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800000005

第5章

释曰受领纳随触者。释受蕴也。受能领纳随顺触因。故名为受。此随触言。为显因义。因即是触。能生受故。触顺于受。故名为随。受能领纳随顺触因。名领纳随触 问何故受能领触。答受从触生。行相似触。领似触边。说受能领。如世间说子能领父。子之媚好。皆似于父。故名为领 余心所法。唯领前境。不能领触。名境界受。唯受一个。偏能领触。名自性受 又解。此随触声为显前境。随顺触境故。名随触受能领纳 余心所法。虽俱领境。唯受偏强。以自性是受故。独得受名。如有十人同一处坐。一人是贼。傍忽有一人。叫唤呼贼。十人虽复俱闻贼声。实是贼者。领则偏强。心心所法。虽同领境。实是受者。领亦偏强。故独名受。此有三种。谓苦乐舍 想取像为体者。明想蕴。想能执取苦乐怨亲男女等像。故名想蕴 四余名行蕴者。明行蕴也.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相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 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如是受等三及无表无为名法处法界者。立处界门。受等三者等取想行。名三也。并无表成四。及三种无为成七。此等七法。十二处中。名为法处。十八界中名为法界。

从此已下。第三明识蕴。于中有二。一明识蕴。二释妨。且初第一明识蕴者。颂曰。

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

释曰识谓各了别者。明识蕴也。了别名识。此有六种。了别不同。故名为各。谓初眼识了色。乃至意识了法 此即名意处及七界者。立处界门。此识蕴于十二处中。即名意处。于十八界门。名七心界。于六识外。更加意界。名七心界 应知六识转为意者。明有意界。应知六识转谢过去。能与后识。为所依边。名为意界。故知六识。居现在世名识。在过去名意。

次下释妨。于中有二。一别立意界妨。二十八界不成妨。且初第一。别立意界妨者。论云。若尔六识。即是意界。异此说何。复为意界。颂曰。

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

释曰身者体也。此六识身。初谢过去。名无间灭。谓于中间。无间隔故。即此六识。无间灭已。为后识依。即名意界意者。所依义故。过去识得名为意。由与现识为所依故 从此第二。十八界不成妨者。难前问起。论云。若尔实界。应唯十二。或应十七。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颂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应知

释曰成第六依故者。立意界所由也。眼等五识。各有别依。谓眼等五根 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立意界。十八界应知者。结成十八界也。既立意界。由此六识各有所依。成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各六故。成十八界。所依六者。谓眼等六根。能依六者。谓眼等六识。境界六者。谓色等六境。

从此第二。明总摄者。颂曰。

总摄一切法  由一蕴处界

摄自性非余  以离他性故

释曰。总摄一切法由一蕴处界者。正明相摄。摄一切法。由一色蕴。由一意处。由一法界。所以者何。且一切法不过五位。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五无为法。一切色法。一色蕴摄尽。一切心法。一意处摄尽。一切心所及不相应。并无为法。一法界摄尽 故举此三。摄法总尽 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者。明摄分齐。前言摄者。唯摄自性。不摄他性。故云非余。法与他性。恒相离故。故不相摄。自性摄者。色唯摄色。心唯摄心。且如眼处眼界及苦集谛。是色蕴摄同色性故。不摄意处意界。及灭谛等。非色性故。

从此大文第三。明数开合。于中有二。一明数合。二明数开。且初第一。明数合者。论云。眼耳鼻三处。各有二。何缘界体。非二十一。颂曰。

类境识同故  虽二界体一

释曰。类同者同眼自性故境同者。同以色为境故。识同者。同与眼识为所依故。由此眼界。虽二立一。耳鼻亦应如是分别。

其次第二。明数开者。论云。若尔何缘。生依二处。颂曰。

然为令端严  眼等各生二

释曰然为令端严者。论有二解 第一师解。为所依身相端严故。界体虽一。而两处生。若眼耳根。处唯生一。鼻无二穴。身不端严。此释不然。论主破云。若本来尔。谁言丑陋。又猫鸱等。有何端严 第二正解。为所发识明了端严。现见世间。闭一目等。了别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处。

从此大文。第二别释名义。于中有六。一释三法名。二教起因。三蕴废立。四名次第。五名废立六摄异名 初第一释三法名者。论云。已说诸蕴乃处界摄。当说其义。此蕴处界。别义何云。颂曰。

聚生门种族  是蕴处界义

释曰初句释义。次句结成。聚谓积聚。即是蕴义。故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近。若远。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此经意者。义有五门 第一三世门。谓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 第二内外门。自身名内。所余他身非情名外。或约十二处。辨眼等五根名内色等五境名外 第三粗细门。色有三种。一有见有对。谓色境也。二无见有对。谓眼等五根。声香味触也。三无见无对。谓无表色也。此三色中。有对名粗。无对名细。或相待立。如无见有对色。望有见有对色。名细。望无见无对色。名粗 第四劣胜门。染污名劣。不染名胜(色十一中。眼等五根。香味触八。是无记性。色声两种。通三性。无表唯善恶。于三性中。善无记名不染。恶名染污也) 第五远近门。去来名远。现在名近。如色蕴中有此五门。乃至识蕴亦有五门。应知亦然。唯粗细一门。与色蕴有别。谓眼等五识。相应四蕴。依五根名粗。第六意识。相应四蕴。唯依意根名细。或约地辨。谓九地中。下地名粗。上地名细 生门者。是处义也。谓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长门处。由六识生必托根境方能起故。论云。是能生长彼作用义(依萨婆多宗。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 言种族者。是界义。论有两释。一解族者。谓种族也。是生本义。谓十八界。为同类因。各生自类等流果故。是法生本。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解云。金银等族。是金银等矿。言一身者。一有情身。一相续者。一法相续。此一身一相续。合前喻中如一山中也。问若尔无为。应不名界。谓无为法。非同类因。不成生本故。答心心所法。生之本故 谓心心所缘无为法生。虽不为因而得为境。是心心所生之本故 有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此师解意。族谓族类。谓十八法。各各别也。如崔卢等姓。各各不同。萨婆多宗。三科俱实。若依经部。蕴处是假。唯界是实。若依论主。唯蕴是假。余二并实。

从此第二。明教起因。论云。何故世尊。于所知境。由蕴等门。作三种说。颂曰。

愚根乐三故  说蕴处界三

释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等三门。愚有三者。或愚心所。总执为我。为说五蕴。以五蕴中。一蕴是色。一蕴是心。分心所法。为受想行三蕴。故说五蕴。能破彼执 或唯愚色。总执为我。为说十二处。以十二处中。十处是色。唯意法。非色。故说处门。能破彼执 或愚色心。总执为我。为说十八界。以十八界广说色心。十界是色余八是心。故说界门。能破彼执 根亦三者。谓上中下根。上根聪利。说略便解。为开五蕴。中根稍迟。说处方解。下根最钝。要须广说。故为谈界 乐亦三者。为乐略中及广文故。如其次第。说蕴等三。

从此第三。明蕴废立。就中有二。一正明蕴废立。二明蕴不摄无为。且初正明废立者。论云。何缘世尊说余心所。总置行蕴。分别受想。为二蕴耶(心所。有四十六。唯除受想。余四十四入行蕴摄。名余心所)颂曰。

诤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于诸心所法  受想别为蕴

释曰初之两句。正举三因。后之两句结成别蕴。言三因者 第一诤根因。诤根有二。谓著诸欲。及著诸见。此二受想。如其次第。为最胜因。味受力故贪著诸欲。倒想力故。贪著诸见。解云。诸欲者是五妙境也。诸见者是身见等五也。诸欲贪及诸见体是烦恼。烦恼名诤即诤名根。受想二法。与诤根为因。诤根之因。依主释也 第二生死因者。由贪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故。受与想为生死因。生死之因。依主释也 第三明次第因者。邻次当辨 由上三因。于心所法。应知别立受想为蕴。

从此第二明无为非蕴者。论云何故无为说在处界非蕴摄耶。颂曰。

蕴不摄无为  义不相应故

释曰初句正标。次句释成。义不相应。论有三解 第一解云。三无为法。与色等义不相应故。谓体非色。乃至非识 无为体非色。与色义不相应。乃至体非识。与识义不相应。故非蕴摄。问无为既非五蕴。何不立为第六蕴耶。答亦不可说为第六蕴。彼与蕴义不相应故。聚义是蕴 无为非聚义。义不相应。不可立蕴 第二解云。又言取蕴。为显染依。染净二依。蕴言所显 无为于此二义都无。义不相应。故不立蕴。取蕴有漏。故显染依。无漏五蕴。便是净依。故但言蕴。便通染净 第三解云。有说如瓶破非瓶。如是蕴息应非蕴。解云。谓瓶破非瓶。不是瓶摄。蕴息是无为。无为非蕴摄。此第三释。论主破云。彼于处界。例应成失。解云。此意者。蕴息是无为。无为非蕴摄。处界息处是无为。亦可无为非处界。故将处界为例。彼第三解成过失也。

从此第四。明名次第者。就中分二。第一蕴次第。第二处界次第 且初第一蕴次第者。论云如是。已说诸蕴废立。当说次第。颂曰。

随粗染器等  界别次第立

同类推荐
  • 三山来禅师语录

    三山来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宝网经

    佛说宝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差末菩萨经

    阿差末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诗别裁集

    元诗别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参与感营销:互联网营销手册实践版

    参与感营销:互联网营销手册实践版

    小米内部营销手册实践版!翻开《参与感营销》,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深度解读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参与感式营销模式。做好自媒体,做好企业知名度,不是只知道“三三法则”就代表能够实现,跨界思维才是法门!
  • 囚天

    囚天

    天为棺材盖,地为棺材板,喜怒哀乐事,尽在棺材里。而我却不甘做一个平凡的人。
  • 蜜制爱情

    蜜制爱情

    她是知名餐饮集团的总裁,有朝一日,众叛亲离,孤苦无依。他是退隐的知名料理大神,傲娇腹黑,却被她胁迫。当危机来临,是留守,是离开,该如何抉择?
  • 史上处世非常道

    史上处世非常道

    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本书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 学霸,不要逃

    学霸,不要逃

    你是大神,你冷酷,我化身为小太阳.总有一天扑倒你.大家都知道刘悠悠一直迷恋化学系大神沈涛,很多人都知道.当然姜以温也知道。
  • 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

    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这是又一篇红楼故事。贾母定下双玉姻缘。没想到王夫人却说动了元妃赐婚金玉良缘。大观园中风刀霜剑,以后的黛玉又该如何的生活。朝廷战败,藩王和亲,那一己私利,又将黛玉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贾府的利益,贾母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外孙女…和亲的路上,在那个新家,绛珠仙子又该如何接受新的生活…第一卷风刀霜剑严相逼第二卷愿奴两肋生双翼第三卷娇羞默默同谁诉推荐自己的新作品:《情牵红楼》向大家推荐自己的旧作《新续红楼》《红楼别梦》《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瑜》哈哈,大神沧海明珠的佳作《雨落碧水凝黛情》《无敌女夫子》推荐溱潼的新作《丑妾不承欢》推荐好友玉人何处的佳作《玉落谁家》推荐好友蓝河星月的新作《浪子江湖》《浪子江湖》推荐安甜妮哥新文《三宫六院七十二宠》推荐一部别致的红楼故事,心随碧草的新文《红楼梦之千古情痴》推荐谨瑜的新红楼故事《情禛玉切指纤柔》推荐莲心新文《代嫁弃妇》推荐溱潼的新作《穿越之囧女嫁人记》推荐断崖的大作《红楼之倾尽天下》推荐泪语忧潭的新作《红楼之凰求玉》如果大家喜欢谈论红楼故事,就请到这三个群里来,大家一起聊红楼。红楼情思一群:36840339红楼情思二群:51526086红楼情思三群:121368703扫径烹茶,恭迎佳客
  • 影帝每天都在自行拆台

    影帝每天都在自行拆台

    【停更中,但不会弃坑】终有一天,我们要独当一面学会世故圆滑,也会成为一束被人需要的光,华服褪尽初时尘归,我还是要明确告诉你,有生之年,我只要你,我挚爱你。玩世不恭大老板×一点都不随便大明星1.明明白白文案废2.年下五岁差3.又臭又长还脑洞贼大的玛丽苏文4.成长型男主,前期男女主感情线较少5.本文内容大修过好几次,一切请以正版内容为准。
  • 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

    冬日的夜来得早,风从窗户缝里钻进屋,暗下来的房间突然变得好大好冷清。吴老师偎在被子里,正在点艾灸的手,划着火柴的一瞬间不自主地抖动着。火柴梗很长,是宾馆里自制的那种。儿子经常出差,会带回这样的火柴,现在人都用打火机了,火柴很少见,商店买不到了,可吴老师还是习惯用火柴。火柴杆快烧到头了,拇指粗的艾灸还没有点燃。人老了,腿脚不好,长了骨刺,她除了经常到南干渠边上的中医诊所做理疗,就是自己在家熏艾灸,用以缓解不适和疼痛。火柴彻底烧完,火柴杆一节一节熄灭,支撑不住落下来。吴老师想用烟灰缸去接,可动作慢了,落在被子上。
  • 女皇的孤独

    女皇的孤独

    遭后妈设计迫害,从自家天台上被推下去,因此穿越到另一个时空……成为那个时空的女皇
  • 聊斋志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聊斋志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