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19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去年,有朋友将我的中篇小说《最后一个工人》推荐给影视公司,得到的答复是“如今工人阶级都不存在了,还有谁看工业题材的电视剧啊。”

我感慨颇多。难道工人阶级真的不存在了,统统变成工薪阶层?我不知道阶级是否存在。但是我知道工人肯定存在。他们日夜劳作着,或在恒温恒湿的高端流水线前,或在烈日当空的建筑工地上,或在阴暗潮湿的矿井里……

无论工人阶级存在不存在,反正人类还存在。工人首先是人。文学首先是人学。从这个立场出发,关于工业文学我还是有话要说的。

应当说,工业题材文学作品是晚生的。人类社会出现工业或者说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文学创作才可能出现规模化的工业题材作品。工业文学的这种“晚生身份”,可能会使它先天具有某种程度的“现代性”。如果这种说法成立,我们还应当看到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胎记”。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进入工业化社会远远晚于西方国家。至今,中国人口绝大多数还处于“农民”身份,这就使得中国社会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在近代社会,即使在上海、天津以及沈阳这样的工业化城市,人们的文化心理仍然普遍根植于生生不息的农业文明王国,这种准工业化或亚工业化特征,就是所谓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胎记”。

中国第一代工人主要来源于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脱胎于古老的农业文化土壤。从绝对化意义上讲,无论近代还是当代的中国作家都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都孕育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的“精神子宫”。

长久以来,中国文学涌现了许多以农村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譬如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孙犁的散文和赵树理的小说,还有《山乡风云录》《暴风骤雨》等等大量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甚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都是名重一时的主流派作品,占据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

所谓农村题材文学作品与所谓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相比,前者具有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广袤的田野,夕阳的炊烟,温暖的炕头,麦粒的清香,灶台边的婆媳,田垄间的父子,祖传的白银手镯,崭新的黄铜烟锅……这一切人间俗情、俗事、俗物,无不承载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传递着中国人熟悉的生命信息,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经验,诉说着中国人的家族血缘和人生风光,它所产生的亲和力几乎无以抗拒,因为它就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生活画卷。

与之相比,有着晚生身份的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以城市为舞台,以钢水奔流为背景,以机器轰鸣为旋律,以“社会人”为文学形象,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变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三班工作制”,从三乡五村皆为亲戚的近缘关系变为万人大厂相见不相识的陌生人群体,从春种秋收的农耕喜悦变为车间生产线的技术革新争论……与之相比,钢筋水泥的厂房没有乡土气息芬芳,动力锅炉的蒸汽没有村头炊烟安详,铿锵的锻锤没有骡马嘶鸣悦耳。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里充满了车间厂房机器设备等等毫无情感的人造景观,缺少农村题材文学作品里的“原生态”风光。俗话说,触景生情。与传统的乡土田园风光相比,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里的“景缺失”很可能导致“情难生”。

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以机器精神和钢铁意志屡屡战胜“自然时间”,在农民眼里不啻于数九寒冬季节收割新鲜麦菽。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打乱了传袭千年的农业社会“时间表”甚至冒犯了“四季生态”规律。就这样,让中国人进入工业化生活便成为普遍的社会任务,让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进入中国人内心世界也成为中国工业题材作家普遍的社会课题。

在中国农业文化大背景下,工业题材与其他题材,可以说是共生的关系。假若有“都市里的村庄”,必然有“村庄里的都市”。这很像家庭出身与本人成分的关系。父亲的个人成分就是儿子的家庭出身——以前我们填写个人履历表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如果必须论述工业题材创作与其他题材的关系,我姑且将其喻为“同父异母”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出现一些工业题材文学作品,譬如草明的《原动力》《乘风破浪》等。作家下工厂深入生活,也写出不少作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高潮,有的作品属于革命年代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主题先行”与“政治图解”,构成一段特殊的工业题材文学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独领风骚,成为“改革文学”的重镇。但改革的深入给作家们带来迷惘与困惑,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出现走弱趋势。尤其国有企业经历的巨大变化:承包、优化组合、第二职业、解聘下岗、买断工龄、合同制用工、社会保险……这一系列崭新的字眼儿所代表的新生活,催促着作家们吃进胃里消化吸收,即使生吞活剥。

与此同时,昔日工业题材作家们积累多年的家底:公费医疗、铁饭碗、劳动模范、班组竞赛、女工委员、班车代表、年底食堂吃结余、长年歇班吃劳保、生活困难吃救济……这一系列烂熟于心的字眼儿所代表的写作资源,一夜之间成为“史料”而丧失了“现实用途”。

当代工业题材作家们的这种尴尬处境,好似经历一次“精神土改”。一个个拥有丰富写作资源的“地主”被扫地出门沦为不具备丝毫写作资源的赤贫者。

当然,这里只是用“精神土改”这个并不恰当的比喻来形容面临社会巨变一时难以作出深刻思考的工业题材作家。从这个现象出发,我一时难以找出工业题材创作的特殊规律,只能描述所看到的工业题材作家们的这场特殊经历。

改革开放进入高科技时代,新生事物伴随新生词汇大量涌现,其猛烈势头如雨后春笋。大量农民工来到城市进入工矿企业成为产业队伍的有生力量。天变了,地变了,一切都变了,人好像也变了。于是所谓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再次面临巨大挑战。大量“农民工”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使得传统工业题材面临是否扩容以及如何扩容的问题。

然而,工业题材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只要它仍然属于文学范畴,只要“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定义不发生走移,那么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本质仍然是“人学”。

如果必须寻求工业题材创作的特殊规律,我认为还是应当从文化视角出发。工业题材作家应当发掘已然形成多年的“工业文化”。这种发掘如同老舍先生发掘北京文化,赵树理先生发掘山西文化,以及林希先生发掘天津文化,理应赋予工业题材文学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内涵。食堂饭票、加班券、理发票、对调工作、改变工种、涨工资指标、大号铝制饭盒、高温作业补贴、医药费报销、泡病号、迟到早退虚报考勤、冒领工作服、女更衣室、男浴池……这数不胜数的工厂生活细节与生活场所,似乎都应当成为系列文化符号而转为恒久的写作资源,从而丰富着并不亚于农村自然风光的大工业文学景观。所谓工业题材小说,能否表现出“工业乡土”的风景和生态,这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工业题材文学作品,不必过分追求尖锐的社会性,不必过分追求匡正的使命感,不必把工业看作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力量,不必“打酱油”也不必“俯卧撑”……如此这般,工业题材文学作品反而会走出偏见和狭小,使钢铁有了温暖,使机器有了性情,使工人再度呈现创造者而不是失落者的形象,从而赢得与其他题材文学作品同样宽广的天地。

具有工业文化底蕴与内涵的文学作品,应当与具有地域文化色彩风情的文学作品一样,成为文学植物园里的一株高大乔木——尽管它在深秋也要落叶。

但是,春天来了它还是要发出新芽生出新枝的,这才是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原本面目,这才是工业题材作家们的原本之心。

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最后一个工人》这部小说集。这至少说明他们不认为中国工人阶级不存在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一个正常的社会应当认同这句话:普通劳动者不应当受到轻视。

肖克凡

2013年7月

同类推荐
  • 九毛钱大逃亡

    九毛钱大逃亡

    作者的太太做了个梦。在梦中,有个小孩推着购物车一直追着她跑,不停向她乞求施舍。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这个场景。虚假的经济增长率,毫无用处的生产过剩以及计划性淘汰策略掩盖了贫困现象,虽然这些都是社会经济中的基本假设。在这种“虚拟经济”中,米兰可预见的未来将完全被金融银行业主宰。整个城市被分割成一个个封闭的社区,而这些社区都由小型区域性银行和信用机构管理。本书透过一个从乡村小姑娘的视角审视这种疯狂的“虚拟经济”现象。一个意大利小镇姑娘来到时尚之都米兰拜访姨妈。经过一个周末的观察,她发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已经把居民拖入了恐怖的境地。
  • 程锡的故事

    程锡的故事

    杨一宸,92年生人,青春作家,热爱生活、热爱行走。本书围绕着主人公程锡展开的系列的青春故事。作者作为新兴的青春作家,字里行间都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把“90后”这个群体的喜怒哀乐,描写的淋漓尽致。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动物杂记

    动物杂记

    一般人家养鸡,要有个正经鸡窝。我的四伯父是心灵手巧的木匠和泥瓦匠,他亲手盖的房屋,已经是半个上庄,盖个鸡窝何难?可他不盖,用不着。他家的鸡,每到黄昏,纷纷上树,上到屋西那棵核桃树上,每个树杈间一只,乍看画上去一般。四伯父家的鸡上树,仿佛天生的,老的能,少的也会。小鸡们翅膀一硬,就能腾空而起,准确地落在它自己选定的那个树杈上。后来,四伯父索性在核桃树上绑了个荆条筐,鸡们连下蛋也在树上了。母鸡带着即将落生的又沉又硬的蛋,居然也一下子飞上去。
  • 母亲

    母亲

    小说的主人公原本是个逆来顺受的普通劳动妇女,在从事革命事业的儿子巴威尔的影响下,思想迅速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部小说第次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种田之美食城

    种田之美食城

    时空阻隔不了你我的相遇,时间阻止不了你我的相守,跨越千年的时空,来到你的身边,相遇相知到相守。种田,经商有你的陪伴,一切都很好,没有你,一切都是徒劳。时雪:“没人做饭给我吃”。某男人:“我学”。时雪:“没人哄我开心”“我来”时雪:“没人关心我”“我会”时雪:“没人爱我”“有我”
  • 似故人何归

    似故人何归

    他也记不清等了她多少轮回了,却始终等不到她的归来。他想着也许是路途太过遥远,把她迷了路……却不曾想是前路阻拦让她忘了还要回家了。这一世,他不会再等了!犹记得,第一次找到了她,小小的一只恨不得让人揣兜里带走。不曾想,天道苍茫,世事无常,始终他还是得离开,让她自己成长。这一放手……险些把好不容易找回的她弄丢了。这一路太长,碍事的人太多,一次放过是仁慈,第二次就是傻了。而她洛梨从不是个善人!所以……一次也不会放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氪金就变强

    氪金就变强

    “叶师兄,不好了,对方门派高手打过来了,我们赶快逃吧。”看着气势汹汹冲过来敌人,叶天看看自己氪金点,修为一下子嗖嗖提升,一巴掌把过来敌人全部拍死。“小子,你得罪了我绝世大魔,你死定了。”一个大魔头嚣张看着叶天。叶天看看氪金点,修为瞬间超过大魔头。“怎么可能?”在大魔头不可思议眼神中,叶天收回巴掌。“好像有拍死一个。”“有钱就是这么的无敌与寂寞。”(进来朋友推荐一下,收藏一下)
  • 玉泽传说

    玉泽传说

    一场众神的战争,一个只有神才知道的秘密,为了能保护在意的人,苏然毅然踏上成神的道路……
  • 我见众生皆草木

    我见众生皆草木

    我见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求点击求收藏各种求】
  • 生度

    生度

    他叫刘一辩,是今天的目标。目标来自:复兴市明启大学本次行动代号:909目标代号:909行动等级:E目标危险等级:0目标表现:无异常备注:废柴待定。今天的深渊可以凝视,因为它没有注意到我。群号码:752820688,欢迎大家加盟!
  • 我的音乐笔记

    我的音乐笔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音乐笔记,曾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多次再版、加印。此次全新修订,收入最新作品。肖复兴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音乐史,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一直延续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卡朋乐队……音乐家在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立体饱满,历史在人物的映衬下有了生动的细节。
  • 中国足球改革十谈

    中国足球改革十谈

    该调查报告从足球资源与足球资源的配置、足球文化与足球的文化性特点、中国球员分析等中国足球基础状况,再到代表中国足球的成绩、经验和教训、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等中国足球现存的问题再到中国足球面临的机遇分析、中国足球面临的文化和精神困境、抓住机遇走出困境的对策等中国足球现况的分析都做了详细的汇报。内容翔实,客观,全面,帮助广大球迷正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足球世界。