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4700000035

第35章 政治与道德的关系(2)

然而,乐羊子外出学习,刚刚过了一年,就回来了。他的妻子以为他学成归来了,十分高兴,一问之下,才知并非如此。她问丈夫:“你为什么中途而返?”乐羊子说:“我只是离家久了,想回来看看你。”乐羊子妻害怕丈夫故态重萌,为了坚定他学习的信心,便持着刀子走到织机旁,一下将织物割断,然后对乐羊子说:“这个织物是从蚕茧抽丝开始,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成寸,然后又一寸一寸地积累成一匹。如今我把它给割断了,不但不能取得最后成功,反而前功尽弃了。夫君求学也是如此,应当知道时间一去不返,应当利用宝贵时光完成学业,以成就自己美德,如果中途而废,与我割断织品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这一番话,深受震动,他立即返回求学之地,七年都没有回来。

史书的作者评论说,乐羊子妻可谓贤内助,她助丈夫立志,助丈夫完成学业,而且能用生动的比喻教育丈夫,真是治家有方。今天看来,乐羊子妻尽管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但她是不悔夫婿觅封侯的,她从中找到并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成为后代效法的楷模。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她内心的酸楚呢?

乐羊子妻的做法给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她宁愿抛弃夫妻厮守、朝暮相伴,而劝勉丈夫建功立业,这固然为人所乐道提倡。但今天人们对这种做法又持什么观点呢?就像人人都面对贞节牌坊肃然起敬,但又会有哪个女子真正心甘情愿去效仿呢?

感悟:

中国有一首古诗这样写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楼头。忽见陌边柳色动,悔叫夫婿觅封侯。”它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实际上,这首诗歌中的少妇就不愿意过那种所谓的富贵生活,而宁愿夫妻厮守,朝暮相伴,宁愿贫穷一些,也不愿浪费了生活中的大好时光。然而,这并不能成为被正统观念所大力提倡的东西。

3.妇道礼教该守还是该破?

古时封建礼教对女人的要求极为苛刻,“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一系列对女人的精神枷锁,使传统社会的女人枉为人生。但也有那么几个女人还真的敢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潇洒”了一回。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千百年来,“文君私奔”的故事被人争相传颂,人们不仅不去责备他们不守礼教,反而把它当作一则佳话,甚至艳羡不已,可见,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压抑不住的。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爱好击剑。因慕战国赵相蔺相如的为人,遂更名为相如。

当时,蜀郡太守文翁大兴教化,选郡中士人送往长安就读,相如亦在其中。学成后回郡从教。文翁病故后,相如也离乡前往长安,不久,又往事梁王刘武。在梁地,司马相如结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每日与他们琴书雅案,诗酒逍遥,撰成一篇《子虚赋》,为汉代赋体文的代表作,流传一时。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四月,梁王刘武薨。司马相如只好又回到成都,因家贫无法生存,只得投靠好友临邛(今四川邛崃县)令王吉。

王吉素慕相如的文采风流,见他来投奔,非常高兴,让他暂寓都亭,供给美食,每日来拜,待之甚恭。此事不久传遍全县,县人都知县令来了贵客。临邛地方富人很多,首家应数卓王孙,次为程郑,两家童仆各不下数百人。卓氏先世居赵,以冶铁致富。秦灭赵后,卓氏夫妇被秦国迁来蜀地,流居临邛。临邛也有铁山,卓氏仍操旧业,遂致巨富,蓄养家童八百人,良田美宅,不可胜计。程郑由山东迁至,与卓氏操业相同,又同是富户,素来友好。一日,卓王孙、程郑二人谈及亭中贵客,因为县令好友,按照风俗,应设宴相邀,以尽地主之谊。二人商量,决定宴请司马相如和县令王吉,此外再邀地方绅富百余人陪请。

席间甚是热闹,一个时辰后,宾主均有几分醉意,王吉道:“听说长卿善于弹琴,何不献曲一首,以助酒兴。”卓王孙、程郑闻言,拍手称善,立令侍仆快取琴来。王吉说:“不劳卓兄,长卿从来琴、剑不离身,我见他车上带有琴囊,派人取来就是。”顷刻,琴已取到,相如也不好推辞,遂抚琴调弦,按指出声,弹起了《长歌行》。声音清脆,由小渐大,快慢有节,抑扬有致,雅韵铿锵,非常美妙。没想到,这琴声引起了一位佳人的注意。

原来,卓王孙有一女,名文君,年方十七,生得聪明伶俐,貌美风流,琴棋书画,样样皆精,不幸嫁了一夫,新婚不久,便因病身亡。文君不甘寂寞,便搬回娘家居住。

这日,文君得知父亲所请贵客,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不禁暗自思量。不久又听到了悦耳琴声,便不由自主地躲到屏后探头外望,见相如衣冠齐整,容雅风流,顿生爱慕之心。相如正沉醉琴中,忽听屏后传来一阵环佩叮咚之音,抬头一看,正与文君打了一个照面。文君的美貌立刻使得他心醉神迷,意荡神驰。于是心机一动,指法立变,弹唱出了一首“凤求凰曲”。歌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邀四海求其凰。

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由交接为鸳鸯?

凰兮凰兮从凤栖,得托子屋永为妃。

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文君本是精通音律之人,怎能不解曲中的情意!正听得如醉如痴,已至曲终,琴声戛然而止。宴席散后,司马相如忙唤过从人,让他找到文君侍女,重金托她代传爱慕之心。

对于司马相如,文君小姐早已慕名,当相如的那篇《子虚赋》传抄到临邛时,欲观者索价500金,她非要父亲买来一阅。读过之后觉得此人文采斐然,名不虚传。但不知他是何等样人?至相如客居临邛,闻说他风度雍容闲雅,文君就更想亲眼一睹,而此际虽有珠帘相隔,犹可见相如风度神采,果然是一表人才!卓文君早就对司马相如倾慕已久,焉能错过这次机会。她要打破这种封建的婚姻制度,自己择夫。

以文君小姐之才早已揣测出司马相如的弦外之音了:

“凤兮凤兮归故乡”——这个“凤”不就是指相如自己么?

“游遨四海求其凰”——“凰”是雌鸟,一定是指配得上他的佳人。文君小姐想到这里,确信自己能“闻弦歌而知雅意”,不由得会心地笑了。

“有一艳女在此堂”——艳女?在此堂?莫非,莫非是指我?想到这里,文君小姐不由得脸红耳热,一颗芳心跳动不已,并不是她对自己的容貌没有自信,而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褒扬所感动。同时,被一个陌生的男子如此当众称赞,她又不免有女儿家的羞涩。

“室迩人遐毒我肠”——啊!与他只有一墙之隔,虽近有咫尺,却如远隔天涯。难道他已觉察我在帘内听他弹琴唱歌吗?

“何由交接为鸳鸯”——这不明明白白地说要同我结为夫妻吗?

文君听到这里,想到这里,不由得甜蜜地笑了。下半阕歌完全是相如在以“凰”的口气作答了,“得托子屋永为妃。”文君知晓《春秋左氏传》说,“佳偶曰妃,怨偶曰仇”——他不但要与我结为夫妻,还要成为恩爱白头的“佳偶”。只是,最后这一句:“中夜相从知者谁?”“中夜”,不就是半夜吗?“相从”,是让我到他那儿去,“知者谁”,就是这件事不能让旁人知晓。

文君确信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准确无误,她感到既兴奋,又紧张。知音,这不就是千载难逢的知音吗?今日,我理解他琴弦外音,异日,我之心他又何尝不知?

对文君小姐来说,能得到这位海内知名才子之爱正是她所渴望的“幸福”。但是,司马相如这一仓促突然的大胆要求,又使她倍感为难。

这也不足为怪,虽然文君思想开阔,但在那个时代弄不好是要给人戳穿脊梁的,况且这种婚配方式,在此之前亘古未有。

文君小姐的内心在激烈的斗争着,她知道,司马相如正在等着自己,是等父亲将自己许配给程郑家的花花公子呢?还是今夜就到相如那里去呢?她反复地自问,一时间,她又反复地吟咏起那曲《凤求凰》来。

鸡快要叫了,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文君毅然站立起身来,收捡行装,直奔都亭与司马相如相见。司马相如尚未安寝,已在思念文君,忽闻敲门声,连忙起身开门,忽见文君从天而降,真是喜出望外,忙将文君让入室内,走到文君面前,鞠躬行礼。文君也含羞答礼。相如、文君在亭中缠绵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因怕卓家闻知,前来问罪,遂打点行装,离开临邛,返回成都。

卓王孙一夜间丢失了女儿,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得知,女儿已随司马相如私奔外逃,当时气得暴跳如雷,但家丑不可外扬,只得忍耐。

卓文君随着相如来到成都,总以为他曾在长安作过显官,家中定有些财产。岂知到家一看,除了几间破屋尚可容身外,别无他物。自己也因仓猝外逃,没能多带金帛。但事以至此,只得拔钩沽酒,脱钏易粮,与相如勉强度日。不久,文君随身所戴饰物快卖完了,生活日趋贫苦。文君见此,颇感凄凉,于是对相如说:“君贫寒至此,终非长策,不如再回临邛,向我兄弟们借点钱财,也好设法谋生。”相如心知文君自幼生长富家,能随自己过如此清贫生活,已经不易。听文君如此说,也只好同意。到了次日,二人收拾行装,准备起程。此时,相如身边,除了一琴一剑、一车一马外,已无别物,于是与文君登车驱马,往临邛驰去。到了临邛,二人暂住旅店,遂向店主打听卓家消息。店家与相如、文君素不相识,便直言相告道:“卓女私奔,卓王孙几乎气死,发誓说:‘女儿不孝,我不忍杀死,但却一文钱也不给。’”相如听后,心想,卓王孙如此无情,文君也不便再往兄弟处借钱。我不如与他女儿抛头露面,就地开一家酒肆,损他尊严,丢他脸面,直到他情愿拿出钱财来!主意拿定,遂找文君商量。至此,文君也没更好办法,只得依了相如。相如当即将马车卖了,当作资本,租借了房屋,治办了器具,悬挂了酒旗,选了一个吉日,酒店便开张了。

酒店开张后,文君淡妆浅抹,当垆卖酒。相如也脱去长衫,换上短衣,与所雇的3个酒保忙里忙外,招待客人,生意做得还颇为红火。

酒店开张不久,有些客人便认出了卓文君。于是卓家小姐卖酒的消息便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卓王孙耳中。卓王孙听后大惊,忙令家人前往查看。家人回报,果是文君。卓王孙顿时感到面上无光,十分难堪,自此闭门不出,常在家中唉声叹气!有些亲友劝卓王孙说:“足下只有一男二女,何苦令文君出丑?况文君已失身长卿,往事何必再究?长卿曾作过显官,近因倦仕归家,暂时落魄,但人才却是难得,且又为县令好友,怎见得会埋没文君终身?足下不愁钱财,如给予周济,不是便可变辱为荣了吗?”卓王孙听后,无奈相从,于是立拨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及文君嫁时的衣被财物,一齐派人送往酒肆之中。

相如、文君得了许多财物,立即关闭了酒肆,购置了车马,又返回了成都。

二人一到成都,立即购田产、盖房舍、辟园圃,成了当地一富翁。

后来,司马相如应征入朝,做了词臣,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卓文君不顾一切同司马相如私奔,可以说是严重的不守妇道,不合礼教的行为。司马相如以琴挑逗良家妇女,应该说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然而,人们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倒是他们追求真挚爱情的勇敢行为打动了无数男男女女的心,在人们的心目中树起的是美丽动人的形象。看来,人性之美,并不是一两句空洞的道德教条所能压抑的。

感悟:

“宝黛遗恨,陆游与唐婉的悲歌绝唱”徒然让人惋惜,惋惜终归是惋惜,并不为人所提倡。而“文君私奔”在当时固然为人所不齿,今天看来仍具有积极进步意义,是一种对爱情、对生活的追求,把黑沉沉的封建礼教撕了一个缺口。诚然,我们所提倡的是真爱,是一种人生最美好的结合。

4.长子继承制是谁的错?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就是长子继承制。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完全是为了维护当时的封建秩序而形成的习惯,根本不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去考虑的。哪个皇帝又敢确定自己创造出来的大儿子就是贤明的呢?

中国的绝大多数皇帝都是因血缘的天命关系而被推上皇帝宝座。就他们个人的意愿来讲,其实不一定愿意当皇帝;就他们个人的秉赋素质来讲,更不一定适合当皇帝,只是由于他是上一代皇帝的长子或其他原因,他们才不得不当皇帝。因此,他们就不是经过自然淘汰出来的,他们的质量也就失去了保证。中国的历史机制就这样一批又一批地造就了无数的昏君。

历史上英明的君主,看到自己的儿子出落得很有才干,必然会很爱他,赞赏他,这是人之常情。但他到底能不能当皇帝,则要看他的命了。

汉宣帝看到儿子淮阳王刘钦日渐壮大,喜爱攻读经书,学习法律,聪明而有才能,常常赞不绝口:“真是我的好儿子呀!”也想立他为太子。不过,由于太子是汉宣帝流落民间时生的,又很小就失去了母亲,所以宣帝不忍心废他。他的这种“仁慈”给汉朝帝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太子即位后成为汉元帝,是个优柔寡断的君主,大权旁落,被宦官们把持朝政,汉朝从此日趋衰落,一蹶不振。刘钦则被陷害而死。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闽商(张胜友影像作品文存(卷3))

    闽商(张胜友影像作品文存(卷3))

    本书是“张胜友影像作品系列”之一,所选文章,均聚焦中国沿海开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展示一批典型企业和开发区的发展轨迹,凸显中国经济发展脉络,再现三十年来改革开放辉煌成果。
  •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书立足于新的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 对孝的产生和嬗变、家庭伦理、国家政治伦理等进行系统介绍和深入剖析。
热门推荐
  • 六原世域

    六原世域

    一部随心所欲,随想所写的小说。关于全息网游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小儿食癖门

    小儿食癖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历史的脸谱

    历史的脸谱

    本书为著名作家余秋雨撰写的随笔集,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人生的深度思考。伪精英的主要姿态是反对巨俗、鄙视流行、抵拒沟通、抵拒传媒,而真精英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倒这一切界限,为民众承担责任。
  •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唐风和韩江成功破解第二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找到了在频繁的地震中仍保存完好的黑鹫寺上寺。在探险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诡异事件,最后发现,所谓的皇家寺院,居然是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的墓葬!而黑喇嘛的死、克格勃的学员暴动、军统的秘密任务……一切的疑团,全部指向一个地方——中蒙边界无人区。
  • 南梁遗梦

    南梁遗梦

    天生异象,紫宫亡矣。九星连珠,星辰黯然。蓦然走进南朝,江南风光好,多少楼台烟雨中!
  • 暗夜迷痕

    暗夜迷痕

    董浩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刑井,春节后发生的一起命案,引起一连串隐秘的故事。为了破案,他只身远赴他乡,这一去,更大的谜团在等待着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旧页未褶

    旧页未褶

    人如同一本书,最开始的时候一崭如新,历过烈火,浸过冷水,陈旧的黯页是不是还未褶呢?
  • 最强剧透群主

    最强剧透群主

    忽然被拉入万界聊天群。张源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张飞、武松、宇智波斑、桔梗、贝吉塔……“张飞,你桃园三结义了吗?千万别,不然你会奔波一生,最后被部下杀死。”“宇智波斑你一定要当上木叶村村长,否则你的家族会全部被弄死。”“我去,齐天大圣孙悟空?别大闹天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