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5000000004

第4章 旅者与城市(3)

如果要拆除一片区域,当地的住户会被就近安置。他们还是住在以前的区域内,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小酒吧、熟悉的邻居、熟悉的超市、熟悉的家庭医生。

况且,被拆的房子是到了不拆不行、非常危险的地步,环境也差到无法居住的程度。经常是几家人共用同一个浴室,又临近商业中心,人口繁杂、街道狭窄,很容易发生犯罪事件。

巴塞罗那最古老最中心的城区名为Ciutat Vella,它的改造项目是由巴塞罗那历史中心区推广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的办公室就设立在一座保护完好的古建筑内。

在巴塞罗那,旧城改造项目并不完全属于政府,是由不同公司开发的,公私合营,投资六成来自政府,三成来自银行、服务业和电信公司,剩下的来自私人。

古罗马人的遗址、哥特式建筑、上百年的教堂,绝对不能拆,但可以修整,并继续投入使用。这些建筑在修缮时外墙都是一定被保留的。

多亏了分级制度和不同利益结合的旧城改造项目,巴塞罗那的老城区被精心保留,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建筑博物馆。

谦逊是不属于我的美德

1

她第一次知道达利,是因为那幅《蒙娜丽莎》,居然被人画上了小胡子,上扬着骄傲,搭配着甜美的笑容,似欲征服全世界。

再一次遇见,她正在巴塞罗那市中心一栋古老房子的最顶层,每天过着朝十晚七的上班族生活。在办公桌前,她埋头敲打着键盘,这一周轮到她写一篇介绍巴塞罗那艺术家的博客。

除了高迪之外,巴塞罗那还有什么响当当的人物呢?

她咬着笔头,脑子里蹦上来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依稀记得是个西班牙人。一查资料,太棒了!他来自加泰罗尼亚,和巴塞罗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点击几幅他的作品,她没有看懂,只对那扭曲的钟记忆深刻,却也并无多大感想。

于是,为了工作的需要,她泡了杯茶,去阳台晒了一会儿巴塞罗那一如既往热烈的阳光,伸了个懒腰,回到办公桌前正襟危坐,读他的生平简介。

“这个叫达利的,和高迪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艺术家。高迪一生甘愿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从未离开过加泰罗尼亚。可这一位享尽荣华富贵,恨不得满大街是他的新闻报道,又机灵得很,遇到了事,立刻跑去另一个国家。”

回家路上,她和同事用愤恨的语气总结说道,让她自己也吓了一跳,她对达利没有好感。

2

后来,日志写完了,印象也就淡去了。直到4月的一个周末,她决定去达利的家乡,那一座白色的小镇走走。

她没有去达利博物馆,所以没有看到朋友强烈推荐的“会跳动的宝石”。还记得那天,她和朋友坐在街边喝饮料,朋友说到了达利,两眼发光,“你一定要去看达利给他老婆设计的项链啊!那是一颗会动的珠宝,简直可以说是有生命的。是心形的,中间是红宝石,纯黄金外壳,红心会一收一缩,有节奏地跳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颗。”

“那他很爱他老婆?”她问。

“别以为艺术家就一定像毕加索那样多情,或者像高迪那样孤独终老,达利一生的挚爱唯有加拉!你想想啊,他俩现在都已经不在人世间,可是,这一颗红心将永远跳动,多感人。”朋友沉溺在了自己营造的柔情氛围中……

为什么没有去博物馆?因为那一整天,她都在达利和加拉的小屋里。

那个有回声的密闭小房,那个创作的地方,那个梦中实验作画的地方……每一处,她都停下脚步,拼命幻想:这个嚣张的家伙,他曾在这里热烈地爱过一个女人,他曾在这里作出了震惊世界的作品,他曾在这里高傲地书写了他的自传。

隔着时空,如此接近,她似乎不那么讨厌,甚至有些喜欢达利了。

3

他的全名是萨尔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达利·多梅内克。

达利曾在自传开头写道:“我的名字‘萨尔瓦多’,就是‘救世主’的意思。”后人读到此句,立刻骂起来,这个狂妄的家伙!但是,他不过是陈述事实而已,如果回头看历史,哥伦布在1492年登陆美洲的第一片土地,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在西班牙语中,意思就是“圣救世主”。

1904年,达利出生在位于加泰罗尼亚的菲格拉斯小镇,距离法国不到16英里。

这个小男孩,10岁开始爱上画画。出现在画板中最多的就是菲格拉斯的风景。13岁那年,父亲在家为他办了一场小画展,邻居和亲朋好友们看了之后,好评不断。

即便父亲是个公证员,不理解艺术,他依然为达利创造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全力支持小达利追逐梦想,做喜欢的事情。他甚至在附近的小渔村为达利建造了一间工作室。

父亲对达利十分宠爱,一次,达利被鱼刺卡住,父亲急得没有办法,抱着脑袋跑到过道里去了。后来,这个调皮的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假装抽搐、咳嗽、喘气,只是为了观看父亲抱头跑开的狼狈样子,他兴高采烈地欣赏着。

这让我不由想到了另一个巴塞罗那画家米罗,他的境遇截然不同。米罗从小热爱绘画,可家里希望他做一个稳当的公务员,认为当艺术家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

不过,父亲的爱是能够理解的,因为达利是“第三个萨尔瓦多”。父亲的名字也是萨尔瓦多,达利从未谋面的哥哥同样也叫萨尔瓦多。

这个哥哥,在达利出生前9个月就去世了,父母亲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甚至将这第二个儿子当成是大儿子转世。失去过才会知道珍惜,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们对于这个独子宠爱有加。

研究他的专家得出结论,达利从小被暗示是哥哥的转世,所以他对于死亡这个黑暗话题很感兴趣,如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他的画作中,时常会出现腐烂的尸体。“当时我即已喜欢如今我喜欢的东西:软弱、衰老和奢华。”(摘自达利自传)达利7岁前的体验,向他打开了超现实主义的大门。

17岁的时候,达利母亲去世,父亲不久娶了母亲的妹妹。面对眼前混乱的生活,达利迫切地想要离家,于是,第2年他去了马德里,在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就读。

大学时光,达利经常一个人锁在屋里创作,周围的同学好奇地去看他的作品,立刻被震撼,达利成了学校的名人。不过,使他成为话题人物的,还是他22岁时的惊人之举。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一门口试,是关于拉斐尔。达利对考官说:“我对这个话题,了解得比你多得多,因此不屑于和你说。”随即转身走人。

后来,人们对此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就是,这个拥有如此世界影响力的画家,居然连正式的艺术学位都没有!

不过,再多的传奇,也比不上他在25岁时,那一次平凡却又有着决定意义的相遇。

4

那是1929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他的诗人好友前来造访,来的是法国鼎鼎大名的保罗·艾吕雅,同时前来的还有保罗的妻子加拉,她也是个诗人,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女人。

目光相交的第一眼,达利便疯狂地爱上了这个比他大9岁的少妇。

加拉,果不其然就是达利的缪斯女神,在相遇的这一年,达利创作了电影《一条安达鲁狗》,正式加入了巴黎的超现实主义组织。

估计大部分人看完这部电影,都是云里雾里的吧,只是被那些充满创意的画面震撼:一群蚂蚁从男主角手掌上的一个洞中爬出来,男主角拉着一架塞满骡子尸体的钢琴横穿过房间,一双手从墙洞中伸出来摇着鸡尾酒的调酒器……

这也难怪,达利在撰写剧本时,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影片不表达特定的思想,所有的画面都是不合理的,也没有心理或文化上的解释。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不是空着两只手到那里去,我将找到工作,我将占领巴黎!

电影在法国上映了8个月,轰动一时,甚至毕加索也出席了首映会。

达利的艺术生涯日渐步上正轨,同时,正如同达利写过的,“什么东西一旦成为我的习惯,就会伴随终身”,他的爱情之花绽放了。

经过5年的挣扎和努力,加拉来到达利身边,两人结婚,一直相伴到最后。其间面对了许多考验,尤其达利父亲不满这一桩婚姻,达利依然坚持要把加拉娶进门,于是父亲一怒之下将他赶出家门,父子俩30年没有说过话。

有人问加拉,是什么时候决定和达利在一起的?不会觉得这个人是疯子吗?

她笑着回答,达利身上有这世上的人们早已失去了的纯真,并且只有达利才能彻底改变她的人生。

达利一生中,大部分作品的模特都是加拉,他从这个深爱的女人身上,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创意和激情。他说:“单是这个想法就会使我发疯:画室里,我的身边将有一个女人,一个真正的、鲜活的、带着种种怪癖的女人,皮肤上长着像桃子上的那种茸毛。”

加拉,她的名字和达利,以及达利的艺术永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82年加拉离世,从此,达利再也没有拿起过画笔,整天把自己关在他俩的小屋里。7年后,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达利永远向世间作别,那颗心形红宝石依然在跳动着。

5

38岁的达利,着手书写自传《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

“我6岁想当厨娘,7岁想当拿破仑。从此,我的野心与日俱增。”“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富有洞察力的读者想必已经猜到,谦逊并不是我的美德。”

达尼埃尔·麦若科曾经对比与分析过高迪与达利,他写道:“他们的名字预言了各自的一生,‘高迪’的意思是享受钻研,而‘达利’的意思是被强烈的欲望和冲动所推动。”

历史学家如此评价达利:“他的名气主要归结于他自我推销的天分,更在于他富于奇想的特殊才能。”

而她作为一个艺术门外汉,想加上一句,达利还是个加泰罗尼亚的典型帅哥,深情无限,激情无限!

他能够将没有关联的事物毫无逻辑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创作,甚至将梦境转化成为现实。在他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不断地震撼着这个世界。

她徘徊在达利和加拉的小屋里,一遍遍回忆起达利的自传里写过的片段:

“一天晚上我突然感到疲乏,头有点痛……我已经伸手去关灯了,可是突然看到了答案!我看到了一个流淌的钟:它非常难看地挂在树枝上。我强忍住变得剧烈的头痛,俯向调色板,动手画起来。2个小时后,到加拉快回来时,我这幅最著名的画已经完成了。”

“‘你怎么看,3年之后还会有人记得这幅画吗?’我问。”

“加拉回答:‘凡是看到它的人,都会永远记住它!’”

几天之后,这幅流淌的钟的作品,被一个偶然到这里来的美国人买走了,他给它取名为《难以消除的记忆》。画面背景是平静的风景,有一只柔软的、正在融化的表。机械从来就是达利的敌人,至于钟表,它们注定要消亡或者根本不存在。

若干年后,这幅画成为了达利最著名的作品,他说过的“疯子”言论,再次于现实中得到证实:“任何伟大的发现都是无意中完成的!”

达利自然是听过那些评论家的酸言酸语的,他的回应却是如此平静:“让投机钻营者用他们充满嫉妒的诽谤去为我铺设通往荣誉的道路吧。我不害怕流言蜚语,而当流言蜚语放到我面前的盘子里时,我就观察它,认认真真地研究它,自然从中获得不少益处。”

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轰轰烈烈做自己呢?他人笑也好,骂也好,我们都要有朝天的胡须和夺不走的自信。

6

多亏了达利,这一座宁静安详的巴塞罗那附近的小镇也跟着举世闻名。

达利深爱着这里。他在自传中写过:“一回到加达凯斯,童年就涌现在我的眼前。中小学的7年、马德里的3年,还有巴黎的生活,突然全都落进浓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总是在地中海加达凯斯的一个有着雪白墙壁的镇上度假。我一辈子都忠于加达凯斯,这种忠诚与年俱增,越来越强烈。毫不夸大地说,我记得这里所有的岩画、岸边所有的曲折之处、加达凯斯的所有地层以及它灿烂的阳光。因为我日复一日地独自漫游其中,这些冰冷的岩石和闪光的地方,此地风景的本质和核心,乃是我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爱情的主角和惊恐紧张的悲剧舞台。”

夏天一到,对达利来说,在加达凯斯的美学课就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海滨小镇,也就是达利居住的地方再开车一个小时,就可抵达Port Bou。这里也与一个历史人物相关——瓦尔特·本雅明,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作家。这个德国犹太人,有着“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的雅号。

为了逃避盖世太保的追踪,他跨越了比利牛斯山,一路逃到这里,但最终还是被捕,他选择了自杀。

历史真有趣,同样作为加泰罗尼亚制造、扬名全世界的艺术家,达利对高迪是极力推崇的,他还曾为高迪写过一本书。

于是,站在达利家门口,她幻想着,若本雅明还活着,前去邻村的达利家串门,他俩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离开的时候,她坐在车上,想起达利写过的一段话:“公路蜿蜒曲折,盘旋得越来越高,每次转弯时都远远看见下面的加达凯斯。到最后一次转弯时它竟成了一个小白点。喜爱这座城市的行路人此时一定会回过头来,向它投去告别的一瞥,似乎表示还会回来。”

她回过头,黄昏的阳光温柔地抚过脸庞。

每个城区都有自己的性格

9年前,有一个22岁的男孩,从寒冷的加拿大来到巴塞罗那,在商学院读MBA。毕业那一年,他问自己:“所以,接下来要回家吗?”

踏上飞机的一刻,他依然是犹豫的。当飞机在跑道上加速,一飞冲天时,他瞥向窗外,看见那一片熟悉的蓝天大海,他发现自己早已经爱上了巴塞罗那。

同类推荐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
  • 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是一部汇集“中国小品大王”黄小平千篇作品的大型文集。黄小平的小品文取材生活,寓意深长,励志耐品。作者站在生活细处低处仰视人生人性和灵魂的高处,融合寓言、故事、诗歌特性,文风雅致,细致考究,干净凝练,微言大义,充满生活的草根气息和人生的烟火气息,充满音乐的节奏感,充满知性和诗性,贯穿着爱、乐观、进取、顽强等主题,闪烁着心灵和智慧的火花,有益于职场心理建设,有益于当代人的精神建设,具有醒世警世的作用,给人以精神滋养和思想启迪。
  • 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

    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

    该书是一部弘扬时代精神,为英模立传的作品选集。本书收集了四个篇目:第一篇:纪实文学《这一路的风光》,全面记述了全国劳模、现任西安市劳模协会会长苌春福同志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先进事迹。第二篇:报告文学《夕阳依依向谁家》,记述了原西安市副市长靳毅仁同志离休后倾力扶助西电公司残疾人创业的感人事迹。第三篇:报告文学《咬定青山》,记述了全国劳模、灞桥区栗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容茂为改变山区贫穷面貌奋斗不息的先进事迹。第四篇:革命题材剧本《黄龙风云》,歌颂了陕甘红军战士黄罗武奉命独创黄龙山收编土匪的传奇故事。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热门推荐
  • 从雨霂声

    从雨霂声

    第一次看到你时的模样,穿着一件像是爸爸衣柜里的蓝白Polo衫,一条秋装校裤,一双耐克篮球鞋,依靠在门厅立柱,和朋友谈笑着,微风吹起你的刘海,那双明亮的眼眸伴着你的笑容变成了月牙形,这一眼便成了永远。
  • 将军策之嫡女权谋

    将军策之嫡女权谋

    她是战王嫡女,却流落在外十七年,她身负许多,已是堕入万丈深渊。当她回到大景朝,成为人人艳羡的长安郡主。千里之外,手执天下棋局,言笑晏晏,杀人不过唇齿之间。这如魔似仙的女子,携一身高雅走入人世,从容的神情迷惑天下。他是大景朝长宁王世子,面若谪仙,人似莲,却也是朝臣惧怕的冷面阎王,杀人如麻,手握重兵,深得皇帝宠信。当清冷面瘫的他遇到言笑晏晏的她,是缘还是劫?小剧场:苏子衿微微一笑,绝美的脸容浮现一抹高雅:“世子可知夜闯女子闺阁是登徒子所为?”司言面无表情,薄唇清冷的吐出一个字:“知。”“那为何世子要来?”苏子衿从容道。司言:“睡不着。”苏子衿:“原来世子睡不着就夜闯闺阁?”司言垂眸,谪仙般俊美的容颜依旧淡淡道:“只是突然想你。”苏子衿:……简介无能,戳文看看哟,本文一对一,双处。非小白,宠文!爽文!权谋文!本文也可以叫做《冰上世子爱上我》
  • 快穿之炮灰愤怒吧

    快穿之炮灰愤怒吧

    (女强虐渣,无男主,剧情有另线cp)阎善——人不如其名。鬼鬼抱着主神大人的腿不丢,嚎啕大哭:“主神大人!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非要鬼鬼绑定了个暴力狂?人家害怕嘤嘤嘤。”主神冷漠:“因为你蠢。”并一脚踢开鬼鬼。鬼鬼继续痛哭:“主神主神,我可不可以换个宿主啊?介个宿主她吃鬼!吃鬼啊啊啊啊!”主神继续冷漠:“不可以,照顾不好她我也吃鬼。”鬼鬼:“主,主神,你是不知道她暴力倾向有多严重!还人格分裂,诡计多端,人家怕怕…”主神斜眼:“你再说我乖孙女儿一句不好听的试试!”鬼鬼愣住:“……”怪不得平时阎爷身上辣么多高科技,原来是有后门。-(¬?¬)
  • Barlaam and Ioasaph

    Barlaam and Ioasap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巫术之路

    我的巫术之路

    一个青年在无意之中发现了巫术,里面会发生什么呢?
  • 嬴散集

    嬴散集

    [随手有感而发的短篇小故事!]算是一些生活随笔吧!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途复

    途复

    有些人,一辈子也等不到,却总在不经意间擦肩而过。瑜夏曾卑微、软弱,遇见他的那一刻才知晓,原来人生还可如此大放光彩。
  • 夏季悠远时光

    夏季悠远时光

    夏珍从小认识了沈江树,虽然两个人在小学毕业以后分开,沈江树却对她念念不忘。到了高中夏珍认识了那个叫祁林的少年,她的心开始悸动,朝夕相处之间,两个互生爱慕。而此时沈江树和他继父的女儿秋琳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生活之中,一段关于青春的故事由此开始……
  • 冒险小王子03:寻秘黑虎鲨

    冒险小王子03:寻秘黑虎鲨

    《冒险小王子》系列书是一套优秀的儿童小说读物。故事中的主人公包小龙,天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和小伙伴汤诺、于萌萌等人,来到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纳尤古精灵国度,和小精灵们一起对抗力量强大的邪恶精灵师,挫败了邪恶精灵师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阴谋。此系列书刻画了一群智慧、勇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优秀儿童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