地狱人者多矣。可不畏哉。众生以愚痴不知因果。陷于罪恶。深可怜悯。知其说者为开导化谕。此名法施。法施为布施之大者。其为福报岂易量耶。或曰。人诵佛名一向称诵。正如呼一人。一向呼之。其人必怒。故一向诵佛名者。未足为善也。是不然。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口业过恶积如山海。多诵佛名以涤荡之。犹惧不足。岂可以称呼常人之名为比也。况诸佛自开此念诵法门。所以诱掖众生善其口业。以渐其身意。故谓一向诵佛名未足为善者。世俗之言。非诸佛诱掖众生之言。无足取焉。

修持法门八

全持齐戒。又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以此回向愿生西方。必上品上生。所谓齐者何哉。不食肉不饮酒。不淫欲不食五辛。所谓戒者何哉。杀生偷盗邪淫是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为口四恶。贪欲嗔恨邪见是为意三业。总为十戒。能持而不犯。是为十善。若犯而不持。是为十恶。全持十戒。乃生天上。持前四戒加以不饮酒。是为五戒。能持此五戒。常不失人身。若修净土者不在此限也。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功德固上品上生矣。若止持五戒而修净土。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也。若又不能持五戒。岂可以不戒杀生乎。杀生为五戒之首。亦为十戒之首。亦为比丘五百五十戒之首。是不杀则为大善。杀则为大恶。故曰。凡欲杀生者。但将自己看自身不可杀。物命无两般。所以不杀得长寿报。杀则短命报。盖谓己欲其命长。物亦欲其命长。乃杀物命而欲己之命长。乌有是理。故杀生不可不戒也。凡杀生以资口腹。则口腹之欲何厌。放箸之后滋味已空。而杀业俱在。若杀生以待宾。宾则以平日不杀人。亦无可言者。况其罪已自当之。经云。来而独自来。去而独自去。轮回独自行。果报独自受。观此则岂可为人而杀生也。若杀生以祭先祖。岂无素食清羞。孔子曰。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如是何有不可哉。若然香诵经。仗佛力以为荐拔。必遂超生。故皆不在杀生也。若止能持此不杀之一戒以修净土。已不在下品生矣。

修持法门九

齐戒洁己。清心静虑。面西安坐。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花上坐。其身长丈六。两眉中间向上有白毫一条。八棱中空右旋转五匝。光明照曜。金色面与金色身。次停心注想于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当令闭眼开眼悉皆见之。盖欲念念不忘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应见佛全身。此法最为上。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又过于口念也。身后必上品上生。唐启芳圆果二人作观想法。只五月自觉身到净土见佛闻法载在第五卷。所谓十六观经者详说诸观想法。又不止此而已。

修持法门十

想阿弥陀佛身极高彻天所坐莲华亦相称。及注想眉间白毫。一一如前篇所言之法。此法最为上。以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其想极大。则其念极大故也。若未能如此。且想小像。亦可唯要专精。不得散乱。据观经云。观想阿弥陀佛身相光明如百千万亿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以无缘慈摄取众生。阎浮檀金者。极大极美之金也。那由他者万亿也。由旬者六十里也。据此所说。岂可穷尽。只一恒河沙由旬其大已不可言矣。况六十万亿之万亿恒河沙由旬乎。

修持法门十一

兼观想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次观想大势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举身光明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次想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加趺坐。作莲华合想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

修持法门十二

发救度众生心。发至诚心。发坚固心发深心。加以礼拜念佛。如此则现世蒙佛加祐。身后必上品上生。救度众生心者。愿生净土见佛得道后救度苦海众生。非独度其身也。至诚心者。至诚归向无苟且也。坚固心者。坚固修进更不退转也。深心。用心深至直透净土。如探海底珠。三世诸佛与法界众生皆由心造。吾心如是。焉得不上品上生。

修持法门十三

斋僧供佛。烧香献华。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崇奉。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亦可。或为世间种种利益方便善事。若为子而孝养父母。为兄而友爱昆弟。为弟而钦顺其兄。闺门之内无不尽善。宗族之间无不和睦。乡党邻里姻亲相接以礼。相与以恩。以至事君则赤心为国。为官则仁慈利民。为长善以安众。为下则勤以事上。或教导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济急难。或惠贫穷。或修桥砌井。或施药散食。或减己奉养以利他人。或临财饶人以自省约。或人以善。或赞善止恶。随力随所作世间一切善。以此回向愿生西方亦可。或为世间一切利益。不拘大小。不拘多少。若止以一钱与人。或以一杯水与人。下至如毫芒之善。亦必起念云。以此善缘回向愿生西方。常使一念不断。念念在彼。必上品生。

修持法门十四

佛言。欲生净土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归谓归依佛法僧也。

修持法门十五

予遍览藏经。即无阴府寄库之说。奉劝世人。以寄库所费请僧。为西方之供。一心西方。则必得往生。若不为此而为阴府寄库。则是志在阴府。死必入阴府矣。譬如有人。不为君子之行以交结贤人君子。乃寄钱于司理院狱子处。待其下狱。则用钱免罪。岂不谬哉。

食肉说

楞伽经云。有无量因缘。不当食肉。众生肉本非所食之物。以耳闻目见惯熟。不知其非。如能断去。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所谓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是也。如食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人生禄料无数。若此自可延寿。次日可为此众生念诵资荐。庶可释冤灭罪。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为念彼佛。必得往生。

观音坐相说

按藏经。诸佛菩萨手足六根皆常端正。故云八端。观世音菩萨本结跏趺坐。其神通变化自在。故云观自在。今人作翘足搭手坐谓自在观音者。讹也。

同类推荐
  • The Lady From The Sea

    The Lady From The S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幔亭集

    幔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宾客嘉话录

    刘宾客嘉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昆仑证验

    修昆仑证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杏庭摘稿

    杏庭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有你的记忆叫故事

    有你的记忆叫故事

    “你说,什么才叫我们相爱?”“像现在这样,我搂着你,你靠着我,看星辰叹息,看时光巡游,看一辈子,陪一辈子,爱一辈子。”“你觉得我们能走多远,爱多久?”“我不知道,但我能肯定,我们能走到银河尽头,爱到时光老去。”“记住,在你最悲伤失落的时候,有我在。”
  • 海贼王之时代先锋

    海贼王之时代先锋

    当大海上卷起浪滔时,乘坐着寄托着梦想的船只而前进。即使在这条道路上付出惨痛的代价,也不会因为畏畏缩缩白白虚度一生。热血也好,狡诈也罢,只要一直在梦想的道路上前进,哪怕被崇拜,哪怕被唾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Z.D.艾克
  • 噩梦轶事

    噩梦轶事

    通常一周一更,最迟两周保底一更,其余时间随缘。脑洞黑暗流,那些噩梦中的恐惧,以及现实中的悲哀。…………《命运罪徒》已完结《超维幻域》连载中
  • 王大昌

    王大昌

    长篇小说《王大昌》以创建于1913年、至今依然存在于开封市鼓楼旁的老字号“王大昌茶庄”实名命名,以1938年——1952年间那段浸透着苦难的历史阶段为大背景,书写了全民抗战中一间茶叶店的飘摇沉浮;国共在抵御外侮和优化社会秩序的斗争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分分合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的城市生活图景;各个历史大事件中普通民众的承当和抉择……围绕这间茶叶店的三教九流在历史的纷繁演进中,所呈现出的情义、人文精神及不屈的脊梁。
  • 仪妃

    仪妃

    她,曾是令仙界与三千世界颤抖的天魔道,是天魔道所化三道之一的“凡人道”转生者,是众人眼中的强者,父母眼中的孩子,更是……他唯一的娇妻。他,曾是仙界共主——“天帝”的黑暗一面,是被众仙遗弃的魔鬼,是凡人眼中冷酷而又傲娇的纯阳君上,为了他唯一的天后,他甘心成为她的臣子,为她抹平一切。她:“我原是仙界众仙最恨之人,你为何不对我下手,反而一次次袒护我?”他:“无妨,我与你本是一路人,你若成魔,我愿为你而堕落。”她【嘟着嘴】:“你既然这么好,当初为何又要把我撕成三份?”他【反客为主,霸气宣誓】:“乖,咱不提这个了,我的天后,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的人了,好吗?”她【红着脸】:“呸,不要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长安梦

    我的长安梦

    我来了,开启了一段长安梦,成就一番大事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点,也是传统中国人得以屹立于世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人重视养老,国家也把养老制度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本书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古代孝与养老的关系——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养老与救济机构、家庭养老与养生、退休官员的养老、养老法律保障。
  • 我是幸福的吗

    我是幸福的吗

    四十二岁之前的我,是怎么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为人妇,为人母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